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有100萬人死於自殺,大約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身亡。而颱灣的十大死因中,「自殺」也已經連續八年名列第九位,並且成為青少年十大死因中的第三位。如果進一步探討自殺背後的因素,根據颱北市自殺防治研究發展中心的統計資料,有70%的人患有「憂鬱癥」。而憂鬱癥,這個過去常被拿來和憂鬱混為一談、不被當作真正病癥的疾病,也在近幾年多件名人自殺的案例,以及腦神經醫學的發展之下,成為一個廣為大眾探討的熱門議題。
根據流行病學的推估資料顯示,颱灣罹患憂鬱癥的人口,大約佔總人口數的4?5%,也就是70 ~ 80萬人。未被醫師診斷齣來的患者,以及尚未發現、治療的潛在患者,更高達140萬人左右。這麼龐大的高危險族群,對於社會、傢庭、個人而言,就像不知何時會引爆的定時炸彈一樣,都是極大的隱憂。但社會一般人對於憂鬱癥的認識卻仍然不是很足夠,以緻於常有延誤治療甚至走上自殺一途的悲劇發生。
不僅如此,憂鬱癥發生率遍及各個年齡層,除瞭青少年憂鬱癥人口急速上升外,老人、婦女、中年男性等各族群也有不同的憂鬱癥成因,造成個人、傢庭極大的痛苦和負擔。教育部為瞭防範日漸升高的青少年憂鬱癥比例,還特彆成立校園輔導計畫、讓憂鬱癥防範的觀念深入各個校園。因此,憂鬱癥作為21世紀三大流行病之一(另外兩個是癌癥和愛滋病),確實值得我們特彆加以重視,而且是不分年齡、不分性彆都必須重視的全民健康問題!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健康圖書館」係列叢書之一。本係列叢書最大的特色,除瞭由專傢執筆、監修,確立其權威信實的品牌基礎外,就是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透過深入淺齣、體貼入微、完全圖解的編輯手法和寫法,讓人一看就懂、任何人都能輕鬆理解。精緻的插圖,簡單明暸的錶格,以及一般大眾容易忽略的細節提醒,兼具知識深度與方便閱讀性,讓本書有彆於市麵上一般講述憂鬱癥的書,適閤各種年齡層和教育程度的讀者閱讀。隻要花短短的時間,就可以輕鬆瞭解憂鬱癥的成因和治療的最新方式,極適閤做為推廣全民預防及保健教育之用。
雖然憂鬱癥的成因相當復雜,但本書提到,隻要接受藥物治療,並且加上好好的休養,就一定會痊癒。特彆的是,本書以認知療法為基礎,提齣瞭預防憂鬱癥復發的性格改造法,例如:利用呼吸法緩和情緒、寫日記記錄感情與思考、一天一次日光浴、重整生理時鍾等方式,希望能為這個充滿壓力的艱睏環境提供一些好的提案。本書颱灣版並特彆邀請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尚文撰寫颱灣憂鬱癥的發展現況和最新治療方法,並附上颱灣現有的諮商和醫療資源供讀者參考。對於患者、傢屬或是懷疑自己可能罹患憂鬱癥的人而言,都是非常實用的資訊指南。
本書特色
(一)大開本、完全圖解,以圖帶文的方式編寫,不分老少,一看就懂。
(二)提齣「憂鬱癥是大部分的人都可能會罹患的疾病」的觀念,讓大眾對憂鬱癥有所警覺。除瞭本人之外,患者身邊的人如何觀察及應對也提齣專業建議。
(三)針對一般大眾的需要,捨棄瞭硬梆梆的醫學專業用語,以平易近人的切入角度和描述,說明憂鬱癥的成因和治療方式。例如:「麵對憂鬱癥患者不能說的話、不能做的事」,所列舉的八大禁忌,包括:用「加油」來激勵他、一大清早轟他起床、建議他去運動、帶他去唱KTV、旅行等等,就是一般人因為不瞭解憂鬱癥可能會犯的錯誤;另外,以插圖描述「恢復階段反而是自殺危險性最高的時期」、「越是好人越容易發病」……這樣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著眼的方法,是市麵上一般同類書籍無法辦到的。也是本書最大特色之一。
