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原來這麼簡單!
颱灣第一本以鳥類體色、體型檢索的口袋型賞鳥圖鑑。介紹颱灣從平地都市到森林遊樂區常見100種陸生鳥類的觀察方法與辨識重點,由鳥界資深「水陸雙棲鳥博士」沙謙中親自導覽,是兼具實用與欣賞價值的野外賞鳥最佳工具書。
.特色1.多樣查詢功能:除瞭傳統「科彆分類查詢法」,並有為入門者量身設計的「體色體型查詢法」與「重點特徵查詢法」,即使不用望遠鏡也能輕鬆賞鳥。
.特色2.獨到辨識祕笈:作者二十多年賞鳥識鳥功力一次傳授,透過精心規劃的編排設計,完整呈現100種陸鳥與近50種近似種的辨識與生態觀察祕訣。
.特色3.精采鳥類圖像:近400張珍貴生態攝影圖片,展現鳥類豐富多樣的祕密生活。
.特色4.輕巧防水摺頁:隨書加贈颱灣首見「體色特徵快速查詢摺頁」,方便野外觀察比對。
颱灣目前有超過500種的鳥類記錄,本書介紹從平地都市到森林遊樂區常見的100種陸生鳥類。
每一鳥種以一個跨頁的篇幅來介紹,內容分為分為「辨識」與「生態」兩大部分:在辨識上,以精選的生態攝影圖片,搭配簡潔扼要的鑑彆特徵敘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辨識重點,並列齣外觀易混淆的近似種,提示分辨要點;而生態部分則包括詳實完整的棲地、生態行為等描述。
為瞭方便讀者查詢,本書除有依科彆分類排列的「目次查詢法」外,書後特彆附有「體色特徵快速查詢圖錄」摺頁,為入門者量身設計瞭「體色體型查詢法」與「重點特徵查詢法」,以野外賞鳥時較容易觀察的體色、體型大小,及重點局部特徵,作為讀者快速查詢、比對的主要依據。
作者簡介
沙謙中
1958年生於颱北縣。1979年畢業於中國市政專校財稅金融科。對生物具有天生的好奇心,自幼即喜愛接觸各種動、植物,國中階段已對鳥類觀察萌發濃厚的興趣。1987年撰寫颱灣第一份由個人獨立完成之地區性鳥類觀察報告《關渡鳥類觀察報告》;1985年進入玉山國傢公園解說教育課服務,1992年轉任職於陽明山國傢公園解說教育課迄今。著有《水裏野生鳥類簡介》、《玉山國傢公園鳥類簡介:塔塔加鞍部?玉山主峰》、玉山國傢公園解說手冊《南橫?玉裏鳥類》、玉山國傢公園鳥類解說叢書《忽影悠鳴隱山林》、陽明山國傢公園解說叢書《賞鳥篇》、《颱灣濕地鳥的辨識》,以及交通部觀光局訓練教材《颱灣的鳥類》等書。
攝影者簡介
陳加盛
1955年生於颱南市,畢業於省立颱南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組,擔任國小教職27年又9個月,現為專業鳥類攝影者及自由作傢。著有《野鳥的世界攝影集》、《府城野鳥:颱南市野生鳥類解說手冊》、《野鳥:大自然的精靈》、《睢鳩關關:颱灣的海岸平原鳥類》、《南瀛野鳥誌》、《颱灣鳥類圖誌》以及《野鳥觀察事典》等書。
目錄
如何使用本書6
鳥類各部位名稱圖解9
本書用語解釋13
颱灣100種陸鳥圖鑑16
中名索引216
英名索引219
後記223
緻謝224
【摺頁】
體色特徵快速查詢圖錄
【颱灣100種陸鳥圖鑑】
雉科
竹雞16
鷺科
牛背鷺18
綠簑鷺20
黑冠麻鷺22
隼科
紅隼24
鷹科
赤腹鷹26
鳳頭蒼鷹28
鬆雀鷹30
灰麵鵟鷹32
黑鳶34
蛇鵰36
三趾鶉科
棕三趾鶉38
鳩鴿科
珠頸斑鳩40
金背鳩42
紅鳩44
綠鳩46
杜鵑科
小鴉鵑48
中杜鵑50
鷹鵑52
鴟鴞科
領角鴞54
黃嘴角鴞56
夜鷹科
南亞夜鷹58
雨燕科
傢雨燕60
翠鳥科
翠鳥62
須鬣科
五色鳥64
山椒鳥科
灰喉山椒66
伯勞科
紅尾伯勞68
棕背伯勞70
捲尾科
大捲尾72
王鶲科
黑枕王鶲74
鴉科
巨嘴鴉76
灰樹鵲78
鬆鴉80
星鴉82
喜鵲84
颱灣藍鵲86
山雀科
煤山雀88
綠背山雀90
燕科
赤腰燕92
東方毛腳燕94
傢燕96
洋燕98
棕沙燕100
長尾山雀科
紅頭長尾山雀102
百靈科
小雲雀104
扇尾鶯科
棕扇尾鶯106
黃頭扇尾鶯108
斑紋鷦鶯110
褐頭鷦鶯112
灰頭鷦鶯114
鵯科
紅嘴黑鵯116
白頭翁118
烏頭翁120
白環鸚嘴鵯122
鶯科
棕麵鶲鶯124
颱灣短翅鶯126
黃腹樹鶯128
強腳樹鶯130
短翅樹鶯132
畫眉科
紋喉雀?134
綉眼雀?136
颱灣噪?138
白耳奇?140
黃痣藪?142
棕頭鴉雀144
大彎嘴?146
小彎嘴?148
紅頭穗?150
冠羽鳳?152
綉眼科
綠綉眼154
戴菊科
颱灣戴菊156
鷦鷯科
鷦鷯158
八哥科
八哥160
爪哇八哥162
傢八哥164
亞洲輝椋鳥166
灰背椋鳥168
鶇科
颱灣紫嘯鶇170
赤胸鶇172
斑點鶇174
白腹鶇176
白氏虎鶇178
鶲科
栗背林鴝180
黃尾鴝182
紅尾水鴝184
小剪尾186
藍磯鶇188
黃腹仙鶲190
河烏科
河烏192
麻雀科
麻雀194
梅花雀科
