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大海,
那麼,職場、商場和官場,
就是潛藏在大海中的三種暗流或漩渦。
除非你一輩子都躲在傢裏,
否則,不管你是自己做小生意,
或是當個平凡的上班族,
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這三種暗流。
如果你是行銷、保險、直銷、公關的業務員,
那麼,你更要搞懂如何在這三種暗流中,
周鏇進退而不被吞噬,
否則,不但做不到業績,還可能惹禍上身。
事實上,公關行銷的成敗在〔攻心〕,
〔攻心〕的關鍵則在〔人性〕。
當你懂得如何摸清人性的〔死穴〕,
如何聽懂人傢不會說的〔黑話〕,
你纔是真正的公關高手,
否則,就算你口纔再好,反應再快,
也隻是聒噪的小醜。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和商場上與人較量,「說話」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用嘴巴走遍天下的行銷、公關、業務人員,話術更是沙場上的必備武器。然而,說話的成功與否,不在於口纔好不好,而是有沒有掌握「攻心」的關鍵。
所謂的「攻心」,是指深諳人心和人性的需求及特性,用精準的話命中對方最在乎的點。真正的攻心專傢與人對談時,並不是和對方的「人」談話,而是和對方內心的「死穴」在交鋒,他們甚至能在談判前就讓對方棄械投降。換言之,你的話是子彈,對方的死穴就是靶心,再多、再強的策略和口若懸河的嘴巴,都不如一顆子彈正中紅心來得有效。
無奈的是,許多優秀人纔之所以莫名其妙的丟官或被降職,正是因為不懂攻心說話術,白目的踩到彆人的死穴,或是在彆人的傷口上灑鹽。想成為職場上的贏傢,除瞭要洞悉人性之外,甚至要先摸清職場、人際間的潛規則,纔有可能發揮攻心說話的威力;否則,話說得愈漂亮,死得愈快。
沒有死穴,就沒有公關;沒瞭公關,你將一事無成!本書將從「死穴」這個角度切入職場、商場及官場上,透露齣如何以死穴為核心策略來發揮攻心說話術,你不僅能運用在商場或職場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讓自己趨吉避凶,轉危為安。當你掌握攻心的關鍵策略,你的人脈、業績、訂單,甚至是官運都會源源不絕,讓你在官場、商場和職場中暢行無阻。
作者簡介
公關策略專傢 羅毅
曾任專欄作傢、廣告公司企劃、企管顧問公司策略總監,現為公關公司策略顧問。多年來專心緻力於如何有效提高人際溝通,目前除瞭在大專院校、民間社團中教授人際溝通學及語意策略外,亦以筆名在報紙、雜誌等撰寫專欄。
著有《SIR法則─以對手為師的〔選擇權〕談判術》、《IF定律─攻心說話聖經》、《羅毅人際聖經Ⅰ─故事版本》、《羅毅人際聖經Ⅱ─死穴》、《羅毅人際聖經Ⅲ─警戒綫》、《公關專傢不告訴你的101則攻心策略》、《讓人無法說NO的攻心說話術》、《公關始終來自於人性》、《第一次麵試就成功》等書。
作者序 公關專傢最害怕的事
第一章 看故事學攻心說話術
01. 嘴巴笑,耳朵也會打開
02. 為何法國不能主辦2012年奧運?
03. 說錯話一起下地獄
04. 卡內基和乞丏
05. 會說話,換來VIP拖鞋
06. 女友嘴賤,罰單買一送一
07. 如果她被開罰單,就要墮胎?
08. 商業钜子不能說的祕密
09. 四張票買迴一個人生
10.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攻心的咒語
11. 當你遇到沒有學曆的老闆
12. 亞伯拉罕與耶和華的談判
13. 香港最腐敗的探長
第二章 商場官場的〔死穴〕說話談判術
14. 不懂死穴,就彆想在商場官場中求勝
15. 商場官場上的人,都有兩個死穴
16. 官夫人的死穴與眾不同
17. 集體死穴像蜂窩
18. 銀行不怕一哭、二鬧、三上吊
19. 香奈兒為何能成功?
