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帶你寫個作業係統:來趟RISC-V開發輕旅行(iThome鐵人賽係列書)

EN帶你寫個作業係統:來趟RISC-V開發輕旅行(iThome鐵人賽係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毅(Ian)
圖書標籤:
  • 操作係統
  • RISC-V
  • 嵌入式係統
  • 計算機體係結構
  • iThome
  • 鐵人賽
  • 開發
  • 實踐
  • 學習
  • 輕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計算機結構X作業係統實務X開發工具鏈」
一本全方位的作業係統開發入門指南

  本書內容改編自【 第 13 屆】2021 iThome 鐵人賽,Software Development 組佳作《微自幹的作業係統輕旅行》。王佑中博士曾說:「寫一個 OS 是多麼美好的事,在有限的生命中韆萬不要遺漏瞭它。」如果你不知道從何下手,就跟著 EN 一起體驗 DIY 作業係統的樂趣吧!

本書特色

  1.第一本繁體中文的 RISC-V 相關書籍
  ◾不知道處理器的運作模式?沒關係!本書帶你學習處理器快取、流水線設計。
  ◾深入探討 RISC-V 架構,涵蓋 RV32I 指令集介紹、呼叫慣例與中斷處理。

  2.探討數個開放原始碼專案的設計細節!
  ◾成功大學資工係師生團隊開發的 rv32emu
  ◾MIT 開發的 xv6 作業係統
  ◾金門大學資工係陳鍾誠教授開發的 mini-riscv-os

  3.實務與理論兼具的技術書籍沒有碰過作業係統沒關係!
  本書將會帶你探討以下內容:
  ◾基礎計算機科學知識
  ◾RISC-V 架構探討
  ◾作業係統概論與實作
  ◾並行程式設計基礎
  ◾開發作業係統所需的工具包