黑頭文鳥196
斑文鳥198
白腰文鳥200
岩鷚科
岩鷚202
鶺鴒科
樹鷚204
灰鶺鴒206
雀科
酒紅硃雀208
花雀210
灰頭灰雀212
(巫鳥)科
黑臉(巫鳥)214
後記
如果有人問您還記得哪幾首兒歌,剎那間,您會想起什麼麯子?「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還是「我是隻小小鳥,飛就飛叫就叫,自由逍遙……」?這幾首歌,想必大多數的人不會陌生,甚至還能朗朗上口。
人,真的是感官的動物,不管是什麼東西,能吸引住我們目光的,不外乎是漂亮的、悅耳的。如果以生物舉例,小朋友第一個認識的,除瞭傢裏養的貓、狗之外,很可能就是公園中的蝴蝶,或是小鳥;原因之一,牠們容易看見,原因之二,牠們豐富的色澤,自然而然成為小朋友目光的焦點!隻是,這些一直存在於我們周邊的小生命,雖然一路陪著我們長大,但也隨著我們成長、生活的選擇越來越多,而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距離日趨遙遠。久而久之,牠們成為我們生命中一個個陌生的名詞,就像名片夾內的名片一樣,雖有一麵之緣,卻叫不齣名字。
鳥,與蝴蝶一樣,多數都有引人注目的外錶,但鳥類獨有的悅耳鳴聲,卻是蝴蝶難以望其項背的,所以,與動物有關的民間社團,鳥會,是最早成立的,目前林林總總的自然觀察圖鑑,鳥類圖鑑也是開山鼻祖。隻是,早歸早,多歸多,解說方式大部分都太過於專業;專業不好嗎?不是,專業當然好,但要看對象,如果一個很專業的解說員,對著一個完全不熟悉鳥類的遊客,口沫橫飛的說瞭一大堆鳥的名字與生態,這個專業解說對遊客來說,您覺得會是收獲,還是一種壓力?如果民眾原本滿懷希望,想要簡單的認識一種新的生命,但在聽過這種專業解說之後,隻感到一片茫然與挫摺,那,他還會再來嗎?所以,成功的解說,是要懂得適可而止,而不是給遊客或讀者過多的壓力。
對一個賞鳥人來說,這本圖鑑可能就像套餐中的開胃菜一樣,好吃,但分量不怎麼多;對,這就是我們的選擇,從颱灣500多種鳥類中,選齣100種經常齣現在我們身邊(包括居傢附近、公園綠地、行道樹間,或者您假日會去的溪頭、阿裏山、日月潭……等遊憩區)的鳥種,而且其中有很多種類,是憑肉眼就能看到的。看鳥,並不一定要用望遠鏡,很多鳥,其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遠離人群。
如果您想豐富生命,想嘗試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一種簡單的樂趣,建議您不妨先把這本圖鑑當小說看,先稍稍知道一些鳥的名字(當然不是用強記或硬背的),有一些鳥類外形上的粗略概念,然後從傢裏的陽颱開始,運用我們告訴您的使用方法,一步一步的走齣去。筆者深信,相對於深奧的解說、填鴨式的記誦數百種鳥名,這本小而美、小而精的圖鑑,帶給您的喜悅一定大於挫摺。
簡單,是建立信心的開始;休憩,本來就是舒壓。任何一種學習,在沒有壓力下,成果往往是最好的;萬事起頭難,其實是因為我們不願嘗試或接觸。看過這本圖鑑之後,下次齣門散步、逛建國花市,甚至開車等紅綠燈時,何妨腳步放慢一點,眼睛往電綫、樹梢多瞄幾眼,說不定就會多認識一個常年在您周遭,卻被忽視的小生命。
意外的收獲,總是讓人特彆開心。
沙謙中
緻謝
經驗告訴我,事情的規劃或執行,隻有團隊閤作,纔能把缺失降至最低。
我是個連傻瓜相機都不會用的「古早人」;這也沒什麼壞處,至少在做鳥類觀察的時候,我不會因為過於接近,而看不到鳥類真正的生態行為;「緣分」是我一直相信的兩個字,不論是「人」或「事」,隻要是無心插柳産生的善果,多可以用它來解釋。
二十多年前,在玉山國傢公園服務的時候,發現一位很喜歡拍鳥的誌工──陳加盛先生;雖然我們蒐集資訊的方式不同,但共同置身在這樣一個擁有豐富資源的環境,讓我們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豐碩的成果。與陳加盛先生的閤作,讓我深刻體會什麼叫做「相輔相成」,二十多年來,不論是搭配,或是個人創作,所有的成果裏都可以看到我們兩個彼此互助的影子。
在鳥的世界打混瞭近三十年,我必須感謝兩個人;
近三十年前,颱灣沒有一本教人看鳥的圖鑑,因緣際會,曾國藩先生(那時的颱北鳥會會長,不是清朝綁辮子的那位)在關渡堤防上,用自己的經驗,教我認識瞭鳥人視為畏途的水鳥。他,讓我學會相信自己的感官,這個方式我沿用至今,三十多年來,眼睛和耳朵一直是我和自然溝通的工具,書籍,隻是睡前打發時間的小說。
瞭解自己的性嚮是必須的,但有沒有發揮的機會,又是另外一迴事。民國74年,玉山國傢公園第一任處長葉世文先生,大膽的用瞭一個完全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進入連公文紙都還沒有的新單位;在當時總共不到二十個人的情況下,這群人把一個處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的撐起來,他的充分信任、授權與指導,讓每個新鮮人由摸索中快速的建立自信,而十萬餘公頃的國傢公園,更讓我知道太多一般人沒有機會瞭解的知識,打下瞭對森林鳥類觀察的深厚基礎。
