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學部或研究所的社會工作學係的學生都應該讀這本書,本書作者對社會工作領域的量{匕及質{匕研究的深入討論是備受推崇的。
一TONY TRIPODI.OHIO STATE UNIVERSITY
Allen Rubin和Earl Babbie在新版的研究方法一書中繼續保持瞭他們的寫作特色,充分地整閤他們的理解力與量化開究途徑,也包括瞭更多質化研究方法的內容。作者強調瞭方法的實用性及完整性,最精彩的章節是深入淺齣地解說在分析人類行為研究過程中,如何完全地整閤量化與質化方法的運用。
Allen Rubin和Earl Babbie一嚮是以平順、清晰、幽默卻深具品質的寫作風格來處理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能兼顧理論與實務功能,本書深受社會科學學術界及實務工作群所採用。
序言一社會工作研究的重要性--~iii
專文推薦--~ix
也是執著?"譯者小語---xi
第一部份 研究簡介---01
第一章探索與科學--.3
(本章學習重點)---04
1.1 前言---04
1.2 兩項事實 5
1.3人類探索的本質一6
傳統的-- 7
權威的--一7
1.4 探索常犯的錯誤 10
不正確的觀察--●10
過度一般化 10
有選擇性的觀察--------------------●"
捏造的訊息 13
未符閤事實的假設---014
不閤邏輯的推理---014
自我的涉入--●14
探索提早結束---016
神秘1生---017 1
人性的錯誤 17
1.5 何謂真正的真實---018
1.6 決定論、機率、原因論------------------●21
機率的概念 22
在社會工作研究中發現原因---023
原因中還有原因--~24
決定論的遠景--.25
兩種瞭解原因的模式---026
1.7 量化研究法和質化研究法---028
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和主觀性--●31
[重點迴顧)一.34
[復習與練習)--●35
(考古題)--●35
[進階讀物)--●36
第二章理論和研究一37
(本章學習重點)一38
2.1 前言--●38
2.2 社會工作實務模:C--●39
2。3 典範--●43
早期的實證主義一44
後實證主義 45
實證主義和後實證主義的研究意涵--.46
解釋論--●47
衝突論典範--.48
2.4 研究的理論-●49
理論,不是哲學也不是信仰--.50
社會規則--●50
群體,不是個體-----●53
變項的語言--●53
2.5 二個邏輯係統--------●56
演繹法的理論結構--●60
演繹理論的例子--●61
歸納法的理論結構---.62
2.6 理論和研究之間的連結----●64
[重點迴顧)一●65
[復習與練習) ---- -一66
(考古題)一66
(進階讀物)----●67
第三章 社會工作研究的倫理與政治--.69
(本章學習重點) 70
3.1 前言--●70
3.2 社會工作研究中的倫理問題---071
自願參與者及告知後的同意者---072
不傷害參與者---073
匿名性與保密性--●74
欺騙受試者-●75
分析與報告--●76
3.3 權衡成本效益--●76
一個例示:與臨終者相伴:參與觀察的運用--077
接受服務的權力與評估服務有效性的責任--.78
3.4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的倫理守則--●79
3.5 四個倫理爭議--●80
觀察人的服從性--●81
茶室中的睏擾--●82
社會工作者提齣僞造文章以測試期刊的偏誤--.83
抑製八百名德州人福利的研究--.86
3.6 實例討論--.88
3.7 機構檢視委員會--.89
3.8 性彆、文化的偏見與不敏感--●92
3.9 社會工作研究的政治問題--●93
客觀性與意識型態--●94
政治學的遠景--~104
[重點迴顧)一105
[復習與練習)--".一--●105
[考古題)--0106
[進階讀物)--.106
第二部份 問題形成和測量--.107
第四章 研究問題的形成--~109
[本章學習重點)--●110
4.1 前言 110
4.2 研究步驟的流程--●110
研究流程圖--●112
4.3 研究方案--●114
4.4 問題的確定 118
可行性--~120
文獻探討--●121
4.5 研究目的包-~123
探查二-~123
描述---0124
解釋--●126
4.6 時間層麵--●127
橫斷法--●127
縱貫法--~128
4.7 研究分析的單位---0131
個體--0131
團體--~132
社會産物---0133
復習研究分析的單位---0133
區位謬誤---0134
簡化---0137
[重點迴顧)---0139
[復習與練習)---0139
[本章答案)一139
[考古題)一140
[進階讀物)一142
第五章 概念化和操作性--~143
(本章學習重點)---0144
5.1 前言---0144
5.2 概念的解釋---0144
變項間的關係型態--41,146
5.3 操作性定義---0148
5.4 測量任何存在的事物--.148
你如何知道--●149
構思和概念---0151
概念化--~152
指標和層麵---0153
指標的可互換性---0153
定義和事實間的睏惑---0154
建立概念化的程序--~154
5.5 定義和研究目的---157
5.6 操作性的選擇---159
變項的範圍--●159
變項的兩端界限 一*160
層麵的註解-161
5.7 一些操作性的例題--●161
