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玩界吹起瞭「三國熱」,這股復古風尤其在青少年之間,蔚為流行。拜電玩之賜,原本不喜讀文言書的年輕人,也成瞭愛道古談今的三國通。從格林齣版「世紀三國」大獲全勝,更可見得,孔明、曹操的謀略智慧與時並進,曆久彌新。然而,不管要在遊戲中獨霸一方,還是想汲取前人智慧,成為人生戰場上的真英雄,閱讀「原典」與「文本」是瞭解三國的不二法門。引領現代人輕鬆掌握三國的精髓,便是本係列的終極目標。
三國謀士共介紹縱橫三國的30位知名謀士,包括
三國時代的介之推──田疇(169 ~ 214)∕首倡迎天子以令諸侯的先知──毛玠∕漢室忠臣與曹營功臣的混閤體──荀彧(163 ~ 212)∕大智若愚、質勝於文的荀攸(157 ~ 214)∕三國第一怪纔──賈詡∕有佐世纔無勸世德的劉曄∕善於料敵緻勝的曹操知己──郭嘉(170 ~ 207)∕為曹操保住一綫生機的程昱∕迎天子都許昌的戰術大傢──董昭(156 ~ 236)∕纔高八鬥的文壇奇纔──曹子建(192 ~ 232)∕一言而定荊州的纔子──王粲(177 ~ 217)∕永不妥協的鐵血硬漢──蓋勛∕曠代神醫──華佗∕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臧洪∕雲中白鶴一世異人──邴原∕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管寜(158 ~ 241)∕外柔而內能斷的袁渙∕恬靜樂道忽於榮利的張範(? ~ 212)∕大隱於朝的救難隊長──王修∕能達節守節的全節之臣──韓嵩∕文武雙全的美男子名將──周瑜(175 ~ 210)∕東吳第一號戰略傢──魯肅(172 ~ 217)∕吳大帝的汲黯──張昭(156 ~ 236)∕為夫報仇的奇女子──徐氏∕東吳四壯士──秦旦等四人∕劉備取蜀的第一功臣──龐統(179 ~ 214)∕蜀漢創國的第二功臣──法正(176 ~ 220)∕天下第一太守──杜畿(163 ~ 224)∕任纔使氣的東吳奇人──虞翻(164 ~ 233)∕東萊義士太史慈(166 ~ 206)
介紹內容包括他們的生平、重要策術,讓讀者從中一窺三國謀士的智慧、洞悉三國詭譎多變的戰局,全書更附有物插畫,必定讓三國迷們耳目一新,並能輕鬆閱讀、迅速吸收。
作者簡介
李安石
於1952年生於颱灣颱南。成年以後,本於愛書一念,投入齣版事業達二十年。從編者做到老闆,不能說不喜歡這個行業,但逐漸認識到自己很難成為成功的經營者。於是退而專心讀書、埋首寫作。
雅好文學,古今多少痛快淋灕之文豈能錯過?喜愛曆史,往昔多少頂天立地之人豈容忽視?但願人長久,僅以一枝禿筆寫齣個人自傢對這些嶔崎磊落人物的一些體會,來與相識、未識的朋友相互切磋。
其它著作:
老大老二老三 (大秦齣版)
多空緻勝30大戰略一、二集 (大秦齣版)
你能懂的孫子兵法 (商周齣版)
與孫子兵法同步思考 (商周齣版)
諸葛亮兵法 (商周齣版)
(代總序) 三國史中有我師
(序)
一、蓋勛 永不妥協的鐵血硬漢
二、臧洪 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血性漢子
三、管寜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四、邴原 雲中白鶴一世異人
五、田疇 三國時代的介之推
六、袁渙 外柔而內能斷的性情中人
七、張範 恬靜樂道,忽於榮利
八、王修 大隱於朝的救難大隊長
九、韓嵩 能達節守節的全節之臣
十、華佗 曠代神醫
十一、毛玠 首倡迎天子以令諸侯的先知
十二、荀彧 曹營功臣與漢室忠臣的矛盾混閤體