就像前麵說的,「隻有團隊閤作,纔能把事情的缺失降至最低」,不論是我,或是陳加盛,都不可能看盡、或拍盡颱灣所有的鳥,當幻燈片的蒐集遇到瓶頸時,一群未曾謀麵的網路朋友,主動給瞭我們最大的協助,讓這本圖鑑得以順利推齣;謝謝各位,您的盛情,就像印在您大作下的名字一樣,永遠烙在我們心中。
這本《賞鳥Easy Go:陸鳥篇》對我來說,簡直是解開瞭我長久以來的一個疑惑。我們傢附近有個小山丘,平時散步都會經過,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聲,看到一些飛來飛去的影子,但從來不知道它們叫什麼,是什麼品種。有時候在網上搜,又覺得信息太零散,而且很多都講得太專業瞭,聽得雲裏霧裏。《賞鳥Easy Go:陸鳥篇》聽名字就很有親和力,我猜它應該會用一種比較平易近人的方式來介紹陸鳥。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包含一些非常詳細的鳥類辨識方法,不光是看外觀,可能還有叫聲的描述,甚至是它們活動的習性。比如,我經常看到一種體型不大的鳥,顔色比較樸素,但叫聲很好聽,總是在灌木叢裏跳來跳去。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一下子就認齣它來,並且知道它為什麼喜歡待在那裏,平常都吃些什麼。此外,對於颱灣本地的陸鳥,如果能有一個清晰的分類和介紹,我會非常感激。比如,哪些是常見的留鳥,哪些是遷徙來的候鳥,它們的活動季節是什麼時候?這些信息對於我這種想要係統瞭解鳥類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我還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有一些關於如何用手機拍照就能初步辨認鳥類的方法,或者是一些關於如何拍齣好看的鳥類照片的小技巧。畢竟,現在大傢都很喜歡拍照記錄,如果能拍到一些精彩的鳥類照片,也是一種樂趣。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原來這麼簡單就能認識它們”的成就感,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在野外或公園裏進行“觀鳥”活動。
评分收到《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本書,我腦子裏立刻浮現齣無數個畫麵,都是關於我曾經在颱灣各地看到的、聽到的一些野鳥。我從小就住在鄉下,對周遭的自然環境很熟悉,但實話講,我一直是個“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觀察者。比如,以前在稻田邊,常常會看到一些白鷺鷥,但從來沒仔細研究過它們到底有幾種,各自有什麼特點。《賞鳥Easy Go:陸鳥篇》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不是那種嚴肅的學術專著,而是更偏嚮於一種輕鬆的入門讀物。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驚喜,比如,它會介紹一些我可能每天都見到,但從未留意的“鄰居”鳥類。我最期待的就是書中能有非常清晰、高質量的鳥類照片,並且在照片旁邊,能有簡明扼要的文字介紹,說明這個鳥的名字、它的主要特徵(比如顔色、體型、喙的形狀)、它喜歡生活在哪裏(森林、草地、水邊,還是城市公園),以及它最重要的一個或兩個習性。我想知道,為什麼有些鳥會喜歡成群結隊地齣現,而有些則總是獨自行動?為什麼有些鳥的叫聲如此悅耳,而有些卻聽起來像是在吵架?如果這本書能迴答這些“為什麼”,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嚮導。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涵蓋颱灣本土陸鳥的豐富多樣性,並且用一種讓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語言來講解,避免那些晦澀的專業術語。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非常感興趣,特彆是那些棲息在山林、田野、甚至城市角落的陸鳥。之前也買過一些介紹鳥類的書,但很多都過於學術化,讓我覺得有點望而卻步。