5.8 操作性必須持續不斷的做下去--●164
5.9 操作定義的質化遠景---0164
5.10一些社會工作操作性的例子--●167
5.11現有的量錶-●168
[重點迴顧)一.171
[復習與練習)一171
[考古題)一172
[進階蔭物)一●172
第六章 測量----一173
[本章學習重點)--;------.174
6.1 前言 -174
6.2 測量的尺度-174
類彆測量尺度●175
次序測量尺度●175
等距測量尺度---176
比率測量尺度---177
測量尺度的關聯性--.177
6.3 單元指標或多元指標--~~179
6.4 測量誤差的來源--●180
係統誤差--;-----●180
隨機誤差 -183
測量誤差的例子---184
6.5 避免測量誤差●185
6.6 僧度 一●187
信度的類型--●189
6.7 效度 ●190
6.8 社會工作中倡度和效度測量的例子:臨床測量錶-----●192
6.9 信度和效度的關係--0195
6.10質化研究的信度和效度--●196
[重點迴顧)--●200
[復習與練習)--.201
[考古題)一201
[進階讀物)--●203
第七章建構測量工具--=205
(本章學習重點)一206
7.1 前言--●206
7.2 問題的設計-~206
問題和命題--●206
開放武和閉鎖武問題--●207
將項目弄清楚--=208
避免雙重問題--●208
提供完整資訊以利於迴答----.209
問捲的問題必需有關聯--.209
每一題目應簡短--一210
避免負嚮的題目--0210
避免帶有偏見的題目--●210
7.3 問捲的結構--●213
一般間捲的型武--●213
填答的型式--.213
連續的問題--●214
矩陣式的問題型態----●216
問題的次序--●217
指導語--●218
綜閤說明--●219
7.4 建構多元測量--●224
項目的選擇--●225
遺漏值的處理--●225
7.5 卓越的測量程序----●226
Likert量錶法--●226
語意差異法--●228
7.6 建構文化敏感性工具--.228
語言的睏難--●229
文化偏誤的其他因素--●230
7.7 建構質化測量---0232
[重點迴顧)---0239
[復習與練習)---e240
(考古題)---0240
[進階讀物]--●241
第三部份 研究設計的邏輯……243
第八章 抽樣--8245
[本章學習重點)--一246
8.1 前言---0246
8.2 抽樣的曆史--8247
President AIf Landon--●247
President Thomas E.Dewey----0248
兩種抽樣方法--●248
8.3 隨機抽樣的邏輯--●249
意識和潛意識抽樣的偏誤--●250
代錶性和機率的選擇--.251
8.4 抽樣慨念和用辭--●252
8.5 隨機抽樣理論和抽樣分配--●254
隨機抽樣理論---~255
十個個案的抽樣分配---~255
二項抽樣分配--●257
8,6 母群體和抽樣架構--~262
母群體和抽樣架構的復習--●264
決定樣本大小的其它因素 ---●265
8.7 抽樣設計的類型--一---●266
簡單隨機抽樣--一--●266
係統抽樣---0268
分層抽樣----------●269
分層係統抽樣--●270
分層比例抽樣和分層非比例抽樣--.271
8.8 多階層的叢集抽樣--"- ---.272
多階層的叢集抽樣,分層--8274
比例抽樣--.275
8.9 舉例說明:以社會工作學生為抽樣範例--●278
選擇方案 一●278
選擇學生--0279
8.10復習隨機抽樣--------------------●279
8.11非隨機抽樣-0279
立意或判斷抽樣---0279
配額抽樣 ●280
信賴可用的主題--.281
滾雪球抽樣--●285
8.12性彆偏誤和抽樣---0285
[重點迴顧)一●286
[復習與練習)一287
[編譯者附註)一287
(考古題)一●288
[進階讀物)一●290
第九章 因果推論與團體設計--.291
[本章學習重點)一●292
9.1 前言 -292
9.2 因果推論的標準---293
9.3 內在效度--●296
內在效度的威脅--●296
前實驗設計--●302
9.4 實驗設計 ●306
隨機化 ●308
酉己對------●309
對控製組提供服務--●310
評量偏見和中立評分--●311
9.5 一個社會工作實驗的實例一312
對有虐待孩童傾嚮的父母所做的認知行為乾預實驗--●312
9.6 類實驗設計●315
不對等的控製組一315
單時席式設計---0317
復時序式設計---318
一個社會工作類實驗的實例--~321
9.7 外在效度--~329
橫斷法-軌=331
[重點迴顧) 333
[復習與練習)一334
[考古題) 335
[進階讀物)--●336
第十章 單案研究設計--.337
(本章學習重點) 338
10.1前言--=338
10.2單案研究設計邏輯之概述--~338
10.3個數等於1--●341
10.4社會工作之單案研究設計--~342
如何在社會工作實務中應用單案研究的設計方法--=344
10.5測量的主題--=346
操作性定義目標問題--~346
測量什 --●348
三角測量--●348
10.6資料收集--●349
誰該做測量--~349
資料來源--~-350
信度及效度--~350
直接行為觀察--●351
非乾擾性對乾擾性的觀察--●352
資料量化過程--~353
基綫階段--;354
10.7其他的單案設計--=358
AB設計法:基本單案設計--=358
ABAB設計法:抽迴和反轉設計一359
多重基綫設計--=361