十三、荀攸 大智若愚,質勝於文的謀略傢
十四、賈詡 三國第一怪纔
十五、劉曄 有佐世纔無勸世德的龍蛇混閤體
十六、郭嘉 善於料敵緻勝的曹操知己
十七、程昱 為曹操保住一綫生機
十八、董昭 迎天子都許昌的戰術大傢
十九、曹植 纔高八鬥的文壇奇纔
二十、王粲 一言而定荊州的建安七纔子之首
二十一、杜畿 天下第一太守
二十二、周瑜 文武雙全的美男子名將
二十三、魯肅 東吳第一號戰略大傢
二十四、張昭 吳大帝的汲黯
二十五、太史慈 奇士勇士智士
二十六、虞翻 任纔使氣的東吳奇人
二十七、秦旦等四人 守節全身的東吳四壯士
二十八、徐氏 為夫報仇、為國守城的奇女子
二十九、龐統 劉備取蜀的第一功臣
三十、法正 蜀漢建國的第二功臣
(代總序)
三國史中有我師 李安石
中國是個史學極發達的國傢,史書汗牛充棟,其中,陳壽的《三國誌》和《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列為最好、最重要的「四史」。
在漫長的四韆年中國曆史中,曾經走過成韆上萬,在各個領域引領過風騷的奇纔異能之士,其中,有三個最為人所熟知,韆百年來普受億萬人尊仰的人物:孔子、關公與孔明,而後兩人,就是三國人物。
相對於其他朝代而言,三國史為期甚短,嚴格而言,不過六十年(從公元二二○年曹丕代漢建魏,到公元二八○年晉滅吳為止)。即使最廣義的三國史,也不過九十六年(從公元一八四年黃巾之亂起算)。
不僅時間短,三國也是中國曆史上人口最少的時代。在公元一五七年(東漢桓帝永壽三年)時,全中國還有五韆六百四十八萬人,到瞭三國時,魏、吳、蜀加起來,不過一韆三百一十四萬人。短短六十幾年時間,人口遽減瞭四韆多萬,最大的原因,就是戰爭與飢荒。換句話說,在廣義的三國時代裏,整個中國,大都處在極度動盪不安之中。然而,以一個隻有一韆多萬的人口,一百年不到的朝代,三國卻是中國曆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受人重視的時代。非但如此,其受喜愛的程度,甚至超過瞭最有創造力的春鞦、戰國。
除瞭關公、孔明的奇幻魅力,以及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國是個在人纔方麵百花齊放的偉大時代。
清代史學大傢趙翼在《二十二史劄記》中說道:
「人纔莫盛於三國,亦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
旨哉斯言,一語道破瞭三國時期在中國曆史上最大的特點。
事實上,就政治、軍事、經濟、文學、德行、智略……等各方麵而言,三國無不奇纔輩齣;抑有進者,在勇士、義士、烈士、智士、高士、奇士、國士……方麵,三國更是集一時之盛,而其質之精、量之多,在整個中國曆史上,更是少見。
以政治精英而言,曹操、劉備、孫權,都是能得人心,盡人力,纔足以開基立業,能足以安邦定國,並引領過一時風騷的大略奇纔。曹、劉都是白手起傢的曠代英雄;前者掃平瞭群雄,結束瞭天下紛亂的局麵,統一瞭北方。後者入據荊、益,建構瞭足以與魏、吳雙強相抗衡的蜀漢。孫權雖有些父兄餘蔭,但卻能以一個後生晚輩,全力經營江東,坐斷東南戰未休,力抗曹、劉這兩個老江湖。
弔詭的是,曆史給瞭這三雄縱橫馳騁的舞颱,卻又讓他們彼此互為競爭對手,也因為三人旗鼓相當,誰也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終三人之世,僅能維持三足鼎立之勢而已,而這正也是三國之所以精彩、動人乃至偉大的最重要原因。
細數一下曆史,從沒齣現一個像三國這樣,三個一流雄纔相爭的局麵,不妨檢視一下幾個最偉大的開基立業之主,是如何取得天下的?
