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禪吉他」的道場。進來的時候請不要把門關上。
菲利浦.利夫.須藤(Philip Toshio Sudo)創立瞭這個道場,是為瞭有心發現和創造聲音的人。
什麼是「禪吉他」呢?彈吉他和聽起來玄之又玄的「禪」,兩者又有什麼關聯呢?
彆擔心,作者不和你「談」禪,隻是告訴你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彈」吉他上,如果你真的做到瞭,假以時日,你現在心中所有的疑惑,自會有解答,不管是關於「吉他」,或是「禪」。
有的人透過靜坐來修禪,有的人是經由修習武術、射箭或是書道、花道,全心深入這些「技藝」,這些「技藝」將不再隻是技藝,而是通往智慧的途徑。
因此,當你發自心靈深處真誠的彈奏,和吉他閤而為一時,這時,忘瞭吉他,忘瞭自己,也忘瞭音樂風格,忘瞭所謂的演奏,「彈吉他」本身,就是「禪」瞭。
吉他禪其實就是:找到我們與生俱來的那首歌──那首讓我們生而為人的歌──然後把它彈奏齣來。
每個人都能找到那首歌,那段音樂隨時等待著被我們開啓。而這個道場,會交給我們開啓那段音樂的鑰匙。作者想在吉他禪的道場裏分享他的經驗,希望能因而誘發我們為這世界譜齣一首新的歌麯。
但如果你問他要發多少時間纔能學會禪吉他,他會告訴你:一輩子。
作者簡介
菲利浦.利夫.須藤(Philip Toshio Sudo)在美國齣生、日本長大,自小就喜歡彈吉他。在兩種文化交疊下成長,他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能將東西方的智慧融閤成一種國際觀的生活哲學。他找到一個方法就是--吉他禪,且運用在紐約市街頭、公園和地鐵演奏。1993年他成為紐約市馬拉鬆音樂會的正式音樂傢,現和老婆小孩居住在夏威夷,並創作和錄製音樂。
老師不會教的重要事 董運昌
我幾乎不敢相信世界上會有人想寫這樣的書、有齣版商願意發行這樣的書,而這一切如今都發生瞭!
在西方世界,吉他等於是他們的國粹之一,尤其是英、美等國傢,吉他充斥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禪學,一個發源於數韆年前東方、一種連東方人自己都解釋不太清楚的修煉方式,卻在這本書中與之閤而為一,一西一中、一古一今,在本書中作瞭巧妙的連結,對一個把彈吉他當成人生終極目標的我來說,它真的道盡我內心深處想說又不知怎樣說的真理,除瞭驚訝、高興,更極度佩服作者的創意與音樂素養。
我彈吉他至今已將近二十個年頭,不算長也不算短,除瞭服兵役,沒有間斷過,以國立大學畢業的背景,在嘗試瞭一些“正常“的職業覺得適應不良後,選擇繼續彈下去,開始的幾年當然很不好過,除瞭琴藝本身要突破,更要麵臨現實的問題,傢人、朋友都對我的前途感到質疑和擔憂。我必須承認一定要具有非常特殊的人格特質纔能朝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因為隻有這種人發現這裏麵有高深的東西,不惜窮畢生之力去追求!今天本書作者須藤先生把個中奧妙說得非常清楚明白,其實,我們隻是藉由學習吉他來體驗生活和做人的道理罷瞭!它是一本告訴吉他手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自我完成的心法。
有趣的是,彈吉他這件事在一般人觀念裏是一種娛樂,可有可無的,怎會需要用這麼認真的態度去麵對呢?就算放在音樂的領域裏,它也不是主流,主流是鋼琴、小提琴等等,這是一個現實,我自己也承認。但好像你又可以時常感覺到吉他的存在,例如大眾媒體、學校社團、樂器行、演唱會和唱片等,雖不重要卻無所不在。我認為這和吉他本身的結構、功能有密切的關係!仔細想想,跟鋼琴比,吉他在音量、和聲和鏇律復雜度上遠遠不及;和小提琴比,又少瞭渲染力和穿透力;在古典樂團裏,它幾乎是音量最小的樂器,可說是一無可取。又仔細想想,它可以隨身攜帶、可以錶現復雜和弦、可以獨奏、可以伴奏兼唱歌、可以溫婉古典、可以狂暴搖滾、可以站著彈坐著彈躺著彈跳著彈,彈的時候以正麵對觀眾,不會有側臉或被樂器擋到的問題,夜深人靜時也不會因音量過大擾人清夢,甚至可以防身你看它集閤所有優點於一身,又不會因某一優點而犧牲其他可能性,行住坐臥、動靜皆宜,很像中庸之道,又帶著幾分流浪與自我放逐的疏離感,一種生活化、平民性格的禪意隱含其中。人類生活型態的改變,人的互動方式、聆聽習慣、商業機製與吉他性格開始産生化學作用,這就是慢慢有很多人願意投注心力在其中的原因。
近幾十年拜科技之賜,吉他立即展現它的多麵性,如電吉他的狂躁感融入搖滾樂席捲整個人類的聽覺環境,一場演奏會受到世界韆萬人的矚目,吉他英雄成為世人崇拜的偶像,曾幾何時吉他已經成為一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工具瞭!?於是彈吉他已經悄悄成為一條人生道路,要走得久走得遠,就要有修持,就要有法門,就要閤乎人性,就要考慮到彆人很多的人生課題接踵而來,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離不開“禪“,這本書最可貴的就在於它說瞭很多吉他手應有的情操與態度,而這些東西是學生不會問、老師不會教,卻又很基本、很重要的事。
書中列舉瞭許多世界頂尖音樂傢的話,我認為最有趣的是布魯斯‧史普林斯汀說的一句,「你要在心裏裝瞭許多矛盾的想法而不會發瘋。我希望做對的事,當我走上舞颱,我感覺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可是我也要知道,喔,這隻是搖滾樂罷瞭。總之這兩點你都要相信!」這句話即是我幾年職業生涯的心情,又要執著、又要放下;又要求成、又要輕敗,真是應瞭《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諸法空相」 之言。當然書中許多佛門、道場的機智話語和有趣的小故事,更能啓迪智慧,讓你去思考一些更深奧的哲理,跳齣過度練習、原地踏步和喪失目標等陷阱。
希望各位朋友能因此受惠,成為一個偉大的吉他傢,哦,不!應該說成為一個快樂的吉他修行者!
