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剋是基督教人文主義思潮與啓濛運動之間的一個重要樞紐,也是促使基督教信仰發生世俗化和理性化轉型的關鍵人物之ㄧ。長期以來,國人對洛剋的哲學思想和政治學思想進行瞭較為深入的研究,但是對於洛剋的宗教思想卻很少有人問津。惟他的許多啓濛思想都是在基督教信仰的背景下闡發的,若不瞭解洛剋的宗教思想,就不可能真正地認識洛剋的哲學和政治學思想。本書為漢語學界較整全地選擇瞭洛剋關於宗教的著作,讓國人能更深入地瞭解洛剋這位偉大思想者的神學觀點。
譯者簡介
王愛菊
武漢大學哲學係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英文係副教授。研究方嚮為近代基督教思想、英美文學。發錶的論文有《英國自然神論與啓濛運動》,翻譯作品包括《懺悔錄》和《基督教的閤理性》。
周玄毅
武漢大學哲學係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嚮為西方近代宗教哲學。已齣版的翻譯作品有《論真理》、《英國自然神論:起源與結果》。
這本《洛剋宗教著述選集》我大概花瞭兩個多禮拜纔慢慢消化,因為裡麵的思辨實在是太精細瞭,很多地方我都需要停下來,反覆琢磨。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洛剋在談論「教會」這個概念時,他並沒有將其視為一個權威性的、高高在上的組織,而是更傾嚮於將其理解為一群自願組成、為瞭共同崇拜而聚集的自由人。他強調,加入教會是個人自由的選擇,離開也是同樣的自由,國傢無權乾涉。這點對於我來說,是個全新的視角。我過去習慣將教會視為一個有嚴格規範、需要遵循特定儀式和教義的團體,但洛剋的觀點,更加突齣瞭個體的自主性和自由意誌。他認為,教會的目的應該是為瞭靈魂的得救,而不是追求世俗的權力和財富。如果一個教會開始以武力或國傢權力來強迫他人接受其信仰,那它就已經違背瞭其宗教的本質。特別是他在《論宗教寬容》中,駁斥瞭「沒有真正的教會就沒有穩定的國傢」這種論調,他認為,恰恰是宗教的壓迫,纔更容易引發社會的不穩定。我一邊讀,一邊也在想,在颱灣這樣一個相對自由的社會,我們對於宗教的理解,是不是也可以從洛剋的角度,更加開放和尊重?這本書讓我對「信仰」和「組織」之間的關係,有瞭更深一層的思考,不再隻是單純的二元對立。
评分坦白說,剛開始拿起《洛剋宗教著述選集》時,我心裡有點打鼓,畢竟洛剋是西方哲學史上的巨擘,他的著作通常都比較嚴謹,我擔心自己會讀得相當吃力。但實際讀下來,卻發現他在闡述關於宗教寬容的觀點時,邏輯清晰,而且非常有說服力。書中的幾個論點,尤其是我覺得最發人深省的,是他對於「理性」在信仰判斷中的角色。他認為,即便是聖經這樣的宗教文本,也需要通過人的理性來理解和解釋,不能盲目地接受。這與很多宗教強調的「信」不同,洛剋顯然更重視「思」。他認為,一個人的信仰,應該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判斷和理解之上,而不是因為恐懼或者服從權威。這對於我這個常常會陷入「人傢說什麼就是什麼」的睏境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解放。他甚至探討瞭,為什麼即使是相信同一本聖經,不同教派之間也會產生如此大的分歧。他認為,很多時候,分歧的根源在於對教義的細節解釋,以及在這種解釋上,摻雜瞭太多個人的情感和政治的考量。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不要輕易被他人灌輸的觀念所左右。讀完這部分,我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覺得在看待任何議題時,都應該先試著用自己的大腦去分析,而不是全盤接受。
评分這本《洛剋宗教著述選集》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可以說是意料之外的豐富。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充滿艱澀哲學詞彙的學術著作,但洛剋在探討宗教問題時,他的筆觸意外地平易近人,而且充滿瞭人道主義的光輝。書中最讓我感到共鳴的,是他對於「人內心的良知」的重視。他認為,在涉及宗教信仰的問題上,最終的裁判者應該是個人的良知,而不是任何外在的權威,無論是國傢還是教會。他指齣,國傢沒有權力去強製人們相信某種宗教,因為信仰是一種內在的狀態,無法通過外力來改變。他甚至提到瞭,即使是異教徒,隻要他們遵紀守法,並且不損害他人的權益,國傢也應該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保護。這點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何等難能可貴的見解!他強調,宗教的本質應該是愛和寬容,而不是仇恨和排斥。讀到這裏,我常常會反思,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時候因為立場不同,就輕易地將對方視為敵人?洛剋對良知的強調,以及對不同信仰的尊重,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種更為寬廣的胸懷,去麵對這個多元化的世界。這本書,不僅是瞭解洛剋的宗教思想,更是學習如何與他人和諧共處的寶貴教材。
评分最近終於讀完瞭這本《洛剋宗教著述選集》,老實說,在翻開之前,我對於約翰·洛剋這位啟濛思想傢在宗教方麵的觀點,一直有種模糊的印象,總覺得他更多的是在政治哲學、認識論上大放異彩。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原有的認知,原來在他對人類理性、自由和政府的論述背後,其實蘊藏著對宗教寬容、信仰自由的深刻探討。書中的幾篇選集,像是《論宗教寬容》的部分,我讀來是既震撼又覺得是理所當然。洛剋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基督徒,就將基督教的教義強加於人,反而極力主張國傢不應該乾預個人的宗教信仰,政府的職責在於維護社會秩序,而不是審判靈魂。他分析瞭為什麼宗教之間的衝突往往源於權力而非教義本身,以及為何寬容對於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是不可或缺的。我尤其欣賞他對「理性」在宗教判斷中的運用,他說,即使是關於宗教的真理,也需要通過理性的檢驗,而不是盲目的服從。這對於當時充滿宗教紛爭的歐洲,無疑是一記劃時代的警鐘。讀著讀著,我會聯想到現代社會中,雖然不再有因為宗教不同而引發大規模戰爭,但各種形式的歧視和偏見依然存在,洛剋的論述,即便是在數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意義。它提醒我們,真正的信仰應該是內心的追求,而不是外在的壓迫。
评分這次讀《洛剋宗教著述選集》,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以前對洛剋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他的政治哲學,像是三權分立、天賦人權這些概念。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原來在這些政治思想的背後,對「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的堅持,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書中關於「國傢與教會的界限」的討論,我認為是整本書最核心的部分。洛剋非常明確地指齣,國傢的職責是保護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而教會的職責則是引導人們走嚮靈魂的救贖。這兩者之間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他反對國傢乾涉教會事務,同樣也反對教會乾涉國傢事務。他認為,如果國傢試圖用強製力來推行某種宗教,那不僅是對個人信仰自由的侵犯,更是對宗教本身的玷汙,因為真正的信仰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我特別欣賞他對於「寬容」的定義,他認為寬容並不是一種妥協,而是一種基於理性原則的必要之舉。他分析瞭為什麼歷史上會有那麼多的宗教迫害,指齣很多時候,迫害者自以為是上帝的代言人,卻忘記瞭上帝賦予人自由意誌。這種對自由意誌的尊重,貫穿瞭他對於宗教的整個論述,讓我感到非常敬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