秦始皇固為霸纔,但到底是憑藉幾代人、數百年的經營,纔得以獨大的一強對六弱,順勢摧枯拉朽地掃滅瞭六國;劉邦文不能提筆為文,武不能上馬馳騁,但他命大福大,不但幾度幸運地死裏逃生,上天還特彆眷顧地給瞭他韓信、張良、蕭何三大曠代奇纔,以四對一地挑戰有勇無略而又頻頻失機的孤傢寡人項羽;李世民雖極有智略,但對手李密、蕭銑、王世充、竇建德……等,雖也能擁兵暫成一方之霸,但一來德不足以服人,二來纔亦不足以盡人,充其量不過是二、三流角色,根本不足以當世民一擊;趙匡胤更是曆史幸運兒,身處「時無英雄」的亂世,隨便搞個陳橋兵變,就黃袍加身。而他麵對的,不是柴傢孤兒寡母,就是李筠、李重進、李煜、劉鋹這些純粹陪走過場的龍套,當然取天下易如反掌瞭。
三國之所以精彩,關鍵就在於曹、劉、孫三雄從無到有的聚眾用士、開疆闢土的過程,以及彼此間奇謀迭齣,高來高去的明爭暗鬥。其間的過程決非獅子對兔子的一麵倒戲碼,而是龍與虎間的高手大對決。
除瞭曹、劉、孫之外,諸葛亮和關羽更是把三國的曆史知名度推嚮高峰的兩大關鍵人物。前者以其完美的道德形象與全麵性的纔學知名,早已成為智慧的象徵;後者則因忠義勇武,成為中國武將的代錶│號稱武聖。少瞭這兩人,即使有曹、劉、孫三雄,三國也將失色不少。
就軍事將纔而言,除瞭戰國之外,曆史上,很少在同一時間內,同時齣現過這麼多指揮若定,能在談笑間將檣櫓灰飛煙滅的疆場英雄。
周瑜在赤壁大戰中,以三萬兵大破當時的超強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為天下三分奠定瞭基礎,早成瞭傳頌韆古的風流人物;呂濛則用兵如神,屢屢不戰而屈人之兵,終為東吳奪取瞭荊州,讓孫權的江東霸業,更形穩固;陸遜則最能料敵相敵,緻人而不緻於人,在夷陵大戰中,將劉備殺得全軍覆沒,使蜀漢由盛轉衰;陸抗曾以一敵四,破平步闡之亂,並以一身之力,頂住西晉壓力,延後瞭東吳國祚八年;張郃不但勇略兼備,更是第一個打敗諸葛亮的曹魏名將;司馬懿最善於審時度勢,因事製宜,曾全麵地主宰瞭新城、遼東兩場戰役;鄧艾則擅長齣其不意,終以奇兵滅蜀,成為打翻三國拼圖的第一人。
在文學大傢方麵,曹操的文纔,在曆代帝王中,獨步韆古,光一首(短歌行),就足以讓他和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流詩人比肩瞭;曹丕是曆史上第一位文學理論傢;曹植是文思最敏捷的天纔;以王粲為首的建安七纔子,則曾文領風騷。
搞經濟的高手方麵,諸葛亮讓蜀漢物阜民豐,社會安定;棗祗、任峻建置屯田,基本上解決瞭睏擾曹魏已久的糧食問題;徐邈為涼州刺史時,把嚮來苦乏糧榖的涼州,治理得傢傢豐足,倉庫盈溢;杜畿則是讓河東百姓安居飽足,倉廩充實的天下第一太守。
在智略奇纔方麵,簡直是三國的特産。和軍事將纔一樣,除瞭戰國之外,曆史上,從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同時齣現過這麼多總明絕頂且富於奇謀偉略的人傑。最具代錶性者,自然是諸葛亮,此外還有:龐統、法正、沮授、田豐、周瑜、魯肅、呂濛、陸遜、陸抗、荀彧、荀攸、劉曄、郭嘉、賈詡、蔣濟、程昱、司馬懿……,其中任何一人,都是足以為國師的大纔。
然而,三國之所以動人,之所以偉大,還不僅於此,在那個艱難混亂的時代,三國人更是器宇軒昂,經常步履從容地以生命為大是大非與真理情義背書,充分展現瞭最高的道德、最純的誌節、最堅定的勇氣、最動人的義氣、最具縱深的智略乃至於最悍猛的勇武,不斷地創造典範,不斷地寫下傳奇,建構成一部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三國史!
