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天下文化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1/12/30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4-11-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回顧台灣數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史,從二次戰後以出口米、糖為主的農業社會,到現在人均所得即將突破兩萬美元,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11年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台灣也成為全球第6位,是歷年來最佳的名次!這六十年來,台灣到底做對了什麼?又有哪些人貢獻其中?
在財經部會完整歷練四十年的葉萬安先生,以親身的見聞指出,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關鍵,除了民間企業的興起與壯大,政府適時解除管制的經濟政策亦功不可沒,尤以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及「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兩項政策影響最為深遠。這些關鍵政策能成功推展,背後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歷程。
首先,專業幕僚需提出經濟改革的建議,初步取得主事者認同與支持後,再與相關部會首長商量。有時還需委託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先形成共識,再分別向民意代表溝通與說明。立法實施後,執行上亦會遭遇來自部分機關本位立場的阻力或是既得利益者的抗拒。加上兩次石油危機、全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產業更迭、外交壓力等因素,台灣經濟從管制到開放的過程中,累積了不少克服困難的經驗。
本書先簡要說明過去政府採行的經濟政策,再探討當前面臨經濟問題及其成因,然後就當前經濟政策做一分析,並檢討政策執行進度,最後再對未來經濟前瞻提出若干看法,值得其他國家參考。
作者簡介
葉萬安
民國15年出生於南京市,祖籍浙江紹興。民國37年國立上海商學院銀行學系畢業,分別於53年及59年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研究所及世界銀行經濟開發研究所(EDI)各研修六個月。
曾任台糖公司副組長、行政院經安會工業委員會專員、行政院美援會專門委員、經合會綜合計畫處處長、經設會經濟研究處處長、經建會副主任委員,於民國81年5月退休。
曾兼任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創始委員迄今46年、普查委員會29年;曾先後兼任東海大學、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副教授17年;曾擔任經濟日報主筆40年撰社論1,927篇,以及撰寫專論一百餘篇。
現兼任中華經濟研究院政策研究顧問,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及普查委員會委員。
著者信息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大功臣∕孫震
自 序 知興替才能創未來∕葉萬安
年 表 台灣經濟發展大事年表
第一章 台灣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決策背景分析
第二章 當前我國經濟政策應努力之方向—經濟自由化的背景與展望
第三章 匯率、貿易自由化與產業結構調整
第四章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歷程的一些觀察心得
第五章 台灣亞太營運中心和兩岸經貿關係
第六章 台灣究竟創造哪些經濟奇蹟—經濟自由化的成果
附 錄 產、官、學界共同研討經濟自由化的落實問題—經革會的成立與建議方案
圖書序言
第四章 從「管制」到「開放」
所謂從「管制」到「開放」,主要就經濟層面而言。「管制」與「開放」,看似兩個極端,但實際上,無論「管制」或「開放」,都有「全面」與「局部」之分,也有「寬嚴」、「鬆緊」之別。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各國的情況來看,對於國民經濟活動傾向「管制」,而且是全面、從嚴、從緊的,要屬以往共產世界的「中央集權」或「統制經濟」制度;反之,傾向「開放」,而且是全面、從寬、從鬆的,則屬歐美工業先進國家的「自由經濟」或「市場經濟」制度;至於其他大多數國家,則分處在這兩者之間。
大體上,經濟愈落後、開發程度愈低的,愈傾向於「管制」;而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大多數國家都會逐漸朝「開放」的方向轉變。這種演變趨勢就是當代自由化潮流。「台灣經驗」也正是順應這種經濟自由化潮流,並且是少數幾個經濟發展成功的案例之一。有關台灣經濟這一段自由化歷程,知名的學者、專家論述頗多,大家恐怕也早已耳熟能詳。謹以個人獻身台灣經濟設計工作行列四十年的體驗,提出一些觀察心得。
台灣經濟第二次自由化(全面)的經驗
1980年代總體經濟失衡的背景
透過上述經濟自由化的推動,台灣經濟進入高成長階段,但進入80年代,許多新的經濟問題又相繼產生。主要是從兩方面衍生而來:一是國內生產大幅提高而國內需求不足,超額儲蓄過大所引發的問題;二是出口持續大於進口,出超不斷擴大所帶來的問題。此與台灣光復初期所面臨:生產不足以支應國內需要,投資財源不足、進口大於出口而產生入超、國際收支出現逆差等問題,正好相反。一是過剩,一是不足。茲將80年代的經濟失衡問題簡單說明如下:
國內需要不足引發的問題
進入80年代,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仍不斷大幅增加,但國內需要增加率卻顯著減緩。以當年幣值新台幣計算,1982至1986年的五年間,GNP平均每年增加9.8%,而國內需要每年僅增加4.7%,尚不及其一半。而國內生產超過國內需要,產生超額儲蓄,且逐年擴大,正顯示資源未能在國內有效利用。至1986年,超額儲蓄占GNP的22.1%,表示每生產5元GNP,即有1元以上未能在國內有效利用。這樣大比例的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又充分顯示自由化的不足,若不予改善,將引發經濟難以持續發展、不利產業結構調整及影響工業升級、威脅金融安定、影響國民品質的提升等問題。
鉅額出超帶來的問題
同期間,出口雖大幅增加,進口增加率則顯著減緩;在1982年至1986年的五年間,出口平均每年增加13.6%,而進口僅增加4.5%,僅相當前者的三分之一。因此,出超不斷擴大,至1986年,商品出超高達156億美元,雖遠低於當年日本827億美元及西德522億美元的出超,但台灣出超占GNP的比率高達22.1%,卻遠較日本及西德不及5%高出甚多,其帶來的問題亦更嚴重。
1. 引發貿易摩擦:近年來,台灣對外貿易出超不斷擴大,而且過度集中於美國。1985年,對美出超達到100億美元,1987年更高達164億美元的高峰,成為美國縮減貿易入超的第二個報復對象。美方乃不斷要求我國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及新台幣升值等,還不時亮出301報復條款。
2. 壓迫新台幣大幅升值:隨著貿易出超的不斷擴大,外匯供過於求,新台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大。自1985年9月22日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至1987年底,新台幣對美元即升值42%,升值幅度在亞洲四小龍中最高。其對出口產生的不利影響,在1988年已完全顯現。
3. 貨幣供給額大幅增加,對物價膨脹形成潛在壓力:過去外匯嚴格管制,貿易出超的外匯均由中央銀行收購,而放出等值新台幣。1987年7月15日起,外匯管制大幅放寬,除匯入款外,幾已全部解除外匯管制。但中央銀行為維持外匯市場交易秩序,尚陸續吸取外匯。至1987年底,外匯存底高達767億美元,短短五年間,外匯存底增加達682億美元,使中央銀行放出強力貨幣1兆9000億元。中央銀行雖採取各種沖銷措施,但貨幣供給額增加率一直高達30%上下,形成物價膨脹壓力。
因此,為調整總體經濟失衡,經濟對內、對外的進一步開放勢在必行,乃促成第二次經濟的全面自由化政策。
圖書試讀
None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