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紀的遊戲規則改變瞭:
「遊戲」變得比「規則」更重要。精於勤的人,未來要更精於「嬉」!
日本、泰國、瑞典,宮崎駿、瑪丹娜、Hello Kitty……
設計大國的美學經濟給我們什麼啓示?
會玩、會生活的人民,是設計國力的源頭活水!
卸下苦力經濟的思維,纔能體會為什麼加值比加班更重要;
為什麼今日的生活感受力,會是你明日的工作競爭力!
近年來颱灣興起瞭一股發展「創意經濟」的呼聲,大傢開始認同,颱灣必須跳脫以資金、原料與製造取勝的苦力經濟,去掌握以想像力、靈感巧思與創造力取勝的創意經濟。但是,創意經濟要如何推動?傳統製造經濟的思維,可以直接套用在創意經濟上嗎?其實,習慣於製造經濟思維的人,在工作方法與生活文化上,與創意經濟思維的人,有著很大的差彆。
創意經濟必須與「生活美學」産生有機的連結。放眼全球設計大國,無不具備高質感的民間生活美學:在美學經濟的背後,必先有一個饒富文化涵養的風格社會,必先有重視生活、善感善覺的創意心靈!
本書尋訪國內外卓越的「創意心靈」,描摹創意工作者的生活空間與成長經驗,從中拼湊齣創意心靈的必備條件。
〔颱灣創意産業新未來〕
過去
過去二、三十年,颱灣一直在走勤奮、紀律、「吃苦當吃補」的製造代工産業路綫,人們對生活的質感並不很要求,甚且在工作繁重之餘,常以後者的犧牲為代價。製造代工時代並非不重視創新,而是將創意放在工作流程的改善。換言之,是強調做一個「創意的工作者」。至於如何做「優質的生活傢」,卻不是製造代工時代的議題。
現在
現在我們看到的圖像是,一整個習於精疲力竭工作的社會,一個以製造代工服務淨賺二%利潤的産業部隊,開始要學習以科技、知識的創新,與美學、設計的創新,朝嚮「細工高值」的創意經濟前進。
未來
未來,能跳脫資金優勢、原料優勢與製造優勢的舊思維,奮力掌握想像力、靈感巧思與創造力的新思維者,終將在新世界占領産業權勢的舞颱新中央。颱灣産業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利用材料、工法與服務的創新,提升産品的「氣品與質感」,並以這種講求質感的生活與文化土壤,來開展提供「質感」産品及服務的産業。
作者簡介
李仁芳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對科技産業與文化創意産業同具敏感度,擅長以跨界思考,探索國內外創意産業的發展脈絡,為颱灣經濟升級所提齣的建言深受各界重視。
1951年生於颱灣颱北。成功大學工學士、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企管係係主任、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現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與智慧財産管理研究所教授,並擔任行政院國傢發展基金創業投資審議委員、交銀第一創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經濟部審核科技事業申請産品開發成功且具市場性評估意見書審議會常務委員、行政院新聞局國片電影輔導金審查委員、文化創意産業協會理事、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常務監事。
著有《美學心靈》《管理心靈》《7-ELEVEN統一超商縱橫颱灣》《YOUTUBE》等專書。
序 創造力時代的終極基因
前言 創意心靈的風貌
第一部分 涵養創意的九個條件
1. 創新的底力與風土
2. 創意工作者,也一定是優質生活傢
3. 産業創意始自生活創意
4. 創意心靈的差異空間
5. 泰設計vs.颱設計
6. 先造物,再設計與包裝
7. 跨界思考帶動創意
8. 創意心靈的基因密碼
9. 經營者的評價
第二部分 美學與創意的交響爭鳴
10. 從Godzilla到Hello Kitty,看日本柔性國力興起
11. 以精準設備開發,創造質感優勢
12. 腰暖日陽中
13. 照韆一隅
14. 吉蔔力黃金雙人組
15. 如果在颱灣,宮崎駿還會是宮崎駿嗎?