多重組閤設計--~-367
10.8資料分析--~-369
解釋含混不清的結果-----------------●370
統計單案研究的結果一372
[重點迴顧)一●375
[復習與練習) 376
(考古題)一●376
[進階讀物)一●377
第四部份 質化與量化研究法---0379
第十一章 調查研究法一381
[本章學習重點)一-0382
11.1前言 一382
11.2適閤採用調查研究法的主題--383
11.3自填問捲法 -0385
信件寄發和迴收--e385
問候信 -386
評估迴收情形--●386
追蹤或催覆-387
迴收率 ●388
實例說明 .389
們.4訪問調查法一-390
訪員的角色 ●390
訪問的一般原則--391
閤作和控製--.394
11.5電話訪問法●395
電腦協助--~396
11.6三種方法的比較--●397
11.7調查研究法的優缺點---e398
11.8--.次分析 -402
[重點迴顧)一-0404
[復習與練習)---Q405
(考古題)一-0405
[進階讀物]一-0408
第十二章 質化研究法--.409
[本章學習重點)--●410
12.1前言-s410
12.2質化研究的術語--●4"
紮根理論--8411
民族誌學--8413
現象學--8414
12.3適閤田野研究的主題--~415
12.4觀察人員的多種角色--.416
12.5與研究主題有關聯--8418
12.6準備田野研究--●420
12.7田野研究的抽樣方法--.421
12.8質化訪問法--~426
非正式的會話訪談--●426
有引導性取嚮的訪談--●429
標準的開放式訪談--●431
12.9觀察結果的記錄--.432
12.10資料處理--●434
整理你的記錄--●434
建立檔案--●434
使用電腦--~435
12.11資料分析--~437
12.12結論--一些邏輯的陷阱-----------------●440
12.13個案研究--●442
個案研究的質化方法--~442
個案記錄--~444
12.14質化研究的例子--~444
參與觀察和非正式訪談:研究無傢可歸的貧民--●445
紮根理論和非正式訪談:遊民形成的階段--~-446
田野研究:街頭上的生活--●447
個案研究訪談:照顧AIDS(或PWAs)患者--●447
女性主義研究:照顧者的正嚮付齣--~449
生活曆史:性虐待和不良少女--●450
12.15田野研究的優缺點--~452
瞭解的深度 452
主觀性--~453
一般性--8453
12.16ffi野研究的研究倫理--●454
[重點迴顧)--●455
[復習與練習)--.456
[考古題)--●456
[進階讀物)--●457
第十三章 定性研究法:量化和質化一459
(本章學習重點)一460
13.1 前言--~.460
13.2定性研究法的一些評論--.461
13.3內容分析曰-~461
13.4內容分析的抽樣設計--~462
分析單位--~462
抽樣技巧--.464
13.5內容分析的資料編輯--●465
外在和內在的內容--~465
概念化和過錄類彆的創造--●466
記數和記錄--●467
13.6內容分析的量化和質化舉例說明--●468
量化研究法的舉例說明:社會工作自我意象的改變--=468
質化研究法的舉例說明:收養的啓示和溝通--●469
13.7內容分析的僵缺點--●470
13.8絞計資料分析法--~471
以自殺研究為例子--●471
分析單位--●472
效度問題--~474
信度問題--~476
統計資料的來源--~476
以統計資料分析社會福利政策的舉例說明--=480
13.9曆史分析或比較分析--~481
曆史分析或比較分析的資料來源--.482
分析技術--●484
[重點迴顧]一486
[復習與練習)一486
[考古題)一486
[進階讀物)---0488
第五部份 資料分析--489
第十四章資料處理---0491
[本章學習重點) 492
14.1前言 492
14.2電子計算機在社會研究中的運用------------●493
進入電腦 493
微電腦處理機 495
14.3過錄編碼--496
編碼分類的原則---0496
14.4編碼手冊的架構--------------------●497
14.5過錄編碼與輸入資料---0498
14.6資料的清除--~500
可能編碼式清除---0501
聯列式編碼清除---0501
[重點迴顧)---0502
(復習與練習)一503
[考古題)---0504
[進階讀物)一504
第十五章 ,Cz述性統計的解釋一505
[本章學習重點)一506
15.1敘述性統計 506
15.2單變項分析一506
次數分配錶 506
集中量數一507
離差量數 - 509
連續和間斷變項-------------------●511
詳細和可處理性--0512
併減迴答的類彆-------------------●513
15.3次團體比較 515
15.4雙變項分析 515
錶格百分比化 517
建立解讀錶格---0520
雙變項本質的格式-41,521
15.5多元變項分析的介紹---0521
15.6詳析模式--0523
[重點迴顧)---0526
[復習與練習)---0527
(進階讀物) 528
第十六章 推論資料分析--.529
[本章學習重點)一530
16.1前言 530
16.2統計顯著性---0530
理論的抽樣分配--8530
顯著水準--.531
單尾和雙尾檢定--●533
虛無假設--●535
型一過誤與型二過誤-----------------●536
樣本大小的影響-------------------●537
16.3關聯的測量一538
效果大小 540
強、中、弱程度的效果--●541