《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因為“Easy Go”傳遞齣一種輕鬆、有趣的氛圍,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非常全麵且易於理解的颱灣陸鳥圖鑒。首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收錄盡可能多的陸鳥種類,並且每一頁都配有清晰、高質量的鳥類彩色照片,能夠真實展現齣鳥類的形態特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每一種鳥類都有詳細的介紹,包括它們的中文俗名、學名(如果必要的話,但希望不以學名為主)、外形描述(重點突齣易於辨識的特徵)、棲息環境(比如喜歡在什麼高度的樹林裏活動,或者偏好哪種地形)、食物(它們平常吃什麼)以及生活習性(比如是否群居,繁殖方式等)。我還特彆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辨識鳥類叫聲的描述,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先聽到聲音,再尋找目標。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如何使用簡單的設備(比如望遠鏡)來觀察鳥類的建議,那也非常實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從“隻看到飛翔的影子”到“能夠認齣每一個可愛的身影”,並且在颱灣的山野間,能夠自信地與它們“打招呼”。
评分第一次看到《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個書名,就覺得很吸引人。颱灣人嘛,喜歡親近自然,又希望生活能“Easy Go”,所以“賞鳥Easy Go”這個概念就打中我瞭。我本身不是鳥類專傢,頂多算個偶爾在公園散步,看到漂亮小鳥會停下來拍個照的“路人甲”。之前也買過幾本介紹鳥類的圖鑒,但總是因為專業術語太多,或者圖片不夠生動,翻幾頁就束之高閣瞭。《賞鳥Easy Go:陸鳥篇》給我的感覺就不一樣。首先,它的封麵設計就很舒服,那種不會過於花哨,又帶點生活感的圖片,讓人覺得“嗯,這本書好像真的能幫我輕鬆入門”。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介紹一些在颱灣很常見,但我們可能叫不齣名字的陸鳥。像是公園裏經常會看到的那些嘰嘰喳喳的小傢夥,還有一些在田野邊、山腳下偶爾能瞥見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觀鳥技巧,比如如何觀察、如何辨認,甚至是簡單的“望遠鏡不用太高級也能看清楚”的建議。另外,對於我這種新手來說,瞭解鳥類的棲息環境、食性,以及它們有趣的行為習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颱灣在地化的賞鳥地點推薦,那簡直是太棒瞭!畢竟,能夠親身去實踐,纔是學習最好的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走齣傢門,去發現身邊不曾留意的精彩。期待它能成為我隨身攜帶的“鳥類好朋友”,無論是在陽明山的小徑,還是在自傢陽颱,都能因為這本書而多一份驚喜和樂趣。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們去認識那些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羽毛朋友”。
评分我一直以來對颱灣的自然生態都懷有濃厚的好奇心,尤其是在我們這片土地上自由飛翔的鳥兒們。有時候在山上徒步,或者隻是在自傢陽颱上,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鳥鳴,看到它們敏捷的身影,心裏總會湧起一種想要認識它們、瞭解它們的衝動。《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個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Easy Go”這個詞,恰恰道齣瞭我希望的體驗——一種輕鬆、無壓力的探索。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非常係統化的陸鳥介紹框架。比如,是否按照科屬來分類?還是按照棲息地來劃分?我希望它能清晰地呈現齣颱灣陸鳥的“傢族樹”,讓我能夠理解不同鳥類之間的親緣關係。同時,我也非常看重辨識的實用性。是否能提供一些關鍵的辨識點?比如,當我在野外看到一隻鳥時,我應該先注意它的什麼部位?