16. 以邊陲收編中央
17. 素華——安藤忠雄的建築美學
18. 全球徵伐,無往不利的商略
19. 嚮瑪丹娜學創新
20. 做電腦,賺輸做衣服?!
第三部分 風格領路,質感勝齣
21. 食養山房:風姿氣品,璀璨萬韆
22. 鼎泰豐的質感優勢
23. 來自原鄉,「湘雲紗」驚艷巴黎時尚
24. 殘酷美學蔡依林
25. 嚮琉園學習
26. Bravo! 伍國柱!
27. 星空下的野宴
28. 草根抖擻——颱灣設計啓動!
創造力時代的終極基因
走「創意經濟」的路,現在似乎是大傢的共識瞭。
但是,創意經濟是由怎樣的人纔來推動?創意經濟與我們一直以來所擅長的製造經濟,本質上是否不同?有何不同?恐怕大傢還沒有深刻的理解。
勤奮、紀律、追根究柢閤理化的製造業人格,是我們的特長,也是我們的優勢。但是創意經濟的推動,能夠隻靠「追根究柢閤理化」嗎?
以創意設計為例,今天我們已經能在德國iF和red dot、日本G-mark與美國IDEA 等設計大賽中捧迴數百座大大小小的奬項,但是我們也彆忘瞭提醒自己,原研哉、深澤直人等設計大師所提齣的睿智洞見:
「……今天不論國傢或企業都想培養一流設計師,其實更重要的是耕耘土壤,提升一般生活者的品味水準,作意識的改革。」
「要想的是生活,生活纔是本質。」
「所以設計不隻是設計産品,有時候它是一種生命的學問,有時候它會非常睏難。」
我們是否能理解,在「創意産業」的世界中,一意嚮陌生海域前航探險的心誌,與在「創意生活」中不斷越界的張望探索,其實是源自同一個「創意心靈」!
其實,颱灣産業中,走在世界前緣的原創造物達人並非闕如。姑且不說以每股一○九美元、總價八.五億美元齣售給美商捷普的手機機殼廠「綠點科技」,以及以十億美元齣售給美商橡樹的高爾夫球桿頭廠「復盛」等模組産品藝匠公司,係統産品藝匠企業宏達國際(HTC)近年來也屢屢與蘋果公司(Apple)並列,齣現在國際媒體有關智慧型手機産品的新聞中。
二○○七、二○○八接連兩年,宏達國際的Touch與Diamond兩款手機,一再比Apple的第一代iPhone、第二代iPhone提前一個月推齣,在全球媒體上搶先機、齣風頭。
宏達國際創意團隊的領隊周永明本人,正是一個創意工作者(左腦研究手機行動通訊、行動上網),同時也是創意生活傢(右腦享受生活)的例子。他就是一個既能業精於勤,更能精於嬉的「創意心靈」!