專業推薦

  『相信陳毅的這本書,也會讓你真正看懂《作業係統》到底為何物! 一個真正的程式人,一輩子當中至少要寫一個自己的作業係統,就讓陳毅帶你入門吧!』陳鍾誠 教授

  『陳毅的這本書以先理論後實作的方式,結閤瞭Computer Science的基礎知識,進而探討作業係統設計並嘗試解讀開源專案的原始程式碼,能幫助讀者深入瞭解作業係統的核心價值。』謝緻仁 教授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其他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不包含您提到的特定書籍: --- 《高效能資料庫係統設計與實務:從基礎到進階優化》 書籍簡介 在當今數據爆炸的時代,資料庫已成為所有應用程式的基石。然而,僅僅是能儲存資料遠遠不夠,如何確保資料的完整性、高效能的存取,以及在龐大資料量下的穩定運行,是每位工程師與架構師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高效能資料庫係統設計與實務》是一本全麵、深入探討現代資料庫架構、設計原則與實戰優化技術的專業指南。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從理論基礎到複雜場景應用的完整知識體係,無論您是初入資料庫領域的開發者,還是尋求突破效能瓶頸的資深架構師,都能從中獲益。 第一部分:資料庫核心概念與基礎理論 本部分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首先從關聯式模型(Relational Model)的嚴謹定義齣發,深入探討關聯代數與 SQL 語言的底層運作機製。接著,詳細剖析資料庫的三大核心挑戰:事務處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併發控製(Concurrency Control)與恢復機製(Recovery Management)。 讀者將學會 ACID 特性的內涵與實踐,理解兩階段鎖協議(2PL)如何保障資料一緻性,並分析 Write-Ahead Logging (WAL) 在係統崩潰恢復中的關鍵作用。此外,本書也涵蓋瞭正規化(Normalization)的層次與反正規化(Denormalization)在特定效能場景下的權衡取捨。 第二部分:索引結構與查詢優化深度解析 索引是提升資料庫效能的生命線。本書用大量的篇幅解析瞭主流索引結構的內部奧秘。從基礎的 B+ 樹結構及其在磁碟存取模式下的優勢,到針對特定查詢需求的稀疏索引、覆蓋索引(Covering Index)的應用,我們提供清晰的圖解與範例。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焦點轉嚮查詢優化器(Query Optimizer)。讀者將瞭解優化器如何利用統計信息(Statistics)來估算查詢成本,並根據成本選擇最佳的執行計畫(Execution Plan)。書中詳述瞭如何解讀複雜的 `EXPLAIN` 或 `Execution Plan` 輸齣,並指導讀者如何通過調整索引、重寫 SQL 或修改係統參數來引導優化器走嚮高效能路徑。對於範圍查詢、排序操作和 JOIN 策略(Nested Loop, Hash Join, Merge Join)的效率比較,書中提供瞭詳盡的分析。 第三部分:擴展性與分散式資料庫架構 隨著數據規模的增長,單機資料庫的限製日益凸顯。本部分聚焦於如何構建可水平擴展(Horizontally Scalable)的資料庫係統。我們詳細探討瞭資料分片(Sharding)的藝術與實踐,包括基於雜湊(Hash)、範圍(Range)和目錄(Directory-based)的分片策略及其帶來的資料熱點(Hotspot)問題。 分散式事務的複雜性是不可迴避的挑戰。書中全麵分析瞭 CAP 理論(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Partition Tolerance)的實務意義,並深入介紹瞭 BASE 模型的適用場景。在一緻性協議方麵,我們不僅介紹瞭經典的二階段提交(2PC),更側重於探討如 Paxos 和 Raft 等強一緻性協議在分散式資料庫集群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平衡延遲與一緻性的取捨。 第四部分:新興資料庫範式與混閤負載管理 現代應用場景日益多樣化,單一的關聯式模型已無法滿足所有需求。本書緊跟技術前沿,係統性地介紹瞭 NoSQL 資料庫的四大主要類別:鍵值(Key-Value)、文件(Document)、欄族(Column-Family)和圖資料庫(Graph Database)。對於每種類型,我們分析瞭它們的底層儲存引擎(如 LSM-Tree 與 B-Tree 的區別),並提供瞭適用場景與效能特徵對比。 此外,鑑於許多企業需要同時處理 OLTP(線上交易處理)和 OLAP(線上分析處理)的混閤負載,我們專門開闢章節探討HTAP(Hybrid Transactional/Analytical Processing)的最新發展,以及如何利用物化視圖(Materialized Views)、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的最佳實踐來優化分析查詢,同時不影響線上交易的即時性。 第五部分:監控、維護與高可用性策略 一個高效能的係統需要持續的監控與調優。本部分提供瞭詳盡的運維指南。我們闡述瞭關鍵效能指標(KPIs),如 I/O 延遲、鎖等待時間、緩衝池命中率等,並介紹瞭使用專業監控工具來捕捉瓶頸的方法。 在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方麵,本書詳解瞭主從複製(Master-Slave Replication)、多主(Multi-Master)架構的優劣,以及異地災難恢復(Disaster Recovery)的設計要點。特別地,針對雲端原生環境,我們探討瞭資料庫服務化(DBaaS)的架構模式,以及如何利用容器化技術實現資料庫的快速部署與彈性擴展。 ---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務並重: 每一項核心技術都配以詳實的架構圖解和實際操作碼(Pseudo-code 或特定資料庫的 SQL 範例)。 問題導嚮的解決方案: 針對「為什麼慢?」、「如何擴展?」、「如何保證一緻性?」等實際工程問題,提供多層級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超越單一引擎的視野: 內容涵蓋 RDBMS、NoSQL 及 NewSQL 等多種資料庫類型,培養讀者在麵對複雜業務時選擇最閤適工具的能力。 《高效能資料庫係統設計與實務》不僅是一本技術參考書,更是一張通往專業資料庫架構師之路的路線圖。掌握書中所述的知識,將能顯著提升您構建穩定、快速、可持續演進的數據密集型應用係統的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毅(Ian)


  Ian 目前是交大資工的碩士班學生,同時也是具有熱忱的 5G 軟體工程師。

  喜歡學習各種不同新興技術,同時也深信技術分享能使自己成長,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頂尖的軟體產業工作者。

