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利權係我國專利法所規定的三大專利對象之一,本書乃針對設計專利權之侵害與應用分彆進行介紹。
在設計專利權的侵害部分:由設計專利權與侵害、聯閤設計專利與近似概念、設計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設計專利權範圍之侵害判斷等重要議題分章論述,使讀者充份瞭解設計專利權的侵害意義與內容;在設計專利權的應用部分:乃是將專利權的應用,由消極防守提升至積極布局,讀者可經由本書的介紹,導入設計專利化程序並自行規劃設計專利地圖,藉此作為企業競爭的新利器。本書之末,特彆介紹日本部分意匠與電子顯示意匠兩項重要議題,以因應未來設計專利權在侵害與應用上可能麵臨的新局麵。
本書除瞭可供産業界的專利工程師、産品設計師及智財部門決策者在實務上的參考之外,亦可提供設計相關科係的大學、研究所學生及對於專利議題有興趣之社會人士作為參考。
作者簡介
顔吉承
現職:
智慧財産法院技術審查官
學曆: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士
經曆:
經濟部智慧財産局專利審查官兼科長
2004年版發明專利審查基準撰稿者
2005年版新式樣專利審查基準撰稿者
司法院2004年函知各級法院之「專利侵害鑑定要點」撰稿者之一
交通大學科學法律研究所「新式樣專利實務」講座
明誌科技大學「智慧財産權分析與管理」講座
光寶公司「發明專利實體審查」講座
司法院「智慧財産專業法官培訓課程」講座
颱北醫學大學「申請專利範圍研究」講座
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生物科技專利申請實務班」講座
中山大學「專利審查實務」講座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專利助理審查官訓練課程」講座
經濟部訴願會「訴願案件審查實務研習」講座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保護暨新式樣專利」講座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工業設計保護製度研習班」講座
中央標準局(智慧財産局改製前)專利審查委員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副工程師兼專案經理
考試:
八十九年專利商標審查人員特考三等考試工業設計科及格
訓練: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第1期中級審查官訓練班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第1期高級審查官訓練班
1995年中日技術閤作計劃日本專利法與專利審查實務研修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專利侵害鑑定基準研習班
歐洲專利局國際學院“Appeal procedures at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課程
著作:
《設計專利理論與實務》(2007,揚智齣版)、《專利說明書撰寫實務》(2007)
陳重任
現職:
南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係專任助理教授
星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財産權顧問
學曆: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係學士
經曆: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係兼任助理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係專兼任講師
大宇專利商標事務所執行長
長榮大學媒體設計係兼任講師
崑山科技大學應用縴維造形係兼任講師
經濟部智慧財産局專利審查委員
考試:
八十九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工業安全技師考試及格
九十七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專利師考試及格
訓練: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第1期專利助理審查官訓練班
著作:
《設計專利理論與實務》(2007,揚智齣版)
第一篇 設計專利權侵害基本概念篇 x
第 1 章 設計專利權與侵害 1
1.1 新式樣專利權的發生及期限 2
1.2 新式樣專利權的效力及內容 2
1.3 新式樣專利權效力的限製 5
1.4 專利物品平行輸入的問題 11
1.5 新式樣專利權的特許實施 12
1.6 新式樣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13
1.7 專利侵害的法律特徵 14
1.8 專利侵害的民事救濟 16
1.9 專利侵害訴訟的對策 20
第 2 章 聯閤設計專利與近似概念 27
2.1 聯閤新式樣之立法目的、定義與現況 28
2.2 日本類似意匠理論 30
2.3 日本意匠之近似理論 37
2.4 外國有關新式樣近似之規定及實務 42
2.5 我國有關新式樣近似之規定及實務 51
2.6 聯閤新式樣採確認說之依據 55
2.7 聯閤新式樣之申請 59
2.8 聯閤新式樣之專利要件 60
2.9 聯閤新式樣專利之效果 62
2.10 日本關連意匠 63
2.11 綜論聯閤新式樣專利 69
第二篇 設計專利權範圍侵害判斷篇 82
第 3 章 設計專利權範圍之解釋 83
3.1 侵害判斷之內容及流程 85
3.2 解釋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 88
3.3 一般性原則 91
3.4 新式樣係物品與設計之結閤 93
3.5 新式樣專利僅保護視覺性設計 97
3.6 排除功能性設計 97
3.7 確認新穎特徵 106
3.8 依圖麵解釋 107
3.9 聯閤新式樣專利之解釋 108
第 4 章 設計專利權範圍之侵害判斷 117
4.1 比對、判斷申請專利之新式樣範圍與係爭物品 118
4.2 係爭物品是否包含新穎特徵之判斷 127
4.3 禁反言原則 132
4.4 先前技藝阻卻 137
第三篇 設計專利權應用篇 152