(重點迴顧)--41,543
[復習與練習)--●544
[進階讀物)--●544
第十七章 推論資料分析(續)一545
(本章學習重點)--●546
17.1前言--●546
17.2統計力分析--●546
17.3後設分析`-4,548
17.4選擇統計顯著性的檢定----------------.-●548
多變項分析--~551
17.5單案設計的運用--●553
計算統計顯著性的程序--~554
實質的顯著性--~555
單案設計中統計顯著度的極限--.556
低的統計力--~557
效力大小 ~558
(重點迴顧)--●559
[復習與練習)一559
(考古題)一560
(進階讀物)一582
第六部份 研究的社會關係--583
第十八章方案評估一585
(本章學習重點)一586
18.1前言--●586
18.2曆史迴顧--●586
18.3方案評估的政治問題--●588
內部及外部評估--●589
方案評估發現的運用--●593
後勤作業的問題--~593
規劃一項評估--●595
18.4方案評估的目的--~599
評估成果及效率--=600
成本效能及成本效益分析--~602
評估目標達成的問題和議題--=603
監督方案的實施--~607
過程評估--0610
評估方案計畫:需求評鑑--=610
18.5方案評估實務的三個模式--=618
18.6質化方式評估研究的實例說明--~620
[重點迴顧)一625
(復習與練習)一626
[考古題]一627
[進階讀物)--.629
附錄A 如何運用圖書館---e631
附錄B 如何撰寫研究報告---0643
附錄C 社會工作研究的讀者指南--●649
附錄D 老人調查問捲錶---0655
附錄E 亂數錶--●667
附錄F 卡方分配錶--671
附錄G 社會工作研究和網際空間--8675
附錄H 辭匯解釋--681
附錄I 考古題---0699
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於研究倫理的強調。在社會工作和人文科學的研究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弱勢群體或敏感議題,如何在研究過程中保護研究對象的權益,是至關重要的。這本書在這方麵給予瞭非常詳盡和深刻的指導,它不僅僅是列舉瞭一些基本的倫理準則,更是深入探討瞭在實際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倫理睏境,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處理知情同意問題時,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確保研究對象真正理解研究的目的、過程以及他們參與研究的權利和義務,尤其是在麵對一些溝通能力較弱的群體時,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溝通方式。此外,書中對於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的論述也十分到位,讓我對如何在研究過程中,既能收集到必要的信息,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研究對象的隱私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種對倫理的重視,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方法論的著作,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研究者的指南,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剛剛踏入研究領域的人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评分在閱讀《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應用》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是它對研究的整體性把握。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研究方法時,往往會孤立地看待某個方法,而忽略瞭它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位置和作用。這本書則非常巧妙地將各種研究方法融入到一個完整的研究框架中,從研究問題的提齣、研究設計的選擇、數據收集的策略,到數據分析的處理、研究結果的呈現,以及最終的研究結論的形成,都進行瞭係統的闡述。書中對於研究設計的討論尤其深入,它詳細介紹瞭不同研究設計的特點、適用範圍以及如何根據研究目標來選擇最閤適的研究設計。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質量研究和混閤研究方法的探討,它讓我認識到,研究並不隻有一種模式,而是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問題,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的研究路綫圖,讓我能夠更有條理、更有效地開展我的研究項目。
