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存在世界各民族中,至少有兩韆年以上的曆史,目前卻成為全球華人最常用的民俗療法之一。一般人對拔罐的瞭解,多睏在技術操作的層麵,對拔罐的學理和人體組織的變化,卻所知有限;對拔罐所産生的不良反應,更是無法充分解讀,遂讓拔罐始終淪為不入流的醫療技術。
本書以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揭開拔罐的真正麵目,讓大傢的疑問都能夠有個具有科學,或醫學上根據的閤理解答。
作者簡介
謝麗貞醫師
於1969年颱灣大學商學係畢業,1994年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係畢業,2001年取得颱灣大學預防醫學碩士學位,2005年取得颱灣大學預防醫學博士學位。
她曾任職數傢在颱外商銀行高級主管前後20年。因對生命的再認識,拜道學高人為師,學習氣與氣功及其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緻力於中國傳統醫學的研究,迄今逾25載。目前她除執行醫療業務及研究中國傳統醫學外,並在颱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以整閤中西醫學為終生誌業。
代序──拔罐與我
前言
第一章拔罐的曆史沿革
第一節中國傳統拔罐的曆史沿革
第二節世界各國拔罐的曆史沿革
第二章拔罐的現代發展
第一節拔罐的工具及操作方法
第二節拔罐方法的運用
第三節拔罐的部位與適應癥
第四節拔罐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第五節反對拔罐的意見
第六節醫學原理和治療學的根據
第三章拔罐的利害及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中、外拔罐的差彆
一、醫學的根據
二、拔罐的工具
三、拔罐的執行
第二節拔罐方法的利害、分析與討論
一、是否以放血為目的
二、皮膚錶麵有無切口
三、乾式拔罐法或濕式拔罐法
四、罐子的材質
五、罐內減壓的方法
六、罐內溫度、容積與壓力的關係
七、留置罐子時間的長短
八、皮膚錶麵上的保護措施
第四章拔罐的科學研究(Ⅰ)──物理現象
第一節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研究的步驟、材料、操作方法與測量記錄
一、研究的步驟
二、材料
三、操作方法
四、測量及記錄
第三節研究結果及討論
一、火罐法在不同的基材上進行拔罐時,顯現齣的各種物理特性
(一)罐內的溫度
1.罐內溫度對壓力的影響
2.引火燃燒時造成火燄的溫度
(二)影響罐內減壓值的因素
1.基材軟硬的質地
2.基材的毛細孔
3.罐子和基材的密閤度
4.界麵的性質
(三)界麵凹陷的深度
二、火罐法及抽氣罐法在身體不同部位上進行拔罐時,顯現齣
的各種物理特性
(一)罐內的溫度
(二)罐內的壓力
(三)人體不同的部位上拔罐後的物理特性
1.麵皮墊的保護效果──體錶有無傷口
2.皮膚呈現的顔色的意義
3.麵皮墊呈現不同深度的意義
三、拔罐的質性研究
第四節拔罐物理現象的討論
一、決定罐內減壓物理現象的因素
二、溫度與壓力對拔罐的影響
三、人體組織對拔罐作用的反應
四、壓力對人體組織的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應
五、最理想的罐內壓力值
第五章拔罐的科學研究(Ⅱ)──醫學原理
第一節身體組織對拔罐的生理、病理學上的反應
一、正常人體組織對拔罐的反應
二、有病癥時人體組織對拔罐的反應
(一)人體皮膚錶淺部的膿包、癰疽
(二)皮膚、骨骼、肌肉、軟組織等的斷裂、腫脹和傷害
(三)內部組織器官的功能損壞、蓄積體液、遲滯萎縮
(四)病癥沒有腫脹的現象,像疼痛、無力、麻痺等
第二節拔罐的真相──拔罐隻是一種技術!
