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廠房設計工具書:空調篇

科技廠房設計工具書:空調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Douglas Yang
圖書標籤:
  • 空調
  • HVAC
  • 廠房設計
  • 科技廠房
  • 機房
  • 潔淨室
  • 製程
  • 設備
  • 工程
  • 設計手冊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科技製造業的廠房機電設計對於生產品質良率有非常重要的關鍵,它關係著運轉成本、生產環境的穩定成本,決定著科技業長遠而持續的產值毛利。
 
  不論是精密零組件、醫藥和生物科技……各種高科技的生產或研發都需要在一個絕對穩定的空間環境進行製造或實驗,以確保精準的品質及安全的狀態。而空調的規劃設計與無塵室的興建,除瞭硬體上的建材、設備、管線之外,整體環境的空氣、溫度、溼度等穩定控製維持的技術,對於原料和物件本質特性的變異,有許多的交叉因素如何去運算調控纔能維持生產研發目的需求的精準環境?本書都有钜細靡遺的範例詳解說明。
 
  本書分享提供不隻是在建廠工程、廠務以及該相關領域提供給前端的科技研發工程師必須知悉的技能知識,也讓後端生產線上的工程師和維護技師可藉由這本書瞭解整廠環境設置的綜觀條件與個別工作職掌的關係要務。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先進製造業車間環境控製與精益生産集成的專業技術書籍的詳細簡介,重點涵蓋瞭與傳統“空調篇”設計不同的前沿領域和跨學科應用。 --- 創新製造空間:高可靠性潔淨室與環境工程集成設計指南 書籍核心主題: 本書深入探討瞭在21世紀高精度製造、生物醫藥研發及高端電子産業對生産環境的極緻需求下,如何超越傳統HVAC(暖通空調)的範疇,實現生産工藝、設備熱負荷管理、潔淨度控製、能源效率與操作人員舒適度的多目標優化集成設計。 目標讀者群體: 資深設備工程師、工廠設計顧問、工藝流程規劃師、工程項目經理、以及從事前沿製造係統研究的科研人員。 第一部分:現代製造環境的根本性轉變與挑戰 (The Paradigm Shift) 1.1 迎接超精密製造的能耗與環境挑戰: 本章分析瞭當前半導體、光刻技術、精密光學組件製造等領域對溫濕度波動容忍度的極限(例如:$pm 0.1^{circ} ext{C}$ 甚至更高控製精度)。重點闡述瞭這些工藝對粒子控製(ISO 1至ISO 3級潔淨度)的要求如何驅動係統設計從簡單的空氣處理轉嚮復雜的氣流組織與汙染源捕獲。討論瞭異種設備的集成化(如高熱負荷的反應堆、超低溫存儲係統)如何挑戰傳統集中式空調係統的負荷平衡能力。 1.2 潔淨室設計哲學:從“過濾”到“過程流控製”: 深入剖析瞭潔淨室設計的最新趨勢。我們不再僅僅關注送風量和換氣次數,而是側重於過程氣流動力學模擬(CFD)的應用。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優化吊頂設計、隔斷策略和迴風口布局,確保關鍵操作區域(KZA)的空氣流嚮是單嚮、無擾動且能有效稀釋和清除工藝産生的汙染物,而非簡單地稀釋室內整體濃度。 1.3 跨學科集成設計的必要性: 強調瞭環境係統設計必須與工藝設備布局、自動化物流係統(AGV/AMR路徑規劃)及公用工程(超純水、工藝氣體)的管綫敷設進行協同設計。任何一方的獨立優化都可能導緻係統瓶頸或昂貴的後期返工。 第二部分:高級環境控製策略與熱負荷管理 (Advanced Control & Thermal Management) 2.1 局部環境控製係統(LEC)與區域化處理: 本書重點介紹瞭取代傳統全室恒溫恒濕的先進策略——局部環境控製(LEC)。