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美術全集」係列第十七冊
作者繼《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後,另一本圖文豐富的佛教美術著作
蒐羅經年的曼荼羅圖片,深入淺齣的文字敘述
經由曼荼羅的空間美學,趨近佛教的教義核心
復雜抽象的符號、深奧難解的寓意,是曼荼羅經常予人的印象。由於映現著與今天的我們有韆年萬裏之遙的古印度、西藏或中國古代的佛教教義原理,曼荼羅的圖像錶現,盡管精細且通常色彩繽紛,總是在宗教的持護下顯得難以睥睨。「佛教美術全集」係列於2007年初齣版第十七冊《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由涉獵藏傳佛教修行法多年、且已齣版多本佛教美術著作的蔡東照執筆。作者於撰寫本書期間罹患癌癥,在數度進齣醫院的同時,仍著力於修改本書內容,使其成為作者生年最後一本心血著作。
曼荼羅,梵文原義為「悟法的場所」或「萬德聚集之處」,在印度佛教高僧的歸類下,通分為自性曼荼羅、觀想曼荼羅與形象曼荼羅三類。其中形象曼荼羅即是今日人們普遍認識的曼荼羅,為一種具象的繪畫或雕塑,依形態又分為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摩曼荼羅等「四曼」,通常採內方外圓或內圓外圓的形式,用來代錶古印度宇宙觀中九山八海的須彌世界,在佛教的特定儀式中發揮開悟啓示、協助觀想的作用。
作為祭典儀式中諸神降臨的壇城的曼荼羅,原來在印度佛教中,是於每次修行儀式開始前製作,結束後隨即銷毀,因此古印度的曼荼羅留存至今者屈指可數。今日所見的古代曼荼羅,主要得益於將曼荼羅轉繪於紙上,隨每迴儀式展開與捲起的唐代僧人,以及藏傳佛教傳人在寺院各處留下的曼荼羅壁畫。
本書以這些在時間長河中演變齣韆萬樣貌的曼荼羅為對象,讓曼荼羅的藝術錶現領在前頭,次第介紹大悲胎藏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勝樂曼荼羅、集會曼荼羅等各種曼荼羅及和它們擁有相同旨趣的文化圖像,因目的、製作方式和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演化齣的繁多形態、紋樣與藝術特性,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詳細描述繪製不同曼荼羅的步驟。透過本書蒐羅經年的豐富圖片與識廣入微的精細解說,讀者將可在圖像引領下,逐步趨近在曼荼羅中互為參照的藝術與宗教哲學核心,並經由曼荼羅韆迴百摺的美學,進入佛教的奧祕世界。
作者簡介
蔡東照
1949年生於颱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畢業。佛教藝術學者,曾任《儂儂》雜誌、《媽媽寶寶》雜誌創辦人與總編輯。
著作
《從頭到腳看女人》、《從古到今看西洋女人》、《白話本西藏中陰度亡經》(曼尼文化)
《內灣的故事》、《颱灣鄉土民俗圖集》(聯經)
《解開密宗輪廓與奧義》、《進入曼荼羅與佛尊對談》、《漢傳佛教顯密諸尊曼荼羅》、《佛部菩薩部曼荼羅》、《女尊天眾護法曼荼羅》、《聖綠度母與白度母》(唵阿吽)
《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神祕的曼荼羅藝術》(藝術傢)
序.用新生命譜齣曼荼羅樂章
觀自在菩薩種字沙曼荼羅製作過程
壹.曼荼羅真諦與醍醐
曼荼羅到底是什麼?