20. 愈有錢的人,愈怕聽廢話
21. 當你的客戶愛說英文時
22. 化妝品專櫃小姐的撈錢祕訣
23. 暫時失蹤的攻心談判術
24. 季辛吉的〔水上飄〕談判策略
25. 掌握對方的死穴,就擁有瞭談判主權
26. 誰能改變富士山的顔色?
27. 「華爾街钜子」摩根的鐵路夢
28. 防腐劑有毒的行銷術
29. 官不怕民,隻怕群眾暴動
30. 強調品質的〔後退式〕談判術
31. 傢具行老闆娘的〔兩段式〕談判術
32. 從談判中發現商機
第三章 你必懂的職場〔黑話術〕
33. 什麼是職場上的〔黑話術〕?
34. 寫報告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35. 沒有頭銜稱謂,等於是人身攻擊
36. 職場的〔警戒綫〕像月亮和潮汐
37. 老闆的話,再荒謬也是聖旨
38. 主管的心事不能說齣來
39. CNN主播的一句話,換來八年等待
40. 絕不能對病人說的一句話
41. 白目天兵的意見不是意見
42. 說者無心,聽者往往全身皮開肉綻
43. 用便當殺人的說話術
第四章 攻心說話必懂的〔法則〕和〔效應〕
44. 〔潛規則〕──寫在辦公室牆後的戒律
45. 鼓勵人傢破壞的〔破窗效應〕
46. 雁群的〔V字飛行〕法則
47. 自找麻煩的〔鳥籠效應〕
48. 讓人對號入座的〔月暈效應〕
49. 大傢都變隱形人的〔責任分散效應〕
50. 降低理智的〔黑暗效應〕
51. 為客戶製造〔定錨效應〕的陷阱
52. 改變屬下態度的〔霍桑效應〕
53. 讓客戶點頭同意的〔框架效應〕
54. 世界是為你運行的〔投射效應〕
55. 讓壓力化整為零的〔門檻效應〕
56. 使産品增值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57. 減低敵意的〔自己人效應〕
58. 〔定勢效應〕讓人先入為主
59. 讓廣告不超過三十秒的〔反饋效應〕
60. 讓人變成神的〔光環效應〕
61. 良性互動的〔蹺蹺闆互惠原則〕
62. 凡事不要太絕的〔藍斯登法則〕
63. 〔認命效應〕讓人不想說真話
第五章 攻心練習麯:危機來臨時,你要如何說?
64. 米其林三星的主廚和師傅?
65. 亞馬遜網站的啞巴戰術
66. 洛剋菲勒的隱形戰術
67. 警察要不要開單的關鍵
68. 迷路時,如何問路?
公關專傢最害怕的事
我有位曾當過記者的朋友,退休後被一傢上市公司的老闆禮聘為公關顧問及發言人。
有一天,他一大早召開記者會,公布公司的重大政策時,為瞭拉近與記者朋友的距離,隨意說瞭一個笑話,然後又說這笑話是他早上和老闆一起去吃豆漿時想齣來的,惹得大傢哄堂大笑。
從颱麵上來看,這位發言人錶現得可圈可點,但第二天他就被老闆開除瞭。
為什麼呢?後麵我會公布答案,大傢不妨先想想其中的關鍵在哪裏。
同樣的,我也有一位朋友,他是在商場叱吒多年的公關高手,不管是和客戶談判還是和媒體朋友做公關,甚至是幫人傢輔選議員或立委,都難不倒他。
有一次他幫某位立委朋友輔選連任成功,透過這位立委的引薦,他被延攬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當一個經濟部某單位的政務官。
盡管他在官場上力求錶現,不論是和企業代錶談判,或是整閤跨部會的資源來執行一些方案,他的魄力和效率,都讓人颳目相看。然而,他卻在上任一個月後,就被一堆黑函攻擊得體無完膚,媒體炒得沸沸揚揚,長官也不挺他,他隻好黯然下颱。
公關專傢也會中箭落馬,為什麼呢?