二○○三年三月二十七日(本文作者為吉他演奏傢)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印象特彆深刻。不是那種張揚華麗的風格,而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寜靜的氣息。可能是一種木質的紋理,又或者是一種水墨暈染的效果,整體色調偏嚮於大地色係,或者是一些低飽和度的藍色、綠色。這種設計風格,第一時間就讓我聯想到瞭禪宗所追求的那種素淨、不加雕飾的美感。我常常覺得,很多事物的美,不在於多,而在於它的質感,在於它能否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而一本關於“禪”的書,如果封麵設計得過於花哨,反而會顯得有些喧賓奪物,失去瞭應有的內涵。反之,如果它能用最簡潔的設計,卻能傳遞齣一種深沉的意境,那纔是真正的功力。我猜想,書中的內容也可能延續瞭這種設計風格,文字簡潔有力,不拖泥帶水,卻能在字裏行間透露齣作者的智慧和感悟。這讓我更加期待,這本書是否真的能夠帶給我一種視覺和心靈的雙重享受。
评分我平常不太追逐市麵上的熱門書籍,更多的是憑感覺去挑選。當我看到《當吉他手遇見禪》這個書名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嗯,這書聽起來有意思。”並沒有那種“一定要買”、“一定要讀”的衝動,但就是一種溫和的好奇。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可能在音樂的道路上探索瞭很久,也可能在生活的體驗中沉澱瞭很多。不然,怎麼會把吉他這種充滿激情、富有變化的樂器,和禪這種追求寜靜、放下執念的哲學結閤在一起呢?我腦海裏浮現齣一些畫麵,比如一個吉他手在某個寜靜的山榖裏,一邊彈奏著悠揚的鏇律,一邊靜靜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又或者是在繁忙的城市中,他在喧囂的間隙,找到一個角落,通過吉他來尋求內心的平和。這本書,我覺得可能更適閤那些在生活中感到有些迷茫,或者想要在忙碌之餘找到一絲慰藉的讀者。它可能不會給你醍醐灌頂式的答案,但可能會像一位老朋友,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帶給你一些新的啓發。
评分《當吉他手遇見禪》這個書名,總讓我覺得帶有一種東方韻味,又兼具現代的活力。我一直認為,東方哲學,特彆是禪宗,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不是強行灌輸,而是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而吉他,作為一種現代的、充滿錶現力的樂器,在很多年輕人心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將這兩者結閤,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會像一般的書籍那樣,有清晰的章節劃分,或者嚴謹的邏輯論述。它更可能像是一係列散文,或者是一些隨筆,記錄著作者在彈奏吉他過程中的心路曆程,以及他對禪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也許會有一些關於音符與氣息的對照,或者關於指尖與心境的聯結。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它不是來教導我什麼大道理,而是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曆和感悟,讓我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奧妙。
评分這款名為《當吉他手遇見禪》的書名,聽起來就很有趣,很有畫麵感!尤其是我這種平時就喜歡撥弄幾下吉他,偶爾也會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發呆、思考的人來說,這個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音樂和禪修,雖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內在有著某種奇妙的連接。吉他這東西,你要彈得好,得有耐心,得有感受,得體會音符之間的留白,這不就像禪修一樣,講究的是當下、是寜靜、是感悟嗎?我很難想象一個脾氣暴躁、心浮氣躁的人能彈奏齣動人的鏇律,更彆說從中找到什麼禪意瞭。所以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兩個看似矛盾卻又似乎內在相通的概念結閤起來的。是會講一些關於吉他手在練習過程中頓悟佛法的故事?還是會從禪宗的角度去解讀吉他的和弦、節奏和鏇律?亦或是分享一些如何在彈奏吉他時達到“無我”境界的心得?總之,這個書名已經在我腦海裏構建瞭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故事,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评分說實話,我對於“禪”這個概念,一直以來都抱有一種既敬畏又好奇的態度。敬畏是因為覺得它是一種很深奧、很高層次的哲學,不是我這種凡夫俗子能夠輕易領悟的;好奇是因為我常常會在一些禪意十足的電影、音樂、甚至是一些生活場景中,感受到一股寜靜的力量,讓我覺得內心平靜瞭很多。而“吉他手”,則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釋放情緒、錶達自我的重要方式。所以,《當吉他手遇見禪》這個書名,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讓我覺得,原來那些我一直以來在音樂中尋找的、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可能都與禪有著某種聯係。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否能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易於理解的方式,來解讀禪的智慧,並且將它與吉他這門藝術巧妙地結閤起來。我希望這本書不是一本枯燥的哲學論述,也不是一本單純的吉他教學,而是能夠在我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導我,去體會音樂和禪修之間那種深層的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