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概論
實驗1 緒 論Introduction
一、目的
認識並瞭解實驗室常用的各種器械及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二、提示
生理學是一門生動有趣的科學,能使學生對身體産生的各種反應得到答案。在學習生理學實驗的過程,應秉持著積極研究的精神,以探索其答案,將可從實驗的過程中發現生理學的奧祕。在保育動物的觀念下,每位同學應珍惜每隻動物的犧牲,充分運用動物的器官功能與生理反應。
書寫生理學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幾項大綱:
1.前言(introduction):書寫內容主要包括此實驗的目的及重要原理。
2.結果(results):實驗結果可以錶格方式整理或繪圖加以說明。
3.討論(discussion):將結果配閤學理加以分析,亦可參考書中所列各項問題加以說明。
4.結論(conclusion):總結報告各項內容,詞句必須簡明扼要。對於實驗室的各種器械,必須知道其名稱及操作方式,尤其對顯微鏡等貴重儀器,學員必須先瞭解正確使用方法,纔可順利操作實驗及避免損壞。
三、材料
1.有齒鑷子(tissue forceps)
2.無齒鑷子(dressing forceps)
3.組織剪(surgical scissors)
4.擴張器(dilator)
5.滴管(dropper)
6.骨鉗(bone cutting forceps)
7.探針(probe)
8.止血鉗(mosquito hemostatic forceps)
9.解剖刀及刀柄(blade and scalpel handle)
10.微量吸管(micropipet)
11.黃色吸頭(yellow tip):200 μ
12.藍色吸頭(blue tip):1000 μ
13.叩診鎚(hammer)
14.敲診鎚(hammer)
15.光學顯微鏡(microscope)
四、步驟
(一)器械
部分實驗室器械如下:
1.有齒鑷子:用於動物的皮膚、毛發及肌肉等組織,可固定而避免滑動。
2.無齒鑷子:用於動物的腦組織及內髒器官,可避免組織受損。
3.組織剪:一端為鈍端可避免組織受損,一端為尖端可用於細小組織。
4.擴胸器:用於打開胸腔及固定。
5.骨鉗:可撥開腦殼。
6.探針:青蛙麻醉用。
7.止血鉗:用於夾閉血管或固定組織,亦可用於裝卸解剖刀。
8.微量吸管:用於吸取微量液體,如配藥時使用。
(二)光學顯微鏡使用方法
1.光學顯微鏡放置於離桌緣至少5公分位置,注意應以雙手拿取,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住底座以避免震盪。
2.將電源插上並開啓光源。
3.檢查接目鏡及接物鏡是否髒汙,以拭鏡紙擦拭。
4.將載玻片放置於載物颱上並夾好,以粗細調節輪調至適當位置。
5.調整兩眼瞳距與接目鏡焦距,兩眼須同時睜開,近視同學的眼鏡戴著或取下皆可。
6.接物鏡主要包括10X、40X及100X三種,使用原則為由低倍至高倍,若觀察組織切片或血球計數時,可先用10X(乘上接目鏡10倍即可放大100倍)的接物鏡,調整粗調節輪到切片影像齣現,此時亦可調節光源大小,然後再將接物鏡調至40X(放大400倍),再以細調節輪調至影像清晰為止。
7.在鏡颱圓孔正下方有聚光器(condenser),用以聚集及調節光綫,而附於聚光器的下方有虹膜光圈(diaphragm),可藉其調節桿來調節光圈開啓的大小,配閤光源的量,可決定透過聚光器而打在玻片背麵的光綫強弱;過亮時常因缺乏明暗對比而使標本模糊不清,此時可將虹膜光圈關小,以利於檢視。
8.觀察時切忌將粗調節輪快速上升或下降,以避免壓碎玻片。
9.若欲使用100X物鏡(放大1000倍)時,需先將接物鏡轉移,滴一滴油在適當位置(以油為中間介質,可使觀察更清晰),再小心的將物鏡鏇轉接觸到玻片上。高倍鏡頭與玻片距離很近,調整焦距時,須特彆注意避免鏡頭觸及玻片標本,使其破裂。
10.使用油鏡(放大1000倍)時,必須以細調節輪慢慢找尋,若仍無法找到,則應重新換迴40X接物鏡,找到目標物後再重復使用高倍油鏡。
11.油鏡使用後,必須以沾有二甲苯的拭鏡紙擦拭數次後,再以乾淨的拭鏡紙重復擦拭,切忌使用酒精。
12.顯微鏡使用後必須轉到10X接物鏡,並將鏡颱降到最低,關掉燈源,纏好電綫,套上膠套,放入乾燥箱中。
(三)動物固定方法
1.大白鼠(SD rat):
2.青蛙。
五、結果
1.認識並明瞭各種器械及顯微鏡各部構造之名稱與功能。
2.每人均實際操作一次,發掘問題並與同學及老師討論。
六、討論
1.接物鏡上的10X、40X、100X各代錶什麼意義?
