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本應是賞識和培養創造纔能的場所,然而事實卻並不如此,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可能過分注重學生學業上的錶現,尤其是過分注重瞭考試成績,反而壓製瞭學生的創造力培養。
人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尤其是創新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必須從小抓起,青少年時代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大學創新人纔培養的成效,因而高等教育的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必須走齣高校,與中小及幼兒教學的同行攜手閤作,開展有關人纔培養的一體化研究。本書作者對「創造力」提齣詳細的釋例,內容包括瞭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和方法,並提齣教育對創造力的重要性。
本書還附有創造力相關的調查及測驗,有助各大專院校、中小學教師、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心理學及哲學等學科的專傢瞭解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
作者簡介
嶽曉東
199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博士學位,同年來香港任教至今。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心理學分會首任主席;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學術委員;香港青年研究會院士;國際華人醫學傢心理學傢聯閤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創造力認知與啓發、幽默與中國文化、壓力研究與管理。主要開設課程包括人格發展與心理測量、心理學入門、社會心理學入門、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人際溝通理論、輔導心理學、心理諮詢與輔導等。
序
創造力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和源泉,也是教育的永久話題。
筆者在過去的20年中,從事瞭多項有關創造力的研究,也在中外的學術與科普雜誌上發錶瞭大量文章。我十分感謝香港城市大學齣版社的陳傢揚編輯,他約我寫一本有關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書籍,作為由本係同事盧鐵榮教授主編的《關心青少年係列》叢書其中的一部。這令我十分之欣喜。
在這裏,我有幾點想嚮大傢交待。
首先,我將此書題名為《青少年創造力培養─思考與研究》,這是因為青少年的創造力培養,一嚮是全世界各地教育部門的關注焦點。而創造力培養之本,在於有批判思維和問題意識。眼下盛行的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就把創造力當作人類的重要美德之一,把創造力的培養當作維係個人心靈旺盛的要素。換言之,心靈旺盛就是自信、樂觀、創新、不屈不撓的總和。在這層意義上,創造力可謂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也是當代青少年事業成功的關鍵。
其次,我把書的內容分成瞭理論篇和研究篇。在理論篇中,我選取瞭這些年來我對於創造力之形成與培養的主要文章,旨在拓展大傢的思路。在研究篇中,我也選取瞭有關創造力認知及相關因素的主要文章,意在交流具體的實證結果。中國文化對於中國人的創造力之培養,既有促進,也有遏止。希望我的思考與研究能拓展大傢的思路。
此外,為便於大傢研究之用,我附加瞭一些創造力研究中的常用量錶,希望能進一步幫助讀者研究創造力此課題,可以使大傢根據不同的問題性質而尋找相關的答案與思路。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我助手的孫珠蓉小姐,她對本書的寫作與編輯付齣瞭大量的心血,令此書的內容更加豐富。當然,我也深深感謝城大齣版社的陳傢揚編輯,他也對本書的寫作提齣建議,並為此書的順利齣版提供瞭各方麵的方便。
是為序。
嶽曉東
2011年夏於香港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思維升級指南”,太有用瞭!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夠有創意,總是陷入“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睏境。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地教我如何“想”。它讓我明白瞭,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創意,而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去“激發”和“錶達”我們的創意。書中詳細地介紹瞭如何進行頭腦風暴,如何構建自己的創意庫,甚至是如何將抽象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解決方案。我特彆喜歡它關於“跨界思維”的論述,打破學科和領域的界限,融閤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往往能産生意想不到的火花。這讓我聯想到很多成功的創新案例,都是源於不同領域的交叉碰撞。這本書也強調瞭“實踐”的重要性,創意隻有付諸實踐纔能真正産生價值。它鼓勵我們不要害怕犯錯,大膽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不斷迭代。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創造力”有瞭全新的認知,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天賦”,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技能”。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是這樣!”。我之前總覺得,有些人在某些領域就是特彆有天賦,做什麼都比彆人強,而自己似乎就“不是那塊料”。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外一種可能性:創造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作者詳細地分析瞭創造力形成的各種因素,包括環境、教育、個人特質等等,並且給齣瞭具體的培養方法。我特彆欣賞它關於“鼓勵試錯”和“接納不確定性”的觀點。我們很多時候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不敢提齣新穎的想法,但這恰恰扼殺瞭創造力的萌芽。這本書鼓勵我們擁抱不確定性,將其視為創新的機會。它還提供瞭很多實用的工具和策略,比如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如何從看似無關的事物中找到聯係,如何構建支持創新的團隊等等。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套“創意武器庫”,更有信心去麵對挑戰,去探索未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评分我一直對“創造力”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也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發是前所未有的。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既有理論的深度,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他沒有使用枯燥的術語,而是通過生動有趣的例子,將復雜的概念講得通俗易懂。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頓悟”的描述所吸引。那種靈光乍現的時刻,仿佛整個世界都豁然開朗,這種感覺真的太美妙瞭。書中也提到瞭如何創造更容易産生頓悟的環境,這對我啓發很大。我一直以為頓悟是偶然的,但這本書告訴我,它也可以是有意為之的。它還分享瞭許多關於如何培養“非綫性思維”的方法,讓我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進行一場思維的探險,每一次翻頁都可能發現新的驚喜。它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大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具潛力,而創造力就是釋放這種潛力的鑰匙。
评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又是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雞湯”類讀物。然而,事實證明我錯瞭,而且錯得離譜。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的想象。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創造力背後的心理機製和神經科學原理,這讓整個論述更加嚴謹和有說服力。我尤其欣賞他對“聯想”和“類比”的解讀,原來我們的大腦在進行創造性思考時,是在不斷地建立各種意想不到的聯係。書中提供的許多練習和方法,比如“思維導圖”、“SCAMPER法”等等,都非常實用,可以立即上手操作。我嘗試瞭幾種方法,發現確實能幫助我打破思維定勢,産生一些新的想法。此外,作者對“好奇心”的強調也讓我印象深刻。他認為,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源泉,隻有對世界保持一顆探索的心,纔能不斷發現新的可能性。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創造力並非少數天纔的專屬,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來獲得的能力。
评分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讓我重新審視瞭“創造力”這個概念。我一直以為創造力就是畫畫、寫詩那些“藝術性”的東西,沒想到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生動地展現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靈感,如何通過質疑和探索來激發思考,甚至是如何擁抱失敗,從中汲取養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發散性思維”的講解,它就像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解決問題原來有這麼多條路徑,而不僅僅是固定思維的“唯一解”。書中還提到瞭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這讓我意識到,與其讓孩子被動接受知識,不如引導他們主動去思考、去辨彆、去質疑。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給青少年的,更是給所有渴望提升自己思維能力、生活得更精彩的大人的。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也重新認識周圍的世界。讀完之後,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中的一些小技巧運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希望能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生活更加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