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舊唐書)
國際知名的股票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給女兒的十二句箴言分彆是:
(5)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訓練自己去檢驗每一種概念、每一個事實!
(6)學習曆史︱︱因為以前發生過的事,以後也還會再發生!
(7)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
史記宰相學
整個中國曆經約五百年的戰亂(紀元前770至紀元前202)而在漢高祖、呂後之後開齣
中國第一個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為「文景之治」奠定厚實基礎的就是幾位賢相!
中國在曆經近500年的戰亂之後人民獲得修生養息的機會就是因為有幾位賢相!
史記呂後本紀: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
女主稱製,政不齣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偉大的宰相─度量大:不求自己的益處!
格局大:以天下蒼生為念!
宰相肚裏能撐船!
一、蕭相國世傢
(一)主題:與形勢相處的智慧
1、樹勢:
2、處勢:易經坤卦大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福!
形勢上是配閤者則應厚德:不與人爭、不計較、不問為什麼、隻問該如何!
(二)以吏事護高祖
(三)功勞:
1、接收有方
2、推薦韓信
3、善於運補
高祖曰:「鎮國傢,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高祖本紀)
(四)釋高祖之疑:
1、一疑
2、二疑
3、三疑
4、四疑
(五)知人之明、容人之量
(六)太史公評論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謹守管籥,因民之疾,奉法順流,與之更始。淮陰、黥布等皆以誅滅,而何之勛爛焉。位冠群臣,聲施後世,與閎夭、散宜生等爭烈矣。
凡庸之中見偉大!
二、曹相國世傢
主題:治道
特色:黃老治術
(一)齣身背景: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
居縣為豪吏矣。從隨韓信,戰功最大
(二)對漢傢功勛
孝惠帝元年……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其治要用黃老術,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
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捨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去,屬其後相曰:「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
後相曰:「治無大於此者乎﹖」
參曰:「不然。夫獄市者,所以並容也,今君擾之,姦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音義曰:「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參欲以道化其本,不欲擾其末。」
(三)黃老治術之典範:蕭規曹隨
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閑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參子窋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
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鞦,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歸,閑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
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窋鬍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
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
上曰:「君似不及也。」
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參為漢相國,齣入三年。卒,謚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
「蕭何為法,顜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寜一。」
(四)太史公評論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閤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本書特色
當蕭何是沛縣的主任秘書時,劉邦曾經是他一手提拔的基層部屬,而後劉邦卻成為他的頂頭上司;麵對一位忌刻多疑的老闆,這位賢相以天下安危為己任,盡散傢財、忍辱負重,使曆經幾十年戰亂的初漢百姓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
蕭何、真真是一位肚子裏能撐大船的宰相!
作者簡介
嚴定暹老師
師大國文研究所文學碩士,現任職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員,並是漢聲廣播電颱「談笑用兵」節目主講人。
像是一位從古代走進現代社會的文人雅士,嚴定暹老師浸淫古籍數十年,最擅長將古人深奧的智慧化為一道道可口易消化的精神餐點,曆史典故人物從她的口中娓娓道來,彷彿活生生地重現在眼前。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大詩人李白以「一輪明月」這個明明可見的實像道齣瞭紅塵實像:滾滾紅塵中的蕓蕓眾生所應奉行的金科玉律實無古今之異,就如同曾經照過古人的明月仍以其一貫的豐姿普照今人!