  這本書是我因為興趣學習作業係統時整理的筆記,很高興這個作品幫助到瞭很多像我一樣想要自學業係統的人,在我編寫內容的期間也收到瞭成功大學教授 Jserv 與金門大學陳鍾誠教授的協助肯定,相信這本書絕對能夠成為你係統開發的敲門磚。

  ✔臉書專頁:AwesomeCS
  ✔Software Developer @Saviah Technologies | Graduate Student @NYCU
  ✔Google DSC Leader @NCTU 2021
  ✔StarBugs 專欄寫手
  ✔COSCUP 2021 IT Team lead
  ✔曾在 SITCON、COSCUP、GDG DevFest、六角學院 擔任講者

  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要聯絡作者,可以透過 LinkedIn 找到我(也歡迎認同我的技能XD):www.linkedin.com/in/ian-chen-88b70b1aa/

 

圖書目錄

| CHAPTER 01 |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1-1 一次搞懂 ISA、CISC 與 RISC
1-2 數值係統與補數
1-3 關於計算機,你必須知道的事:CPU 快取
1-4 透過數位邏輯電路學習 Bitwise 操作
1-5 透過 RISC-V 模擬器搞懂指令管線化
1-6 淺談分支預測與 Hazards 議題
1-7 goto die? 那個 goto 到底能不能用啊?
1-8 IEEE-754 與浮點數運算
1-9 組譯器與連結器

| CHAPTER 02 | ISA 是什麼? 能吃嗎?
2-1 RISC V:: 關於基本暫存器
2-2 RISC V::RV32I 指令介紹
2-3 RISC V:: 中斷與異常處理 — 異常篇
2-4 RISC V:: 中斷與異常處理 – 中斷篇
2-5 RISC V:: 中斷與異常處理 -- PLIC 介紹

| CHAPTER 03 | 必須要會的實用工具
3-1 GNU Debugger
3-2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3-3 Git
3-4 學習撰寫Makefile
3-5 善用 Linux man-pages

| CHAPTER 04 | 學習作業係統,從自幹開始!
4-1 UNIX、BSD 與 Linux 的愛恨情仇
4-2 Hello, OS!
4-3 實作動態記憶體分配
4-4 學習上下文交換
4-5 任務排程
4-6 再談中斷與異常
4-7 軟體與硬體的距離
4-8 淺談檔案係統
4-9 實作 Shell
4-10 淺談特權模式與模式切換
4-11 認識 Microkernel

| CHAPTER 05 | 並行程式設計(使用 C 語言)
5-1 Program, Process and Thread
5-2 POSIX Thread 介紹
5-3 並行程式的潛在問題 (一)
5-4 並行程式的潛在問題 (二)
5-5 並行程式的潛在問題 (三)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332188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風格上,我希望這本書的編排能展現齣颱灣技術寫作特有的一種熱情與務實感。很多時候,歐美作者的書雖然內容紮實,但語氣總帶著一種學術的距離感。颱灣的技術書籍,尤其是鐵人賽背景的,往往夾帶瞭一股「我最近剛跑完這段路,馬上告訴你哪裡有坑」的親切感。我期待看到清晰的流程圖、簡潔的程式碼區塊註解,以及大量的「陷阱提醒」(Gotchas)。例如,在處理快取一緻性(Cache Coherency)或記憶體屏障(Memory Barrier)這種極易齣錯的地方,如果作者能用幾個生動的比喻,把那些複雜的時序問題解釋清楚,那就太貼心瞭。這本書不該隻是一本參考手冊,更應該是一份可以隨手翻閱、隨時能提供關鍵提示的開發夥伴。最終,一個好的底層開發書籍,應該要讓讀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像找到老朋友求助一樣,立刻意識到「啊,書上提過這個情況!」這就是「輕旅行」的精髓所在,輕鬆卻不失深度。

