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省思信仰的文字,讓現代人産生謙卑的行動力,生命更加自由寬廣。
加爾文說:「天性膽怯、委婉與懦弱的我,被迫去麵對這些激烈的風暴……齣於對本分責任莊重而謹慎的檢視,我還是說服瞭自己迴到曾經令人痛苦的羊群。」又說:「當我記起我不再屬乎自己,就獻上我的心,作為嚮上帝的獻祭。」此言是加爾文人生的縮影,他不是完美的聖人,而是一位迴轉歸嚮上帝之後,就再也無法忘卻基督十架的門徒。
雖然總是處於掙紮的景況,卻益發歸屬基督,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他講理,是想要把那徹底翻轉生命的神學觀點說清楚;他自製,是因為要讓奔騰的熱血流嚮信仰的主。一生心所嚮往,全然是代罪的羔羊,所以當失去最重要的人生伴侶時,這位心碎的改教傢仍能看見:「若不是祂,這位提升卑微者,加力量給軟弱人,扶助疲倦者的主,從高天嚮我伸手,這苦楚必會勝過我。」
本書選自加爾文的書信、講章、著作,坦露深刻的心靈世界,包括個人的信仰經曆、各樣際遇中的心境、服事上的強烈呼召、與其他神學思想的交鋒,相信能夠對現代讀者有所幫助,找到初探他核心思想的路徑,並且被他幾經掙紮卻更加堅定的信心所感動,以緻激勵讀者更新自我的信仰。
作者簡介
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
宗教改革時期的靈魂人物,其神學思想對後世基督新教發展影響深遠。自幼便受嚴格栽培,在哲學、法律、語文上頗具造詣,思慮縝密、纔華洋溢。在青年時期,自述嘗到信仰的真實滋味,開始以上帝為惟一的權威,這是他走嚮生命徹底轉變的開端,衍生齣後來為信仰熱切辯護的行動,終身緻力於建構健全的基督教教義。然而卻也在當時的政教處境之下,與其他宗教異議人士一樣,不斷被迫輾轉流離各處尋求安身立命之所,直至最後定居日內瓦,輔助當地的宗教改革事務;在各方權力傾軋之間,加爾文講道牧會、參與政務、著述,塑造閤乎改革精神的社會。在他的教會裏麵人人平等沒有貴族,在他的內心深處隻有上帝沒有自己。一生剋己降服基督、堅守服事崗位,與時代處境共鳴;愛妻、麼兒早逝,有兩個繼子,享年五十五歲,卒於日內瓦。
譯者簡介
陳佐人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博士,著作、翻譯多部中英文神學著作,包括《加爾文與漢語神學》、《與他者對話》(道風)、《神學第一步》(卓越)等。現為美國灣區歸正福音教會義務主任牧師,西雅圖大學神學係教授。
前言 006
譯者序 012
加爾文生平簡介 016
第一部 行動的人生
第一章 不妥協的良心──〈答沙杜裏多書〉 025
第二章 為神捨己──有關他受召迴到日內瓦的一封信 039
第三章 最重要的伴侶──有關加爾文妻子去世之信函 045
第四章 步履蹣跚的牧人──《詩篇註釋》序言 051
第二部 敬虔的視野
第五章 論敬虔 067
第六章 論信心 079
第七章 論教會 089
第八章 論聖餐 097
第九章 受難週 109
第三部 活齣寬廣的生命
第十章 論主禱文的釋義 135
第十一章 律法和敬虔──論敬虔生活中律法的典範作用 155
第十二章 基督徒生活的黃金手冊 165
第十三章 跟隨神的呼召──與囚犯的通信 193
**評價三:** 閱讀《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著作文選》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充滿挑戰的旅程。加爾文的思想體係,以其邏輯嚴謹和深刻洞察而聞名,這無疑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耐心和專注。我一直認為,理解任何一位偉大的思想傢,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閱讀其原文。而這本書的齣現,為我這樣一個非專業讀者,提供瞭一個接觸加爾文思想核心的絕佳機會。我被書中選取的那些篇章所吸引,它們似乎不僅僅是抽象的神學論述,更蘊含著對人生處境的深刻洞察和對人類靈魂的關切。加爾文對於“上帝的榮耀”和“人的本分”的強調,在我看來,是一種超越個體功利主義的價值追求。在颱灣,我們提倡“小確幸”,追求個人感受的滿足,這固然沒錯,但有時也讓人覺得,生活缺乏一種更具穿透力的意義。這本書所倡導的“更寬廣的生命”,或許正是對這種狹隘生活方式的一種溫和的批判,一種對更崇高目標的召喚。我渴望從這些文字中,學習如何將信仰的力量,轉化為指導實際生活的智慧,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齣無限的可能。
评分**評價四:** 坦白說,我之前對加爾文的印象,多少有些刻闆,認為他是一個隻關注教義,不太顧及情感的神學大傢。但《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著作文選》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加爾文的文字,雖然理性,但卻飽含著一種深沉的熱情。他對於人類的罪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但同時,他也對上帝的慈愛和憐憫有著無比的信心。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信仰的堅守,讓我覺得非常打動。特彆吸引我的是書中關於“成聖”和“敬虔生活”的論述,這部分讓我看到瞭加爾文如何將抽象的神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基督徒行為指南。在颱灣,我們越來越關注“身心靈”的健康,而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更深層次的“身心靈”滋養。它不僅僅是關於宗教信仰,更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品格的人,如何在這個充滿誘惑和挑戰的世界裏,保持內心的純淨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齣“更寬廣的生命”。
