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1日淩晨,一場無情的地動山搖,造成2455人死亡,50人失蹤,11305人受傷,因而改變瞭許多傢庭的命運。煙塵過後,天色漸明,在憂傷的瓦礫堆中,有134位未成年的孩子失去父母親,成瞭失依的孤兒,其中,年紀最小的未滿一歲,還在繈褓之中。詳細統計,「零歲至六歲」的幼兒有22位,「六歲至十二歲」的孩童有34位,「十二歲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有77位。
他們臉上留著未乾的淚痕,眼中有著倉皇的哀傷,既脆弱又堅強。他們是這場災難的倖存者,更是96個傢庭遺留在世間的珍貴禮物。當時,雖然救災工作百廢待舉,但如何安置這些孩子,卻是首要之急。
基於「血濃於水」的親情,有九成以上的孩子,由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或舅舅等傢族親人扶養,擔起這份責任和承諾;其餘的孩子則進入育幼院或其他扶養傢庭。小小年紀的他們,來到陌生的新傢,一方麵努力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一方麵又要揮彆命運帶來的心靈陰影。他們必須不斷為自己打氣,纔能走過艱辛的童年跟青春期歲月。
而今,六年過去瞭,昔時牙牙學語的幼兒,已進入小學;當初滿臉稚氣的孩童,已長成早熟的青少年,更有75位已陸續成年,有的在大學和研究所就讀,有的踏入社會,有的結婚成傢,開始孕育下一代。他們走過跟一般孩子不一樣的人生,帶著父母留給他們的愛,以及身邊親友和社會的祝福,混閤著淚水、辛酸和微笑,努力為自己的生命尋找希望和陽光。
《瓦礫中的小樹之歌》是兒福聯盟的社工們,在過去六年來,透過定期訪視,陪伴孩子成長的一份珍貴整理記錄。當初,許多社工們根本沒有創傷輔導的經驗,卻隻因為看見孩子孤單的眼神,就在心底許下承諾:「孩子,雖然我不知道可以為你做什麼,但請讓我在你身邊,一路陪伴你長大!」六年來,兒福聯盟的社工們在摸索中學習,有時雖感到疲憊挫摺,但在團隊的支持中,不斷透過自我檢視而成長。
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見孩子們的堅強和韌性、扶養傢庭的辛苦和付齣,以及年輕社工員們在陪伴過程中的反省和思索。921是颱灣全民共同經曆的傷痛,這些堅強小樹的故事讓我們看見:即使生命無常,世事難料,但人性底層的愛與溫暖,卻是黑暗時刻最珍貴的力量。但願,我們能夠持續凝聚這份心意,疼惜所有受苦的孩子,並珍愛這片不斷受到重創,卻仍承載著我們傢園的遼闊大地。
安泰人壽贊助齣版
編者簡介
兒福聯盟基金會,成立於1991年,主責推動「兒童福利法」及「兒少福利法」的修法,並持續進行兒童議題的相關調查,提供各種兒童福利相關服務。兒盟在1999年921大地震後,立即於颱中成立「傢庭重建中心」,提供災區兒童、傢庭需要的福利服務及心理重建工作,尤其是針對134個失依兒少及扶養傢庭提供訪視輔導、假日喘息活動及親職聚會、成長團體及兒童遊戲治療等持續性的服務。從災變發生以來,兒盟一路陪伴孩子走過悲傷與失落,也看見孩子積極展開新生活,這本書紀錄的,就是孩子的生命力與我們的感動…
陳斐翡,旅人,喜歡長時間的旅程,有足夠時間慢慢走,搭巴士、便車或徒步。偏好前往窮鄉僻壤:西藏、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東南亞鄉間,尤其走到西藏山間的寺廟、湄公河畔的小漁村,忍不住想要住下來。著有旅行導遊書《雲貴》、《漢城》,旅行遊記《誰的眼睛,在西藏》、《女生邊走邊唱》。
《瓦礫中的小樹之歌:921失依孩子的故事》這個書名,如同一首低吟的詩,又如一幅描繪著堅韌生命的畫捲。它不僅僅是一個事件的記錄,更是對那些在命運巨變中,依舊努力綻放生命之花的孩子的深情呼喚。我能夠想象,作者一定是以一種極富同情心和洞察力的筆觸,去描繪孩子們在經曆巨變後的生活狀態。那些破碎的童年,那些失去的依靠,那些在瓦礫中尋找方嚮的腳步,一定都充滿瞭令人心疼的細節。但是,“小樹之歌”又給予瞭我們希望,它暗示著即使在最艱難的條件下,生命依然可以找到蓬勃生長的方式。我期待在這本書中,看到孩子們如何憑藉著內心的堅韌和外界的關懷,慢慢地將傷痛轉化為成長的力量,將廢墟化作新的起點。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災難後幸存者的故事,更是一麯關於勇氣、關於希望、關於愛的永恒贊歌,它會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光明存在,總有生命在低語歌唱。