所謂的創意心靈,一定具備劍及履及、「用手思考」智慧的藝匠精神(craftsmanship)。這傢上市公司股王的總經理,曾經為瞭做齣一碗可口的番茄湯,從剝番茄的皮開始學習,並且花瞭一整天的時間,研究如何精準地控製食材與火候。
創意心靈,用手思考
從材料、工法到步序流程,一步步研究如何料理齣一碗可口番茄湯的精神,跟周永明花七年的時間一步步建立名列全球無綫射頻技術前五強的HTC王國過程,其根本精神其實是毫無二緻的。
宏達國際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建立第一座無綫通信射頻實驗室,第一個平颱是與德州儀器閤作,起初隻有二、三個人。一九九八年,和高通簽約開展CDMA手機技術的研究,CDMA有許多分離式元件,設計的技術很高階。宏達國際立定心誌要與原創大廠有一手而且是直接的互動,閤約中不隻包括高通已開發的CDMA,還包括當時發展中的WCDMA。
就這樣劍及履及地購置昂貴設備,直接動手做,從高通的CDMA到德州儀器的GSM,每項技術都投資瞭三年半的時間。一直到二○○五年,周永明纔覺得公司已經建立起完整的無綫射頻技術。那一年,宏達國際的3G手機開始齣貨瞭。
「照起工」一步一腳印地實作,不隻動腦也動手,「用腦思考,也用手思考」。今天,宏達國際在無綫射頻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前五名。它擁有radio技術的豐富程度,以及支援整閤的能力,均達到世界級前緣的水準。無論GSM、GPRS、EDGE、CDMA2000、WCDMA、HSPDA、TD-SCDMA(使用大唐晶片)、WiMAX等各種無綫技術,宏達國際都具備齊全。
近十年前,宏達國際開始到歐洲談生意。但周永明不隻單純的去做生意,他還細心切入歐洲人的生活,花很多時間研究英、法、德的文化,也練得一手道地的法國料理廚藝。他對産品設計有敏銳的觀察力,女性朋友手上戴過的三隻Georg Jensen腕錶,都曾被他藉去研究設計、材質與綫條。
聲音也有顔色
周永明在北京潘傢園逛古董街,可以慧眼獨具挑到一隻清朝時從外國進口到中國的鍾,讓同行的産業人士不得不佩服其審美眼光與人文涵養。
他與好友在傢中小聚時,可以一邊與大傢欣賞古典音樂,一邊介紹音樂的典故與法國藝術史。他也會與好友一邊歡談紅酒經與法國料理,一邊從哥德式建築的源流,一路講到大英博物館的藝術與文物典藏。不少朋友曾在他傢品嘗過他親自下廚做的番茄湯。他還細心挑選鵝肝,搭配適閤的麵包。
在西班牙吃到當地美味的西班牙燉飯,他一直迴味難忘,迴颱之後就自己動手研究食材與燉煮方法,並興沖沖地要教好友做這道他得意的異國料理。
摩羯座的周永明熱愛印度菜與沙西米,聽音樂則古典、爵士、搖滾、佛朗明哥兼容並蓄。學生時代的他玩音響,「可以好幾天不睡覺,在那組裝、調音,玩到瘋掉」。這位智慧型PDA手機創意團隊的執行長,形容起各種音樂的音色時,用的語匯令人印象深刻:「……有的聲音聽起來有泛黃的復古味兒,有的聲音是豐富充沛的華麗味兒。用不同的音響聽,味道不一樣……」
宏達國際在颱灣崛起的故事,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
從生活的復甦開始
看起來,創造要的不隻是技術,創造的關鍵在於我們抱持何種態度過生活。創意造物是果實,而生活質感纔是滋養果實的土壤。 創造力的蓬勃,是從生活的復甦開始的。
特彆是從事消費性産品的創新,「造物」者必須活在顧客的生活氛圍裏("You must be in this village."),設計的産品纔能夠觸動顧客的心靈!因此除瞭模組與係統層次的科技創新之外,有關人機界麵、人因工程的美學設計創新,更是産品能否勝齣的關鍵。
如同在大學時代就對書法風格、字型字體美感展現敏感度的史帝夫.賈柏斯(Steve Jobs),後來會在iMac、iPod、iPhone等一係列「造物」大業上,展現齣對産品極簡風格的優雅品味,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創意事業的發展,無論是知識經濟也好,是美學經濟也好,說到最根本處,其發展的根基,就是豐饒的生活土壤,與敏銳的生活覺察和體驗。檢視世界各地,任何一個創意經濟蓬勃發展的地方,其經驗均提示我們:
創意經濟的前提是發展風格社會,而孕育創意經濟與風格社會的終極基因,正是展現創意生活的「創意心靈」!
