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雨,我要去沒有水的地方。
如果我是衣服,我會先去找光著身子的孩子。
如果我是糧食,我會先去找挨著餓的人。」
─金惠子為飢童募款的演講詞
今年最撼動人心的見聞手劄
全韓熱銷18個月 感動再版120刷
雖然有戰爭、飢荒威脅,孩子依然笑容純真,期待幸福降臨。
韓國的奧黛麗赫本-金惠子,十餘年來洗盡鉛華走訪亞、非十餘國,以細膩的筆觸與動人的照片,刻劃這無數趟關懷之旅的點點滴滴。
談到非洲的孩子或者世界展望會,我們最常想到的是一位明星接受世展會邀請,一年到非洲參觀十天,迴來後開一場記者會,明年再換另一位明星去。我們也許知道他們去過,但從未留下深刻印象。
韓國女星金惠子不同。自從十一年前一次意外的衣索比亞之旅,讓她看到生活睏苦,仍保有美麗的笑容的孩子們;也看到各國不良的風俗習慣或頻仍不休的內戰,對當地人民造成的傷害。自此,她放下大牌女星的身段,洗盡鉛華擔任世展會義工,每年走訪亞、非等落後國傢,探訪包括烏乾達、衣索比亞、盧安達、波士尼亞、阿富汗、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等數十國,徹底瞭解貧窮、戰爭對當地居民帶來的傷害,並挺身幫助飽受戰爭與飢餓之苦的孩子們。
十一年來,身為世界展望會的親善大使,韓國女星金惠子把她的雙眼藉給世人,藉由她的親身體驗與深入訪談當地居民,讓我們知道:在肯亞,掏沙金一天隻能賺5~10先令,等於當地一杯水的價錢;在孟加拉,10個幼兒隻能存活2個,所以到10歲纔辦齣生登記;過去二十年間,有100萬阿富汗人餓死瞭,每1分鍾有一人淪為難民;人類一年消費化妝品180億美元,飼養寵物花費170億美元,但隻要一萬美元,就能給衣索比亞一個都市內的所有孩子打預防針……
這次,金惠子將她十一年來的見聞,以細膩筆觸寫下近三十則令人動容的文章,成為這本《雨啊,請你到非洲》。這本書是金惠子和各地的貧睏人民一起度過的十年紀錄,並收錄瞭數十幀充滿愛心又令人為之傷感的真實照片,忠實重現這無數趟關懷之旅的點點滴滴,比她演過的任何一部電視劇或電影都更撼動人心。
推薦序者
孫 越 終身義工
連加恩 颱北榮總傢醫科醫師、名作傢
作者簡介
金惠子
韓國首爾人,就讀京畿女中、京畿女高,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美術係。1962年成為韓國電視颱 KBS 第一期演員,正式踏入演藝圈。父親曾對她說:「當演員,就得像托爾斯泰一樣,要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金惠子依照父訓,成為當代最佳女演員。
她曾演過八十多部電視劇、十三部戲劇,以及兩部電影。曾榮獲六座百想藝術大奬頒發的最佳電視新人、最佳女主角等大奬,以及四座文化電視颱的最佳演員奬和一次特彆奬,亦獲東亞話劇奬、馬尼拉國際電影節女主角奬、女性報社的女權主義奬,以及兩次廣告主選拔的最佳模特兒奬。她也是首位獲得韓國「韋庵張誌淵奬」的演員。
她曾演齣的「愛情是什麼」到現在還是韓國史上收視率第二高的電視劇,也是播映達22年之久的電視劇「田園生活」主要演員。她最新的作品是「宮-野蠻王妃」中的女主角。
過去十一年,身為世界展望會的親善大使,金惠子接連訪問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盧安達、孟加拉、寮國、越南、柬埔寨、波士尼亞、印度、肯亞、烏乾達、北韓、獅子山與阿富汗等地,徹底瞭解貧窮、戰爭對當地居民帶來的傷害,並挺身幫助飽受戰爭與飢餓之苦的孩子們。這樣的愛心,讓她獲得「韓國的奧黛莉赫本」的美名。
譯者簡介
孫誌鳳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韓國學研究生院文學博士,為多項重大國際會議專業口譯員。曾任韓國翻譯教育學會副會長、韓國國際會議口譯學會監事、韓國刊行物倫理委員會專門審議委員,現任梨花女子大學校翻譯研究生院翻譯學係副教授。
一、悲情非洲
1. 風的女兒愛榖阿姆
2. 悲情大地
3. 我活著的理由
4. 彆打,哪怕是用花!
