本書是針對目前老年人的需求和提供社會與心理健康服務,來進行廣泛且綜述評估,以滿足年長者需求的專書。
本書是作者在老年社會工作領域的獲奬之作,其中論及老年社會工作相關的社會背景和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方麵的知識,引領讀者瞭解生物心理學的變化及衰老過程,並教讀者如何對老年社會工作進行評估及實施運作計畫,以及對社會工作介入的觀點做分析。
本書內容議題甚廣,包括:虐待和忽視老年人、藥物和酒精濫用和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在死亡和喪親之痛發生前對病患及傢屬的協助指導,更介紹一些非傳統性的介入方法,如:人生迴顧療法、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戲劇治療和動物治療等,對於老人社會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凱瑟琳.馬剋伊尼斯–底特瑞奇 Kathleen McInnis-Dittrich
美國波士頓學院社會工作研究副教授,擁有社會工作師證照。曾獲該學院優秀教學奬,並因在教科書中撰寫的老年社會工作中涉及臨終關懷的內容而獲得2003年羅伯特.五德.約翰遜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資助的「最後行動聯盟」(Last Acts Coalition)組織頒發的傑齣奬。從事社會老年工作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成果豐碩。
審定者簡介
林萬億
現任
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工作學係教授
學曆
美國加州(柏剋萊)大學社會福利學博士
經曆
國立颱灣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兼係主任
颱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
颱北縣副縣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譯者簡介
洪明月
現為專業譯者,擅長翻譯心理、社會、助人等領域圖書。
第1章 老年社會工作的實務背景
第2章 老年人的生理性改變和生理福祉
第3章 老化的社會心理調整
第4章 建立生物社會心理評估
第5章 老年人認知差異性評估及診斷與情緒問題
第6章 老年人的社會情緒和認知問題的個彆和團體介入
第7章 老年社會情緒問題的另類介入方法
第8章 預防老年人的物質濫用與自殺防治
第9章 辨識和預防老年人虐待與疏忽的社會工作實務
第10章 老年人社會工作與靈性
第11章 老年人的臨終照護
第12章 與老年人的支援係統共事: 配偶、伴侶、傢人與照護者
第13章 在地老化 : 老年人的所得方案、健康保險及支持服務
我是一名剛剛畢業的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在選擇第一本專業書籍時,我糾結瞭很久。最終,我選擇瞭《老年社會工作: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評估與介入》,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這本書的內容非常係統和全麵,從生理、心理到社會三個維度,對老年人的整體狀況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作者在生理評估部分,並沒有簡單羅列各種疾病,而是重點強調瞭功能性評估的重要性,比如如何評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IADL),這對於製定個性化的照護計劃至關重要。心理評估部分,我尤其對“老年抑鬱癥”的早期識彆和乾預措施印象深刻,作者提供瞭很多實用的評估工具和溝通技巧,能夠幫助社工在實際工作中更有效地識彆和幫助有需要的長者。社會評估部分,則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社會支持,包括正式支持(如養老機構、社區服務)和非正式支持(如傢庭成員、鄰裏關係),以及如何評估這些支持的有效性,並提齣相應的介入策略。整本書的邏輯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讓我對老年社會工作有瞭紮實的專業基礎,也充滿瞭信心去麵對未來的工作挑戰。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普通市民,我深感社會對於老年群體的關注仍然不夠。偶然間看到瞭《老年社會工作: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評估與介入》這本書,我抱著瞭解情況的心態翻閱。讀完後,我纔意識到,老年人的睏境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多元。書中對“社會孤立”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作者詳細闡述瞭導緻老年人社會孤立的各種因素,例如親友離世、子女不在身邊、行動不便等,並提齣瞭相應的社會工作介入方法,例如組織社區活動、提供訪視服務、運用科技手段保持聯係等等。這些方法聽起來簡單,但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工作理念和嚴謹的評估過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老年人的權益保障”部分印象深刻,作者強調瞭老年人在麵對財産糾紛、醫療決策、養老安排等方麵可能遇到的睏境,以及社會工作者如何在法律框架內,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幫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社會工作者們在默默守護著老年群體的努力,也激發瞭我思考,作為普通人,我能為老年人群體做些什麼。
评分我是一名在養老機構工作的護理員,每天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老年人。我一直覺得自己隻是在做一份“照顧”的工作,直到我讀瞭《老年社會工作: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評估與介入》這本書。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一些認知。作者對於老年人“尊嚴”的強調讓我深思,他提齣,在提供生理照護的同時,更要關注老年人的自主性和選擇權,比如在用餐、洗浴、休息時間上,盡量滿足他們的個人意願,而不是簡單地按照統一的流程進行。書中對“衰老焦慮”的剖析也讓我感同身受,很多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未來生活都充滿瞭擔憂,作者提供的心理疏導技巧,如積極關注,幫助他們看到積極的一麵,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負麵情緒中。特彆是關於“社會參與”的介入策略,讓我看到瞭讓老年人重拾社會價值的希望,比如鼓勵他們分享人生經驗、參與手工藝製作、甚至擔任社區的“義務谘詢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作為一綫照護者,我不僅僅是在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在傳遞人文關懷和尊嚴,我學到瞭很多實用的技巧,也對我的工作有瞭更深的意義感。
评分這本書,我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偶然翻開的,原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著,沒想到讀起來卻意外地引人入勝。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不像我之前讀過的很多專業書籍那樣,充滿瞭晦澀難懂的術語。相反,他用瞭很多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描述老年人如何麵對身體機能的衰退,從一開始的抗拒、否認,到後來的接納與調整,每一個過程都描繪得細膩入微。特彆是關於心理評估的部分,作者提齣的“逆年齡”概念讓我眼前一亮,他解釋瞭老年人如何通過迴憶和整理過去的人生經驗,來尋找新的生命意義和價值,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慰藉,更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重塑。我特彆喜歡他對於“社會支持係統”的分析,詳細闡述瞭傢庭、社區、社會組織在老年人融入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社會工作方法,構建更完善的老年人支持網絡。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老年人的世界,深刻地理解瞭他們所麵臨的挑戰,也感受到瞭社會工作者們付齣的努力與智慧。這本書不是冷冰冰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實踐智慧,讓我對老年群體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我是一位熱衷於公益事業的退休教師,一直以來都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抱有濃厚的興趣。當我偶然發現《老年社會工作: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評估與介入》這本書時,我毫不猶豫地買瞭下來。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讓我從一個更深邃、更專業的角度去理解老年人的生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老年人生理變化時所展現的同理心,他並沒有將其視為一種“退化”,而是將其置於生命周期的自然進程中,強調如何通過科學的指導和適當的鍛煉,延緩衰老,保持活力。心理方麵,書中對“失落感”的探討讓我感觸良多,例如配偶的離去、社會角色的轉變,這些都會給老年人帶來巨大的心理衝擊,作者提供的心理支持技巧,如傾聽、鼓勵、轉移注意力等,都非常實用,也讓我反思自己如何能更好地與身邊有類似經曆的長者交流。至於社會介入,我非常贊同作者提齣的“積極老齡化”的理念,鼓勵老年人繼續參與社會活動,發揮餘熱,這不僅僅是為社會做貢獻,更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為我參與老年誌願服務提供瞭更多理論指導和實踐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