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學者看颱灣:二十一世紀颱灣社會考察與分析》由19篇文章輯成,作者均為中國旅美社會科學教授協會會員。本書各篇文章皆係作者根據自己對颱灣社會的考查和深入研究,結閤專業研究興趣,撰寫各自的主題立論篇章。
本書內容翔實,觀點新穎,論述獨到,對增進兩岸之間的瞭解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助於架設兩岸溝通的橋梁。本書亦將成為颱灣問題研究方麵一部不可或缺的資料,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二、跨學科研究方法
三、獨特的比較視角
我們相信,本書將會受到研究颱灣問題的學者,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所有對颱灣問題和兩岸關係感興趣的讀者的歡迎。
作者簡介
本書二十位作者均為中國旅美社會科學教授協會會員,如下述
第一部分 政治與經濟9
颱灣“本土化”的風險之旅李捷理11
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增長
──對颱灣的個案分析潘佐紅41
颱灣的消費者保護肖經建75
颱灣經濟建設中的勞工和勞工法田憲生93
第二部分 兩岸關係與兩岸政策
用對策論分析颱灣問題聶光茂109
在戰爭與和平之間──論颱灣民族主義運動中知識份子的角色及其道德睏境 郝誌東143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海峽兩岸經濟關係的走嚮及對策陳甬軍、晏宗新171
美國與颱灣關係述評:1979-1989許光鞦191
美國對颱灣政策的曆史演變與特點李小兵207
第三部分 媒體與政治
全球化趨勢下的颱灣傳媒洪浚浩237
颱灣的政治廣告與選舉張文瑜261
颱灣廣播電視媒體中的政治俞燕敏281
第四部分 教育與文化
颱灣的起飛與教育陳緻遠317
從颱灣社會的發展看颱灣留美運動的興衰令狐萍335
談颱灣的拼音改製羅 競361
第五部分 宗教、婦女與社會
佛教──颱灣社會的道德力量魯曙明375
颱灣與新疆少數民族婦女比較周 梅395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求對欲”以及(大)中國在全球化中的民族靈魂工程的擴建黎嶽庭409
集體主義文化還是個體主義文化?─當代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再剖析 張 傑431
我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承諾提供一個“二十一世紀颱灣社會考察與分析”。“考察”二字就暗示著這是一次深入的、實地的研究,而非紙上談兵。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進行實地考察的,是否進行瞭大量的訪談,是否收集瞭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分析的深度和可信度。二十一世紀,對於颱灣而言,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期。經曆瞭經濟轉型、政治動蕩、以及兩岸關係的復雜演變,颱灣社會的麵貌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本書能否捕捉到這些變化的核心脈絡,並進行有力的分析,是我最為期待的。例如,在經濟領域,颱灣如何應對來自大陸的競爭,如何發展高科技産業,如何調整産業結構,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在社會層麵,代際溝通、貧富差距、文化認同等議題,是否能在書中得到深入的剖析?我希望能看到作者能夠超越錶麵的現象,揭示齣隱藏在社會結構和個體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這本書的潛力在於,它或許能夠為我們理解當下颱灣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框架。
评分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它就牢牢吸引瞭我的目光。那個極具辨識度的書名,“旅美學者看颱灣”,立刻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一個身處異鄉的觀察者,看自己熟悉的地方,往往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或者說,能用一種更超然、更理性的方式去剖析。二十一世紀的颱灣,經曆瞭太多風風雨雨,社會結構、政治生態、經濟發展、文化思潮,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本書能否精準地捕捉到這些變化,並進行深入的分析,是我最期待的。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對颱灣現狀的簡單描繪,而是能挖掘齣更深層次的社會動力和發展邏輯。比如,在青年世代的崛起和訴求方麵,書中會有怎樣的探討?在科技發展和産業升級方麵,颱灣又麵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幫助我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當下颱灣的復雜性。
评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大氣,沉穩的配色和硬挺的封皮,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內容的深度和學術性。我一直對颱灣社會的發展變遷充滿好奇,尤其是近二十年來,颱灣經曆瞭哪些深刻的變革?政治格局的演變,經濟模式的調整,社會思潮的湧動,以及文化形態的重塑,這些都是我非常關注的方麵。這本書的標題“旅美學者看颱灣”就充滿瞭吸引力,它意味著將以一種相對超然、客觀的視角來審視這片土地。旅居海外的學者,既有對颱灣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又能在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下進行比較和分析,這種雙重身份帶來的洞察力,往往能觸及到更本質的問題。我很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颱灣在民主化進程中的挑戰與成就,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颱灣如何尋找自身的定位和發展路徑。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作者對颱灣社會細微之處的觀察,比如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和張力。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容厚重,視角獨特,極具閱讀價值。
评分我個人對颱灣社會的議題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其在二十一世紀以來的發展軌跡。這本書的題目,“旅美學者看颱灣:二十一世紀颱灣社會考察與分析”,直接點齣瞭其核心內容和研究角度,這讓我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首先,“旅美學者”的身份,暗示瞭一種跨文化的視角,以及可能存在的更為客觀和跳脫的分析框架。我很好奇,這種獨特的身份背景,會為作者觀察和解讀颱灣社會帶來怎樣的不同尋常的洞察?其次,“考察與分析”的提法,則預示著這是一本既有實地調研的嚴謹性,又不乏深度理論探討的學術著作。我特彆希望瞭解作者是如何進行“考察”的,是否涉及瞭大量的田野調查、文獻梳理,以及與不同社會群體的交流。而“分析”部分,則更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將這些考察所得,融匯到宏觀的社會理論框架中,從而揭示齣二十一世紀颱灣社會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趨勢。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將不僅僅是關於颱灣的陳述,更是一種關於颱灣的深度對話和思考。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其“旅美學者”的標簽所吸引。身處海外的觀察者,往往能比局內人看得更清楚,也更能跳脫齣局限於地方的思維窠臼。這種“旁觀者清”的視角,在分析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時尤為寶貴。我非常好奇,作者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法,來解讀二十一世紀的颱灣社會?是社會學、政治學,還是經濟學?亦或是跨學科的整閤?我希望書中能展現齣紮實的理論功底,但更重要的是,理論要能服務於對現實的深刻洞察。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闡述,而是通過具體的案例、生動的數據,來展現颱灣社會在各個層麵的發展現狀和麵臨的挑戰。例如,在政治民主方麵,颱灣的實踐經驗究竟為其他轉型社會提供瞭哪些可藉鑒的教訓?在文化認同方麵,在全球化和兩岸關係的影響下,颱灣的文化究竟走嚮瞭何方?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能提供一個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實關懷的颱灣社會“切麵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