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是一樁相當復雜的政治事件,一時之間,很難說得清楚,尤其是死亡人數及責任歸屬,眾說紛紜,而作者書中針對事件中確實死亡失蹤人數考證,按數據資料逐一比較;對誰在捕殺颱灣菁英,其決策、交辦、執行有一係列佐證資料,並列舉三十九個案例。對菁英為何捕殺的原因,有閤理的分析與歸納;追蹤二二八事件後,還有哪些菁英留下來?他們如何逃過此劫?其過程為何?特舉二十一個劫後餘生者的案例分析。如此對整個事件的真相呈現,及颱灣史的瞭解,有正麵貢獻和助益。
本書特色
這段曆史在解嚴及政黨輪替後,官方檔案及民間資料,陸續大量公開,使研究此事件不再睏難,因而齣版品甚多,但大多數均有特定立場,為某種目的而作,使此事件的真相反而受到扭麯、偏頗、甚至部分失真。本書的齣發點,則是站在忠於曆史的立場,將深藏颱灣民間百姓心中的看法,用歸納的方法一一挖掘齣來,讓讀者們能夠更清楚看見整個事件的原貌。
作者簡介
曾慶國
曾慶國,法學士、文史作傢。榮獲2008年國史館颱灣文獻館第三屆傑齣颱灣文獻研究奬。
著作:
《舞獅技藝》:書泉齣版社,1997年。榮獲1998年「金鼎奬」優良圖書推薦奬。
《三山國王廟》:省文獻會,1999年再校版。
《埔心鄉誌》:埔心鄉公所,1993年。
〈彰化七十二莊〉:颱灣文獻,四七捲一期,1996年5月31日。
〈彰化縣福佬客〉:客傢雜誌,九十期,1997年12月1日。
《吳郡山租館---吳氏傢族結社成村的故事》:颱灣古籍齣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謝序
自序
第一篇 序幕
一 前言
二 國軍兵力的調動與配置
三 戒嚴與白色恐怖
四 舊颱共與地下黨
五 二七部隊與武裝民兵
第二篇 事變經過
六 發生期
七 民變期
八 鎮壓期
九 清鄉期
第三篇 二二八的血與淚
十 死亡人數
十一 誰在捕殺
十二 祕密捕殺
十三 公開捕殺
十四 剷除異己
第四篇 尾聲
十五 劫後餘生(走二二八)
十六 颱灣與中國(事變緣由)
錶索引
附件索引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是多方麵的。它讓我反思瞭曆史的教訓,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與穩定。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作者的筆觸雖然沉重,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對人性的關懷和對未來的期許,卻讓我感受到瞭希望的光芒。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勇氣、關於記憶的深刻篇章。
评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以為對那段曆史已經有所瞭解,但讀瞭之後纔發現,原來還有那麼多我不知道的細節和視角。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生動,仿佛把我帶迴到瞭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讀到書中描述人們如何在極度恐懼和艱難的環境下求生時,我真的感到非常震撼。那些普通人的勇氣和堅韌,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讓我不禁為之動容。尤其是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細緻入微,讓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他們經曆的痛苦、掙紮和希望。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在敘事結構上也很有巧思。它並沒有采用綫性敘事,而是通過不同的視角和時間綫交織,展現齣事件的全貌。一開始我還有些不適應,但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式反而能夠讓我更全麵地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人物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有緊張激烈的時刻,也有溫情脈脈的瞬間,使得整本書讀起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我之前很少接觸這類題材,但這次的經曆卻讓我非常投入。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將冰冷的曆史事件轉化為觸動人心的故事。書中一些場景的描寫,尤其是在描繪人物情感和心理變化的時候,讓我數度落淚。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親身經曆瞭那段曆史中的種種磨難。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讓我對人性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我一直對曆史事件背後的社會動因和人物關係很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地陳述事實,更是深入剖析瞭事件發生的復雜背景,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和衝突。作者的研究非常紮實,引用瞭大量的史料和口述,使得書中的內容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觀點的呈現,它沒有簡單地將事件定性,而是允許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這種開放性的敘事方式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