一、拔罐相似於抽痰
二、拔罐相對於打針
第三節以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解釋拔罐的作用
一、氣血論:人體生命組織的結構成分
二、經絡係統:身體中緻密網狀的交換運行管道
三、海論:十二經水者,皆注於修復代謝控製中樞的四海
四、原氣的彆使:三焦、心主彆脈與海論的關係
五、緻中和:人體陰陽五行生剋閤作無間
第四節拔罐醫學原理的討論
第六章拔罐科學研究結論的臨床應用暨案例分析討論
第一節決定罐內壓力值的能力
一、熟悉身體各部位所能承受的減壓值
二、認識人體個彆的差異性,並有能力分辨病人的屬性
三、有技術去控製罐內的壓力值
第二節決定拔罐醫療根據的能力
一、分辨病人的癥狀和疾病,以及選擇正確拔罐部位的能力
二、對緻病原因具有廣泛的認識,以及分辨緩急的能力
三、瞭解人體組織對拔罐的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應
第三節案例分析討論
一、案例分析討論──Ⅰ
二、案例分析討論──Ⅱ
附:點穴拔罐法
第一節點穴拔罐法的理論根據
一、中國傳統醫學理論方麵
二、人體功能的控製紐──穴道
三、醫療點穴的功能與作用
第二節點穴拔罐法的治療步驟
一、穴道所代錶的器官或組織及其功能的認識──製動點的認識
二、確定身體功能失常,或器官組織病變的位置,以及病因
三、以穴道調控器官組織,啓動人體自我修補機製
四、調控穴道以影響器官組織結構的變化
五、進行拔罐,將病變組織優先吸取齣來
六、利用正常組織協助病竈組織的更新及修復
第三節點穴拔罐法的操作
一、點穴的操作
二、拔罐的操作
第四節點穴拔罐法的臨床適應癥、注意事項及禁忌
結論與展望
緻謝
參考書目
前言
拔罐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已存在數韆年之久的治療技術,迄今仍流傳在民間,成為一種民俗的治病方法。拔罐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醫學理論和操作模式,所用來治療的病癥也不盡相同。在古代歐洲和中東地區的人相信「四體液學說」:人若發生有病癥時,是四種體液不平衡所造成,如給予拔罐放血,讓四種體液再平衡,就可恢復健康。而在古時候的中國,最先利用獸角來拔取體錶的癰疽,是一種外科治療方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緩解疼痛、及內科上的癥狀,成為一種中國傳統醫學上重要的治病醫術之一。中國的拔罐方法,和世界各地區所採用的拔罐放血方法,即為現代拔罐法的先驅。
在20世紀時期,由於海陸空交通方便,中西文化交流頻繁,拔罐的工具和方法也漸漸因流通而相似起來;治療的適應病癥也因互相學習而更為擴增。近代由於科技與製造業的發展,拔罐的工具有瞭嶄新的進步,由原先的竹罐、陶罐、瓷罐,變成透明的玻璃罐,或不易破碎的強化玻璃罐、塑膠罐以至於壓剋力罐。拔罐的方法也自原先需要引火在罐內燃燒,以減低罐內壓力的減壓法,改成手動抽氣法。這種簡易使用手動來抽取罐內氣體而減壓的方法,既方便又可避免用火的危險,非常受到一般民眾的歡迎。再加上近年來網路資訊傳播方便,新興拔罐工具製造廠商的推廣介紹,拔罐工具幾乎人人可得,拔罐方法也人人可學,人人的身體也都可以作為試驗的對象,拔罐就這樣在世界各地興盛起來。
拔罐的工具和方法,以及適應病癥,也在書籍和網路的推波助瀾下,漸漸趨於相同,成為世界各地一種極普遍的民俗治療技術。另外,雖然現代西醫學已經非常進步,且為世界醫療的主流,對於各種疾病都有標準的診斷治療方法;但是對部分慢性疾病,特彆是疼痛癥狀,西醫藥物的治療效益,仍舊不能讓病人滿意。許多病人為瞭要解除自身的病痛,遂迴頭去尋求尚存在,且仍舊在使用中的古老醫療技術來嘗試,拔罐就是其中的一種,遂而又受到世界性廣泛的關注。
由於電腦網路的發達,各種知識視訊隨手可得,加以民眾對自我保健概念的覺醒,越來越多人得以去尋求古老的醫療方法,來自行增強健康和治療疾病。於是近幾十年來,有瞭全球性「輔助性替代療法」的快速興起;不但聯閤國世界衛生組織給予大力的推廣,大部分世界著名的醫學護理大學院校,也成立瞭相關研究的課程和學位,甚至各種專業的替代療法學校或團體,也紛紛成立起來。
而在輔助性替代療法中,中國傳統醫療法包括:中醫學、穴壓、針灸、中藥、氣功等等,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拔罐也不例外,也是屬於其中之一。雖然世界衛生組織鼓吹各醫療先進會員國,去研究各種輔助性替代療法,將所得相關醫學訊息,供給醫療健康照護人員及機構參考使用;但是各醫療研究機構,對拔罐一法並沒有什麼興趣。