曼荼羅孿生姊妹揚陀羅
曼荼羅的菟絲女蘿蔓藤
貳.須彌山器世間曼荼羅
九山八海巍然浩瀚
我們大傢都是曼荼羅
曼荼羅與真言宗檀陀羅
參.悲憫眾生敬獻曼荼羅
結供養手印獻曼怛
肆.大悲胎藏生曼荼羅
純潔子宮孕育大悲心
真言宗最後舵手空海
伍.繪製胎藏曼荼羅要訣
繪修曼荼羅儀軌次第
突破傳統的叛逆佛尊
陸.金剛頂金剛界曼荼羅
金剛界九會曼荼羅
金剛界曼荼羅美術觀
柒.無上瑜伽部曼荼羅
自詡無上的高纔爵尊
黑話隱語相隨婀娜姿色
捌.繪製祕密集會曼荼羅要訣
解讀祕密集會曼荼羅
根本曼荼羅琳琅絢爛
玖.飲血忿怒勝樂曼荼羅
大成就者偏愛遏羅迦
剝繭解讀勝樂曼荼羅
根本曼荼羅勝樂六十二尊
拾.繪製勝樂輪曼荼羅要訣
宮殿六道牆麵畫法
三層樓閣與大門畫法
大樂三祕輪與輪幅畫法
八大遏羅迦沙曼荼羅製作過程
參考書目
圖版索引
序.【用新生命譜齣曼荼羅樂章】∕蔡東照
諸佛引領上窮碧落下黃泉
二○○三年,完成與日本攝影傢加藤敬閤作之《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翌年九月,打算送本書《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稿件到藝術傢齣版社時,竟被突如其來的一場「天堂與地獄之旅」,使交稿時間整整延誤瞭一年。
交稿前一週,鬼使神差,到醫院參觀畫展。同時看到醫院推廣健康檢查海報,心想既來之,順便檢查一下也安之。隔週去看報告,醫師說我擁有像三十五歲、使人羨慕的健康身體。
走齣醫院大門,想起最近數度腸胃不舒服,於是迴頭掛號……。
……耳際響起有人叫我的呢喃聲,是內人。我躺在開刀之後的恢復室,接著被送進加護病房。恍惚之間記得「食道癌」開刀之前,醫師說我的體能很好,約三到五天就能從加護病房移到普通病房。沒想到在加護病房昏昏沉沉度過十天,神識一直穿梭在我寫的神祕曼荼羅圖像裏,從第一幅神遊到最後一幅,諸佛菩薩一一和我打照麵、一一指齣文稿和圖像的錯誤所在。
加護病房的「片斷時間」,似乎都很清醒。曾告訴來探病的妹婿,說閻摩法王與我談瞭哪些話;告訴內人說我曾進入祕密集會曼荼羅;指著燈火閃爍的八裏焚化爐煙囪,告訴護士說那是法幢;齣示我與諸佛菩薩精采對話的筆記,內人當場假裝看得懂,齣院後我纔發現像乩童寫神諭,有看沒有懂。
十月中旬齣院,斷然拋棄寫好的文稿,從第一個字開始重寫,內容正是在加護病神遊曼荼羅世界的翻版。每每聽人談起怪力亂神煽情經驗,我總是嗤之以鼻,沒想到現在自己用怪力亂神口氣說:我在加護病房神識上窮碧落下黃泉,獲得諸佛菩薩教誡,從鬼門關迴來,又花一年時間重新寫成本書。
生活之中離不開曼荼羅藝術
曼荼羅的原點是「輪圓具足」,為預防輪圓隨性擴張到無法控製,也為瞭防止外力任意介入,擾亂原有的秩序,於是在最外麵加上一層圓形或方形的結界(s?m?bandha),以維護曼荼羅聖性空間的完整性,這樣的觀念,自古就存在世界各民族的食衣住行與哲學思想裏。
從美術觀點來說,造型之美韆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最美觀也最耐看、永遠不被淘汰的非「圓形」和「方形」莫屬。從含藏哲學觀念的太極圖和八卦圖,到戰國時代的金銀錯狩獵紋鏡,甚至建築物與傢具等都是如此。
住在離遙遠非洲與南美洲的原住民,或美洲原住民之印地安族,他們不但發現輪圓的奧妙,還從其中體驗齣「靈異」,而且成為禳解驅邪避魔、祈請風調雨順必備的護符與圖籙。
佛教思想自印度散開之後,曼荼羅輪圓思想跟著滲入各國佛教圈,使許多建築物以擁有曼荼羅造型為榮。小乘佛教圈高棉吳哥窟支提塔寺、印尼爪哇波羅浮圖、金剛乘佛教圈的西藏桑耶寺與白居寺,還有明清時代的故宮和天壇等,在在誇示曼荼羅造型之美。事實證明,時至今日,遊覽前述曼荼羅建築物古蹟之時,觀光客無不贊嘆宏偉處浩氣貫長虹、細膩處巧奪天工。
曼荼羅茅塞豁然開朗
初次目睹大曼荼羅,是在東密啓濛上師阿闍梨賴富本宏教授主持的實相寺,麵對二.五公尺高的曼荼羅,震懾心情難以言詮,就此迷上瞭。
數年後,在皈依上師法王貝瑪諾布仁波切的引導下,利用曼荼羅盤「投華得佛」:我把鮮花拋在五方佛的阿?如來上麵,從此以阿?如來為本尊。本書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單元,會說明何謂投華得佛。
一九九六年十月,僅在颱北有過一麵之緣的日本朋友,傳真告訴我:京都美術館正在舉辦「沙漠的美術館.永遠的敦煌」展覽,裏麵有曼荼羅。於是和內人飛往京都參觀。展品其實沒有曼荼羅,而是類似曼荼羅的敦煌藻井圖案;雖非我心嚮往的曼荼羅,仍不虛此行。
二○○○年九月,日本真言宗寺院龍頭東寺,舉行十年一度的曼荼羅展,和內人趕往京都。前後三天,流連東寺寶物館的曼荼羅世界裏,形同身處諸佛國淨土,感同身受戒定慧之中的喜樂與空無真諦。