5. 染血的鑽石
6. 戰爭還沒結束
7. 偷瞭兩個芒果的小孩
8. 我想把雙眼藉給世人
9. 神帶我去的地方
10. 瘋狂的心,就此冰裂吧!
11. 「銀介拉艾冷!」(我沒有薄餅吃)
12. 要是這隻是齣連續劇就好瞭
13. 唯有對死者而言,戰爭纔算結束
14. 不哭的孩子
15. 幸福背後的不幸
16. 眼淚已乾
17. 我的心留在非洲
二、亞洲苦旅
18. 彷彿無法網住的風
19. 送往天堂的材料
20. 恆河上的一韆盞花燈
21. 最貧國的幸福指數
22. 你擁有多少財産?
23. 生存者的悲哀
24. 彆死啊,孩子!
三、卑微與尊貴
25. 難民人生
26. 《田園日記》與我
27. 我不想平凡地活著
28. 感謝之意
29. 孩子寄來的信
【推薦序】把愛傳齣去
孫越
本書的作者金惠子女士,她以行動詮釋瞭自己對生命的尊重。也就是在尊重自己生命成長的同時,也懂得尊重彆人的生命成長。
這本書之好,是讓平日以為演藝人員一旦有高知名度之後,必定是養尊處優、生活浮華的人有不同看法。書中的作者在韓國影劇界不但是主角級,而且是得奬多次的重量級的大明星。但為瞭世界各地貧睏的兒童,她卻各處奔波,她說:「如果我是雨,我要去沒有水的地方。如果我是衣服,我會先去找光著身子的孩子。如果我是糧食,我會先去找挨著餓的人。」就因為世上有這麼多需要的人,她甘願離開她那溫暖富足的傢,而要搭乘幾十小時的飛機,再轉乘長途巴士去探望那些與她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她認為那些「人」需要被關心。
金惠子不僅給瞭她們物質的供應,也將富裕世界中人們的愛心一併帶給瞭那些極為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可憐的孩子們。天災雖無情,但人禍更是無情。若不是有心的她將需要帶到瞭貧瘠的那方,這世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書中由開頭至終瞭都讓我們看見瞭一股由憐憫而産生的力量,使得金惠子不得不嚮前衝去。如我們所說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是愛的力量,一種因信仰上帝而産生的力量!這本書的齣版,也能讓世界各地的當紅藝人有所自省。
這是本有關生命教育的書,雖說主角本身是一位優秀的韓國明星,但相信讀者卻是在各行各業中服務的有心人,否則你也不會選購此書。在平日我們透過資訊,麵對著在媒體中齣現的那些非洲死亡邊緣的貧童,相信憐憫之心也必定油然而生。或許你曾以實際的行動付齣過你的愛心,也或許你僅止於在想而未有所行動,相信這本書能對你多少起些催化作用。
這本書雖是一位韓國演藝界前輩所寫,但彆忘瞭在颱港演藝界中如張艾嘉、陳淑麗、成龍、張小燕、張惠妹以及許多令人敬佩的優秀藝人,也以實際行動付齣瞭他們的愛心,這等愛心藝人確也不少。
耶穌說:「因為我餓瞭,你們給我吃,渴瞭,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瞭,你們看顧我;我在監?,你們來看我。」
【推薦序】來自上帝的邀約
連加恩
許多人都說非洲是一塊感染癥大陸,一是因為她的傳染性疾病多;二是因為許多踏上去的外人都會染上一種莫名的牽掛。這樣的病癥攻擊胸口,會讓人朝思暮想非洲的事;若病入全身,甚至侵入雙足,會讓人很難不再往那裏跑。
十多年前,一位當紅韓劇的女主角,在前往布拉格自助旅行的齣發前夕,接到世界展望會的邀請到非洲訪問,她想像這是一趟比東歐刺激的旅行:有成群的羚羊、大象在自由遼闊的大地奔馳,因此取消瞭買好的機票前往非洲,沒想到這一趟旅行,不但沒有浪漫、刺激、沒有一點令人羨慕的享受,卻凝聚成這本在韓國最感動人心的一本書,和更多沒有寫在書上、卻改變她一生的故事。
在醫院的值班室裏,我捧著這本書的中文版初稿,發現它是一本既沉重,卻又引人入勝的奇書,讓我心頭哽住,手卻忍不住不斷地往下翻,顧不得還有許多的病曆尚未完成,我疑惑:「非洲癥候群」我已經得過瞭,難道這本書可以帶來新的感動,或誘發齣更強烈的「後勁」嗎?沒錯,就是如此。而且我得把它分享給彆人。
在「神要我去的地方」這章,作者把她的第一趟非洲之旅,看做是從上帝來的邀約,因為這趟意外的旅程之後,作者反覆不斷地重返非洲,並以世界展望會親善大使的身分接連訪問東亞、東南亞、甚至中東,這些經曆帶來她人生一大轉摺,讓她找到比當全韓國最紅的明星,更滿足的價值和定位,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每個朋友,在大傢的身上做個活菌人體試驗,期望他們都得到這種邀約,讓更精采的人生下半場早點開始。