评分坦白說,我一直認為研究方法是個比較枯燥的領域,但《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應用》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生動活潑,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概念,而且穿插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這些案例都來自於真實的社會工作和人文科學研究實踐,讀起來就像在聽故事一樣,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受到啓發。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數據分析方法的介紹,它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復雜的統計公式,而是側重於如何根據研究問題選擇閤適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解釋分析結果,讓數據“說話”。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的研究誤區的提醒也十分及時,讓我能夠避免在自己的研究中犯下類似的錯誤。這本書讓我覺得,研究方法並非遙不可及的學術象牙塔,而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解決現實問題的有力工具。它激發瞭我對研究的興趣,也讓我對未來的研究工作充滿瞭期待。
评分我必須說,《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應用》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的預期。我原以為它會是一本偏嚮理論的教科書,但實際閱讀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實踐指南,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我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者在闡述不同研究方法時,並沒有止步於概念的介紹,而是深入到方法的優劣勢分析、適用場景界定,甚至是一些非常具體的操作技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定性研究的論述,它並沒有將定性研究簡單化,而是強調瞭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主觀性如何影響研究結果,以及如何通過嚴謹的設計來控製這種影響。書中對於文獻綜述的講解也極其到位,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查找文獻,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批判性地閱讀文獻,如何從中提煉齣研究的切入點,以及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與已有的研究聯係起來。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以及對研究過程的係統性梳理,讓我覺得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研究思維框架。它讓我明白,研究方法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關聯,共同服務於最終的研究目標。
评分讀完這本《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應用》,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我探索研究的崎嶇道路上,為我指明瞭方嚮,驅散瞭迷霧。我之前對於社會工作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瞭解得非常有限,總覺得那些理論和方法離我太遙遠,難以把握。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貼近實際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一一拆解,並提供瞭大量生動的案例,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方法是如何在真實的社會工作中應用的。例如,書中對訪談法的詳細闡述,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提問,更深入地探討瞭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傾聽、如何處理被訪者的情緒,以及如何從他們的敘述中挖掘齣有價值的信息。這些細節的描繪,讓我感覺我不是在讀一本枯燥的書,而是在與一位資深的社工一同進行研究。書中的邏輯清晰,章節的過渡自然,讀起來絲毫不會感到突兀。它讓我明白瞭,研究不僅僅是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對研究對象的深刻理解和人文關懷。這本書為我打開瞭研究的大門,讓我對未來能夠獨立開展高質量的研究充滿瞭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