往後一段期間,應濛藏委員會、中央日報社、鴻禧美術館和各佛學社團等邀請,演講曼荼羅藝術,可惜總是自覺不甚滿意。有一天,很幸運在觀想藝術公司聆聽張宏實先生演講曼荼羅藝術,內容精采,使我內心有如天雷勾動地火,茅塞頓開,發現自己的缺點是太學術化瞭;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優點?
無數貴人牽引踏上曼荼羅之路
撰寫本書,幸運的事不止一端。敝宅壇城佛像為參與建造西來寺之賴氏兄弟的傑作,有天賴先生突然送我一麵玻璃縴維曼荼羅,讓我大感意外,這是我擁有的第一件曼荼羅作品,當時湧生不知何以迴報的心情。賴先生說:「我想你以後會寫曼荼羅的書籍,就送你這麵曼荼羅當做契機吧。」
因此契機,使我陸續收集很多曼荼羅作品,包括從日本東寺買迴來的六幀曼荼羅。
一九九七年,執筆《白話本西藏中陰度亡經》草稿期間,經白玉烏金喇嘛聯係,委請鐵丘確林畫師貝瑪喇嘛繪製文武百尊唐卡。那時他突然拿齣一幅一百五十公分見方的〈文殊師利九尊曼荼羅〉,說「我一直在等待有緣人,終於齣現瞭,送給你吧!」乍聽之下,有點像開玩笑,我不敢接受;但一旁的烏金喇嘛說,貝瑪喇嘛從不打誑語,勸我收下來。貝瑪喇嘛是「畫師喇嘛」,依照佛法規定,不可以把畫好的唐卡或曼荼羅賣給人傢,所以拒絕我給他任何形式的報酬。他擅長於曆算占蔔,拉著我的手,神祕兮兮地說:「有一天你會寫曼荼羅的書,這幅曼荼羅派得上用場。」
還在撰寫《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的期間,必須先畫好綫畫圖稿,再拿到便利商店影印。纔印幾張就來瞭位女士,我禮讓她優先。沒想到她是噶瑪巴弟子,正巧來影印造像度量圖稿和綫畫曼荼羅,慷慨地多影印一份相贈;我滿懷欣喜地謝謝她,並說無論如何,會好好善用這些曼荼羅;現在就是瞭。
有次不知道為何心血來潮,衝動地去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誰知道廣宣部主管竟然是老同事郭玉文小姐,隨之獲得張富傑先生幫忙,惠藉徐嘉宏拍攝的「沙曼荼羅製作過程」照片,刊載於《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上。就這樣,一再齣現貴人,挑起我撰寫「曼荼羅藝術」的念頭。
曼荼羅人間處處有溫情
一九九八年,幸運採訪來颱的寜瑪巴敏珠林敏令赤欽法王,會後採訪製作曼荼羅的敏珠林喇嘛。透過翻譯,我們相談甚歡,他把從印度帶來的壓箱寶貝——數十張曼荼羅畫稿,悉數讓我拍照。
數年後,有幸到福華飯店採訪薩迦法王。薩迦法王是我所採訪過所有法王、轉世佛活、仁波切和堪布喇嘛之中,極少數不接受跪地三頂禮的藏傳佛教上師,儼如不喜歡眾人對他繁文縟節參禮的聖嚴法師,這種風氣值得提倡。採訪後,與隨行喇嘛閑聊藏傳佛教的唐卡和曼荼羅美術,過沒多久,就收到從印度寄送來的CD,裏麵盡是薩迦派手繪古老曼荼羅唐卡,讓我既驚又喜。
我在濛藏文化中心學習基礎藏文,幸運獲得楊嘉銘先生協助,讓我盡興拍攝文化中心珍藏的觀自在菩薩沙曼荼羅。從而得知這件沙曼荼羅由寜瑪巴聞思修佛學會在十年前負責製作,於是前往該學會求教。
萬萬沒想到,聞思修正忙於處理甫於颱北巨蛋舉行結束,由貝諾法王弘法之二○○五年十月「世界和平眾生願樂大成就法會」的善後工作。他們還為此法會製作瞭一座立體羯磨曼荼羅。筆者幸運得到住持釋迦仁波切慷慨應允,拍攝到以為絕無機會拍攝的羯磨曼荼羅;若是去年交稿,就看不到這些曼荼羅瞭。
在一連串幸運之外,最讓我驚喜的,是闊彆多年的寜瑪鄔金喇嘛,雲遊行腳印度拉達地區,走遍藏傳佛教大小寺院,在著名的阿濟法輪寺、吉祥?字寺、道頂寺、吉祥法林寺和水晶寺等處,甚至到古老的達波寺,拍攝許多曼荼羅壁畫送我。這些照片,雖無法與專業攝影傢加藤敬先生的相提並論,有焦距不準的、也有變形的,但是對我來說,張張皆為難能可貴珍品!
迴首前塵,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巧閤安排,或受到鐵丘貝瑪喇嘛一語成讖的影響,不知不覺燃起瞭我想用輕鬆筆調撰寫曼荼羅藝術的念頭。……
走筆至此,想到劉鶚自《西?記》和《琵琶記》各摘齣一句話,拼在一起當做名著《老殘遊記》最後一段神來之筆的佳聯:「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瞭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我藉用後半句,來形容撰寫本書緣起的幸運奇遇際會,它可以說簡直像是前生注定事,不能錯過的「因緣」!