我的朋友治德,在聽完我分享非洲的照片和故事之後,寫瞭這首歌,我覺得它更適閤來描述金女士的書所要傳達的信息:
詞麯:趙治德
錯過的事我不會再錯
作正確的選擇 期待新鮮生活
如果有誰說他需要我
絲毫不用考慮 讓我飛奔而去
就算眼目所及的身邊
都隻有冷眼旁觀
也改變不瞭我的決定 和是誰需要這愛
在世界另一端的愛 是否能感染
也許今天的我們
都被寄予期待
當書本再往下翻 尋找誰需要關懷
在世界另一端
人們等著被愛
帶著你手中所握 所擁有的一切
用時間換取時間
用生命帶來生命
讓夢想帶來新的夢想
(本文作者為颱北榮總傢醫科醫師)
「在醫院的值班室裏,我捧著這本引人入勝、讓我心頭哽住的奇書,手卻忍不住不斷地往下翻……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每個朋友,期望大傢都得到上帝的邀約,讓更精采的人生下半場早點開始。」
──颱北榮總傢醫科醫師 連加恩
這本《雨啊,請你到非洲》給我的整體感受,是一種強烈的“觸動”與“共鳴”。它讓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感受瞭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體驗。書中所描繪的非洲,不是報紙上那些片麵的報道,也不是紀錄片裏淺嘗輒止的影像,而是充滿瞭生命力、充滿瞭溫度、充滿瞭復雜性的真實世界。我仿佛置身於那片土地,感受著炙熱的陽光,傾聽著風的呼喚,目睹著生命在嚴酷環境中頑強綻放。作者的文字,具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能夠喚醒我內心深處的情感,讓我對那些我從未親身經曆過的睏境,産生瞭強烈的同情與理解。我看到瞭人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苦難中傳遞愛,在平凡中展現偉大。而“雨”,在這個故事裏,是一種近乎神聖的存在,它帶來瞭生命的延續,帶來瞭希望的曙光,也帶來瞭人們內心深處最原始的喜悅。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閱讀一個故事,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一次關於生命、關於人性、關於希望的深刻交流,它讓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也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瞭更多的敬意與感慨。
评分這本《雨啊,請你到非洲》的書名初讀時,便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非洲,一個常常被描繪成乾旱、貧瘠的土地,而“雨”,又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徵。將兩者並置,似乎預示著一場關於挑戰、關於期盼、甚至關於救贖的故事。我很難想象作者將如何將這兩個元素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是通過宏大的敘事,描繪一個國傢或地區對雨水的極度渴望,以及由此引發的人文變遷?還是聚焦於個體,一個或幾個在非洲大地上掙紮求生的人,他們與乾旱的土地、與不可預測的天氣進行著永無止境的抗爭,而“雨”則成為他們心中最虔誠的祈禱?也許,作者會以一種更具詩意的方式,將“雨”擬人化,賦予它情感和意誌,讓它成為故事中一個活躍的角色,它是否帶著某種使命而來?它又會給非洲帶來怎樣的改變?這本書的名字,像一首低語的歌謠,又像一聲深情的呼喚,充滿瞭未知的張力,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尋它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秘密。我甚至聯想到,或許這不僅僅是對自然現象的描寫,更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一種久違的恩賜,一種重生的契機,一種打破僵局的力量。非洲大陸的廣袤與神秘,與雨水滋養萬物的生命力,兩者碰撞齣的火花,定然是震撼人心的。
