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太陽」,介紹四季與日夜的由來、太陽光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以及如何提防紫外綫的傷害。第二部分「生態係」,解析生態係、水循環、臭氧層、溫室效應及基因改造等議題。全書以插畫為主,搭配簡短的文字說明,深入淺齣地讓讀者瞭解與我們生存息息相關的太陽和地球環境。
「春有百花鞦有月,夏有涼風鼕有雪。」你能想像這再平常不過的四季風景,有一天可能會消失嗎?如果我們期盼陽光永遠和煦地照耀大地,流水依舊生生不息的滋養萬物,那麼培養對生態正確的認知是刻不容緩的。
生態觀念就在生活點滴中,但要說得明白並不容易。本書將抽象的生態議題吸收消化後,再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為孩子解說人與環境以及物種間的關係,讓孩子在快樂的閱讀中自然地融會貫通,從小培養珍惜資源與愛護自然的心。
你可以把《太陽與生態係》當作一本童書,唸給孩子聽;或者和孩子一起閱讀,藉機吸收新知,免得跟不上孩子的成長……。書裏的文字很淺顯,但卻有深層的意涵,而且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紫外綫指數這個名詞,我們可能天天在電視新聞看到,卻一知半解,書裏不但詳盡介紹它的定義,並列舉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紫外綫指數的變化,有趣又實用。閱讀這本可愛又親切的圖畫書,將開啓您愛護我們生存的美麗星球之心。對渴望吸收「活」知識的孩子而言,這是一本充滿啓發性與創意的課外補充讀物。
作者簡介
Francios Michel,教師兼地理學傢及高山嚮導,喜歡描繪及「解說」大自然風景,曾發錶許多供大眾及兒童閱讀的圖書報章,現正著手《危機中的地球》這本書。不過,他說:我們應該先好好學著去瞭解及欣賞我們居住的環境。
Michele Mira Pons,自由採訪記者,熱愛與環境、音樂及世界文化相關的議題。她也寫瞭許多供兒童及青少年閱讀的書。她認為地球不斷地在太陽底下運行,有許多事情還是值得去發現和探討的……。
Marc Boutavant,齣生於勃根地(法國中部),一個住著蝸牛的小村落。他幫蝸牛們煮菜,他的拿手好菜是陽光炭烤小螞蟻,那是一道需要好天氣纔能煮得齣來的特彆料理。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蝸牛們因為吃不到這道好菜,十分生氣,紛紛跑到村長那兒去告他的狀。隻有一隻還願意用身子沾滿顔料,幫他在紙上畫插圖。
譯者簡介
裏維,法國巴黎第五大學語言教學碩士。譯有《卡布奇諾》、《閱讀的十種幸福》(高寶齣版)等書。目前從事譯作及旅遊劄記。
地球的動力
當漫畫充滿暴力和夢幻時,地球的生態係統卻在經濟發展下逐一瓦解。人類自稱萬能,想把這個藍色星球改造成自認適宜的居處,卻不知道正逐步踏入萬劫不復的絕地。太陽供給地球上大部分生命所需的能量,但若沒有適當的屏障,它也會為地球帶來毀滅性的傷害。臭氧層就是個最顯著的例子,它能將過多的紫外綫隔離,讓地球上的生物免於過多紫外綫的傷害,但人類卻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破壞瞭地球生命的重要保護層。
人類始終無法自外於其他生物而獨居,盡管如此,卻仍不斷地製造傷害其他生物的汙染物質,並剝奪它們的生存空間。如果我們從小就能以謙卑的心麵對大自然,地球也會以美麗的麵貌迴饋我們。但居住在「寶島」的孩子,有多少人能夠不理會升學的壓力,自由自在地與自然為伍呢?
《太陽與生態係》是法國作傢Mich le Mira Pons 和Franc5ois Michel撰寫,搭配畫傢Marc Boutavant所繪的插畫,原文書分為《太陽》和《生態係》兩本。由於兩個主題基本上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決定將兩書閤成一冊齣版,讓讀者一次同時瞭解兩個主題。中譯本內容和原文書一緻,但在編排順序上略作調整,以提高整本書的一緻性。內文部分原為法國地區的資料或人名,在編輯的過程我們以颱灣的資料與人名取代,拉近內文與讀者的距離;並將原書附錄的填字遊戲改為迷宮遊戲,讓小朋友從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生態觀念。
書中生動活潑的漫畫隱含瞭幽默的諷刺,以及法國人的生態觀。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幫助讀者瞭解與我們生存密不可分的太陽和四周的生態係,並瞭解颱灣以外地區的人們是如何思考與對待我們的地球,更希望透過有趣的畫麵,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省視我們的居住環境。
最後,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編輯過程的夥伴,包括一邊經營餐廳一邊完成譯作的裏維、幫我們引進這兩本書的傢西書社、在國中任教的編輯、為我們試讀的小朋友、提供寶貴建議的汪主任,還有一見就喜歡這本書的青蛙公主──我們的審訂楊懿如。
坦白說,我平常不太常接觸這種有點「硬」的科普書籍,感覺《太陽與生態係》聽起來就充滿瞭科學的嚴謹和學術的深度。但最近我常常在想,我們住的地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尤其在經歷瞭這麼多氣候變遷的新聞之後,我越來越覺得,瞭解這些基礎的科學原理,似乎變得非常重要。 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從地質學、氣象學、生物學等不同角度,來剖析「太陽」這個巨大的恆星,它對我們星球的影響有多麼深遠? 例如,太陽的能量輸齣如果有一點點波動,會不會直接影響到地球的氣候模式,進而導緻極端天氣頻繁齣現? 而「生態係」又是如何被這些氣候變化所牽動的呢? 會不會書中有提到一些具體的例子,像是某種植物因為日照不足而無法開花結果,導緻依賴這種植物維生的昆蟲數量銳減,進而影響到以這些昆蟲為食的鳥類? 甚至,會不會討論到人類活動,例如溫室氣體排放,是如何乾擾瞭原本由太陽能驅動的自然平衡?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科學數據和研究成果,但同時也能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讓像我這樣沒有深厚科學背景的讀者,也能窺見這個複雜而迷人的世界。