老實說,我拿到《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曼荼羅」對我來說,感覺就是很遙遠、很宗教的東西。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它不是那種死闆的學術書,也不是那種隻有幾張圖片然後講解一下就算瞭的。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你會感覺到他/她對曼荼羅藝術充滿瞭熱情,並且很想把這種熱情傳遞給你。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探討瞭曼荼羅在心理學上的應用。我之前一直以為藝術隻是美學的東西,但這本書讓我發現,曼荼羅竟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內心,甚至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工具。書裡有一些實際的案例,講述瞭人們透過創作和觀賞曼荼羅,如何找到內心的平靜,如何解決一些長期的睏擾。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好看,更有實質的意義。 而且,書裡的圖像是真的非常非常精緻,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我最喜歡的幾頁,是那些展示不同風格曼荼羅的,有極簡風格的,也有繁複華麗的,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作者在介紹這些圖案的時候,也會順帶解釋它們背後的故事和象徵意義,所以你看著這些圖案,不隻是在欣賞,還在學習。這讓我在觀賞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新的發現。 另外,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我也非常喜歡。它不是那種隨隨便便的設計,你會感覺到每一頁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字體的大小、行距,還有圖片的編排,都讓人感覺很舒服。我常常會隨手翻開一頁,然後就一頁一頁地看下去,完全停不下來。它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除瞭內容的吸引,還有視覺上的愉悅。 總而言之,這本書《神祕的曼荼羅藝術》是我近期讀過最讓我驚喜的一本書。它讓我對曼荼羅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發現瞭藝術在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我會推薦給所有對藝術、心理學,或者隻是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點寧靜的朋友。它絕對是一本值得你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的好書。
评分這本書《神祕的曼荼羅藝術》根本就是一本視覺饗宴!每次翻開,都覺得眼睛被各種繽紛的色彩和精緻的圖紋給療癒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那些詳細的圖解,它不隻是展示美麗的曼荼羅,更深入地解釋瞭每一個符號、每一種顏色背後所代錶的含義。我之前對曼荼羅的印象就是很複雜、很難懂,但這本書把它們拆解開來,用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現,讓人能夠慢慢品味其中的奧妙。 我記得有一章節講述瞭不同文化中曼荼羅的演變,從古老的印度、藏傳佛教,到現代的心理學應用,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這個看似簡單的圓形圖騰,竟然承載瞭如此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條理,就像在引導你一步一步地探索一個古老的寶藏。我特別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讓這些知識變得枯燥乏味,反而融入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被吸引進去。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有一些關於曼荼羅創作的技巧和靈感。我不是學藝術的,但書裡提供的那些方法,像是如何選擇顏色、如何構圖,都非常實用。我嘗試著按照書裡的步驟,畫瞭幾張屬於自己的曼荼羅。雖然我的畫風還很生澀,但整個過程卻異常的放鬆和專注。當我完成一幅畫,看著它在紙上漸漸成形,那種滿足感是言語難以形容的。它讓我發現,原來藝術創作並不遙遠,每個人都可以擁有。 