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本書對上一世紀從事哲學研究者所用的方法,做過一些檢討之後,憑藉一種曆史理論,駕馭極為復雜、分歧的思想活動;採取多方開發的態度,照顧到所有價值的思想,運用各種不同的分析工具,詮釋技巧,發掘哲學史料的涵義,從事知識類型的考察,希望藉此瞭解中國哲學傳統在世界知識體係中其獨立的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
歐崇敬
學曆: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政治大學法學碩士、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經曆:曾任教於輔仁大學、國防大學、佛光大學未來學研究所、佛光大學哲學研究所並曾任職北京大學客座研究員。
現職:任教南華大學,並為南華大學世界禪學研究中心與中日思想研究中心的主任。
著作:《超越哲學論》、《超越形而上學與自覺層次》、《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文化本源中的知識傳統》、《上古科學與民族知識傳統》、《中國的科學理論與科學原理》、《中國的知識論史觀》、《渾沌之知的構造》、《世界的圖像與構造》、《中國哲學史.先秦捲》、《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捲》、《中國哲學史.大乘禪佛教哲學捲》、《中國哲學史.宋元明清的新儒學與實學捲》《中國哲學史.上古捲》、《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捲》近三十種學術專著齣版,並有論文百餘篇。
兩漢魏晉南北朝哲學史序
一、〔導論篇〕:中國哲學史的第二個時代,以及兩漢到明清的文明史觀
二、〔道傢篇〕:從黃老道傢到魏晉玄學與重玄學學派的開端
三、〔儒傢篇〕:經學的儒傢時代
四、〔易學篇〕:象數易學的創造轉化並與世界哲學對話
五、〔農學、律學、數學、天文學、醫學篇〕:創造轉化的論述
六、〔道教篇〕:道教哲學基礎構成的時代
七、〔佛學篇〕:譯經基礎構成與創造力養成的階段
八、〔美學篇〕:中國美學理論的基礎形構時代
我一直覺得,要瞭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哲學是繞不開的切入點。兩漢到魏晉南北朝,這段漫長的時間裏,中國社會經曆瞭巨大的變遷,也孕育瞭極其豐富的思想火花。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這一時期哲學史的求知欲。我最感興趣的,是漢代儒學如何從先秦的百傢爭鳴中脫穎而齣,成為官方主流思想,並且在之後兩韆多年的曆史中不斷演變。同時,我也想瞭解,當國傢統一的局麵被打破,社會陷入分裂動蕩時,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瞭怎樣的轉變,玄學為何會在此時興起,又為何能夠吸引那麼多士大夫趨之若鶩。這本書如果能詳細闡述這些內容,我相信它將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學術著作。另外,佛教的傳入對中國哲學産生瞭多麼深遠的影響,也是我非常想瞭解的。它是如何與中國本土的哲學思想産生碰撞,又如何逐漸被中國化,最終成為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梳理和深刻的分析,幫助我理解這個復雜而迷人的過程。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古樸的色調,搭配上隸書字體,一眼就能看齣是關於中國古代曆史文化的,尤其看到“兩漢魏晉南北朝”這幾個字,就勾起瞭我過去在學校念書時,讀到這段曆史的零星記憶。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諸侯割據,戰亂頻仍,卻也孕育瞭許多文人誌士,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詩文,至今讀來依然令人激蕩。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如何串聯起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的,又是如何梳理其中復雜的哲學思潮的。我個人一直對那個時代的玄學很感興趣,魏晉名士那種飄逸灑脫、不拘禮法的風度,總讓我覺得與現代社會有些格格不入,卻又充滿魅力。不知道這本書裏有沒有深入探討這方麵的內容,比如竹林七賢他們的思想淵源,又或者像王羲之這樣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哲學觀念之間有沒有什麼聯係。當然,我也想瞭解一下佛教在那個時期是如何傳入並逐漸發展壯大的,它與本土的儒傢、道傢思想是如何碰撞交融,最終形成新的局麵。總的來說,我對這本書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帶我重溫那段曆史,深入瞭解那個時代獨特的精神世界。
评分說實話,我對中國古代哲學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充滿智慧的經典,總能給我帶來不少啓發。這本書的標題《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捲》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這幾個朝代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期,充滿瞭動蕩與變革,思想上也呈現齣多元化發展的態rimidine。我特彆想知道,在這段時期,本土的哲學思想是如何應對外來的佛教文化的衝擊的,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形成新的思想格局的。我個人對魏晉時期的玄學情有獨鍾,那種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潮,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深刻的意義。不知道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竹林七賢等人的思想,以及他們是如何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形成自己獨特的哲學觀。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梳理清楚各個哲學流派的脈絡,更能深入剖析其背後的時代原因和社會背景,讓讀者能夠更全麵地理解這些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鮮活的史實和生動的案例,那就更好瞭,這樣讀起來也不會太枯燥,更能體會到哲學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
评分我是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捲》的。當時正在找一些關於思想史的資料,無意間就被這本書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排版吸引瞭。拿到手上翻瞭幾頁,感覺作者的筆觸相當細膩,而且對史料的運用也顯得很嚴謹。我一直對漢代“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後的儒學發展,以及之後魏晉時期玄學的興起很感興趣。這兩段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摺點。漢代儒學的官方化,對後世産生瞭深遠影響,而魏晉玄學則開啓瞭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哲學思考模式,更注重個體生命和精神的自由。這本書如果能在這兩個方麵有深入的闡述,那絕對會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我尤其想知道,在那個士族門閥製度盛行的時代,哲學思想是如何與社會政治結構相互作用的,哲學傢的個體命運又如何被時代裹挾。另外,我想瞭解作者是如何處理不同學派之間的聯係與區彆的,比如如何清晰地界分道傢與玄學,或者如何看待佛教傳入後對本土哲學的影響。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對我來說都充滿瞭未知,也因此,我更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评分我平常工作壓力不小,所以總想在閑暇之餘讀些能給自己帶來思考和啓發的東西。這本書的標題《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捲》讓我覺得內容會比較充實,而且這段曆史時期也確實是中國思想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我比較好奇的是,在那個時代,不同階層的人們是如何看待哲學,哲學思想又是如何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價值觀念的。我不太喜歡那種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的哲學著作,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將深邃的思想用比較清晰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的作品。這本書如果能夠在這方麵做到很好,讓我能夠理解那些古人的智慧,並從中獲得一些對當下生活的啓示,那將是非常棒的閱讀體驗。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漢代儒學的“實用性”與魏晉玄學的“超脫性”之間的對比,以及它們各自在當時社會扮演的角色。還有,我一直對那個時期士人階層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很感興趣,不知道這本書是否會從哲學角度去解讀這些現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