嚴老師深入古籍的智慧結晶及卓越見解。是一根嚮明月的手指——因指見月,抬頭望嚮那悠悠曆史長空,明月照我心,視野也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寬闊……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碩士
現任:
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研究員
經曆:
.83年應邀赴總統府動員月會演講「孫子兵法的時代意義」
.漢聲廣播電颱「[談笑用兵]節目單元主講人
.遠見雜誌「孫子兵法手記」專欄執筆
.YWCA管理學苑「孫子兵法經典講座」特邀主講人
哇,看到這本書名《謹守分際、忍辱負重的賢相- 蕭何、曹參(附2CD,無書)》,就覺得很有故事性!畢竟蕭何跟曹參這兩位漢初名臣,在我心中一直是很有分量的歷史人物。我一直覺得,中國古代的賢臣,往往不是那種衝鋒陷陣、名垂青史的猛將,更多的是在權力場中,能夠保持清醒,懂得進退,默默為國傢社稷付齣,甚至承受許多不為人知的委屈。書名裡「謹守分際」這四個字,就點齣瞭他們成功的關鍵。在這個講求「個人主義」和「即時迴報」的現代社會,或許我們很難想像,過去那些臣子是如何在極大的壓力下,依然能恪守君臣之道,不越雷池一步。 我對蕭何的印象,一直是很穩重,而且非常有遠見。他輔佐劉邦從一個亭長起傢,建立漢朝,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而且,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也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我特別想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在劉邦猜忌多疑的性格下,穩住自己的腳步,並且在國傢最需要他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扛起責任。更何況,他後期還有「蕭何月下追韓信」這樣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這背後藏著多少智慧和謀略?我對「忍辱負重」這部分特別好奇,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犧牲,或是被誤解的時刻,他都默默承受瞭下來?這種境界,真的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评分這本書名真的很有吸引力,特別是「謹守分際」這幾個字,讓我想起我們現在社會上許多人在職場或人際關係中遇到的睏境。有時候,我們明明很有能力,卻因為不懂得如何「守分」,或者因為太過「齣頭」,反而招緻不必要的麻煩。蕭何和曹參作為漢初的兩位賢臣,他們的經歷,我想一定充滿瞭這樣的人生智慧。從他們身上,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同時又能為國傢和人民做齣貢獻。 特別是「忍辱負重」這個部分,我覺得這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很多時候,歷史記載的都是光鮮亮麗的一麵,但背後往往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蕭何和曹參,他們在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的過程中,肯定承受瞭巨大的壓力,也可能遭受過誤解和打擊。我非常期待能從書中一窺他們是如何在這些睏境中,堅持自己的信念,並且最終做齣一番成就。這種精神,對於我們在麵對人生挫摺時,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评分說到曹參,大傢最常想到的應該就是他「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也就是所謂的「蕭規曹隨」。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有點被動,但仔細想想,在一個經歷瞭戰亂、需要休養生息的時期,能夠繼承前人的經驗,並且適當地加以調整,而不是一昧求新求變,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智慧。我對曹參如何「忍辱負重」這塊特別感興趣。畢竟,接手一個剛建立的國傢,後麵又有呂後這樣的強勢人物,他一定經歷瞭不少明爭暗鬥,甚至可能遭受過不公正的評價。 我常常在想,曹參是如何在龐大的政治機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且在不被權力洪流沖垮的情況下,穩步推動國傢的發展。他跟蕭何不同,蕭何更多的是開創者的角色,而曹參更像是一位守成者,但守成絕不代錶乏善可陳。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讓國傢持續穩定,甚至發展得更好,這需要極大的眼光和耐心。他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政策,或者是處事哲學,是我們可以藉鑑的?我希望書中能深入剖析他麵對挑戰時的心理狀態,以及他如何剋服睏難,最終贏得歷史的肯定。
评分讀到《謹守分際、忍辱負重的賢相- 蕭何、曹參》這個書名,我馬上聯想到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蕭何作為漢初三傑之一,他的功績毋庸置疑,尤其是在後勤和軍隊建設方麵,對劉邦的勝利起到瞭關鍵作用。而曹參,作為蕭何的繼任者,能夠在蕭何之後穩住局麵,並且推行「無為而治」,讓百姓休養生息,這也是一種非常瞭不起的成就。書名中的「謹守分際」,我想最能體現的,就是他們在政治鬥爭中的自保之道,以及對君臣關係的深刻理解。 我對「忍辱負重」這部分特別好奇。在那個年代,權力鬥爭是傢常便飯,賢臣往往也是最容易成為攻擊目標的。他們是如何在不損害國傢利益的前提下,化解危機,並且繼續為國效力的?我想,這其中必然包含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智慧和犧牲。如果書中能深入探討他們是如何在關鍵時刻,做齣艱難的抉擇,並且承受後果,那將會是非常精彩的內容。對於我這樣一個對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期待的書。
评分這本書名《謹守分際、忍辱負重的賢相- 蕭何、曹參》,光是聽名字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分量。蕭何和曹參,這兩位漢初的傳奇人物,他們的故事總是帶著一種樸實而堅毅的力量。我一直覺得,真正偉大的臣子,往往不是那種鋒芒畢露、聲名顯赫的,而是能夠默默耕耘,在關鍵時刻挺身而齣,並且懂得在複雜的局勢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恰當的分寸。書名中的「謹守分際」,就非常貼切地描繪瞭他們的處世哲學。 「忍辱負重」這幾個字,更是點齣瞭他們人生中的另一麵。在權力漩渦中,不可能事事順遂,必然會經歷被誤解、被刁難,甚至是被陷害的時刻。我非常想知道,蕭何和曹參是如何在這樣的壓力下,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並且不放棄自己的職責。他們的堅韌和毅力,對於現代社會中,我們在麵對各種挑戰和睏難時,絕對有著深刻的啟示。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剖析他們在人生低榖時的應對方式,以及他們是如何從逆境中成長,最終贏得歷史的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