所以有關拔罐的實證醫學研究,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不但沒有嚴謹高品質的臨床試驗去證明,拔罐是否真正在某些病癥上,具有實際的療效?其在操作技術上,是否真正安全?所拔罐的部位,是否恰當無誤?以及拔罐是否有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副作用?更彆說是去研究有關拔罐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和操作原理上的科學基礎。
拔罐的醫療科學根據是這樣的貧乏,難怪美國癌癥學會曾公開聲明說:「現有的科學資料,無法證明拔罐對癌癥,或任何疾病有治療上的效果。拔罐還會在皮膚上留下明顯的印記,以及有被燒灼的危險。」又說:「雖然有很多人強調,拔罐後可以讓人感覺舒暢和有力,它的吸拔可以舒緩病癥,類似於按摩或指壓一般,所不同的,僅僅隻是使用一個杯子,自皮膚錶麵強力地往外吸取而已。」負麵的意見溢於言錶,可見一般正統主流西醫界,對拔罐的衊視看法。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曾經是人類使用瞭數韆年之久,迄今仍舊能夠流傳在民間的治療技術,是多麼不受正統醫療學界的接受和重視,是有其道理的。換句話說,有關拔罐的原理、方法和適應癥,是需要進一步的澄清和整閤;拔罐在臨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需要去證明的。然而更重要的事是:拔罐的醫療原理和科學根據,必須要去探究和釐清究竟我們人類的祖先,是為何種目的要使用拔罐?究竟是什麼道理讓拔罐有療效?自現代醫學觀點來看,究竟在醫療技術中,拔罐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中、外拔罐在過去數韆年的傳承中,有兩個疑點值得我們去深思:
1. 為什麼現代的資訊中,隻有關於拔罐的工具:各式各樣的「罐子」及其演變,有較明確的資料流傳下來,其背後所根據的醫療理論卻闕如?為什麼要採用「拔罐」這種方法呢?其所根據的醫療理論是什麼呢?在古時候的西方及中東地區,有「四體液學說」的醫學信仰,來支持拔罐放血,直到第18、19世紀,纔因為現代醫學的崛起而停止。數韆年來,西方除瞭罐子的材質和罐內減壓法有改善進步外,可以進行拔罐放血的位置,仍舊侷限是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上,其餘並無重大的改變。反觀東方的中國,傳統的中國醫學理論,又給予拔罐什麼樣的醫學根據?以及作為拔罐工具改變的理論基礎?在唐朝時代,朝廷習醫者需要兩年去學習「角法」,其內容絕對不會隻有學習拔罐工具──獸角的使用(相信獸角罐子是由工匠製作,不必由醫傢或習醫者,自行費時去截取和磨製),一定也還包括許多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操作的原理,也就是中國人最常說的「口訣心法」,或是醫療理論上的「辨證論治」。這些智慧和知識,可能也和某些醫書一般,在韆年書籍流傳中喪失或損壞瞭。有關這方麵的答案,我們已經無法自中醫學典籍中去尋找得到,我們隻好以現代的思維,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給拔罐一個有科學根據的解釋。
2. 為什麼在數韆年拔罐的流傳中,不管中國或是外國的曆史資料,都僅僅提到,在罐子內要引火燃燒,或抽氣以減低罐內的壓力,使罐子得以吸附在皮膚上,那麼罐內的壓力要減低多少呢?壓力的大小對拔罐的效果有影響嗎?壓力的大小須依照拔罐的部位而調整嗎?壓力對皮膚以及皮膚以下的組織、血管有什麼影響呢?有潛在長期性的不良副作用嗎?當時人類可能沒有壓力計,如何去決定罐內的壓力?有關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更無法自文獻中,尋找得到答案,我們也隻好以現代的方法,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給拔罐另一個科學根據。
目前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颱灣及中國地區,拔罐非常地流行,特彆是在沒有法令的規範下,幾乎人人可為。又因為缺乏相關的資訊,民眾就難免會有兩極化的態度:拒絕接受拔罐,或是盲目地接受拔罐。後者的風險特彆是在:由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自學者來操作,或是被一般初學者當作試驗的對象時,容易發生沒有預期的危險,輕者是讓拔罐成為無治療效果,變成是心理安慰的花招之一;重者是造成拔罐的不良反應,包括立即産生的皮膚傷害,如燒灼、錶皮損傷、暈罐、昏厥、燒灼感和體力虛弱感等等,嚴重者甚至於有死亡個案的報導。另外尚有對於氣、血慢性傷害的副作用,和對人體內凝血機製的影響,由於該不良反應若是慢慢地演變發生,對身體的負麵影響就經常被忽略;甚至很少被聯想發現,其實是由於不正確的拔罐所導緻。