針對高熱流密度設備(如激光器、電子束設備),詳細設計瞭獨立的、高精度控製的微環境係統。包括: 箱體內部環境優化: 對設備本體的冷卻係統、惰性氣體保護層進行熱力學建模。 工作站級氣流屏蔽技術: 采用導流罩、微型空氣幕和垂直層流工作站(Downflow Booths)的應用邊界與性能評估。 2.2 變負荷條件下的動態能耗優化: 針對製造業中設備開關機、班次交接帶來的巨大負荷波動,本書提供瞭動態控製模型: 預測性負荷管理: 如何利用MES(製造執行係統)數據預測未來幾小時的工藝負荷,提前調整冷凍機組、AHU(空氣處理機組)的運行狀態,避免能源浪費。 分級送風與休眠模式: 針對非生産時段(如維護、夜間待機),設計可信賴的“降級運行”模式,在保證關鍵設備溫度穩定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通風能耗。 2.3 關鍵參數的超高精度控製技術: 超越常規的溫度/濕度控製,本書深入探討瞭對環境敏感工藝所需的額外參數控製: 靜電控製(ESD): 結閤濕度和材料選擇,對廠房錶麵電阻率的工程化要求。 振動隔離與聲學環境: 高精度測量、定位係統(如E-beam)對低頻振動的敏感性,以及如何通過結構設計和主動減振係統來滿足要求。 第三部分:潔淨度驗證、監測與生命周期管理 (Validation & Lifecycle Management) 3.1 粒子汙染源識彆與控製工程: 詳述瞭如何將顆粒物追蹤與源頭分析整閤到設計階段。重點介紹瞭人員操作、設備維護、材料進齣是主要的汙染輸入點。設計環節如何通過優化人員進入流程(氣閘室設計、氣流平衡)和設備檢修通道布局,將汙染引入降至最低。 3.2 智能監測網絡與數據驅動的維護: 本書強調瞭物聯網(IoT)技術在環境係統中的應用: 分布式傳感器網絡部署: 關鍵位置的溫濕度、壓差、粒子計數器(PMC)的數據實時采集與校準標準。 AI輔助的異常檢測: 如何建立環境數據的基綫模型,並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在係統性能衰退早期(如過濾器堵塞、風機軸承磨損前)發齣預警,實現預測性維護,而非被動維修。 3.3 設施的靈活可重構性(Modularity and Flexibility): 鑒於高科技行業技術迭代速度快,新設備不斷湧現,本書探討瞭如何設計“麵嚮未來變化的工廠”: 模塊化公用工程接入點: 預先規劃能源、氣體、冷卻水的接入麵闆,使得工藝設備更換時,基礎設施的改造最小化。 可移動式潔淨區係統: 介紹輕量化、快速部署的模塊化潔淨室結構,適應中試放大或快速産品綫切換的需求。 結論:麵嚮工業 4.0 的環境集成平颱 本書最終將所有環境工程、工藝需求、能源管理整閤到一個統一的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概念框架中。成功的設計不再是靜態的藍圖,而是一個可以實時模擬、自我診斷並持續優化的動態係統,確保先進製造環境在最高效率下達到最高的工藝可靠性。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Douglas Yang
 
  高科技廠房設計工程顧問,實際參與許多科技製造業與生技研發廠房之設計監造經歷,包含早期的光碟片製造、現代的晶片封裝測試、麵闆產業,藥品製造,化學廠的儲存…….等。
 
  每一個經手廠房的生產線製程設計皆是一再全新技術的升級和突破,在設廠期間隨即修正廠房施工與生產製造時的各種環境影響,對於高科技廠房設計的各種需求應變,其中有各種製程、設備與環境關係的數據,不僅在廠房設計之初、生產運轉維護、甚至未來變更之需,都需要有先例提供啟發,透過這本書的編撰將實務經驗彙整成具有參考價值的技術邏輯專書,提供先例與規格數據給相關專業人士,也藉此把這門完整技術與邏輯,分享傳承給科技颱灣。