第 5 章 設計專利化程序 153
5.1 颱灣的設計專利 155
5.2 係統設計程序 159
5.3 設計專利保護機製 165
5.4 設計專利化程序 167
5.5 個案研究 172
5.6 設計專利化程序綜論 177
第 6 章 設計專利地圖 181
6.1 專利應用 182
6.2 産業設定 185
6.3 解析專利資料 188
6.4 建置設計專利地圖 200
6.5 製定設計策略 203
6.6 使用專利地圖可獲取的優勢 208
第四篇 日本意匠篇 218
第 7 章 日本部分意匠之申請及審查 219
7.1 部分意匠之意義 221
7.2 部分意匠之申請 222
7.3 部分意匠之審查 236
7.4 各國有關部分設計之法規 248
7.5 日本部分意匠與美國部分設計之比較 255
7.6 導入部分新式樣製度之可行性及調整 263
第 8 章 日本電子顯示意匠之申請及審查 273
8.1 電子顯示意匠之意義 274
8.2 電子顯示圖形得為意匠內容之要件 275
8.3 多功能顯示物品之電子顯示圖形的類型 279
8.4 電子顯示意匠之申請 280
8.5 「電子顯示意匠」vs.「電腦産生的圖像」 289
8.6 開放電子顯示設計保護之可行性及調整 295
這本《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可說是讓我對「侵權」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理解。過去我總覺得侵權是很嚴重、很遙遠的事情,但書中透過許多生活化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在我們日常的設計和商業活動中,潛在的侵權風險無處不在。作者詳細地分析瞭各種可能構成侵權的行為,包括直接侵權、間接侵權,以及仿冒、抄襲等。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瞭許多如何規避侵權風險的具體方法。例如,在進行產品開發時,如何進行前期的專利檢索,以確保自己的設計不會與現有的專利重複;在市場推廣時,如何確保宣傳內容不會誤導消費者,或是侵犯他人的權益。這本書讓我對「著作權」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能警惕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要時刻注意相關的法律規範。
评分我最近在書店翻到一本《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看到書名覺得很有意思,立刻買迴傢拜讀。我本身是做設計的,經常需要接觸到各種專利相關的資訊,但老實說,這方麵的學術內容往往寫得比較生硬,讀起來會有點吃力。這本書的開頭就讓我感到眼前一亮,作者用非常貼近實際案例的方式來解釋專利權的定義,而不是一味地搬弄法條。舉例來說,書中提到許多知名品牌在產品設計上是如何巧妙運用專利權來保護自己的創新,也深入探討瞭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如何透過專利策略來建立品牌優勢。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相似設計」的定義和判斷標準的闡述,這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作者透過一係列的圖解和案例分析,將這些抽象的法律條文具象化,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如何在自己的設計實踐中,識別潛在的侵害風險,或是如何為自己的創意申請專利,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糾紛。
评分《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這本書,真的讓我看到瞭「設計」的另一種麵嚮——一種與法律和商業緊密結閤的麵嚮。我原本以為這類型的書會非常枯燥乏味,都是條文和學術理論,但讀瞭之後纔發現,作者將原本嚴肅的法律內容,透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淺齣的講解,變得非常引人入勝。書中對於「設計專利權的實質審查」和「外觀設計的創作性判斷」的分析,讓我對這些專利申請的關鍵環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公眾認知」在判斷設計專利侵權中的重要性的強調,這讓我理解到,設計的最終價值,其實也是體現在消費者是否能夠認可和接受。這本書讓我對「設計」的價值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也更理解到如何透過法律工具來保護和發揮設計的價值。
评分我對《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想找一些關於如何「實際操作」專利侵權鑑定的參考資料,因為我在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與產品外觀設計類似的案件,但究竟是否構成侵權,往往需要專業的判斷。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大的啟發。它不隻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許多實際的鑑別方法和評估工具。作者花瞭很大的篇幅去解析法院在審理設計專利侵權案件時,會考量哪些關鍵因素,例如:原告專利的保護範圍、被告產品的設計特徵、兩者之間的相似程度,以及潛在消費者的整體印象等等。這些細節的分析,對於我這樣需要在第一線處理案件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書中還引用瞭許多過去的判決案例,並逐一分析判決的理由,讓我能夠從中學習到許多實務上的經驗和技巧,避免在判斷時走入誤區。
评分《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這本書,對我這樣一個剛起步的創業者來說,簡直是一本及時雨。在創業初期,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產品設計會不會被別人抄襲,或是無意中侵犯瞭他人的權益。這本書就係統性地解答瞭我這些睏惑。它不僅解釋瞭設計專利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指南,告訴我如何在創業初期就開始規劃自己的知識產權策略。書中關於如何進行初步的專利檢索,以避免重複發明,以及如何申請設計專利來保護自己的原創設計,都有非常詳細的步驟說明。作者還強調瞭專利權的「應用」層麵,也就是如何將專利權作為一種商業工具,例如用於融資、授權或建立市場壁壘。這些實用的建議,對於我這樣資源有限的創業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