會發生這些種種不良的反應,除瞭由於拔罐操作技術的不純熟或失誤所引起外,主要還是忽略瞭拔罐所應有的「學理原則」和「辨證論治」的態度,尤其是拔罐的部位和手法,幾乎是人人隨意而為,缺乏醫學生理學上的根據,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時下所流行有關拔罐的書籍,或是網路的資訊中,大多僅敘述拔罐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以及對某些病癥所要採取拔罐的部位。雖然有些書籍或資訊,也會提及拔罐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和禁忌;但是一般人普遍缺乏知識和經驗,如何去事先正確地診斷疾病,辨識癥狀,評估病人的健康條件,和如何去決定拔罐的部位,以及拔罐的方法?另外尚有一些重要的決定,像是需要拔多少罐?拔多久?要不要放血?如何放血?在何處放血?放多少的血?個彆病人拔罐或放血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和副作用又是如何?如何去預防?
有關這些方麵,會隨著病人個彆狀況而産生差異,需要給予事先不同的注意,和臨場決策的應變。然而一般書籍手冊不是略而不談,就是不知如何去談,或是僅僅以注意事項來錶列,沒有考慮到一般人在執行拔罐時,有沒有去做這些判斷的能力。因此拔罐種種急、慢性的不良反應,難免因而發生,造成被拔罐者有顯著的,或隱藏的危險和受傷害的可能。
因此,對拔罐進行多方麵科學的研究是必要的,一來提供大眾有關拔罐效益和安全性的資訊;再來將拔罐的適應癥,以及操作技術和部位,依病人的疾病、癥狀和條件逐一釐清,必要時建立起標準化的作業程序,以提高拔罐的效益,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和不良反應,使大眾得以因拔罐這種技術,而緩解病痛並恢復健康。
雖然說執行拔罐的臨床實驗,可以去證明其是否具有臨床上的醫療效益,可是我們需要先去闡明拔罐背後的醫學理論,以及瞭解其生理機轉和作用,纔能使臨床實驗得以有意義,有關的研究結果和訊息,方能為相關醫療人員所信服及採用。研究探討所得的醫學根據,和標準化的操作技術和方法,適應病癥的判定和選擇,以及在身體上的哪些部位可以進行何種拔罐等等,有瞭明確的資訊,纔能提供人們有效且安全的臨床應用,給予具韆年曆史的拔罐,有現代醫療學的意義,真正嘉惠全世界人類的健康。
在本書的附篇中,將特地介紹「點穴拔罐法」。這套特殊的「點穴拔罐法」,不但可以加速氣功穴壓治療法的治療效果,還有非侵入性自然人體內調節淤血的功效。另外「點穴拔罐法」除瞭具有數種獨特的優點外,尚可以概略量化拔罐在氣、血上的治療成效和反應,以及其所影響的程度,不但可以作為簡略測量的工具,還可以作為診斷辨證,以及未來預防追蹤的參考。為瞭解「點穴拔罐法」中,罐內壓力的變化,利用特彆設計裝置有壓力計和溫度感知器的瓷罐,當作罐子來研究壓力和溫度的變化,以及和瓷罐的關係,以期作為未來繼續進行實驗,研究探索醫療作用的理論基礎。
作者在這十數年間,以物理學的方法,和利用醫學生理病理學的理論,進行無數次拔罐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在種種實驗結果的錶現中,終於領悟到拔罐隻是一種技術而已,就像是現代治療學中的「打針」或是「血管注射」的技術一般,隻是拔罐是將體內的物質,自內往體外吸取排除;而打針或血管注射是將體外的物質,自外嚮體內輸送的不同罷瞭!就如「打針」或是「血管注射」也需要有各種醫學理論、治療原理、原則作為根據,以決定到底是要靜脈注射?還是要動脈注射?在哪個部位注射?注射什麼?劑量多少?速度多少?用什麼款式的針頭或針器注射?等等,牽涉到許許多多病人主觀和客觀的條件、身體疾病的狀況,以及醫學治療上的根據。「打針」或是「血管注射」是一件重要的醫療行為,雖然說可以經過正式學習自行注射,像糖尿病患者自己施打胰島素;也可以不經過學習擅自注射,像毒癮患者自己施打毒品,其中的危險,自然不言而喻!
拔罐不也就是有相似的情況嗎?需要先有醫學理論、治療原理、原則作為根據,去決定到底要在哪個部位上拔罐?拔多少罐?拔多久?用什麼拔罐的工具?也是牽涉到許許多多病患主觀和客觀的條件、身體疾病的狀況,和醫學治療的根據。能夠不慎重待之嗎?
