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企業與金融法製論文共計24篇,企業法部分包括傳統公司法製之相關議題、新型態企業組織初探、以及企業債務清理法製。金融法製部分包括我國金融服務法草案、美國金融規範法律製度、無形資産之鑑價機製、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發展趨勢等;其他論文則探討證券市場之爭議問題,包含資訊揭露、操縱市場與內綫交易之民、刑事責任、公開發行公司管理、發行市場法製、公開收購製度,以及交易所組織型態等。本書作者均為深具金融專業之學術或實務界人士,而且收錄論文涵蓋當前重要企業法製議題,深具參考價值。
餘雪明大法官簡曆
.日無私照-論私募股權基金的蛻變∕王文宇∕3
.控製公司股東會之權限範圍及跨越行使-企業集團內部監控法製之整閤研究∕王誌誠∕ 31
.證券投資損害民事訴權之探討∕吳光明∕ 67
.律師法修正草案中「法人律師事務所」專章體例及方嚮-美國法律事務所採「有限責任閤夥」製度之研究∕李禮仲∕ 99
.公司買迴自己股份所産生的市場操縱疑義∕易明鞦∕ 119
.公司內部建立內綫交易防範措施之芻議∕林仁光∕ 159
.債務清理法草案有關有擔保債權人權利限製之研究∕林繼恆∕ 189
.點石成金,股價麵額8,000倍之迷思?-由颱北地方法院93年度重訴字第42號刑事判決觀察我國證交法之教育∕武永生∕ 227
.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分配法製的比較-以CA v. AFSCME為中心∕邵慶平∕ 261
.金融集團資本適足性監理規範之研究∕鬍峰賓∕ 281
.論證券詐欺之損失因果關係-以美國最高法院Dura案為齣發∕張心悌∕ 303
.我國證券交易法私募有價證券之理論基礎與規範缺失∕莊永丞∕ 333
.我國金融法規整閤之芻議∕郭土木∕ 379
.證券交易法內綫交易-探討證券交易法內綫交易與操縱股價之差異、構成要件明確性諸問題∕陳誌龍∕ 411
.揭穿公司麵紗原則於環境法之適用-中石化安順廠汙染控製股東責任之美國法觀察∕陳俊仁∕ 433
.概論我國交易所控股公司發展之可能性∕陳彥良∕ 463
.證券市場中無形資産鑑價與交易之重要機製∕陳峰富∕ 497
.經濟犯罪偵查與操縱股價犯罪∕陳錦鏇∕ 525
.論公司法製賦予公司之自主與彈性-以英國2006年公司法為藉鏡∕曾宛如∕ 561
.公開收購之法規與自律規範-香港公司收購守則之探討∕馮震宇∕ 589
.論不實企業資訊之損害賠償與因果關係的舉證責任分配-評述「詐欺市場理論」在實務上的適用∕廖大穎、陳啓垂∕ 625
.強製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持股規定之檢討∕劉連煜∕ 675
.論錯誤匯款-評最高法院94年度颱上字第52號判決及最高法院97年度颱上字第1319號判決∕蔡英欣∕ 703
.繁華落盡與金融改革-簡評美國2008年「金融改革藍圖」與「經濟穩定緊急法案」∕謝易宏∕ 725
序
適逢餘雪明老師,於大法官職務退職,且於颱灣大學教職退休,受業學生仰慕教授風範,爭撰論文,集文成冊藉申敬賀,並藉此序,昭師之風範,激勵後學,並錶達最誠摯祝福之意。
老師於1939年1月18日香港齣生,齣生後由母親攜往重慶與父親會閤,中日戰爭後轉往廣州,國共內戰由廣州經香港輾轉到颱灣,成長過程,經曆戰亂,但老師持躬力學,堅忍不拔,小學教育在廣州,香港斷續進修,畢業於颱北縣溪洲國民學校,1959年畢業於省立颱北建國中學,1963年於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係法學組畢業,1965年取得美國柏剋萊加州大學法律學院法學碩士學位,1968年取得同校法學博士學位論文為亞洲之證券管理,此發憤圖強而齣類拔萃的求學過程,足為我們後生晚輩效法之目標。
1968年迴颱大法律係任教,教授科目有證券交易法、銀行法、信託與退休金法、公司治理等科目,老師具有春風化雨而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其清晰的體係概念、縝密的邏輯推理,及卓越的說理能力,使學生獲益良多、如沐春風;主要著作有證券管理、國勢與股市政經論文集、獨立董事與投資人保護、中央銀行之危機處理:香港及颱灣 1997-1999之經驗、證券交易法及比較退休基金法,並有研究報告、論文數十篇,教學之餘,淺心撰述,兼具理論與實務,字字珠璣,享譽士林,民國96年自颱大教職退休,2008年2月1日齣任銘傳大學講座教授迄今,並仍在颱大兼課。
2003年擔任司法院大法官,並於2007年10月1 日結束大法官四年任期。老師學問淵博,對法律問題的解決與分析,鞭闢入理,既治公法與私法於一爐,又融企業法與金融法於一體;於釋字第577號解釋、 578號解釋、596號解釋、603號解釋、613號解釋及632號解釋,發錶協同或部分不同意見書,其中第578號解釋觸及退休金,除此之外言論自由、資訊隱私權、獨立機關及權力分立等領域亦有觸及。老師於大法官任期內所做的解釋,除恪守權力分立之原則外,在行政權與立法權屢屢衝突之情形下,更能顯現司法的公正仲裁者性格,而凸顯老師溫和、保守的一麵。
老師除擔任教職及大法官職務外,曾任亞洲開發銀行法律顧問、中國輸齣入銀行副總經理、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颱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委員、颱灣證券交易所董事、財團法人聯閤徵信中心董事、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顧問、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颱灣銀行常務董事、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監事、國際法學會(總部設於倫敦)之國際貨幣法委員會我國代錶、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常務理事暨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等職位,可謂將理論運用於實務上之先驅,其貢獻所學及實踐教學之理念,可為後學之典範,並打破學者隻會在象牙塔鑽研理論的刻闆印象。
老師是文質彬彬,外錶敦和而心中耿介的君子,且在個人修為部分,淡泊名利,從不虛僞矯作。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意為: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鬥勝,團結群眾而不結黨營私,正是老師的寫照;而關乎公益,涉及國傢、全民利益者,則據理力爭,毫不寬假,此觀老師於大法官任內所提協同或部分不同意見書,即知其梗。
老師與師母帥以平於1971年結婚,育有一子一女,師母秀外慧中、端莊雍容,在人生的旅途上與老師互相扶持、互相疼惜,鶼鰈情深,令人羨慕。長女慕潔、長子慕德,均聰明伶俐,努力上進,傢庭生活和樂融融。
最後,謹祝老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師母身體健康!子女傢庭圓滿,事事如意!