评分我平常其實對那種學術理論比較多的書不太感興趣,但《太陽與生態係》這個名字,倒是意外地引起瞭我的注意。 總覺得「太陽」這個詞,就代錶著溫暖、光明、能量,而「生態係」則是生命、循環、平衡。 結閤在一起,讓人覺得這本書很可能是在探討,宇宙中最根本的能量來源,如何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樣貌和運作。 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不同地區、不同緯度的「太陽」,如何塑造齣完全不同生態景觀的有趣案例? 例如,赤道地區的烈日,如何孕育齣熱帶雨林的繁盛;而兩極地區的漫長黑夜,又如何讓那裡的生物發展齣獨特的生存策略。 又或者,會不會探討,太陽黑子活動的週期,跟地球氣候的變化,甚至是歷史上某些重大事件之間,是否存在著一些奇妙的聯繫?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生動、有畫麵感的方式,來描繪這些複雜的科學原理。 像是,如果能用圖解的方式,說明太陽光如何穿透大氣層,然後被植物吸收,轉化成能量,再透過食物鏈層層傳遞,那樣一定會非常引人入勝! 說不定,看完之後,我會對每天掛在天上的太陽,多瞭一份全新的崇敬。
评分哇,這本《太陽與生態係》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好奇!身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的人,從小就聽著長輩說日頭赤炎炎,夏天要怎麼防曬,鼕天也要注意保暖。但「生態係」這三個字,就瞬間把我拉到瞭一個更宏觀的視角。我一直覺得,我們颱灣這塊土地,從高山到大海,有太多太多獨特的生態瞭,例如棲蘭神木群的參天古木,或是墾丁的珊瑚礁,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從「太陽」這個最基本、最源源不絕的能量來源齣發,去連結我們身邊這麼多樣化的生命係統? 會不會探討太陽光的強度、日照時間的長短,是如何影響瞭植物的生長週期,進而影響瞭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甚至我們人類的生活習性? 像颱灣的高山地區,日夜溫差大,植物為瞭適應,可能演化齣什麼特別的機製?又像是颱灣沿海地區,日照充足,但海風鹹濕,又會造就怎樣的生態? 我期待的是,作者能用一種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方式,解釋這些聽起來很學術的概念。畢竟,我們平常可能不太會去想,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陽,跟我們桌上的飯菜、呼吸的空氣、甚至我們感受到的四季變化,之間有著多麼緊密的聯繫。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對「太陽」和「生態係」之間的關聯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那絕對是一場心靈的啟迪!
评分說實話,《太陽與生態係》這個書名,一開始讓我有點卻步,總覺得會不會太學術,讀起來很枯燥。 但仔細想想,太陽光可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來源啊! 沒有太陽,哪來的植物行光閤作用? 沒有植物,哪來的動物? 沒有動物,我們人類又該如何生存? 這本書名聽起來,好像是在講一個非常宏大的主題,但或許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是關於我們與自然最根本的連結。 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從一個比較溫柔、比較詩意的角度,去描繪太陽光如何滋養大地,滋養萬物? 會不會有很多關於不同地區、不同氣候下,各種生物如何巧妙地利用太陽能的動人故事? 像是沙漠裡的植物,如何在極度乾旱的環境下,巧妙地儲存水分和能量;又像是深海裡的生物,即使沒有陽光直射,也能透過化學作用產生能量,維持生命。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動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讓我重新思考,我們人類在整個地球生態係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與這個依賴太陽而運轉的世界和平共處。 說不定,讀完這本書,我會對每天的日齣日落,有著全新的感受。
评分最近一直對「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這些議題很感興趣,總是覺得,我們身處的這個美麗島嶼,有太多值得珍惜的自然資源瞭。 《太陽與生態係》光聽書名,就覺得它可能在探討「太陽」這個最原始、最純淨的能量,以及「生態係」這個相互依存的生命網絡之間的關係。 我很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探討,當我們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而忽略瞭太陽能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時,對我們的生態係統會造成什麼樣的長遠影響? 會不會分析,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發展,對於減緩氣候變遷、降低碳排放,以及建立更穩定的能源供應鏈,扮演著什麼樣的關鍵角色? 又或者,會不會深入探討,當我們破壞瞭某一個生態係,例如砍伐森林、汙染水源,進而影響到接收到的太陽光能量的質與量,最終又會如何反饋到我們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 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案和可行的途徑,告訴我們如何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也能夠尊重並保護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 畢竟,颱灣有這麼多豐富的生態,我希望能留給下一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