圖書目錄

 
Chapter A.無塵室設計 Clean Room Design
A.1.無塵室規範 Code
A.1.1.無塵等級規則
A.1.2.無塵室粒子
A.1.3.無塵室運轉
A.2.無塵室-高科技產業
A.2.1.無塵室設計-換氣次數
A.2.2.無塵室-氣流
A.2.3.無塵室-覆蓋率
A.2.4.換氣次數與自凈時間
A.2.5.無塵室壓力設定
A.3.無塵室設計-生技產業
A.3.1.藥廠 Pharmacy
A.3.2.手術室潔淨度
A.3.3.生物性危害
A.4.無塵室天花闆
A.4.1.T-Grid材料
A.4.2.盲闆
A.5.無塵室庫闆
A.5.1.庫闆錶麵材料
A.5.2.庫闆填充材
A.5.3.無塵室視窗
A.5.4.無塵室門
A.5.5.庫闆規格
A.6.風車濾網機組 FFU
A.6.1.風車濾網機組規格
A.6.2.EC motro
A.6.3.濾網規格
A.6.4.大樣圖 Detail Drawing
A.6.5.FFU 型錄
A.7.HEPA Box
A.7.1.HEPA BOX風量
A.7.2.HEPA Box組成
A.8.無塵室地闆 Floor
A.8.1.環氧樹脂地闆 Epoxy Floor
A.8.2.導電PVC地磚
A.8.3.高架地闆 Raise Floor
A.9.無塵室附屬設備
A.9.1.空氣浴塵機 Air Shower
A.9.2.傳遞箱 Pass Box
A.9.3.無塵無菌操作棚 Clean Booth
A.9.4.洗手機 Clean Wash Hand
A.9.5.雜項 Miscellaneous
A.10. 無塵室內的正壓
A.10.1.正壓量計算
A.10.2.空氣氣洗環境
A.11. 無塵室管理 CR Management
A.11.1.無塵室服裝
A.11.2.無塵室管製
A.11.3.無塵室量測
A.12. 例題-無塵室設計
A.12.1.例題-FFU係統
A.12.2.例題-AHU係統
 
Chapter B.空調箱設備 MAU/AHU Equipments
B.1.空調箱
B.1.1.空調箱組成元件
B.1.2.外氣空調箱-MAU
B.1.3.空調箱箱體 Housing
B.2.濾網 Filter
B.2.1.解釋名詞
B.2.2.濾網標準
B.2.3.濾網規格
B.3.盤管 Coil
B.3.1.盤管材料
B.3.2.盤管設計
B.3.3.盤管尺寸
B.3.4.鰭片的種類
B.3.5.盤管計算
B.3.6.盤管選機案例
B.3.7.電熱盤管 Heater Coil – Electrical
B.4.加濕器 Humidity
B.4.1.加濕概念
B.4.2.加濕器設備
B.4.3.水洗設備 Air Washer
B.4.4.除濕轉輪
B.5.除水器 Drop Eliminator
B.6.空調箱基礎座
B.6.1.設備機座
B.6.2.設備基礎
B.7.IAQ 室內空氣品質
B.7.1.CO2的知識
B.7.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B.7.3.外氣吸口位置
B.7.4.外氣需求量
B.7.5.混閤空氣
B.8.通風/排氣風量
B.8.1.ASHRAE 最小排氣率
B.8.2.建築技術規則
B.8.3.工業安全
 
Chapter C.空調階段設備 HVAC Stage Equipments
C.1.乾盤管
C.1.1.設計流程
C.1.2.乾盤管尺寸
C.1.3.冷卻能力
C.1.4.循環風量
C.1.5.壓損
C.1.6.盤管選機
C.2.小型送風機 FCU
C.2.1.FCU 設備規格
C.2.2.FCU 設計及配置
C.2.3.FCU 配管型式
C.3.變風量設備
C.3.1.VAV係統配置
C.3.2.VAV設備組成
C.3.3.VAV設備元件
C.3.4.VAV的控製模式
C.3.5.Fan Powered風機動力型
C.3.6.CAV-定風量
C.3.7.係統控製
C.3.8.變風量設備安裝
C.3.9.型錄資料
C.4.電氣室相關-空調熱負荷
C.4.1.電氣室
C.4.2.網路及通訊機房 CIM
C.5.環境溫控-影響因素
C.5.1.馬達溫升
C.5.2.風管溫升
 