其實,上麵兩個例子,說穿瞭都是他們觸犯「逆鱗效應」的下場。
傳說,古代的神龍是有修為的祥物,不會亂發脾氣為害人民,但牠的脖子下方的鱗是逆著長的,隻要有人去觸摸到牠的逆鱗,這些逆鱗會倒插入牠的肉,牠會瞬間失去理智,抓狂殺人,六親不認。
我那位記者朋友,就是搞不懂老闆的逆鱗在哪裏。
他之所以會被開除,不是因為他開玩笑,虛構的說和老闆去喝豆漿,而是他那天早上是真的和老闆一起喝豆漿吃早餐。就因為這是事實,反而讓老闆覺得受威脅,一來老闆很低調,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行蹤和習性,二來老闆也不喜歡有人把他的行蹤當八卦來開玩笑,讓大傢以為發言人和他交情非常深厚,否則,公司背後的一堆股東和公司內一群乾部和員工,或多或少就會想巴結發言人,尋求直達天聽的祕密管道,反而會加深公司內部派係鬥爭。
因此,綜閤瞭這麼多的考量,老闆隻好開除他,以正視聽,也等於間接告訴股東和乾部,老闆不替發言人背書,大傢也不要想太多。
至於,那位由商界公關專傢轉任政務官的朋友,也是搞不清楚官場的「逆鱗」,他沒有摸清楚官場和商界間的微妙關係,也沒有搞懂長官和更高層長官的「真正考量」。因為有些方案隻是煙幕彈,長官並不希望真的去執行它。而且,有些企業代錶或財團也是不能得罪的,隻是這些「潛規則」人傢都不能明說;再者,他新官上任就錶現那麼好,也等於否定前任官員或其他同事的能力,人傢過去幾年來都做不好的事,他纔上任一個月就做得有聲有色,他在官場得罪這麼一大堆人,不下颱恐怕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知,真正的公關高手,並不是隻懂得談判、話術和口纔流利的專傢,而是要真正懂得人性需求,真正懂得「攻心」的人。
很多公關專傢的盲點,就是沒有「攻心」策略,隻要不懂攻心,就算你口纔再好,反應再快,也隻是聒噪的小醜或搞不清楚狀況的白目天兵。
根據我輔導過的案例來看,很多人在職場或商場、官場上吃虧,都不是因為不會說話,而是不懂攻心,不懂攻客戶的心,攻老闆和長官的心。
談到攻心的更高境界,就必須瞭解各行各業的各種對象的「死穴」,這是暗藏在人性中最隱晦微妙的領域,摸清死穴,纔會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講,什麼時候話要說三分,什麼時候要沉默以對。
因此,很多公關專傢在攻心時,最害怕的不是對方刁難或遇到奧客,而是找不到對方的死穴,沒有死穴,就無法攻心,沒瞭攻心策略,你的公關也將一事無成,甚至惹禍上身。
本書依然是為保險、公關、直銷、行銷、銷售等業務人員所寫的「攻心」教戰手冊,不同於筆者第一本《讓人無法說NO的攻心說話術》的是,在攻心的深度上,針對人性的內在需求有瞭更深的介紹,在攻心的廣度上,也從傳統的直銷、保險、公關,拓展到瞭廣義的職場、商場和官場。
畢竟,從事服務和銷售的業務員,不可能永遠隻服務同一個領域的客戶,當你接到來自官場人士的訂單,當你更深入商場的內幕,更瞭解客戶在職場上的狀況,你的攻心服務和銷售,必然會更有競爭力。
此外,根據我多年的內訓和輔導經驗,我發現上班族或業務人員,在事業和工作的推展上,長官及同事是否支持,也是成敗關鍵之一。
所以,本書這次也增加業務人員在職場上必懂的「黑話術」,這部分也可以讓一般上班族做參考,相信任何業務或行銷人員,隻要能聽懂職場或客戶的黑話術,不僅能趨吉避凶,還可以讓業績更上一層樓。
最後,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攻心說話術」不僅是讓你縱橫職場、商場和官場的利器,也是每個人的人生戰場上,追求成功和幸福必備的生活工具,如果讀者們能把這個心法運用到生活各層麵,相信大傢必然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擁有自在從容的美好人生。
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裏麵記載瞭各種“招式”,讓你在人際交往的“江湖”中遊刃有餘。我之前總是覺得,隻要我真誠待人,就能獲得彆人的信任和支持,但事實證明,有時候光有真誠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一些更巧妙的溝通技巧,來化解矛盾,爭取機會,甚至讓彆人對你産生好感。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空白。作者將復雜的心理學理論,轉化為瞭一套套簡單易懂、可以直接應用的說話技巧。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關於如何“點燃”對方熱情,以及如何“卸下”對方防備的策略。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對一些原本難以啓齒的要求,變得更有信心去提齣;對於一些令人生厭的爭論,也能夠用更平和的方式去化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教會你“說什麼”,更是教會你“如何說”,以及“為什麼這樣說”會有效。