三國人物的全麵性,尤其令人津津樂道!
論勇將: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張遼、曹仁、甘寜、文鴦……,都是萬人敵。
論勇士:許褚與典韋是最具代錶性的人物,即使麵對烏獲、孟賁,也不遑多讓。
論義士:有陳容、太史慈、淩統、陸胤、是儀、嚴顔、東吳四壯士……。
論烈士:有臧洪、龐德、閻溫、傅彤、程畿……。
論高士:有管寜、邴原、田疇、王修、袁渙、張範……。
論奇士:有蓋勛、陳登、賈詡、虞翻、嵇康、華佗……。
論國士:有諸葛亮、龐統、荀彧、荀攸、周瑜、魯肅、呂濛、陸遜、陸抗……。
然而,三國之所以精彩、動人,不僅是這些留名青史的颱麵上人物,連最底層的小百姓、小士卒乃至於深閨中的婦女,也頻有佳作。不僅如此,在整個三國時代,除瞭董卓、孫皓、李傕、郭汜、呂壹……等少數人之外,幾乎沒有罪不容誅的大奸大惡,讓人不禁對三國時人普遍的高格調與大格局,驚嘆不已。
曹魏名臣賈逵,早年代理河東郡絳邑長時,袁譚部將郭援來攻河東,所經城邑皆下,隻有賈逵堅守不動,郭援請來援兵強攻,絳縣將潰,城中父老與郭援約言,不傷害賈逵即降。城破後,郭援知道賈逵富於聲名,想任他為將,左右人強引賈逵叩頭領受,賈逵怒斥拒絕,郭援一怒,要殺賈逵,絳縣吏民知道後,爬上城頭大吼:
「負約殺我賢君,寜與之俱死!」
連郭援左右都被賈逵感動,紛紛為之緩頰,郭援不得已,隻好暫時放過賈逵,把他關入大牢,擇日開刀。
賈逵在牢中對守衛感嘆道:
「難道這裏沒有好漢嗎?為什麼讓義士屈死於此!」
有個叫祝公道的人,與賈逵非親非故,聽到賈逵這話,憐惜他因義受難,半夜裏劫獄,把賈逵放走。
郭援破敗後,賈逵纔訪知恩人姓名。後來,祝公道犯法當斬,賈逵力救不得,遂為他服喪,以錶謝意。
杜畿在擔任河東太守期間,政績傑齣,極得民心。曹操徵漢中時,河東郡負責派五韆人運糧,受召的郡民都彼此互勉道:
「人生總有一死,但不能辜負我們府君。」
全程竟無一人逃亡,順利地把糧秣運抵漢中。
吳主孫皓,是個大暴君,上颱不久,便把東吳搞得民盡國竭。有一次,居然還自不量力的親率大軍,並帶上太後、皇後及後宮數韆人,打算北伐西晉,路上碰到大雪,道壞難行,孫皓竟下令全副武裝的士兵,每百人拉一車,當場纍死、凍死瞭許多人,兵士們都憤怒地揚言:
「如果碰到敵人,一定倒戈。」
孫皓一聽,怕瞭,這纔迴師。
公元二五七年(魏甘露二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反,相持一年後,兵敗被殺,手下親信數百人被俘,個個自動排列,聲言「為諸葛公死,無恨」,魏軍每殺一人,就問降不降?降即不殺,但沒有一個人屈服,最後全部被斬。
東吳丹楊太守孫翊,為部屬媯覽、戴員所殺,媯、戴並打算以丹楊郡投曹魏。
孫翊夫人徐氏,雖身陷危境,卻能運用智謀,連絡瞭幾個孫翊舊將,設計殺瞭媯、戴二賊,不但為夫報瞭仇,還保全瞭丹楊郡。
所謂「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三國人物之精彩,由此可見矣!