评分**評價一:** 我一直對思想史,尤其是宗教改革時期的思想傢很感興趣,加爾文的名字自然是繞不開的。過去我對他的認識,多半來自二手資料的解讀,總覺得有些隔閡,像是隔著一層薄霧在看。這次讀到《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著作文選》,感覺像是撥開迷霧,直接觸碰到他思想的源頭。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全書,但光是看目錄和一些節選,就足以讓人興奮。加爾文的文字,不像有些神學傢的枯燥晦澀,而是充滿瞭力量和說服力,即使是跨越幾個世紀,也能感受到那份對真理的執著和對人生的深刻關懷。這本書選取的文章,似乎涵蓋瞭他思想的多個麵嚮,從他對信仰的闡釋,到他對教會治理的看法,再到他對基督徒生活方式的指導。我尤其期待他關於“人與上帝的關係”的論述,這部分往往是理解加爾文神學的核心。在颱灣,我們越來越重視個人的價值和選擇,但在信仰的層麵,如何找到更深層的意義和歸屬,一直是很多人在探索的。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更清晰地理解加爾文是如何在他所處的時代,為人們指明一條通往“更寬廣生命”的道路的。這種“寬廣”,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屬靈的,更是指嚮一種更充實、更有目的的人生。
评分**評價二:** 老實說,第一次聽說《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著作文選》這本書,我還有點猶豫。加爾文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種非常嚴謹、甚至有點嚴苛的神學傢,總感覺離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有點遠。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主義盛行,娛樂至死的時代,談論“生命”本身,就已經是件稀罕事瞭,更彆說還要加上“寬廣”這個定語。但當我翻開這本書,讀到一些片段時,我真的被吸引住瞭。這不是一本讓人昏昏欲睡的神學著作,而更像是一份來自過去的呼喚,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反思。加爾文的文字,雖然古老,卻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直擊人心的柔軟之處。他似乎在告訴我們,真正的生命,不應該被短暫的欲望和浮華所束縛,而應該有一種更宏大的視野,一種對永恒的追尋。我一直覺得,現代人在很多時候,都活得非常“狹窄”,被各種瑣碎的事情牽絆,失去瞭對生命本源的感知。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我特彆好奇他對於“恩典”和“呼召”的理解,這是否能幫助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內心的平靜和力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更寬廣的生命”?
评分**評價五:** 接觸《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著作文選》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與一位曆史巨人對話的機會。加爾文的思想,對西方世界的塑造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而他對於“神的主權”和“人被揀選”的強調,更是常常引起人們的討論。我一直對這種宏大的神學命題充滿好奇,渴望能從源頭去理解。這本書的選材,似乎巧妙地避開瞭那些過於深奧晦澀的篇章,而更側重於加爾文對於基督徒生活、教會責任以及屬靈成長的實際教導。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為瞭學術研究,更是為瞭每一個尋求更深刻生命意義的普通人。在颱灣,我們強調“創新”和“進步”,但有時也會忽略瞭信仰的根基。加爾文的著作,在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有些關於生命本質的追問,依然是永恒的。這本書中的“更寬廣的生命”,在我看來,是對個體生命價值的肯定,也是對一種超越個人局限、與更偉大目標連接的渴望。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從加爾文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寬廣的道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