翅膀的顔色?尾巴的形狀?還是身上的花紋?如果能有一些“圖文對照”或者“小貼士”,讓我能夠快速鎖定目標鳥類,那就太有幫助瞭。此外,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鳥類行為的有趣描述。比如,它們如何築巢?如何求偶?如何互相交流?這些生活化的細節,往往比純粹的物種信息更能打動人心,也能讓我對這些小生命産生更深的共鳴。當然,如果書中能提到一些觀鳥時的小禮儀,或者關於如何保護鳥類和它們的棲息地的建議,那就更完美瞭。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充滿熱愛,尤其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寜靜。但坦白說,每次看到那些在林間飛舞、在枝頭歌唱的鳥兒,我常常隻能用“漂亮的鳥”、“叫聲好聽的鳥”來形容,心裏總覺得有點遺憾。《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想要以一種輕鬆、便捷的方式,去認識和瞭解這些陸地的羽翼精靈。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清晰、易懂的陸鳥辨識體係。我希望它能夠詳細介紹每一種鳥類的關鍵辨識特徵,不僅僅是顔色、大小,還包括羽毛的紋理、嘴巴的形狀、腳的顔色等細微之處。如果能提供一些“對比辨識”的技巧,比如,如何區分幾種外觀相似的鵐類或雀類,那就太棒瞭。此外,我還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鳥類行為的趣味故事,比如,它們是如何在復雜的環境裏找到食物的?它們的求偶儀式是怎樣的?它們之間又是如何溝通交流的?這些生動有趣的細節,往往比枯燥的分類信息更能吸引我,也能讓我對它們産生更深的感情。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有心、有知識的“賞鳥者”。
评分對於一個生活在颱灣,卻常常感覺對身邊自然環境瞭解不深的人來說,《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份驚喜。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網絡上看到世界各地的壯麗自然風光和珍稀鳥類,卻忽略瞭在我們身邊,同樣存在著無數迷人的陸地鳥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破這種“遠方有詩,身邊無景”的認知。我希望它能以一種非常生活化、本土化的視角來介紹颱灣的陸鳥。比如,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在颱灣各地都能見到的“城市鳥”,就像麻雀、鴿子之外,還有哪些我們可能叫不齣名字,但非常普遍的鳥類?我非常期待能看到書中對於不同鳥類在颱灣不同區域的分布情況有所說明。例如,在北部山區常見的鳥和在南部平原常見的鳥,是否會有顯著的差異?另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一些非常實用的觀鳥技巧,比如,什麼時候是觀察陸鳥的最佳時間?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更容易看到它們?在野外,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纔能不打擾到它們的生活?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意識到,觀鳥不一定需要去遙遠的地方,也不一定需要昂貴的裝備,我們可以在傢附近、在公園裏,就能開始這段奇妙的旅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張通往傢門口的“自然探險地圖”。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的自然風光和野生動植物充滿熱情,尤其對那些在山野間自由翱翔的陸鳥,有著濃厚的興趣。《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本書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瞭我,因為它傳遞齣一種輕鬆、無壓力的學習氛圍,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全麵且易於理解的颱灣陸鳥入門指南。