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紀錄2007年,中原大學師生前往非洲馬拉威協助當地愛滋診所建立電子病曆的過程,8位師生與當地醫療人員、愛滋病患者、當地人互動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是敘述愛與責任的故事,讓讀者瞭解時下青年如何透過跨國的誌工服務得到全新的視野與體會。
本書主要分成四大單元,依照馬拉威誌工團的籌畫、推演、實現過程分為「第一單元:意外的旅程」、「第二單元:艷陽下,我們敲打著鍵盤」、「第三單元:馬拉威初體驗」、「第四單元:麯終人不散」,主要介紹2007年中原大學資管係前往非洲馬拉威進行電子病例係統架構與教學的過程,透過過程的林林總總,要導引齣幾個重點,一是誌工服務的正確概念與實現,二是對於不同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作者簡介
中原大學友.愛.資數位服務團
為瞭協助推廣愛滋病電子病曆係統,並教育學生身體力行世界公民的職責,中原大學主任秘書吳肇銘領軍,帶領資管係與心理係共7位學生,組成「友.愛.資數位服務團」,前往飛往遠在一萬公裏外的非洲邦交國馬拉威,進行一係列國際關懷與建置、推廣「愛滋病電子病曆係統」的任務,充分發揮所學,服務人群。
友=友誼
愛=愛心
資=資訊科技
推薦序
桃園縣長硃立倫
分享書中的誌工服務體驗可以發現許多感動,從鄰裏協助開始擴大關懷對象,中原大學資管係師生前往非洲馬拉威建立愛滋病電子病曆,讓該國的愛滋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製與追蹤,這群教師與學生跳脫教室內學習框架,走嚮國際,發揮愛心無國界的精神,這種勇氣與無私無我的錶現,值得我們學習與鼓勵。
序
文∕Jimmy
2006年5月,我第一次前往非洲………。
為瞭執行中原大學一項「國際關懷」專案,我踏上瞭非洲。任務很單純,心情卻很復雜……
經過3次的轉機,終於,我進入瞭非洲,來到瞭馬拉威,一個位在非洲的颱灣邦交國(現在不是)。齣瞭機場,搭車前往馬拉威北方的一個城鎮姆祖祖(Mzuzu)。姆祖祖正是颱灣駐馬拉威醫療團駐紮的地方,有一群醫生放下在颱灣的舒適與尊貴,來到這個生活水準與颱灣相差奇大的地方,為的是讓一群在我們生命中原本不會有交集的「人」,延續他們的生命……
在醫療團的協助下,參觀瞭醫療團為當地所蓋的一間中央醫院,以及鄰近的姆祖祖大學,還有一所由教會協助設置的小學……
這所小學,非常小。隻有9間教室,卻包括瞭一年級到八年級(馬拉威的學製),因為經費不足,同一年級的學生必須全部擠在同一間教室上課。
每間教室都蓋的很小,沒有電,採光也不好。因為經費不足,建材是用和瞭很多水的土磚,如果教室蓋太大,土磚會支撐不住,教室會垮;窗戶如果作太大,土磚也會支撐不住,教室又會垮下來。
教室裏的小朋友在暗暗的教室裏上課,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來,有的小朋友用鉛筆,有的小朋友用學校募捐來的原子筆,有的小朋友連紙都沒有,老師會發一塊石闆給他,然後要他用另一塊石頭刻在石闆上。雖然很暗,小朋友都很認真,因為老師告訴他們:「教室可以小,但『心』不可以小;學校可以小,但夢想不可以小……」。
這個小學,其實「很大」!!這個小學,可以改變一群小孩的未來,可以改變馬拉威的未來……
5月11日,迴到颱灣瞭,天氣依然炎熱,大雨依然狂下。但是,非洲不一樣瞭,不再是個與我無關的地方,也不再隻是一個印象中的大動物園……
要如何幫忙這個小學?要如何幫忙這群孩子?要如何幫忙馬拉威……?開始在心理醞釀。
我想起一篇喜愛的網路文章。
一天黃昏,在澳洲的海灘,有位老先生拄著拐杖散步,遇到一位小女孩。他看到這位小女孩不斷撿起沙灘上的東西往海裏扔,不禁好奇地問道:『小妹妹,妳在打水漂嗎?』
小女孩說:「不是,我看到沙灘上有好多海星,明天一早太陽齣來,它們都會被曬死,我覺得那樣太可憐,所以把它們送迴海裏去。」
這位老人已經看盡人生百態,不禁莞爾。他說:「小妹妹妳彆傻瞭,這條海岸有多長、海星有多少,憑妳一個人,怎麼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呢?」
小女孩又默默撿起一隻海星,丟嚮海中,然後說:「老公公,我知道我不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但是我知道每當我撿起一隻海星,丟進海裏的時候,就會有一隻海星離開死亡,迎嚮未來!『牠』的命運,將因我而改變……」
於是,我想要開始撿拾海星,一個個讓它返迴大海,想一步步改變這個世界,於是我們8人展開瞭這一次非洲馬拉威之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