此次將書付梓的目的,一方麵是提齣研究古今中外拔罐的沿革,比較各時期拔罐作為技術工具的目的,時下拔罐使用的狀況,以及比較分析討論拔罐的利與害;另一方麵則是公開作者具十數年心血經驗的「點穴拔罐法」。謹將該法簡要說明:包括操作技術、在身體上所使用穴道部位、適應癥狀的判定,以及禁忌等等,讓學習拔罐者有多一種的參考資料。希望對拔罐有興趣的人士,以及曾經或將要被拔罐的病患,或是好奇的健康者,在操作或接受拔罐的同時,能夠瞭解拔罐所依據的醫學,或治療學上的理論、原理及原則,以確定拔罐操作各項細節的安全性和正確性。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細膩。作者在描述一些復雜的醫學概念時,常常運用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比喻,讓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躍然紙上。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氣血”的論述,作者將氣血比作身體的河流,將經絡比作河流的河道,將拔罐比作疏浚河道的工具,這樣的比喻非常形象,讓我能夠輕鬆理解氣血運行不暢時身體可能齣現的各種狀況。書中還穿插瞭一些作者的個人經曆和感悟,這些真摯的情感流露,讓這本書充滿瞭人情味,也拉近瞭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鑽研中醫理論時的專注與熱愛,也能體會到他希望通過這本書幫助更多人獲得健康的拳拳之心。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僅是關於拔罐的技術層麵,更深入探討瞭拔罐與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通過拔罐來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它讓我認識到,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更是一種積極的狀態,一種由內而外的和諧。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讓人産生深刻思考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某種療法的實用指南,更是一本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讀物。作者在講解拔罐的過程中,巧妙地融入瞭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閤一”、“順應自然”等思想。他認為,拔罐並非人為地去“對抗”疾病,而是通過外力來幫助身體恢復自身的平衡和自愈能力,這與我們現代人過度依賴藥物治療的理念形成瞭鮮明對比。書中對“邪氣”、“濕氣”等概念的解讀,也讓我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許多健康問題有瞭更深的理解。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過於忽視瞭身體發齣的信號,是否在追求效率和便捷的過程中,反而遠離瞭健康?這本書像一麵鏡子,讓我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反思自己的健康觀念。它鼓勵我們迴歸自然,傾聽身體的聲音,用更溫和、更符閤自然規律的方式來守護健康。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心靈得到瞭淨化,對生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當我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包裝得相當嚴實,拆開後,一股淡淡的紙張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情頓時愉悅起來。翻到目錄,我發現它不僅僅局限於簡單的操作指南,而是深入探討瞭拔罐背後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思想。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導遊,帶領我漫步在中國傳統醫學的殿堂,從“陰陽五行”的理論齣發,解讀拔罐如何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如何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書中穿插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有古代醫者通過拔罐治愈疑難雜癥的傳說,也有現代人通過拔罐改善亞健康狀態的真實經曆。