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就無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有光就無夜


著者 周憶如
齣版者 藍墨水企業有限公司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2/10/01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來自社工和倖存者的聲音,揭開台灣親密關係暴力的真相。

  這本書有兩個聲音。一個是處理親密關係暴力的社工們的聲音。另一個是倖存者的聲音。倖存者的聲音我們常是聽不見的,於是這些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經歷的社工們,說出他們的聲音。這兩個聲音都是真實的。一個說出令人悲傷的苦痛、另一個說出帶著力量的決心。苦痛在倖存者的心中留下傷痕,決心卻要帶他們往前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憶如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畢。
  現任職於2030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執行秘書。

  曾任新港文教基金會秘書,婦女救援基金會救援組督導,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研究員,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

  從事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人口販運等防治工作十餘年期間,累積了豐富的防治暴力相關經歷,目前致力於倡議反暴力之社會運動。

胡頎

  台北人,畢業於台灣大學中文所,曾任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著有《餐桌上的家鄉》。在與新住民姊妹的互動中,認識到本當提供保護與歸宿的家一旦變調可能造成的傷害與陰影,進而開始關心親密關係暴力議題。希望透過對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者的紀錄,連接看得見的制度調整,與法網未能及之處看不見的篳路藍縷。
 
有光就無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前言】兩個聲音
【序】不忍世間苦,拔苦予樂的助人者
 
打開雙重衣櫃的人
盼望彩虹 記得幸福
相信孩子,永不放棄社工信念
你的孩子比你想像中更有力量
一棒接一棒,接住目睹暴力的孩子
從黑暗到天亮
如山如水,一起守護女人
復育女人生命的田
結實累累的蘋果樹
 

圖書序言



不忍世間苦,拔苦予樂的助人者
沈美真


  世界上總是有苦難,有些顯而易見,有些長期來存在,但難以啓口。親密關係暴力自古即有,但台灣何其有幸,總是有熱心勇敢的社工看見痛苦存在,致力協助身心受苦的人。

  本書主要談親密關係暴力,包括因而受苦的人、助人的社工,及受苦者的成長改變。親密關係暴力,最典型的是異性間的婚姻暴力,但外籍配偶等新移民,原住民,同志間的親密關係暴力,各有其特殊困境。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少年也是受害者。受害者的生命狀態常因社工的協助而改善。在社工努力下,甚至改變社會觀念、政府政策及法律制度。

  社工是拔苦予樂的助人者,不問有無學歷或執照

  一九八七年,我為救援雛妓而結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台灣婦女救援協會(一九八八年改組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下稱婦援會),多年來一路上與許多熱心勇敢的社工同行。我認為社工是因不忍他人受苦,想方設法提供協助,拔苦與樂的助人者,不問有無社工學歷或執照。積極的社工,還能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及阻礙,進行體制內外的改革及創新。可以說,社工是救援天使,是菩薩,是眾生不請之友。

  藏傳佛教領袖達頼喇嘛所撰一篇迴向文,我覺得很能描述社工的情懷,只要把其中「功德」兩字改為「努力」。原文為「願一切身心受苦的有情,因我的功德而獲得如海的快樂和喜悅。 願一切有情不受害、造惡或生病。 願一切有情沒有恐懼或被欺負,內心沮喪受挫。」「願裸者得衣,飢者得食,渴者得水和美好的飲料。願窮者轉富,悲傷者得歡樂。願失落者得希望。」「願驚慌的人不再恐懼,囚者得釋,願弱者得勢。願人們想到互相幫助。」

  有光就無夜

  《有光就無夜》總策劃廖英智律師,多年來擔任婦援會的董事或董事長。一九九七年婦援會開辦婚姻暴力被害婦女的服務,即由廖英智董事負責督導婚暴組工作。二00二、三年出現許多東南亞及大陸女性被拐騙來台,被迫賣淫,婦援會率先著手救援跨國人口販運被害人,提供各種協助,當時董事長就是廖英智律師。廖律師向來出錢出力,溫暖待人,充分授權,深受同仁愛戴。

  本書主要作者周憶如女士,聰明多計,原是婦援會文宣組同仁,卻勇敢轉任新開辦的人口販運救援組,冒著人身危險接送被害人,陪同出庭打官司,想方設法提供各項協助。書中受訪的目睹兒社工楊素雲、長期投入原住民受暴婦女保護的阿布娪和陳美珠、自柬埔寨嫁來台灣的李沛英、致力於同志權益的呂欣潔、穿梭公私部門為婦女服務的張琳,無一不是懷抱著不願放棄的心,要接住世間苦,去幫助更多不能放棄的人。