Chapter D.空調終端設備 HVAC Terminal Equipment
D.1.風知識
D.1.1.實際風速與蒲福風級
D.1.2.室外風的聲音
D.1.3.風壓力計算
D.1.4.玻璃強度
D.2.通風百業 Louver
D.2.1.百業的基礎
D.2.2.百業的型式
D.2.3.百業的試驗
D.2.4.百業設計
D.2.5.百頁的型錄
D.3.風門 Damper
D.3.1.風門組成部分說明
D.3.2.風門重量
D.3.3.風門規格
D.3.4.空調風門 HVAC Damper
D.3.5.釋壓風門 Pressure Relief
D.3.6.風門試驗
D.4.逆止風門 Backdraft Damper
D.5.防火風門/排煙閘門
D.6.風門驅動器 Damper Actuator
D.6.1.風門驅動器
D.6.2.選擇扭力方法
D.6.3.驅動器安裝
D.7.洩漏 Leakage
D.7.1.風門洩漏
D.7.2.風管洩漏
D.7.3.空調箱洩漏
D.8.送/迴風口 Diffuser and Grill
D.8.1.解釋名詞
D.8.2.風口型式
D.8.3.舒適度
D.8.4.等溫氣流 ISOTHERMAL AIR JETS
D.8.5.風口安裝位置的氣流
D.8.6.送風口的位置選擇
D.8.7.風口的規格 Specification
 
Chapter E.保溫材料 Insulation Material
E.1.保溫材料
E.1.1.解釋名詞
E.1.2.保溫材照片
E.1.3.保溫與保冷材料分類
E.2.保溫材料
E.2.1.保麗龍
E.2.2.PU
E.2.3.PE
E.2.4.NBR
E.2.5.玻璃棉
E.2.6.岩棉
E.2.7.無塵室專用
E.3.保溫厚度計算
E.3.1.風管保溫
E.3.2.水管保溫
E.3.3.材料規格
E.4.保溫材料安裝
E.4.1.風管保溫安裝
E.4.2.水管保溫安裝
 
Chapter F.噪音基礎 Acoustic – Noise Control
F.1.解釋名詞
F.1.1.聲學公式
F.1.2.聲音量測
F.2.噪音對人的影響
F.2.1.八音頻
F.2.2.噪音影響
F.2.3.環保署-噪音分類
F.2.4.環保署-噪音標準
F.2.5.噪音量測原則
F.3.噪音防製
F.3.1.吸音
F.3.2.隔音
F.3.3.隔音能力(效果) STC
F.3.4.建築防音工法及效果
F.3.5.機電隔振
F.4.機電工程常見的噪音
F.4.1.變壓器噪音
F.4.2.水噪音
F.4.3.空調噪音
F.4.4.機房噪音
F.4.5.振動噪音
F.4.6.消音器
F.4.7.風管噪音
 
Chapter G.空氣基礎 Air Basic
G.1.標準
G.1.1.Code
G.1.2.Stanard
G.2.常用標準
G.3.空氣標準
G.3.1.空調工程係統
G.3.2.化學工程係統
G.3.3.環境變化
G.4.空調單位名詞
G.4.1.壓力
G.4.2.溫度
G.4.3.濕度比
G.4.4.密度
G.4.5.比熱
G.4.6.熱容量
G.4.7.熱焓
G.5.空氣線圖
G.5.1.美規與歐規的空氣線圖
G.5.2.空氣線圖公式
G.5.3.濕空氣性質的計算
G.5.4.空氣線圖應用
G.5.5.雷諾數
G.5.6.柏努力定律 Bernoullis
G.5.7.熱力性質
 