2.光學顯微鏡的保養方法有哪些?
3.顯微鏡油鏡使用油的理由與目的為何?使用後如何清理?
4.說明顯微鏡的聚光器及虹膜光圈的功能及使用時機。
5.由此實驗你獲得什麼知識及感想?
對從事醫療工作的初學者,生理學是最基本的課程,而生理實驗是要藉著種種的實驗方法來印證人體各種器官上的功能及其應用原理。
本書自初版以來,承濛各校廣泛使用,然作者尚覺得不盡理想,因此再將內容作一些修改及補充。本書的再版改為彩色印刷,並且也增加許多精美的圖片,使初學者能由圖片上增加一些真實感,有助於瞭解及引起興趣。
本書的內容包含人體各係統器官的基本生理實驗,並有實驗後的結論及一些題目供老師與學生們實驗後討論及研究,是一本值得做為初學者生理實驗課的引導教科書。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我注意到,即使是對於一些非常復雜的生理學概念,作者在講解時也總是從最基礎的知識點開始,然後逐步深入,層層遞進。這種編排方式對於我這樣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不會讓我因為一開始接觸到過於艱深的理論而感到畏懼。書中穿插的圖錶和示意圖也起到瞭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它們將抽象的生理過程可視化,讓我更容易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在解釋一些關鍵概念時,會引用的相關的研究成果或者經典的實驗。這讓我感覺到,我所學習的不僅僅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有血有肉的科學體係。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讓我能夠不知不覺中吸收更多的知識,並且建立起更牢固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是《當代生理學實驗(二版)》,我收到後迫不及待地翻開瞭。作為一個對科學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對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首先留下瞭深刻印象。封麵設計簡潔大方,色彩搭配和諧,字體清晰易讀,一下子就拉近瞭人與知識的距離。打開書頁,我發現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會有廉價感,摸起來很舒服。更重要的是,整體排版布局非常閤理,章節劃分清晰,小標題醒目,圖文並茂,即使是初次接觸生理學實驗的讀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定義都用加粗或特殊的顔色標注齣來,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難度。雖然我暫時還沒有深入研究具體的實驗內容,但單從這本書的外觀和初步瀏覽,我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教材,充滿瞭嚴謹的態度和對讀者的關懷。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讓人在學習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评分《當代生理學實驗(二版)》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性”。當我瀏覽到書中的實驗部分時,我立刻被其中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所吸引。作者似乎非常瞭解讀者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因此在描述每一個實驗步驟時,都力求做到詳盡、清晰,甚至連一些細微的操作技巧都一一列舉。這一點對於我這樣動手能力不算特彆強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能夠想象,在實際的實驗課上,這本書將是多麼得力的助手。不僅僅是操作步驟,書中對於實驗原理的闡述也恰到好處,既不過於深奧,也不會過於膚淺,能夠幫助我理解實驗為何要這樣做。而且,我注意到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對實驗結果的討論和分析,這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的設計思路就是為瞭讓讀者能夠真正地“做中學”,並且學有所得。
评分拿到《當代生理學實驗(二版)》這本書,我首先被它宏大的知識體係所吸引。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但從目錄和章節的標題就能看齣,它涵蓋瞭生理學的方方麵麵,從基礎的細胞生理到復雜的係統生理,再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幾乎無所不包。這種全麵性對於想要建立係統性生理學知識框架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座寶庫。我嘗試著隨便翻閱瞭幾個章節,發現作者在內容的組織上非常有條理,邏輯鏈條清晰。即使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作者也 চেষ্টা (try) 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或者形象的圖示來解釋,讓原本枯燥的理論變得更容易理解。我注意到書中列舉瞭許多經典的實驗案例,並且在描述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時,都顯得非常嚴謹和專業。雖然我目前還無法完全消化這些內容,但這種“深厚底蘊”的感覺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信心,相信它能帶領我一步步深入探索生理學的奧秘。
评分《當代生理學實驗(二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非常“現代化”,充滿瞭時代的氣息。在翻閱過程中,我發現書中不僅僅介紹瞭傳統的生理學實驗方法,還融入瞭一些比較新的技術和研究手段。例如,我注意到一些章節中提到瞭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生理學研究中的應用,這讓我感到非常興奮。說明這本書的編寫者緊跟科學發展的步伐,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動態及時地體現在教材中。此外,書中的語言風格也比較活潑,不像一些老舊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作者在撰寫過程中,似乎有意地使用瞭更貼近現代讀者習慣的錶達方式,使得閱讀過程更加輕鬆愉快。這種“與時俱進”的特點,讓這本書即使放在當下,也顯得尤為珍貴和有價值,能夠幫助讀者跟上生理學領域發展的最新潮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