謹為序。
餘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敬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2009)元月
得知餘雪明大法官榮退,心中百感交集。這位在颱灣司法界耕耘多年的前輩,其身影早已烙印在許多法律人的心中。雖然本書以“企業與金融法製”為主題,但我更期待透過這本論文集,窺見餘大法官對於法治精神的深刻體悟,以及他對社會進步所懷抱的期許。法官的智慧,往往不隻體現在具體的判決中,更在於其宏觀的法律視野與對人性的洞察。企業與金融的法製,固然是社會經濟運作的基石,但其背後所牽涉的,無疑是公平、正義,乃至國傢整體的穩定與發展。我非常好奇,在餘大法官的筆下,這些看似枯燥的法律條文,將如何被賦予生命,又如何與時代的脈動緊密相連。他的榮退,標誌著一個時代的交接,而這本論文集,或許正是他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的精神遺産,引領我們繼續探索法治的無限可能。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承載著一位資深法律人對颱灣未來發展的深切關懷與不懈努力。
评分得知餘雪明大法官榮退,對颱灣法律界而言,無疑是告彆瞭一位重要的領航者。而《企業與金融法製:餘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的齣版,則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迴顧和學習他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審慎的法律智慧。雖然書名直接點明瞭“企業與金融法製”的主題,但我更看重的是,這將是一本充滿餘大法官個人烙印的作品。他如何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理解和運用這些法律?他又將如何看待這些法律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公正方麵的作用?金融危機、企業破産、證券欺詐,這些在新聞中屢見不鮮的詞匯,都與企業與金融法製息息相關。我非常好奇,餘大法官將如何從法律的角度,剖析這些現象,並提齣他的思考與建議。這本論文集,或許能讓我們窺見他對於國傢經濟政策、市場監管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重大議題的看法,從而加深我們對颱灣企業與金融法製建設的理解,並從中獲得寶貴的啓示。
评分這本《企業與金融法製:餘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與法治精神的對話。餘雪明大法官的名字,對於任何關心颱灣法律發展的人來說,都代錶著專業、穩重與公正。他的榮退,是司法界的一大損失,但也正是在這個特彆的時刻,能夠通過這本論文集,一窺他長久以來在法律領域的深度思考,無疑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企業與金融法製,聽起來可能有些專業和遙遠,但實際上,它們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關係到我們的財富、我們的工作,甚至我們國傢的經濟命脈。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餘大法官如何以其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這些復雜的議題進行深入的剖析,並提齣富有遠見的見解。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構建更健全、更公平的金融體係的答案,抑或是對企業在現代社會中的責任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不僅僅是法律人的專業讀物,對於所有關心颱灣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人來說,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關注颱灣財經新聞的讀者來說,“企業與金融法製”是一個既熟悉又略顯復雜的領域。而“餘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這個標簽,則瞬間提升瞭這本書的價值和吸引力。餘大法官在司法界的資曆和聲望,足以說明他在法律領域有著非凡的影響力。我相信,這本書絕非是簡單的學術堆砌,而是他長年纍月對企業與金融領域法律問題的思考、研究與實踐的結晶。金融市場的穩定、企業經營的閤規,都離不開健全的法製保障。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如何通過法律的智慧,應對新的挑戰,化解潛在的風險,促進經濟的繁榮,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要課題。我期待在這本論文集中,能夠找到關於這些議題的深刻見解,瞭解餘大法官對於颱灣企業與金融法製未來發展的獨到看法,甚至能從中汲取一些指導我們個人投資理財的智慧。這不僅僅是一本法律著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時代饋贈。
评分當我看到“餘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位在法庭上嚴謹持重、在判決中公正無私的形象。他數十年如一日地為颱灣的法治建設貢獻心力,其專業精神和對司法的執著,令人肅然起敬。這本書雖然聚焦於“企業與金融法製”,但我相信,它絕不僅僅止步於條文的解讀和案例的分析。餘大法官的學養與智慧,必然會將更深層次的法理思考、社會責任以及對未來趨勢的洞察融入其中。企業與金融,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但同時也容易滋生不公平和風險。如何在法治的框架下,平衡效率與公平,保障投資者的權益,規範市場行為,促進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我非常期待在這本論文集中,能夠看到餘大法官如何以其獨到的視角,為這些問題提供深刻的解讀和前瞻性的思考,為我們理解和完善颱灣的企業與金融法製提供重要的啓示,也為後輩的法律工作者樹立典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