事實上,論三國英雄,說三國之史,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筆者和多數人一樣,在少年時期,就讀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當時,就曾為書中的故事與人物所著迷。隨著年紀漸長,閱讀日廣,慢慢地對書中許多不閤邏輯且幾近神話的情節如:關羽斬華雄、諸葛亮草船藉箭、藉東風、三氣周公瑾、既生瑜何生亮……;以及曹操、周瑜、魯肅等人的真實麵相……産生懷疑。於是轉嚮陳壽的《三國誌》正史求答案,發現《三國演義》中諸多不符史實之處,尤其對關羽、諸葛亮、劉備揄揚過度,而對曹操、周瑜、魯肅……等又極盡扭麯醜化之能事;事實上,諸葛亮誠然智謀超群,纔德兼備,基本品質接近「聖人」,但也決非無所不能的神人;關、劉的確是中國曆史上一流的英雄俊傑,一樣也非完璧無瑕;更離譜的是,把曹操寫成大奸大惡的大黑臉,周瑜則是個鼠肚雞腸,老被諸葛亮耍得團團轉的無纔無德的庸夫俗子,魯肅則成瞭個呆頭呆腦的好好先生。然而,真實的曹操,非常人性化,有其陰暗麵,更有其光明麵。曹操的陰暗麵,在於不容邊讓、屠徐州、殺楊修、崔琰……等;但他的光明麵,更值得讓人稱道,光看他對待關羽、陳宮、臧霸、張綉……這些敵人,乃至於徐翕、畢諶、魏……等叛徒的大度雍容,就充分錶現齣他是個具有大格局、大器度的大政治傢,他的纔略,即使麵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不但毫不遜色,在文學創作及學識方麵,更遠非這四大帝王所能及,隻是運氣不佳,碰上瞭劉、孫這兩個強勁的對手(劉、孫亦當如是),纔讓他始終難圓統一天下的美夢。
周瑜是中國曆史上少見的可人兒,幾乎集閤瞭所有優點於一身,不但是個風流倜儻的美男子,而且能文│極懂音律,更能武│用兵如神。更難得的是,雖有大功、居高位,卻不恃纔傲物,不盛氣淩人,對主上忠心耿耿,對部屬大度寬容,連原先很不服他的老將程普,也不免口服心服地贊道: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赤壁大戰時,若少瞭他,曹操早已統一天下,哪還有什麼「三國演義」!
魯肅則是東吳第一號大戰略傢,生性慷慨,喜解人患又勇武。他初見孫權,就為東吳建立瞭日後建國綱領│拋開不可復興的漢室,先求鼎足江東,觀天下之變,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建立漢高帝之業。不僅提升瞭孫權的眼界,更放大瞭東吳的格局,其戰略高度,直追諸葛亮的(隆中對),和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近年來,拜電玩之賜,三國故事,頗風靡於一時,但電玩大都本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當作小說看則可,當作曆史來讀則極不宜,鑑於正史未暇讀、未易讀,筆者遂決定以陳壽的《三國誌》為基礎,編寫一係列的三國故事,除瞭提供一個從正史的角度認識真正的三國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寫齣個人自傢對曆史上頂天立地、嶔崎磊落人物的一些體會,來與相識、未識的朋友互相切磋。
公元一六六四年(清康熙三年),亡明遺老張煌言(蒼水)抗清失敗後,不久被俘,檻車解送杭州,路過傢鄉鄞縣,在與親友訣彆時,寫下瞭一首動人的(甲辰八月辭故裏)詩作:
國亡傢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嶽傢祠。
慚將素手分三席,敢為丹心藉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對於一個有誌節的士大夫而言,麵對國亡傢破,隻有以於謙、嶽飛為師,一死報國而已!
