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商品是一套新的叢書"中國斷代史"叢書
作為帝製中國後期的一個統一王朝,明朝曆史發展充滿矛盾和張力。從中既可以看到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空前強化,又可以看到市民階層政治意識的初步覺醒;既可以看到官僚群體的腐敗無能,又可以看到改革誌士的勵精圖治;既可以看到結朋結黨的宗派混鬥,又可以看到為國為民的政治抗爭;既可以看到階級矛盾的日益激化,又可以看到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既可以看到舊思想舊風尚的因襲僵化,又可以看到新思想新風尚的萌生蔓延……。
本書將明朝曆史劃分為開創期(1368 ~ 1441年)、腐化期(1442 ~ 1521年)、整頓期(1521 ~ 1582年)、衰敝期(1582 ~ 1644年)四個階段,對明朝曆史進行瞭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考察與分析,清晰地勾勒齣明朝興衰成敗的變動軌跡,揭示瞭明朝復雜多樣的性格和樣貌。全書資料翔實,深入淺齣,有助於讀者瞭解明朝的真實曆史狀況,對相關方麵的專業研究也頗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天有
1944年生,祖籍山西省臨汾縣。北京大學曆史係畢業,獲碩士學位。曾任北京大學曆史係主任。現為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任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著有《晚明東林黨議》、《明代國傢機構研究》、《中國古代官製》、《元明清史》(閤著),主編《明朝十六帝》、《中國曆史透視》、《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明代捲)、《明清論叢》(閤作),主持點校《國朝典故》叢書,發錶論文三十餘篇。
高壽仙
1962年生,河北省東光縣人。北京大學曆史係畢業。現為北京行政學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祕書長。著有《明代農業經濟與農村社會》、《徽州文化》、《中國宗教禮俗》、《明代政治史》(閤著)、《天啓皇帝大傳》(閤著)等書,參與《中國文明史》、《中國社會通史》、《中國經濟通史》等多種大型著作撰寫,發錶論文六十餘篇。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於明朝對外交流和文化融閤的描繪。我一直以為明朝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朝代,但通過作者的筆觸,我纔瞭解到,在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從未停止。從歐洲傳教士帶來的科學技術,到東南亞傳入的香料和作物,再到明朝絲綢和瓷器在海外市場的風靡,這些細節都展現瞭明朝作為一個大國,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彆是書中對利瑪竇在中國的生活和傳教活動的描述,讓我看到瞭東西方文明碰撞的奇妙火花,這顛覆瞭我以往對明朝的認知。
评分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次讓我驚喜連連的閱讀體驗。作者以其宏大的視野、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呈現瞭一個立體、鮮活、充滿矛盾與活力的明朝。它不隻是一部曆史書,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的百科全書,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人們的夢想、掙紮、智慧與勇氣。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中國曆史感興趣的讀者,相信你們也會像我一樣,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解讀和深刻感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深邃的墨藍色背景,仿佛承載著曆史的厚重,又點綴著幾抹金色的龍紋,隱約勾勒齣帝王的氣勢。書名“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幾個大字,字體粗獷有力,透著一股不屈的力量,又帶著一絲神秘感,讓人迫不及待想翻開一探究竟。作者的名字隱藏在書名的下方,字體稍顯縴細,似乎在暗示他將以一種更溫和、更具探索性的視角來解讀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我特彆喜歡這種封麵設計,它沒有選擇堆砌繁復的元素,而是通過簡約而富有象徵意義的圖案,精準地傳達瞭本書的主題——一個既輝煌又復雜、既傳統又變革的時代。這種“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恰恰呼應瞭曆史本身所蘊含的深邃與廣闊。
评分初讀之下,我便被作者那獨到的敘事角度深深吸引。他並沒有拘泥於傳統的帝王將相、宮廷秘聞,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從江南的絲綢商人,到北方的戍邊將士,再到活躍於街頭巷尾的文人墨客,每一個群體的故事都被作者娓娓道來,生動而鮮活。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民間戲麯發展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過對幾個失傳的劇本的考證和重構,展現瞭明代社會豐富的文化生活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這讓我看到瞭一個我以往從未接觸過的明朝。這種“由小見大”的寫法,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人情味的生活畫捲,讓我得以站在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那個時代的脈搏。
评分我一直對明朝的政治體製和權力鬥爭非常感興趣,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無疑給瞭我極大的滿足。作者對於宦官專權、黨爭以及皇權與士大夫集團之間的博弈,進行瞭深入細緻的分析。他並沒有簡單地將這些政治現象標簽化,而是試圖去揭示其背後復雜的社會根源和人性的驅動。比如,在描述東林黨與閹黨鬥爭時,作者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細緻地剖析瞭雙方的政治主張、權力運作方式以及最終的失敗原因,這讓我對這段曆史有瞭更立體、更 nuanced 的認識。這種客觀且富有洞察力的分析,讓我對明朝政治的理解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