评分不得不說,《雨啊,請你到非洲》這本書,是一次關於“邊界”與“超越”的深刻探索。它不僅僅局限於地理上的非洲,更是在心理、文化、甚至精神層麵上,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我看到瞭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的碰撞,看到瞭理性思維與原始信仰的交織。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去評判,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富有同情心的視角,去呈現那些發生在非洲大陸上的真實故事。那些關於生存的掙紮,關於族群的延續,關於信仰的堅持,都讓我對這片土地産生瞭更為立體和深刻的認識。我驚訝於作者能夠如此深入地觸及到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復雜人性,那些在極端環境下,人們所展現齣的矛盾與掙紮,善良與殘忍。而“雨”,在這本書中,似乎被賦予瞭一種更加復雜的意義,它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精神寄托,甚至是一種社會變革的契機。它打破瞭原有的平衡,帶來瞭新的可能,也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與彼此的關係。這本書挑戰瞭我固有的認知,讓我意識到,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廣闊和多元。
评分讀完《雨啊,請你到非洲》,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旅行遊記,更不是一份刻闆的地理科普。它像一場深入骨髓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瞭“生命”二字的分量。故事發生的背景,那個遙遠而充滿野性的非洲大陸,被作者以一種極其細膩而富有力量的筆觸呈現在我眼前。那些關於土地的貧瘠,關於乾旱的絕望,關於人們在極限生存環境下的堅韌與智慧,都仿佛烙印在瞭我的腦海中。我能感受到風吹過稀疏草原時帶起的塵埃,能嗅到空氣中彌漫的泥土與汗水的味道,甚至能聽到人們在漫長等待中,喉嚨裏發齣的乾澀的低吟。而“雨”,不僅僅是水,它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希望,是一種連接生與死的橋梁。作者用極其富有情感的語言,描繪瞭人們對雨的期盼,從最初的焦躁不安,到日復一日的絕望,再到那一場甘霖降臨時,迸發齣的震徹靈魂的喜悅。那些細節,比如孩子們奔跑著去迎接第一滴雨,老人們眼中含著的晶瑩的淚水,都足以讓最堅硬的心腸為之融化。這本書讓我明白,在最嚴酷的環境下,人性的光輝可以被放大到何種程度,而對生命的渴望,又可以有多麼頑強。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部關於“時間”與“等待”的史詩。非洲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作者的筆下,似乎凝固瞭無數個漫長的“等待”的瞬間。我腦海裏不斷浮現的是,廣袤無垠的土地在烈日下龜裂,生命被壓抑到極緻,而人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地仰望著天空,期盼著那抹象徵生命綠意的希望。這種等待,不是簡單的消磨時光,而是一種與命運的抗爭,是一種對未來的執著,是一種超越生理極限的精神支撐。書中描繪的非洲人民,他們的生活節奏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與自然有著一種更為原始而深刻的聯結。他們懂得敬畏,懂得感恩,懂得在最艱難的時刻,彼此扶持,共同度過。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描繪他們的苦難,而是通過那些充滿智慧和韌性的生活片段,展現瞭他們獨特的生存哲學。而“雨”,在這個故事裏,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自然的恩賜,更是時間軸上的一個關鍵節點,是打破沉寂、重塑生命的催化劑。讀這本書,我仿佛也學會瞭如何在漫長的等待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力量,學會瞭如何珍惜每一個來之不易的瞬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