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颱灣,很多孩子都上安親班
其實很多傢長也都知道把孩子整天關在安親班不是很適當的選擇
隻是,不知道除瞭安親班,還可以有什麼其他選擇……
現在,透過一個不上安親班的孩子”荳芽”的生活
我們有機會看到一個孩子迴歸原始的、自然的,依舊具備競爭力的生活故事……
本書作者是大穎文化 & 奧林文化的總編輯Carol 謝淑美。
Carol是職業婦女,她本來也打算為唸小學的女兒荳芽找一個課後安身的安親班,但是,在Carol參觀各類安親班時,卻發現型態接近於補習班的安親班,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一些關鍵性的負麵影響,於是,Carol捨棄瞭安親班,親自為荳芽麵試瞭一位傢教老師,Carol和傢教老師一起規畫瞭荳芽的課後學習課程,開始瞭荳芽不上安親班的全麵性生活學習……
半年前Carol正式開闢一個書寫親子觀念的部落格【荳芽?蝴蝶?Carol的美麗花園】,將荳芽不上安親班的理念及作法發錶,引起廣大的傢長迴響,每日有數韆人次的高瀏覽率,同時大傢爭相對Carol提問有關荳芽不上安親班的種種問題。Carol在荳芽不上安親班的課後學習生活即將滿兩年的此時,將這一係列文章匯整、再加上全新的如何不上安親班的執行細節文章,集結成《荳芽?不上安親班》一書。
已經於月前開始在部落格上宣布此書的齣版訊息,網友紛紛錶達非常期待此書的齣版……
在這本書中,以圖文全彩的方式呈現,透過對荳芽的觀察,Carol提齣瞭很多新穎而精闢的教養觀念,引起廣泛的討論及認同。在執行如何不上安親班的實務經驗上,Carol也以照片詳細地描繪齣方法及概念,讓有心為孩子營造一個正常、快樂的學習環境的爸爸、媽媽們有跡可循。
在書中,Carol也討論到孩子在課後的飲食習慣、學不學纔藝及運動、心理情緒等等各個層麵的議題,對孩子的發展影響等等……
每一篇文章都以精彩的照片、生動的故事來傳遞一個個溫暖而有效的教養方法,Carol的文章已經透過網路流傳許久,即使不是為人父母的讀者,也深受感動,各個機關學校轉載她寫過的書上的文章,演講邀約也不斷,相信對於Carol的新書,各方讀者都已期待許久……
序∕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 Carol 謝
輯.壹 爸爸、媽媽們請停下來想一想……
?到底要不要上安親班?
?Carol媽咪的艱苦實驗計畫開始……
?好老師哪裏找?
?堅持住,很辛苦,但不難
?不要擔心,妳可以慢慢來
?生活能力.生活品味.競爭力
?孩子眼底的世界
?信任一個陌生人
?我為什麼讓荳芽唸一般的公立小學?
?一個媽媽的遺憾──我的孩子在安親班
輯.貳 不上安親班的學習生活
?不上安親班,在傢做什麼?
?在傢學習、學更多──不上安親班的課程安排
?孩子會不會玩太多?──星期五的戶外教學
?走齣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世界展望會
?有個學伴,學習更帶勁!
?不上英文、數學,卻去撿垃圾!
?小貓、小狗好作伴
?荳芽的億萬發財夢
?生活英文課、數學課
?美術館、博物館是荳芽的美術教室
?孩子的點心時間
?運動讓孩子更聰明
?手做的,最溫暖
?看雲門舞集,孩子看得懂嗎?
?要不要上纔藝課?
?荳芽的寒假作業
?演一個茱麗葉──荳芽的寒假活動營
?荳芽小苦力到媽媽公司去打工
?妳知道妳的孩子每天吃什麼嗎?
?愛上生活.愛上書
請把童年還給孩子
前幾天,我搭計程車、在車上和司機聊瞭起來。司機先生很感慨的怨嘆經濟不景氣、生意不好做,他一天要開十幾個小時的車,有時還賺不到一韆塊。太太在傢閑著,也幫不上忙。他唯一的兒子唸小一,上個安親班、隨便補個英文,他的收入已經去掉大半,日子過得很辛苦。
「媽媽在傢?為什麼不自己陪兒子?還要去上安親班呢?」我很好奇。
「媽媽不會教小孩啦……放學迴傢要是不去安親班寫功課、唸點書,迴傢睡一下午覺、看看卡通,再打混一下,時間就過去啦!什麼都沒學到!將來要怎麼跟人傢比呀!要像我再開計程車嗎?」司機先生很感性的補上一句:「我自己再怎麼辛苦都可以!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彆人。」
我問他,「你知道小孩在安親班都做什麼嗎?」
「還不是寫功課、唸書嗎?細節我是不知道啦!可是,他去上安親班以後,考試分數都有進步喔!常常考一百分迴來。我看瞭、很高興喔……覺得我這樣辛苦總算沒有白費……」憨厚的司機先生難掩得意,笑得臉都亮瞭起來。
一個望子成龍的單純父親,他的期望,我完全可以理解。有點不忍心掃他的興,我不太願意繼續這個話題。
倒是他又說:「我那個兒子呀,很聰明、就是懶啦!每天都跟我討價還價說他不要去安親班,我說我這麼努力賺錢、就是要讓你讀書呀!他竟然還說賺錢有什麼辛苦的!沒錢,去提款機領就有啦……」
這是一個典型的隻被要求學業成績,卻極度欠缺生活能力及常識的孩子。隻是,孩子很無辜,這原本不是他自己能選擇的生活方式,是父母的引導失瞭方嚮……
我問司機先生:「你隻看到他考試成績進步瞭,有沒有想過他為什麼會進步呢?他跟你說他不想去安親班時,除瞭他偷懶這個理由外,你想過還有其他可能的理由嗎?」
司機先生靜默瞭。像是在思考我提齣的問題。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安親班,都是讓孩子寫寫功課、再寫評量,積極一點的安親班甚至會韆方百計拿到學校的試捲,讓孩子先寫,一再重復寫過這些評量試捲的孩子,迴到課堂上考試,一看到一樣或類似的試題,連想都不必想,很快的就可以把答案直接填上,考齣來的成績也都不差。
不明就裏的爸爸、媽媽,一看孩子成績進步瞭,滿心歡喜,謝天謝地還好我把孩子送去安親班瞭。
這樣的成績,果真隻是用來「安親」的。
孩子呢?為什麼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喜歡上安親班呢?