對於一個世亂道亡的時代,所最欠缺、所最應師法的則是:什麼是是非?什麼是情義?什麼是格調?什麼是格局?什麼是智謀?什麼是勇氣?而就這幾點而言,三國史中有我師存焉!
(序)
李安石
所謂奇士,是指德行或纔智齣眾的人。
在本書中,奇士是指:誌節高超、具有奇行、奇情、奇節乃至於富有奇謀大略的人。就這個標準來看,有些奇士本身就是謀士,有些謀士也是奇士,甚至是國士,而所謂國士,是指一國中纔能最優、境界最高的人。齣現在本書的「士」,每個人都具有最優秀的纔能或境界、品德,亦或兼而有之,很難將之明確地歸類。
陳壽《三國誌》裏,裴鬆之註不算,大大小小共包含約四百六十八個人物列傳,令人驚訝的是,除瞭董卓、李傕、郭汜、孫皓、黃皓、呂壹等極少數大壞蛋之外,十之八九,大都是正麵人物,不僅如此,很多人不是具有奇情、奇行、奇節,就是有奇纔,幾乎個個有其獨特的風格,這是我們在閱讀其他史書所沒有的特殊經驗!
三國,尤其是前期的三國,是一個混亂而艱難的時代,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溫飽、維生這種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綫,都不易達成。但普遍的三國人,卻在這麼壞的時代裏,堅持大是大非與人情義理,展現瞭最高的格調、最大的格局,以及最具縱深的智謀,讓人嘆為觀止,而其中最頂尖的人物,自然都列名於本書之中,對於一個世亂道亡的時代,這是最發人深省的暮鼓晨鍾瞭!
本書一共選瞭三十餘位在德行與纔能方麵的拔尖齣眾之士,有的誌行高潔,視功名富貴如浮雲,如管寜、田疇;有的以齣世精神入世,如邴原、王修;有的渾身血性,恩怨分明,如蓋勛、臧洪;有的身懷絕學,經世緻用,如荀彧、荀攸;有的智計絕倫,卻有點遊戲人間,如賈詡、虞翻;有的奮其智能,以取功名利祿,如董昭、劉曄;有的則根本是國師級大纔,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如周瑜、龐統、法正。
其他還有文學大傢如曹植、王粲、醫學宗師華佗,行政乾纔杜畿,乃至於頂天立地的熱血漢子太史慈……等。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一頁令人驚嘆的傳奇,每個人的行事,都是天下足式的典範,值得身處現代社會的人們,細細深思品味。
寫到這裏,不能不提一下三國謀士的智略,因為這是三國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三國前期,群雄爭霸中原,三國後期,三雄企圖一統天下。整個三國時期都處於明爭暗鬥之中,為瞭打擊對手,吃掉敵人,謀士們各齣奇招,明裏爭,暗裏鬥,其智計之深沉,思慮之宏遠,彼此間高來高去,簡直就像一本智謀百科全書。
隨便舉兩個例子。駐屯荊州的蜀漢大將關羽,忽然齣兵北攻襄樊,一路勢如破竹,擒於禁、斬龐德,襄樊陷入瞭旦夕可破的危機,襄樊若失,魏屬荊州必然淪陷,荊州一淪陷,則曹操大本營許昌必危,這下子,連曹操都嚇得打算遷都以避關羽瞭,這時候,謀士蔣濟和司馬懿獻策道:
「劉備和孫權彼此猜忌,關羽若得意,孫權一定不樂意,可派人勸孫權從背後突擊關羽,並許諾把江南封給他,則樊城之危自解。」
曹操立刻採行,並派大將徐晃齣救襄樊,關羽的優勢立刻逆轉│北有徐晃來攻,後有東吳大將呂濛來襲,不得已,隻有撤師迴救大本營南郡,這一來,不但襄樊之危頓解,而且挑動瞭孫權和劉備互鬥,關羽後來被殺,劉備為瞭報仇並奪迴荊州,又與東吳展開夷陵大戰,最後兵敗,蜀漢從此由盛轉衰,一條妙計,收效如此之廣,牽動如此之大,實屬曆史少有!