這些鮮活的例子,讓枯燥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更加相信拔罐的神奇功效。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還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講解拔罐與飲食、運動、情誌之間的相互影響,強調“整體觀”在中醫中的重要性。這讓我意識到,健康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從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身體的健康問題,不再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注重從根本上調理身體,達到身心和諧的境界。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一種深邃而古樸的紫色,上麵是寫意的水墨畫風格的拔罐圖案,勾勒齣一種神秘而治愈的氛圍。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頁,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醫學著作,但讓我驚喜的是,作者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便是像我這樣對中醫理論知之甚少的人,也能很快領會其中的精髓。書中對拔罐的曆史淵源進行瞭詳盡的梳理,從古代的角杯、竹筒,一路講到現代的玻璃罐、磁療罐,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隧道,讓我對這項古老的技藝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史料的堆砌,而是將拔罐的原理、適應癥、禁忌癥,以及不同部位拔罐的手法和注意事項,都一一做瞭細緻的闡述。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拔罐對經絡穴位影響的解讀印象深刻,那些精密的圖解配閤生動的文字,讓我對身體的奧秘又多瞭一份好奇。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變成瞭一個小小的中醫愛好者,對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能說上幾句關於拔罐的“道道”,有時候甚至會主動為他們推薦一些適閤的拔罐方法,看著他們因緩解瞭疼痛而露齣的笑容,我內心充滿瞭成就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拔罐的書,更是一扇打開身體健康智慧的窗戶,它用最平實的方式,傳遞著最寶貴的生活常識。
评分說實話,當初選擇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我最近肩膀經常酸痛,想找點簡單有效的方法來緩解一下。沒想到,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拔罐手法,而是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我理解拔罐的原理。我之前一直對拔罐有很多誤解,總覺得會留下一大塊黑色的印記,很難看。但在這本書裏,作者詳細解釋瞭拔罐後齣現不同顔色和形狀的罐印所代錶的不同身體狀況,比如暗紅色的錶示血瘀,青紫色的錶示寒濕等等,讓我豁然開朗。他還強調瞭拔罐的手法和力度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來調整,不能一概而論。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居傢拔罐指導,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罐具,如何在傢中安全有效地進行拔罐,以及拔罐後的注意事項。我按照書中的方法嘗試瞭幾次,驚喜地發現肩膀的酸痛感真的減輕瞭不少。這本書讓我不再對拔罐感到恐懼,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溫和有效的自我療愈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關愛自己的身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