我還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創作,它更是關於「觀想」。書裡有許多引導性的文字,鼓勵讀者透過觀察曼荼羅來達到內心的平靜。我常常在壓力大的時候,翻開這本書,找一張喜歡的曼荼羅圖案,靜靜地看著,讓自己的思緒隨著圖案的紋理流動。漸漸地,你會發現內心的煩躁慢慢被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這種感覺,真的太難得。 總之,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夠讓你暫時忘卻煩惱,沉浸在美麗與智慧中的書,《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不僅能讓你欣賞到絕美的藝術,更能帶你進行一場心靈的探索之旅。我會把它推薦給所有對藝術、文化,或者隻是想尋找一份內心平靜的朋友。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嚮導,引領你走嚮一個充滿色彩和無限可能的世界。
评分一看到《神祕的曼荼羅藝術》這本書,我就被封麵那個深邃的藍色和金色的交織圖案深深吸引瞭。這本書真的超乎我的預期,它不隻是關於曼荼羅的圖片集,更像是一本帶你進入一個全新世界的鑰匙。我本來以為曼荼羅就是一些複雜的圖案,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背後蘊含的豐富文化和精神內涵。 書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它探討瞭曼荼羅如何被用來進行冥想和自我療癒。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瞭曼荼羅圖案如何能夠幫助我們專注、平靜心靈。我嘗試著書裡介紹的幾種方法,每天花幾分鐘時間,靜靜地看著書裡的曼荼羅圖案,然後讓自己的呼吸隨著圖案的中心嚮外擴散。沒想到,這個簡單的練習,真的讓我感覺到壓力減輕瞭不少,思緒也變得清晰瞭。 而且,這本書裡的圖片質量真的沒話說,每一張都非常精美,而且色彩飽和度很高,感覺就像真的一樣。書中還介紹瞭很多不同風格的曼荼羅,有的傳統,有的現代,看得我眼花繚亂,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作者在介紹這些圖案的同時,也會穿插一些關於它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讓我在欣賞美的同時,還能學到知識,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 另外,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也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介紹,反而充滿瞭故事性和引導性。你會感覺到作者非常用心地在分享他/她對曼荼羅的熱愛,並且很想把這種熱愛也傳遞給你。我常常會在晚上睡前,隨手翻開這本書,然後就被裡麵的文字和圖片深深吸引,不知不覺就看進去瞭,然後帶著一種平靜的心情進入夢鄉。 總結來說,《神祕的曼荼羅藝術》是一本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心靈啟發的書。它讓我對曼荼羅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發現瞭藝術在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我會把它推薦給所有想要尋找內心平靜,或者對藝術、文化感興趣的朋友。這本書絕對是你值得擁有的一件精神上的珍寶。
评分初拿到《神祕的曼荼羅藝術》,我心裡其實還有些疑慮,畢竟「曼荼羅」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很有距離感,總覺得離我這個普通人有點遠。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那些美麗得令人窒息的圖案吸引住瞭。書中的曼荼羅,有的色彩斑斕,像盛開的繁花;有的則簡約淡雅,卻散發齣寧靜的力量。每一幅圖案都像是個小小的宇宙,蘊含著無限的奧秘,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曼荼羅「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的講解。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論述,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讀者理解曼荼羅的構成原理。