曹操晚年,兩個兒子曹丕、曹植為瞭爭奪太子位,鬧得不可開交,雙方人馬明爭暗鬥,卻總是無效,楊修還因此被殺,但謀士賈詡卻以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讓曹操拍闆定案!
事實上,賈詡支持的是曹丕,但他從不公開錶示意見,就因為他從不吭聲,最後,連曹操也好奇,他心裏是怎麼想的。有一次,特彆為此單獨召見他,然而,麵對曹操的問話,賈詡硬是隻是嗯聲不迴應,於是産生瞭這樣的對話:
「跟你說話怎麼不應呢?」
「我正在想事情,所以,沒能立刻迴應。」
「想什麼?」
「我在想袁紹、劉錶父子呢!」
袁紹、劉錶生前都是因為沒有立嫡以長,死後兄弟因而內鬧,結果被曹操一一收拾,曹操聽瞭大笑,當場決定立曹丕為太子。
一場可能危及曹魏基業的大事,就在賈詡片言之下而決!這隻是三國中兩個小故事而已,但我們由小見大,三國人的奇謀睿智,可思過半矣!
最後,簡單嚮讀者們報告幾點:
一、論三國奇士、謀士、國士,諸葛亮無疑是第一號代錶人物,就因為重要性太高、涉及麵太廣,未來有機會再專文詳述,因此不列名於本書之中。
二、周瑜是三國人臣中的第一名將,但他的曆史定位並不僅限於武將,所以把他列入本書中。
關羽不僅是名將,也是奇士、國士,但他的武將色彩極濃,所以,把他擺在《三國群英》中,似乎閤更適些。
三、嚴格而言,蓋勛與臧洪都隻能算半個三國人物,但他們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實在太動人瞭,特彆把他們介紹給大傢,以為吾輩後生們的典範。
四、東吳四壯士與徐氏,無論在曆史上,甚至三國中,都不是能掛上名號的人物,但以他們所釋放的能量,相對於他們的現實角色而言,實在不容我們不幫他們記上一筆。
五、特彆提一下兩位遺珠│沮授與田豐,這兩人的智計纔學,絕不在本書中的任何人之下,但因所投非人,以緻功業未顯,連陳壽都不肯為他們立傳,因為資料不足,隻好對他們以及讀者說聲抱歉瞭!
聽說這本《三國奇士與國士》的書名,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那些在三國時期,影響歷史進程的關鍵人物。當然,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這些響噹噹的名字絕對是「國士」的代錶,但我也很好奇,書中所謂的「奇士」又是指哪些人呢?難道是那些雖然名氣不如前幾位,但卻有著獨特纔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智囊或將領?像是魯肅那樣穩重務實的謀士,或是張遼那樣勇猛善戰卻又懂得策略的將領,他們同樣是那個時代不可或缺的存在。我很想知道,作者會如何定義「奇士」與「國士」的區別,又是如何透過文字去呈現他們各自的風采。畢竟,歷史的發展往往是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單單強調少數幾位「國士」可能會顯得有些片麵。如果這本書能將目光放得更廣,去探討那些在各個崗位上默默付齣、影響深遠的「奇士」,那絕對會讓整部作品更加立體和豐富。我特別期待作者在描寫這些人物時,能運用一些生動的筆觸,讓他們不再隻是書本上的名字,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或許,書中還會有一些我 previously 不太熟悉的歷史細節,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瞭解那個動盪卻又充滿智慧的時代。總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希望它能帶來一場知識與情感的雙重盛宴!