评分我之前一直覺得「設計專利」聽起來有點遙不可及,跟我的日常工作好像沒什麼關係,直到我讀瞭《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這本書,纔發現原來它離我們這麼近。書中大量的案例都圍繞著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產品,像是手機、傢具、服飾等等,詳細地分析瞭它們的設計是如何受到專利權的保護,以及在市場上可能遇到的侵權風險。作者透過生動的語言和具體的例子,讓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專利權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仿冒」與「閤理藉鑒」的界線的討論,這對於設計師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區別。作者提供的分析框架,讓我能夠更清楚地判斷哪些行為可能觸犯法律,哪些則是正當的設計創新。這本書讓我對「設計」的價值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意識到保護自己的設計是多麼重要。
评分這本《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的內容,對於我這樣長期在品牌公關領域工作的人來說,非常有啟發性。我一直認為,一個品牌的成功,除瞭產品本身的優劣,更重要的是其獨特的設計和創新,而這些往往都與專利權息息相關。書中對於如何將設計專利權應用於品牌建立、市場行銷和危機處理,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例如,如何透過專利權來塑造品牌的創新形象,如何在市場上利用專利權來區隔競爭對手,以及在發生專利糾紛時,如何進行有效的公關應對。作者還探討瞭專利權在跨國貿易中的作用,這對於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專利權不僅是一個法律概念,更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戰略工具,能夠為品牌創造長遠的價值。
评分這本《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真的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即使我對法律的理解不算非常深厚,也能從中獲取許多實用的知識。我最欣賞的一點是,作者並沒有將專利權的應用侷限於大型企業的專利戰,而是更廣泛地探討瞭中小企業,甚至個人設計師,如何運用設計專利來保護自己的創新,以及在麵對潛在的侵權行為時,該如何應對。書中有許多關於如何進行專利檢索、如何撰寫專利說明書的實用建議,這些都是我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難題。作者透過條理清晰的講解,將原本複雜的流程變得容易理解,並且提供瞭許多實用的資源連結和範例,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摸索。尤其是關於專利布局的策略,書中提齣瞭許多值得思考的角度,這對我日後規劃自己的設計方嚮,也帶來瞭新的啟發。
评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讀者,我認為《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是一本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著作。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而是積極地探討瞭未來設計專利權可能麵臨的挑戰和機遇。書中對於新興科技,例如人工智慧生成的設計,在專利權保護方麵的探討,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提齣瞭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AI生成的設計是否應該被視為具有原創性?現有的專利法規是否足以應對這些新的挑戰?這些問題的探討,讓我意識到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演進與科技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這本書不僅提供瞭對現狀的深入分析,更對未來提齣瞭許多建設性的觀點,這對於身處於快速變遷的設計和科技環境中的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參考。
评分我對《設計專利權侵害與應用》這本書的評價,絕對是「相見恨晚」。作為一個長期在代工廠工作的設計師,我深知品牌方在產品開發上的投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花在專利權的申請與維護上。這本書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瞭「設計」的商業價值。它深入剖析瞭設計專利權如何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如何透過專利布局來鞏固市場地位,以及在麵對侵權訴訟時,企業應如何進行有效的應對。書中對於國際間的設計專利保護趨勢也有所探討,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與國際客戶閤作的設計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專利無效」的探討,這讓我們明白,專利權並非一勞永役,而是需要不斷地關注和維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