書中提供瞭許多簡單的練習,即使是對繪畫完全沒有概念的人,也能夠跟著步驟,畫齣屬於自己的曼荼羅。我嘗試著畫瞭一幅,當我把顏料一點一點地塗抹在紙上,感覺自己也進入瞭一種專注而平靜的狀態,所有的雜念都煙消雲散瞭。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畫」的藝術,它更是關於「心」的藝術。作者深入淺齣地探討瞭曼荼羅在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如何被現代心理學運用來幫助人們探索內心、尋求療癒。讀著這些內容,我纔明白,原來這些複雜的圖案,其實承載著關於宇宙、關於生命,甚至關於自我成長的深刻智慧。它讓我在欣賞美的同時,也進行瞭一場心靈的洗禮。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非常有巧思,每一頁的設計都充滿瞭藝術感,圖片與文字的搭配恰到好處,讓人閱讀起來既有視覺的享受,又不至於因為過多的資訊而感到疲憊。我常常會在午休時間,隨手拿起這本書,翻到其中一頁,靜靜地欣賞圖案,閱讀文字,然後你會感覺到一股溫柔的力量,慢慢地注入你的內心,讓你重新找迴平靜和力量。 總之,《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絕對是一本值得你細細品味的寶藏。它不僅能讓你領略曼荼羅藝術的獨特魅力,更能引導你進行一場深刻的心靈探索。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藝術、對生命、對自我成長感興趣的朋友。它就像一位溫柔的引路人,帶你走進一個充滿色彩、充滿智慧的奇妙世界。
评分哇,一拿到這本《神祕的曼荼羅藝術》,就覺得整個人都沉靜下來瞭。封麵那個暈染開來的紫色和金色,還有中間那個細緻到不行的圖騰,真的讓人一眼就愛上瞭。我平常對藝術類的書其實沒有特別研究,但這本真的不一樣,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論文,也不是那種讓你看瞭就想睡的導覽手冊。它更像是一個邀請,邀請你一起走進一個充滿想像的世界。 我記得剛開始翻的時候,我被那些曼荼羅的圖片震懾住瞭。每一張都像是經過無數次的精雕細琢,線條的粗細、顏色的深淺,甚至是留白的運用,都恰到好處。我一直覺得曼荼羅是一種很宗教、很遙遠的東西,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親切的方式介紹瞭它,好像它就在你我身邊,而且充滿瞭生命力。它講瞭一些關於曼荼羅的歷史背景,還有它在不同文化中的意義,聽起來很學術,但作者的筆觸很生動,完全不會讓人覺得枯燥。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還包含瞭一些可以動手嘗試的練習。我之前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畫曼荼羅,但看著書裡一步一步的引導,還有那些簡單的幾何圖形,我竟然真的照著畫瞭起來。一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但當我專注在畫的過程中,所有的煩惱都好像消失瞭。那個專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癒。畫完第一張的時候,雖然沒有書裡那些專業老師畫得那麼完美,但那種從無到有的成就感,真的太棒瞭。 而且,這本書不隻是一本關於「畫」的書,它更是一本關於「觀」的書。作者在書中探討瞭很多關於曼荼羅的象徵意義,比如宇宙的結構、人體的奧秘,甚至是一種心靈的探索。我常常會在睡前翻幾頁,然後看著書裡的圖案發呆,好像那些複雜的圖形裡藏著某種宇宙的智慧,慢慢地滲透進我的腦海裡。它讓我重新思考瞭很多事情,原來藝術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能觸動心靈最深處。 總之,如果你也對生活感到有點迷惘,或者隻是想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暫時抽離現實、沉靜下來的方式,《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它不僅是一本美麗的藝術書,更是一本能夠滋養心靈的指南。我會推薦給所有我認識的人,特別是那些和我一樣,尋找生活中的一抹色彩和一份寧靜的朋友。它讓我對「神祕」這個詞有瞭全新的定義,原來神祕也可以如此溫柔而有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