  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誕生

  台灣公私部門最早提供協助服務的親密關係暴力,是婚姻暴力。過去婚姻暴力十分常見,雖然被打傷的妻子可告丈夫傷害罪,主張因不堪同居之虐待而要求離婚或分居,但社會長期來容忍婚姻暴力,認為床頭吵床尾和。執法人員為維護家庭完整,絕大部分不會告知被害人有何權益可主張,甚至被請求後也不依法處理。家暴被害人求助無門,走投無路下,極端狀況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在此困境下,發生鄧如雯殺夫案,轟動全國。

  一九九七年,婦援會率先投入婚暴被害婦女服務,是第一個提供婚暴服務的民間團體,除了設立求助電話專線,還提供義務律師協助及陪同出庭服務。但許多受暴婦女不想打官司,只要丈夫不再打人,受暴時能獲得及時協助。但當年並沒有這樣的法律依據可循,高鳳仙法官在現代婦女基金會支持下,草擬「家庭暴力防治法」,我亦參與其中。

  家庭暴力防治法首創民事保護令制度,法院可核發禁止加害人施暴等裁定,警察要主動協助被害人⋯⋯等。這樣的法案前所未見,且增加政府及公務員大量工作,引起相關部門抗拒。但一九九八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政府就必須依法執行,盡管偶有警察不依家暴法辦理的案例,受暴婦女終究有了具體法律保障。

  新移民比台灣婦女更容易遭遇家暴

  八0年代以後,許多台灣男人透過仲介娶東南亞或大陸女子為妻。嫁來台灣的女子被稱為外籍新娘、大陸新娘,後來改稱「外籍配偶、大陸配偶」,目前又稱「新移民」。絕大部分新移民隻身來台,遇到困難時沒有娘家可以投靠,舉目無親,孤立無援。大陸配偶以外之新移民還有語言溝通不良的困擾,又因來自較窮國家,常被公私部門歧視。如果新移民尚未取得台灣國籍,丈夫又不協助取得合法居留時,新移民逾期居留就會被遣返母國,與台灣子女長期骨肉分離。弱勢者容易被欺負,新移民比台灣婦女更易遭遇家暴,受暴後處境更加艱辛。

  本書中李沛英的故事,完全顯示新移民遇到的困境:欠缺支持系統、生活習慣不同、語言溝通不良、被歧視等。政府部門及社工對新移民家暴認識不足,庇護資源不足,具體因應服務措施經過很久才開發完成,因丈夫不見而逾期居留的新移民,雖錯不在己,卻需承擔不利後果。

  原住民需要更切合文化情境的保護方案

  本書透過阿布娪、陳美珠的分享,來探討原住民婦女遭遇家暴的問題。原住民傳統的生活環境及文化跟平地漢人大不相同。但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到處需要用錢,傳統的男人上山打獵、女人在田野耕種織布早已無法滿足生活所需。原住民失業率遠高於漢人,男性多半靠勞力賺錢,收入不穩定,加上漢人社會歧視,失業及挫折憤怒情緒增加家暴機率。部分原住民婦女嫁給外省人或平地人,丈夫多數是底層的軍人或勞工,一樣面對貧窮的生活。貧賤夫妻百事哀,家暴問題主要來自經濟危機。

  漢人對原住民文化不了解,以漢人婚暴婦女為對象所設計受暴婦女保護方案,未必適用於原住民婦女。阿布娪提及受暴婦女害怕被帶離部落安置,又部落家戶都有戶外竹床,夫妻吵架時,一方可睡在戶外竹床,緩和當下情緒,衝突可以避免。社工專業不是一切,用原住民智慧,也許可以找到解決方案。阿布娪及陳美珠不斷摸索解決方案,從陪伴、聆聽,到創立組織,復育女人的田,一路上不斷前進。

  同志家暴比一般家暴更難說出口

  十多年前,教育部委託政大法律系教授陳蕙馨及我等數人草擬「兩性平等教育法」,期間受玫瑰少年葉永鋕死亡事件影響,法案名稱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雖然目前年輕人多能接受性別多元,同志有權辦理結婚登記,整個社會氛圍已與往昔大不相同,但同志還是面臨特殊困境。