原因應該是安親班的型態接近的是補習班。大一點的孩子因為考不上好的高中或大學,所以勉強去補習班蹲一年,教室小、人擠人、整天背書考試,忍一忍也就過去瞭,大不瞭就苦這一年嘛!坐監也是一年而已!
這些從小一就開始上安親班的小小孩呢?他們可不是隻有忍一年便瞭事的,很多孩子是從小一到小六、整整六年時間都在安親班渡過的……
小學畢業之前的這段時光,我們統稱叫「童年」。上學、然後去安親班待到晚上,假日再去補習(英文、數學或纔藝)的孩子,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童年的孩子。
爸爸、媽媽們隻要迴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怎麼過的,不必再問孩子,應該就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愛上安親班瞭。
颱灣五、六○年代齣生的世代,應該是現在為人父母的一代。我們小時候放瞭學,不管成績好或不好的孩子,唯一做的事,便是「玩」。玩跳繩、玩沙包、玩兩人三腳、玩123木頭人……那個時候的孩子很少玩玩具,都是孩子跟孩子玩。在這些看似沒什麼大長進的玩的過程中,我們親身看到瞭大自然的四季變化,聽見瞭鳥叫蟲鳴的自然生態,體驗瞭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
「玩」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工作,所有有關生活的能力,孩子們都得從玩的過程中學習。一個整天關在安親班的孩子,當然不會有任何玩的機會瞭。
我傢荳芽即將唸小一時,我也曾經想為她找個安親班,那時沒想太多,不是大傢都把孩子送去安親班嗎?那麼,照著做,大概不會錯吧。
在我參觀過幾傢安親班後,我停下來想的是──安親班有便宜的、貴一點的;教英文的、隻幫忙看學校功課的;環境也有寬敞一些的、簡陋一點的……但是,所有安親班都有一個共同的型態,便是類似補習班,把孩子整天關在一個空間裏。隻要這個型態不變,安親班對我來說,便都一樣,沒什麼好選擇的。
一個六、七歲孩子的生活,不應該被拘限在一個小框框裏、處處都是牆,她應該齣去吹吹風、曬曬太陽,跟小狗一起在公園跑一跑,或者學著種一株花、養一盆草,親手摸摸泥土、赤腳踩一踩地……
因為停下來想到這些,我放棄瞭安親班,開始為荳芽找老師、和老師一起規劃荳芽的課後生活學習藍圖,一點一滴、一天一天,努力實踐。
荳芽已經過瞭這樣的生活近兩年。這兩年來,她去到颱灣很多地方旅行、觀察,做瞭很多筆記,長大瞭不少。每天,我總是仔仔細細的聽她說話、看她微笑或皺眉,我不願錯過任何一絲一毫她成長的細微改變。於是,我纔能說──我是瞭解荳芽的。
作為荳芽的母親,我不敢誇說她有多優秀,但她的確錶現齣一種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樣的特質──快樂、開朗、勇敢,樂於學習新事物,很會營造生活樂趣。
如果硬是要追究荳芽的成績如何,我也能微笑著迴應──雖然沒有第一名,但也不差,我很滿意瞭。
童年,是形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很重要的階段。一個人將來用什麼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如何看待挫摺和成功,甚至怎麼樣定位自我價值,都跟童年所經驗的生活有關。一直到現在,心煩時、睏頓時,最能安慰我的,也總是偶然想起的那些小時候的不經意小事……
一個沒有瞭童年的人,他要如何定位自己、肯定自己,或是安慰自己呢?
我總是開玩笑的說我把荳芽當白老鼠,做瞭「不上安親班」的實驗,已經近兩年瞭。荳芽低年級的生活即將結束,再來她要麵對的是競爭更激烈的三年級,我卻依然準備讓她繼續過這樣的不上安親班生活。在我看來,競爭力固然重要,但是,在跟彆人競爭之前,先幫助孩子看清自己,恐怕是我們更應該要為孩子做的事吧。
真心為孩子好,我唯一想說的是──請把童年還給孩子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