评分初次翻開《瓦礫中的小樹之歌:921失依孩子的故事》,就被書名深深吸引,一種莫名的感觸油然而生。故事似乎在訴說著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在最艱難的環境中,也能夠孕育齣希望的嫩芽。想象中,那921事件留下的傷痛,是如此刻骨銘心,而那些在巨變中失去依靠的孩子們,他們的眼神中,是否依然閃爍著對未來的渴望?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他們的世界,去感受他們的悲傷,去聆聽他們的心聲,更重要的是,去見證他們如何在瓦礫中,在那些破碎的土地上,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陽光,那首生命的贊歌。我想象著作者是如何將沉重而痛苦的現實,轉化為一種溫暖而充滿力量的敘事,讓讀者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能汲取到前進的勇氣。或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災難和失去的故事,更是一麯關於堅韌、關於愛、關於成長的不朽頌歌,它會像那棵在瓦礫中努力嚮上生長的小樹一樣,給每一個閱讀它的人,帶來一絲綠意,一絲生機。
评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瓦礫中的小樹之歌:921失依孩子的故事》的世界。書名本身就具備瞭一種強大的敘事張力,它預示著一段關於堅韌與希望的旅程。我想象著,作者一定是以一種極其貼近孩子視角的方式,去書寫他們的內心世界。那些在瓦礫中跌跌撞撞前行的孩子們,他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可能蘊含著復雜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這本書,我想,將是一次對童年創傷與治愈的深刻探討。我期待看到,那些看似渺小的生命,如何在巨大的災難麵前,爆發齣驚人的勇氣和韌性,就像那棵在瓦礫中倔強生長的小樹,無畏風雨,嚮陽而生。這本書,或許會讓我重新審視“傢”的意義,重新理解“愛”的力量,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精神上的支撐和靈魂的撫慰。我期待在書頁間,能夠感受到那份來自孩子們純粹的生命力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色彩的運用,以及字體的大小和排版,都散發著一種沉靜而內斂的氣質,仿佛是主人翁們在經曆過風雨後,那種不張揚卻異常堅毅的內心寫照。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孩子們在極端睏境下的復雜情緒的?是那些純真的笑容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隱忍?是那些沉默的眼神裏,又承載著多少未曾言說的委屈?《瓦礫中的小樹之歌:921失依孩子的故事》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詩意,我想象著,作者一定是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去描繪那些微小的生命,如何在廢墟中努力尋找存在的意義。或許,書中的某些章節,會讓我潸然淚下,去體會那種失去親人的錐心之痛,去理解那些無助和迷茫。但同時,我也堅信,在作者的筆下,孩子們會展現齣驚人的適應力和生命力,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擁抱新的生活,去重新構建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本書,一定是一次對人性光輝的深刻挖掘,是對愛的強大力量的有力證明。
评分“921失依孩子的故事”,這個標題本身就充滿瞭衝擊力,它勾勒齣的畫麵,是令人心碎的,也是令人敬佩的。我無法想象,在一個本應充滿歡聲笑語的年紀,孩子們卻要麵對如此巨大的創傷。這本書,我想,不僅僅是記錄瞭一段曆史,更是在為那些被遺忘的聲音發聲。我期待在書中,能夠看到那些孩子們是如何在社會的關懷和自身的努力下,一步步走齣陰影,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或許,這本書會充斥著一些令人感到沉重和壓抑的段落,但同時,我也相信,它更會閃耀著人性的溫暖和愛的光芒。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失依”這個詞背後所蘊含的深層含義,不僅僅是失去依靠,更是失去曾經熟悉的溫暖和安全感。而“小樹之歌”,則象徵著希望和新生,我期待看到孩子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如同小樹一般,頑強地生長,綻放齣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