评分哇,這本《三國奇士與國士》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我一直對三國歷史很有興趣,尤其是那些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中,不論是默默耕耘的謀士,還是叱吒風雲的將領,都讓人覺得格外佩服。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對那些「奇士」和「國士」充滿瞭好奇。不知道書裡會不會探討他們是如何在亂世中脫穎而齣?他們的纔華又是如何被發掘的?我特別喜歡那種深挖歷史人物背景的故事,讓人不僅能看到他們的豐功偉業,更能理解他們為何能成就如此一番事業。書名中的「奇士」,是不是指那些有著獨特纔能、不走尋常路的人物?像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還是關羽的忠義無雙?而「國士」,聽起來就是那種能夠左右國傢命運,擔負起國傢興衰的頂級人纔。我很期待書中對於這些人物的描寫,是否能從全新的角度去剖析他們的性格、思想,甚至他們麵對睏境時的掙紮與抉擇。畢竟,歷史人物不是活在神話裡,他們也有著人性的複雜和情感的起伏,如果能讀到這些細膩的刻畫,那絕對是一大享受。想想看,如果書裡能多講一些他們不為人知的軼事,或是他們在政治鬥爭中的巧妙周鏇,那肯定會讓這本書變得更加引人入勝。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帶給我一場精彩的三國歷史饗宴!
评分當我看到《三國奇士與國士》這本書名時,腦海中瞬間浮現齣無數歷史的畫麵。三國時期,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精彩、也最為動盪的年代之一,這個時期湧現瞭太多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我猜測,這本書會深入探討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的「奇士」與「國士」們。我對「奇士」這個詞特別好奇,它是否代錶著那些有著獨特天賦,或是齣奇製勝、不按牌理齣牌的人物?而「國士」,我想當然是指那些能夠輔佐君主、安定天下,對國傢有著深遠影響的頂級人纔。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這些人物的非凡智慧,以及他們在亂世中的生存之道。或許,書中會透過比較的方式,來展現不同人物的特質,例如,將一些名垂青史的「國士」與一些雖然名氣不大,但卻在歷史上留下關鍵一筆的「奇士」進行對比,從而勾勒齣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歷史人物群像。我希望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更加細膩的人物描寫,理解他們在麵對重大決策時的考量,以及他們為瞭理想所付齣的努力和犧牲。總之,我對這本《三國奇士與國士》充滿瞭好奇,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加深入理解三國歷史的大門。
评分我對《三國奇士與國士》這個書名感到非常有興趣,因為「奇士」和「國士」這兩個詞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意涵。我一直對歷史中的那些風雲人物很著迷,特別是那些能夠在關鍵時刻扭轉局勢、力挽狂瀾的智者和勇者。我不禁開始想像,書中會如何刻畫這些人物,他們是如何在亂世中脫穎而齣,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將他們的纔華發揮到極緻。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人物的成長歷程,他們是如何從平凡走嚮非凡,又是如何麵對挑戰,剋服睏難。我想,這本書或許會描繪齣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一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精彩瞬間。像是那些在幕後運籌帷幄的謀士,或是那些在戰場上以少勝多的將領,他們的故事同樣充滿傳奇色彩。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進入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立體的三國世界,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這些偉大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抱負。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奇士」與「國士」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他們之間是競爭還是閤作?又或者,某些「奇士」最終也成長為「國士」?這些問題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能有豐富的閱讀體驗。
评分對於《三國奇士與國士》這本小說,我充滿瞭無限的想像。書名就給人一種很強烈的畫麵感,彷彿能看見亂世中,有無數英雄豪傑為瞭各自的理想和抱負而奮鬥。我特別喜歡那種探討權謀、策略的書籍,而三國時期恰好是這樣一個充滿智慧較量的時代。我猜測,書中會深入剖析這些「奇士」和「國士」是如何運用他們的智慧,在複雜的政治局勢中遊走,如何製定策略,如何化解危機。會不會有對比?比如說,將一些備受讚譽的「國士」與一些被歷史忽略的「奇士」進行比較,從而展現齣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纔能。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探討他們成功的背後,是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與付齣。例如,為瞭達成一個戰略目標,他們可能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做齣艱難的抉擇,甚至犧牲個人情感。如果書中能夠將這些細節描繪得淋灕盡緻,那絕對能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魅力。我非常期待能從書中學習到更多關於領導力、決策力以及團隊閤作的智慧。畢竟,那些在歷史上留下濃厚筆墨的人物,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處事原則,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財富。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啟發,讓我對三國歷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