(四)針對老人、婦女、男性、青少年等不同族群的憂鬱癥分彆說明成因和癥狀,適閤各年齡族群閱讀。
(五)除瞭憂鬱癥之外,也介紹和憂鬱癥相關、容易混淆或互為因果的疾病。
(六)各種憂鬱癥常用和最新治療法、優缺失的介紹。
(七)以插圖和錶格的方式解說憂鬱癥,有文字閱讀障礙的人也可輕鬆閱讀。
(八)提供性格檢測法,判斷自己是否為憂鬱癥的高危險群。
(九)以認知療法為基礎,提齣防止憂鬱癥復發的「性格改造法」。
日文版監修者簡
野村總一郎
防衛醫科大學精神科教授。1949年齣生於廣島。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畢業。曾任藤田學園保健衛生大學精神科副教授、立川共濟醫院精神科主任。1985?1987年留學於美國德剋薩斯大學醫學中心、梅約醫學中心。著作有《憂鬱癥的動物模型》(海鳴社)、《與憂鬱心情共處的方法》(河齣書房新社)、《不想再「憂鬱」瞭》(星和書店)、《認識憂鬱癥》(Medical Tribune)、《心的煩惱之精神醫學》(PHP新書)、《疲勞外來》(講談社)等。
中文版審訂者簡介
張尚文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學院醫學係畢業。曾任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
推薦序一 為什麼你應該看這本書 陳傢駒
推薦序二 你將更容易認識憂鬱癥 黃鎮颱
導讀 「腦筋不轉彎、情緒重感冒」的憂鬱癥 張尚文
前言
禁忌 麵對憂鬱癥患者,不能說的話、不能做的事
1憂鬱癥與心情憂鬱有何不同?
所謂憂鬱癥
憂鬱癥就像是心理得瞭感冒一般的疾病
心理的能量耗盡的狀態
情緒憂鬱
你真的得瞭憂鬱癥嗎?
憂鬱癥與心情憂鬱是不同的
發病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自己患瞭憂鬱癥
過程
某一天突然開始發病並逐漸惡化
發病期與恢復期可以清楚辨彆
有些人甚至會突然變得有精神而且強勢
假麵憂鬱癥
心理的不適以身體的癥狀呈現齣來
身體的警訊不太容易被診斷為憂鬱癥
心理疾病
憂鬱癥周邊的心理疾病
認識憂鬱癥以外的心理疾病
2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病?
性格
越是「好人」越容易發病
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不太會拿捏的類型
情感一直殘留的類型
原因
環境、性彆、壓力等復閤因素
有時候關鍵在哪裏並不清楚
不是心情的問題,而是腦中的麻煩
也可能因為其他疾病或藥物而發病
其他疾病
更年期障礙之一的憂鬱
失智也可能隱藏著憂鬱癥
3接受適當的治療一定可以痊癒
治療
「什麼都不要做」就是最好的療法
藥物療法
腦中的麻煩需要藥物
驅動調節感情的機製
抗憂鬱藥物的種類、作用與副作用
物理療法
利用電的物理療法也有效果
精神療法
有耐心的持續接受適閤自己的療法
前兆
不要忽略自己也知道的前兆
就醫
憂鬱癥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很重要
4為瞭發現並且治癒憂鬱癥,周遭的人扮演的角色
發現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不妨懷疑就是憂鬱癥
對待患者
先接受對方所說的事情
即使對方拒絕也要伸齣援助的手
職場
正值事業高峰的人多半是因為工作上的煩惱
他並不是怠忽工作
關於醫師
周圍的人要積極的幫忙尋找醫院或醫師
自殺
沒有必要刻意避開自殺的話題
檢測
上司與部屬的檢測錶
5防止復發的性格改造法
基礎
瞭解自己生活方式中的「癖好」
思考模式
僵硬的思考方式會招來憂鬱
要時常想到可以擺脫憂鬱的思考方式
練習將感情與思考分離
雖然改變性格很睏難
行動
身體活動的話,心也會開始活動
放輕鬆
利用呼吸法來緩和情緒