Chapter H.熱負荷基礎 Heat Load Basic
H.1.熱傳學
H.1.1.傳導熱
H.1.2.對流熱
H.1.3.輻射熱
H.2.熱阻
H.2.1.電學與熱阻-相似公式
H.2.2.熱阻應用於HVAC
H.3.熱傳導係數-內政部
H.3.1.建材熱傳導係數
H.3.2.常用開窗之窗框及玻璃部位熱傳透率 Ui
H.3.3.常用外牆熱傳透率
H.3.4.常用屋頂熱傳透率
H.4.玻璃
H.4.1.單層玻璃:日射透過率ηi值
H.4.2.膠閤玻璃:日射透過率ηi值
H.4.3.雙層玻璃、玻璃磚:日射透過率ηi值
H.5.熱負荷-簡易計算法
H.5.1.計算錶格
H.5.2.例題-簡易說明
H.6.環境需求經驗值
H.6.1.一般空調
H.6.2.高科技產業
H.6.3.生技產業
H.6.4.圖書館
H.6.5.中國大陸
 
Chapter I.單位轉換 Unit Conversion
I.1.單位縮寫
I.2.線-麵-體積
I.2.1.長度
I.2.2.麵積
I.2.3.體積
I.3.速度-流量
I.3.1.速度
I.3.2.流量
I.4.溫度
I.5.重、力、壓力
I.5.1.重量 Weight
I.5.2.力 Force
I.5.3.壓力
I.6.熱-功率、能量
I.6.1.功率
I.6.2.能量
 
參考資料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58460
  • 叢書係列:職場智庫
  • 規格:平裝 / 392頁 / 21 x 29.7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序文
 
  本書介紹 ”科技廠房-設計工具書”,包含:空調-無塵室(第一冊)、製程(第二冊)、配管(第三冊)與電力-消防(第四冊)的相關設備與設計例題;目標是朝嚮專業設計、彙整基本理論知識的工具書,希望讀者能以查錶方式,進行無塵室機電工程的規劃設計與計算。
 
  高科技廠房的設計,國內缺乏技術資料統整的參考工具書,筆者在編著時擷取個人在工作時期的經驗資料彙整,並參考製造商設備型錄與國內、外相關規範,結閤實務工程規劃經驗與知識整閤的工具書,支援工程技術人員執行專案時之參考書籍。
 
  本書的技術資料參考國內、外的Code、Standard與國內重要經典科技書籍及學術的論文。[例如]參考:ASHRAE、SMACNA、AMCA、ISO,NFPA、FM、ACGIH、ASTM、ASME、NEBB、IEEE、EN、GB,…….等,不盡詳載-可參考附錄的重要參考書籍。在編著過程中筆者將技術資料來源列入”取材”或”參考資料”的說明中,讀者可依循深入研讀。
 
  個人重要資歷:
  (1) 怡威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2) 力新工業技師事務所
  (3) M+W Zander,M+W GROUP
  (4) 睿迪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書紀錄的內容,總覺得不夠詳盡,望先進批評指教,本人將持續改善及請益缺失,希望提供後學者參考。感謝。
 
  寫書歷程,感謝-帶我入門的公司,感謝-給我工作與學習機會的公司,感謝-讓我有機會寫書的公司,感謝-協助提供建議的同好,謝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以一個資深暖通工程師的視角來看待這本書,它的專業深度完全達到瞭我預期的“工具書”標準,甚至在某些細分領域超齣瞭預期。這本書最讓我稱贊的一點是它對“能效比”和“運行可靠性”的平衡處理。在目前的行業趨勢下,單純追求低初投資的設計方案已經不被接受,綠色節能纔是王道。書中關於熱迴收技術在大型高新廠房中的應用、變風量(VAV)係統在非均勻負載環境下的優化控製策略,講解得非常透徹。它不隻是告訴我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樣做最閤理”,背後的熱力學和流體力學原理都穿插得恰到好處,讓我們這些一綫設計人員能夠融會貫通。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冷源係統冗餘配置的部分,針對關鍵生産綫的“N+1”甚至“N+2”模式,書裏詳細分析瞭不同冷水機組、冷卻塔組閤的運行切換邏輯和控製策略,非常有助於我們製定符閤 SLA 要求的可靠性方案。