评分

我們都知道,作業係統開發不隻是寫程式碼,它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對硬體層級的運作機製有近乎直觀的理解。RISC-V 的優勢在於其模組化和簡潔性,這使得它成為學習作業係統原理的絕佳跳闆,比那種龐大臃腫的 x86 結構友善太多瞭。我特別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探討 RISC-V 的特權模式(Machine Mode, Supervisor Mode, User Mode)是如何被利用來實現現代作業係統的基礎安全和資源隔離的。如果能用具體的小範例,展示如何從最底層的特權指令開始,一步步建立起中斷嚮量錶、定時器驅動,乃至於最基礎的記憶體管理單元(MMU)的初始化流程,那簡直是太棒瞭。這種自下而上的建構過程,纔是真正能讓讀者建立起「我能掌控這一切」的信心。相比那些直接從 Linux 核心片段開始剖析的書籍,這本如果能從零開始、以 RISC-V 這個「白紙」為基礎,來解釋作業係統設計哲學,那其教育意義絕對是無可替代的。

评分

說實在的,寫作業係統的書,最怕的就是陷入無窮無盡的抽象概念中迷失方嚮,讀者最後可能連一個簡單的環境設定都搞不定,更別說編譯齣第一個能跑的 bootloader 瞭。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做到「輕旅行」的程度,那它的價值就非同小可。我尤其關注它在工具鏈整閤上的描述,畢竟 RISC-V 的生態係統雖然蓬勃發展,但在不同作業係統(像是 Linux、FreeBSD 或是更底層的 bare-metal)之間的工具鏈配置和除錯流程,絕對是新手最大的卡關點。我希望書中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明確指齣哪些版本的 GCC/Clang 最穩定,如何正確配置交叉編譯器,以及在 QEMU 或實際硬體闆上進行早期調試的訣竅。如果能像敘述一場精心規劃的旅程,從準備行李(設定編譯環境)、第一站的風景(啟動載入器)、到最後的抵達目的地(核心功能實現),每一個步驟都有清晰的指引和應對方案,那這本書就成功瞭一大半。這種實用至上的寫法,遠勝過那些隻談論理論架構、卻忽略瞭「如何上路」的空泛論述。

评分

這本作業係統開發的書,光看書名就知道是針對我們颱灣的技術圈子量身打造的,特別點齣「iThome 鐵人賽係列書」,這對長期關注國內技術社群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個信賴的保證。坦白說,現在坊間的硬體底層書籍,很多都偏嚮學術理論或隻是單純的架構介紹,讀起來會讓人覺得遙不可及,好像是給國外頂尖大學教授看的。但這本顯然不一樣,它強調的是「輕旅行」,聽起來就很親切,彷彿作者就是那位帶著你走過 RISC-V 崎嶇山路的領隊。光是 RISC-V 這個主題,就足以吸引那些厭倦瞭 x86 權威的工程師們,畢竟開源架構代錶的就是自由和創新的可能性,這在我們強調靈活變通的產業文化中特別受用。我預期這本書會用非常接地氣的語言,把那些原本隻存在於教科書冰冷字眼中的指令集和特權層級,轉化成我們可以實際動手操作的積木。這種從「能用」到「理解」的轉變,纔是真正能纍積實戰經驗的關鍵,比起那些隻會照本宣科的翻譯書,我更期待看到颱灣本土作者如何消化吸收複雜概念,再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授給我們這些想在底層技術上有所突破的工程師。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在產業裡摸爬滾打的人來說,閱讀技術書籍往往帶著一個潛在的目標:能否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專案能力,甚至是職涯上的加分項?「iThome 鐵人賽」這個標籤本身就暗示瞭本書的內容必須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和挑戰性,不能是過時的知識點。RISC-V 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新的擴展和標準不斷湧現。因此,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基礎原理」與「當前實踐」的。如果書中能適度引入一些與 RISC-V 生態係統相關的最新趨勢,例如 e-pmp(Physical Memory Protection)的應用,或者如何在嵌入式係統中使用 RISC-V 進行即時操作,那就更好瞭。這不僅僅是學技術,更是學習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如果讀完後,讀者能夠自信地說:「我可以針對一個新的 RISC-V 核心,獨立完成一個基礎的 OS 移植或功能擴展」,那麼這本書就達到瞭教科書級別的實用價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