首先,我期待書中能收錄大量高品質的鳥類照片,並且這些照片能夠清晰地展示齣每一種鳥類的形態特徵,包括顔色、大小、羽毛紋理、嘴巴和腿的形狀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每一種鳥類都能有詳細且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紹,說明它的中文名、俗名(如果有的話)、基本的外形描述,以及最重要的生活習性。例如,它主要棲息在什麼環境中?它的主要食物是什麼?它的叫聲有什麼特點?我尤其希望能看到書中包含一些關於鳥類行為的有趣描述,比如,它們是如何築巢的?它們的繁殖季節是什麼時候?它們之間是如何溝通的?這些生動的信息能夠讓我更深入地瞭解這些小生命的魅力。此外,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颱灣各地進行陸鳥觀察的實用建議,比如推薦一些觀鳥地點,或者介紹一些觀鳥時需要注意的禮儀,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開啓颱灣陸鳥探索之旅的絕佳伴侶。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颱灣的陸鳥世界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領域,但又因為資料的零散和專業性,讓我很難真正入門。《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個書名,帶給我一種“終於有救瞭”的感覺。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個貼心的嚮導,帶領我這個“菜鳥”輕鬆地進入陸鳥的世界。我希望書中能有非常詳盡且實用的辨識信息。例如,除瞭清晰的照片,我更期待能夠看到關於鳥類“關鍵識彆點”的文字說明。比如,當我在野外看到一隻不認識的鳥時,我應該優先觀察它的哪個部位?它的尾巴是長還是短?翅膀展開時,上麵有什麼特彆的標記嗎?它行走時的姿態是怎樣的?這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提示,對我來說價值連城。此外,我希望書中能對颱灣常見的陸鳥種類進行一個比較全麵的收錄,並且對它們的生活習性進行有趣的描述。比如,為什麼有些鳥喜歡在灌木叢裏穿梭,而有些則喜歡在高大的樹冠上活動?它們的飲食習慣有什麼特彆之處?這些信息能讓我更好地理解它們的行為,也更容易在野外找到它們。我特彆希望能看到書中包含一些“野外觀察小貼士”,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觀察時間和地點,如何利用自然環境來隱藏自己,如何用最少的乾擾去欣賞鳥類。
评分老實說,我並不是一個非常資深的“鳥友”,更像是一個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的普通颱灣市民。平時最常做的,就是在我們傢附近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園裏散步,偶爾會在路邊、在樹叢中看到一些羽毛鮮艷、叫聲清脆的小生靈。《賞鳥Easy Go:陸鳥篇》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的美好,隻是因為我們不瞭解,所以就錯過瞭。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讓我認識到,那些我曾經隻是模糊看到、聽到過的鳥兒,到底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彆之處。我期待書中能包含大量的高質量照片,並且這些照片能夠真實地展現齣鳥兒在自然環境中的狀態,而不是那種擺拍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的文字描述能夠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比如,它會怎麼告訴我們區分一隻棕色的鳥和另一隻棕色的鳥?是看它頭上的顔色?還是看它翅膀下的斑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實用、易於操作的辨識方法。另外,對於一些颱灣本土特有的陸鳥,如果能有專門的介紹,那就更具價值瞭。我總覺得,能夠認識並瞭解我們自己這片土地上的獨特生物,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路過的行人”,變成一個能夠主動去發現、去欣賞身邊鳥類之美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