  同志親密關係跟異性的親密關係一樣,同樣會吃醋,一様可能發生暴力,受暴者同樣需要協助。只是現行家暴保護機制,係針對異性戀來設計,未必可完全適用於同志。尤其同志親密關係往往是不能説的秘密,一旦公開必須承擔嚴重後果,包括家庭衝突,被歧視,遭遇不友善對待,面臨巨大壓力下,出櫃很難公開,因此同志遇到家暴,很難像異性戀般向外界求助,也不易得到協助。幸好有像呂欣潔、彭治鏐這樣熱心勇敢的社工挺身出來,嘗試用各種方法幫忙,包括設立諮詢專線,成立團體,聯結資源,跟其他團體合作,遊行遊説抗議等。多年來的努力,確實令台灣同志人權得到進一步保障。

  目睹兒服務,受助者的成長

  在台灣社會意識到目睹兒的特殊需求之前,婦援會率先關注研究,並提供相關服務。許多家庭暴力目睹兒得到幫助後,可以克服傷害及陰影,健康成長,甚至成為助人者。書中提到社工汪潔,她小時候是婦援會服務的目睹兒個案,因為社工楊素雲的溫暖協助及陪伴,她立志當社工,同樣把溫暖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大學就讀社工系,畢業後成為婦援會及其他單位的社工,真的成為助人者。

  受暴婦女擺脫磨難後,生命可以改善。有些人可以變好到令人不敢置信。我遇過一位婦女,她原本忙於養家活口,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想辦法解決丈夫欠債的爛攤子。丈夫不僅外遇還家暴。她某次遭婚暴差點沒命,在什麼都捨棄下離婚,重新出發,重新求學,還拿到博士學位,也覓得志同道合的伴侶,人生完全改觀,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書中提到的新移民沛英,就從受暴婦女成長為姐妹會的理事長,轉變成力量強大的助人者。

  成為更好的人

  親密關係暴力一直存在,受暴者所受痛苦,甚至比遭受陌生人施暴還嚴重,但多年來經過社工不斷努力,問題逐漸改善中。受暴者會逐漸復原,甚至更強大,成為更好的自己。社工們為改善受苦者的生命狀態,懷抱希望,繼續奮鬥努力下去!如同「入菩薩行」書中所説「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

 

圖書試讀

盼望彩虹  記得幸福
 
小琴撥了電話一一三,手指不停發著抖。
 
她已經不知如何是好,到了不得不求救的時候。
 
「我…被…打了」小琴好不容易開口,顫抖地告訴電話那頭的接線社工。
 
「沒有關係,你慢慢說。打你的是你老公還是男朋友?」對方親切地問小琴。
 
「………」喀啦!小琴猛然掛掉公共電話的話筒,腦中一片空白。
 
農村的夜特別寂靜,田地環繞的小學,微亮的路燈照著校門前的公共電話。
 
小琴慢慢蹲下嬌小身軀,忍著身上剛被椅子、電鍋砸傷的痛,無助啜泣。
 
她說不出口,這傷害她最深的愛人,是女朋友,不是男朋友。
 
 
雙重衣櫃裡的秘密 
 
同志親密關係往往是不能說的秘密,猶如戴著面具的演員,默默演出難以啟口的情感人生。特別在周邊支持系統全然缺乏的狀態下,當同志伴侶之間發生暴力問題,回應不到由兩性關係建立的家庭暴力防治模式,受到暴力傷害的同志,只能迷惘掙扎,找尋可以暫時擋避的防空洞。
 
小琴求救的時候是一九九八年,那一年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隔年實施保護令。但,「家暴法基本上是以異性戀夫妻為架構的資源,對不符合男女組成家庭架構的同性別伴侶關係而言,一旦發生暴力,很自然地就被以婚姻關係為主體的救援體系給排除了。」現任「彩虹平權大平台」總召集人的呂欣潔,點出同志伴侶在面臨暴力時,無法獲得協助的關鍵。
 
陪伴同志走過親密關係暴力處境至今將近二十年,欣潔深感目前的家庭暴力防治服務網絡,還是奠基在以異性戀家庭為主流的價值觀上。特別是在二00七年之前,家暴法對於家庭成員的定義只定義到婚姻關係的成員,還沒有把伴侶關係列入,遑論考慮同志親密關係暴力的問題。
 
「家暴法剛通過的時候,當時的服務已經將各種專業資源導入到衝突的私人關係。在情感問題上有夫妻諮商、情緒管理、親職教育;如果需要司法協助的話,有司法社工與法律諮詢,義務律師……等資源;如果個案需要重建生活,社工可以連結生活所需資源與情緒關懷……..」欣潔忽然停了一下:「聽起來很好啊,沒有不能協助的問題呀,是吧?但法歸法,事實上卻完全無法回應,同志獨有、不一樣的感情困境。」

有光就無夜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有光就無夜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有光就無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有光就無夜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