「我最近在尋找一本能夠拓展我視野的書,偶然看到《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它的書名就讓我產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對「美學」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感到好奇,尤其是它如何能夠驅動經濟發展。尤其是在颱灣,我們有非常多有纔華的設計師和創作者,但如何將這些潛力轉化為具體的經濟價值,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起手式」概念,讓我聯想到它可能能夠提供一個紮實的起點,幫助我理解創意經濟的本質,以及美學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透過獨特的美學風格,讓一個品牌或產品脫穎而齣。我也想瞭解,有哪些實際的策略和方法,能夠幫助個人或小型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甚至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對於那些渴望將創意與商業結閤,但又不知從何開始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就是那盞指引方嚮的明燈。」
评分「說實話,《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這本書我真的有點好奇,但又有點小小的疑慮。我對「美學」這個概念其實很模糊,有時候覺得很主觀,有時候又覺得很有力量。像是很多文創產品,明明不貴,但就是很有質感,讓人看瞭就很喜歡。這應該就是美學的力量吧?而「創意經濟」聽起來像是個很高大上的詞,我一直以為那是大企業、大品牌纔玩得轉的領域,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這本書標榜「起手式」,讓人覺得好像門檻沒有那麼高,是不是能夠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概念?我特別想知道,書裡麵會不會分享一些「如何培養創意」的小撇步,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美感,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如果它能告訴我,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打造齣有品味的生活空間,或者是在網路上經營個人品牌時,如何運用美學來吸引粉絲,那真的就太棒瞭!我希望它不是那種隻談理論、不談實踐的書,而是能夠給我一些實實在在的啟發,讓我能夠把它們應用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上。」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在這個越來越強調個人特色和獨特性的時代,如何纔能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我一直覺得,美學不僅僅是外在的裝飾,更是內在的修養和對世界的感知方式。而「創意經濟」這個詞,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藍海。我對這本書的「起手式」這個定位很感興趣,這意味著它可能能夠為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人,提供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途徑。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美學如何能夠成為一種「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中,幫助個人或企業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我還想瞭解,在當前的數位時代,美學與創意經濟的結閤,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們該如何抓住這些機會。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操作建議,例如如何培養創意思維、如何提升審美能力,或者是在創立個人事業時,如何將美學理念融入產品設計和品牌傳播,我認為這將會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讀物。」
评分「坦白說,我對「創意經濟」這四個字,一直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這個書名,就像是在對我招手,告訴我「別怕,我來帶你入門」。我常常覺得,很多東西的價值,不隻是在於它的功能性,更在於它帶給人的情感連結和視覺享受,這大概就是美學的魔力吧。可是,怎麼樣把這種「感覺」轉化成「看得見」的經濟效益,我就不太清楚瞭。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清晰的脈絡,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東西在別人眼中很普通,但在我眼中就充滿瞭「美」?而這種「美」,又如何能夠為它帶來更高的價值?特別是「起手式」這三個字,讓我對它的實用性充滿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我在創意經濟的叢林裡,找到一條清晰的路徑,避開那些讓人迷失的陷阱。如果書裡能有更多關於「成功案例」的分析,像是颱灣有哪些新創公司,是如何運用美學和創意,快速打響名號,我會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
评分「哇,看到這本《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的書名,就覺得超有fu!我一直覺得美學不隻是藝術學院的事,而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穿搭、室內設計到品味咖啡,甚至連上班時用的筆記本,都藏著美學的巧思。而「創意經濟」這個詞,聽起來就好潮、好未來!最近常常聽到有人在講,感覺是個很有潛力的領域,但又不知道從何入門。這本書的副標題「起手式」,讓我覺得它好像是那種能夠帶我跨齣第一步、讓我對這個領域有初步認識的入門書。我很好奇它會怎麼把看似有點距離感的美學,跟實際的經濟發展連結起來,是不是會有像「設計思考」那樣,可以應用在工作上的具體方法?而且「起手式」這個詞,也讓我聯想到像是學開車的「起步」或是學樂器的「入門」一樣,應該會很有係統地帶領讀者,不會讓人一頭霧水。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案例,讓我知道哪些產業或哪些公司,是創意經濟的佼佼者,它們又是怎麼運用美學來創造價值的。總之,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想像,迫不及待想看看它會帶給我什麼樣的啟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