评分

哇,這本《科技廠房設計工具書:空調篇》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最近正好在做一個關於高精度潔淨室項目的方案,對空調係統的設計要求簡直是苛刻到瞭極緻。這本書的實用性簡直是沒話說,尤其是在處理復雜工藝對環境參數的特殊要求方麵,它提供的設計思路非常清晰、係統。比如,對於不同等級的潔淨度(比如ISO 5級和更高級彆)所需的氣流組織和末端設備選型,書裏都有非常詳盡的對比和案例分析。我特彆欣賞它對動態負載計算的深入探討,很多標準規範裏隻是簡單提一下,但這本書卻結閤瞭實際廠房的運行特點,給齣瞭非常貼閤實際的修正係數和計算模型,這對於避免過度設計或設計不足至關重要。另外,對於非常規的化學品處理區域,如何設計防爆、防腐蝕的通風和空調係統,書中的章節給齣瞭不少經驗之談,這些可都是教科書上學不到的“乾貨”。如果你的項目涉及到半導體、生物製藥或者精密儀器製造,這本書裏的內容絕對能幫你快速建立起一個可靠的設計框架,避免走彎路。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對於初入行的新人來說是無價之寶,但對於經驗豐富的老手而言,它同樣是梳理知識體係、跟進最新技術的重要參考。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特殊氣體處理和排風係統”這一塊的深度挖掘。在高科技製造過程中,常常需要處理腐蝕性、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工藝廢氣,這部分內容的空調設計往往是整個項目風險最高的環節。書中詳盡列舉瞭不同等級的化學品對應的排風風速標準、材質選擇(如FRP、襯膠鋼管等),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設計可靠的洗滌塔係統和應急泄壓裝置。這些內容遠超普通暖通設計範疇,已經觸及到安全工程和環保工程的核心。通過閱讀這部分,我更新瞭我們公司內部關於危險化學品房間通風的安全標準,從中獲得的啓示價值,遠超購書的成本。這本書真正體現瞭“工具書”應該具備的、解決實際痛點的能力。

评分

說實話,當我拿到這本《科技廠房設計工具書:空調篇》時,我原本是抱著懷疑態度的,因為市麵上很多號稱“工具書”的其實更像是理論綜述。但翻閱後發現,我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結構組織非常巧妙,它把復雜的空調係統拆解成瞭“工藝需求分析”、“係統選型”、“管路布置”和“自控集成”等若乾模塊,每一模塊的論述都極其聚焦和詳盡。舉個例子,在管路布置章節,它不僅展示瞭常見的布置圖例,還特彆提到瞭在超淨廠房中,如何通過精確的坡度控製和無死角設計來防止積水和汙染物的滯留,這對於保障産品質量是決定性的。對於我們施工管理人員來說,這本書也是一本極佳的現場指導手冊,很多設計規範裏含糊不清的地方,書裏的圖示和說明都給齣瞭明確的施工標準和驗收要點,大大減少瞭現場返工的概率。它的內容厚度,絕對配得上它所覆蓋的專業領域。

评分

從排版和可讀性來看,《科技廠房設計工具書:空調篇》也做得相當齣色,這一點對於這種技術性極強的書籍來說非常重要。它的圖錶清晰、注釋明確,大量使用瞭三維示意圖來輔助解釋復雜的空間關係和氣流組織模型,這比單純的二維平麵圖要直觀得多。我發現,書中很多關鍵公式和設計參數都被提取齣來,製作成瞭易於查閱的附錶,這對於快速核算或快速齣初步方案時極其方便,省去瞭翻閱冗長規範的麻煩。另外,它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標準(如ASHRAE、JIS等)的引用和對比也做得很好,使得我們的設計方案更具國際視野和包容性。總體而言,這本書不是那種擺在書架上落灰的理論大部頭,而是真正可以放在工位旁,隨時翻開就能找到答案、指導行動的實戰手冊,是科技廠房空調設計人員案頭必備的“兵器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