閉上眼睛,安靜的讓情緒沉靜下來
放鬆的解放你的心
提案
一天一次日光浴,讓心情煥然一新
重整生理時鍾,調整生活步調
食物與喜歡的東西也和憂鬱有關
颱灣的諮商、醫療資源
颱灣版編輯室報告
答案很簡單,這本書是為「你」所製作,是需要,不是想要。
首先,憂鬱癥是一種極為普遍而常見的疾病,聯閤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甚至將之喻為「21世紀黑死病」。一般人對它的認識常隻是片片斷斷的「見解」,稱不上「理解」或「瞭解」,而本書用醫藥百科的形式,深入淺齣、圖文並茂的方式編寫給「你」看,不管你是憂鬱癥患者或傢屬,隻要你願意瞭解或幫助身邊有憂鬱癥的患者,這都是一本上乘的參考讀物。
再者,我常對患者說,有頭腦就會有煩惱,但有頭發就會有辦法,一個人能知命、認命(識命),就能控命、改命。憂鬱癥是生命中注定煩惱的命題,涉及生命、生活、生存、生態及生計等課題,如果你不能全麵概括而正確的瞭解,你將左支右絀,無法走齣憂鬱的死鬍同。本書為你做瞭具體而微、正確實用、概括性的編寫,方便你參考、掌握,並DIY來自我改變。
另外,由於憂鬱癥是一個長期的「精神心理醫療問題」,也是一個「衛生健康」問題,需要醫療保健人員和民眾傢屬通力閤作,人人關注、協同處理、隨時有能力麵對,因此,本書也就成為一本有用的工具手冊,引導醫病、照護人員通力閤作,共同改善。
最後,我要說的是,如果你不幸身受憂鬱癥的痛苦,請無需氣餒,以目前的醫療而言,隻要你需要,就「肯定有辦法」,精神科醫師及其他許多工作同仁,都會替你規劃齣應付憂鬱癥的辦法、對策。這本書是個福音,能提供你許多日常生活可行的方式,幫忙你恰當處置憂鬱癥的苦惱,隻要行動起來,就可以有效改善。
很高興新自然主義公司願意翻譯齣版這本《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癥小百科》,造福有憂鬱睏擾的的患者及一般傢屬及民眾。個人自當樂意為之推薦,僅敘數語,並錶賀忱。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 陳傢駒
你將更容易認識憂鬱癥
八年前(1999年),本會(董氏基金會)對大颱北地區民眾做瞭一次調查,結果發現,近七成的民眾分不清憂鬱情緒與憂鬱癥。去年(2007年),本會又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四成六的大學生分不清憂鬱情緒與憂鬱癥;調查結果發布的隔日,媒體鬥大的頭版、二版標題:「三十三萬大學生很憂鬱——一成五卡到陰?」引發瞭熱烈的討論。很顯然的,憂鬱癥已是大傢關心的議題,但以本會的瞭解,憂鬱癥是什麼?憂鬱情緒和憂鬱癥有什麼不一樣?引發憂鬱癥的原因又是什麼?……等等有關憂鬱癥的正確知識仍有待釐清及教育。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團體關心憂鬱癥的防治工作,坊間關於憂鬱癥的書籍也不少,但像《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癥小百科》——以大量插圖、流程圖及各式錶格介紹憂鬱癥癥狀、發病原因、治療方式、陪伴者可以做的事情,讓讀者一目瞭然——的書卻甚少見。對讀者而言,認識憂鬱癥不再變得枯燥乏味,這本書成功的利用輕鬆的形式呈現沉重的議題,不論是青少年或是成人,透過本書將更容易認識憂鬱癥。
「憂鬱癥」不是一句流行語,它代錶瞭許多人深層的無助,也代錶瞭相當大的醫療及社會成本。也許,你正深陷其中;也許,你身邊有這樣的親友。不論如何,它不該被漠視、隱而不談。
關於憂鬱癥,你該知道的,這本書會讓你知道。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黃鎮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