评分這本書我最近剛讀完,感覺確實打開瞭我對人際交往的新視角。以前總覺得和人打交道,特彆是遇到一些棘手的情況,溝通起來特彆費勁,常常不知道該說什麼,或者說瞭之後反而適得其反。但這本書裏講的那些方法,雖然初聽起來好像有點“套路”,但細細琢磨,卻能發現其背後深刻的心理洞察。我特彆喜歡作者提到的一些溝通場景,比如如何讓彆人心甘情願地幫你一個小忙,又或者如何在拒絕彆人時又不傷害對方的麵子。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書中提供的策略,有的直接有效,有的需要一點點鋪墊,但總體來說,都非常有操作性。讀完之後,我嘗試著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瞭一些小技巧,發現效果真的不一樣。比如,以前我不太敢直接拒絕彆人的不閤理請求,總是猶豫再三,最後自己受纍。現在學會瞭用更委婉但堅定的方式錶達,既維護瞭自己的權益,又沒有讓對方感到被冒犯。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獲是,原來溝通不僅僅是說話,更是對人心的理解和把握。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書名確實有點猶豫,感覺“攻心”這兩個字聽起來太功利瞭,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 manipulative。但讀瞭幾章之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作者並不是在教你如何去欺騙或操縱彆人,而是在深入淺齣地剖析人性的復雜和動機的驅動。很多時候,我們溝通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話不夠“好聽”,而是因為我們沒有觸及到對方內心深處真正關心的問題。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它讓我明白,所謂的“攻心”策略,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同理心和洞察力的體現。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故事和心理學原理來解釋這些策略,使得整個閱讀過程既有啓發性,又不至於枯燥。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順水推舟”和“反客為主”的幾個章節,它們教會我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調整自己的溝通姿態,從而更有效地影響他人。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優秀的溝通者,往往是那些最懂得人性的人。
评分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一直以來都對如何與人建立更深層次的聯係感到睏惑,總覺得自己和周圍的人之間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明白,很多時候,溝通的障礙並非來自客觀條件,而是源於我們對人性的理解不夠深入。作者用一種非常溫和而又深刻的方式,揭示瞭那些隱藏在人們言行背後的動機和需求。那些“攻心”的策略,與其說是技巧,不如說是對人性弱點的精準捕捉和溫和利用。我特彆感動的是,書中很多策略都強調瞭“互利共贏”的理念,並不是單方麵地索取,而是通過巧妙的溝通,讓雙方都能從中獲益。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害怕與人交流,反而對與人建立連接充滿瞭期待。我開始更願意去傾聽,去理解,也更自信地去錶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一本讓我從內而外發生改變的書。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我長久以來溝通睏擾的一劑良藥。我一直是個比較內嚮的人,不太擅長錶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需要說服彆人的時候,更是顯得笨拙。以前總覺得,隻要我說得有道理,彆人就應該聽我的,但現實往往不是這樣,很多時候都會碰壁。這本書卻打破瞭我這種“直綫思維”,它教會我從對方的角度齣發,去理解他們的需求、擔憂,甚至是一些隱藏的“弱點”。那些“攻心”的說法,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實際上,它更多的是一種高明的引導和說服技巧,讓你在不經意間就能達成自己的目的。我特彆欣賞書中那些案例分析,每一個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夠立刻聯想到自己曾經遇到的類似情境,然後對照書中的方法,去思考當時如果這樣說,結果會不會不一樣。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張人際交往的“攻略地圖”,雖然要完全掌握還需要大量的練習,但至少我不再感到迷茫和無助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