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Inventor 2022特訓教材基礎篇 

Autodesk Inventor 2022特訓教材基礎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穎豐
圖書標籤:
  • Autodesk Inventor
  • Inventor 2022
  • 機械設計
  • CAD
  • 教程
  • 入門
  • 建模
  • 參數化設計
  • 工業設計
  • 工程製圖
  • 軟件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之撰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如何以Autodesk Inventor設計建構簡易3D零件,本書著重於實務操作,透過書本中之操作範例,初學者即可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學會Autodesk Inventor,而不必閱讀繁雜的文字。本書提供作者精心編製之動態影音教學係統光碟,該係統中示範全書之範例操作,使讀者能有多樣化的練習,培養實務設計的能力,經由瀏覽影片的方式,來達到最快的學習效果,並藉由書籍與動態影音教學光碟相互配閤使用,可讓讀者們不需經過老師教導,快速進入Autodesk Inventor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讓您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本書特色
 
  1.本書著重於實務操作,透過書本中之操作範例,初學者即可輕鬆快樂的學會 Inventor。
 
  2.以實物做為範例講解,提供大量之零件範例,使讀者能有多樣化的練習,培養實務設計的能力。
 
  3.初學者及自學者最佳入門書:提供作者精心編製之動態影音教學係統,經由瀏覽影片的方式,來達到最快的學習效果,並藉由書籍與動態影音教學光碟相互配閤使用,可讓讀者們不需經過老師教導,快速進入 Autodesk Inventor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
好的,這是一份圖書簡介,旨在介紹一本名為《Autodesk Inventor 2022特訓教材基礎篇》的圖書,但簡介內容本身不會包含該書的具體章節或技術細節,而是側重於描述一本基礎級、注重實踐的機械設計軟件教材應有的特點和價值。 --- 圖書名稱:《Autodesk Inventor 2022特訓教材基礎篇》 聚焦核心:開啓參數化三維設計之旅 在現代製造業和産品開發領域,三維參數化設計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對於初學者而言,如何快速而紮實地掌握主流CAD/CAE軟件的精髓,高效地將設計理念轉化為精確的數字模型,是邁嚮專業工程師的第一步。 本教材,作為一套係統化、高強度訓練體係的起點,正是為此目標而設計。它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軟件功能手冊,而是一本嚴格遵循“項目驅動,實踐至上”原則的實戰指南。我們的目標是讓讀者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對Inventor 2022工作環境的深刻理解和獨立操作能力。 專為零基礎與初級用戶量身打造 我們深知,初次接觸專業級三維建模軟件時,麵對復雜的界麵和眾多的工具集容易感到無從下手。因此,《基礎篇》從最基礎的邏輯構建入手,徹底擯棄瞭對高階麯麵或復雜裝配的過度講解,而是將重點聚焦在零件建模的基石和基本裝配關係的建立。 教材內容精心組織,確保每一項新學習的工具或命令,都緊密關聯到實際工程圖紙中的基本元素:點、綫、麵、體。我們相信,紮實的二維草圖能力是構建任何復雜三維模型的前提,因此,教材在草圖約束、尺寸驅動以及特徵創建(拉伸、鏇轉、抽殼等)的講解上,投入瞭極大的篇幅和細緻的步驟拆解。 嚴謹的工程思維導入 優秀的機械設計不僅關乎軟件操作的熟練度,更在於內在的工程思維。本教材在介紹軟件操作的同時,始終貫穿著“設計意圖優先”的理念。讀者在每一步建模過程中,都將被引導思考:為什麼使用這種方法而不是另一種? 例如,在進行特徵編輯時,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參數關係來保持模型的“可變性”和“可修改性”,這是參數化設計區彆於傳統繪圖的關鍵所在。這種思維訓練,將幫助讀者從一開始就養成規範、嚴謹的設計習慣,避免日後在麵對修改需求時,不得不推翻重來的低效勞動。 模塊化訓練,高效吸收知識點 全書內容被拆分為多個緊密銜接的學習模塊。每個模塊都以清晰的知識點為導嚮,確保知識的連貫性: 1. 界麵與環境認知: 快速熟悉Inventor 2022的工作區、導航係統以及文件管理結構,消除初期的環境陌生感。 2. 二維草圖的藝術: 深入講解約束(幾何約束與尺寸約束)的精確使用,這是構建所有三維實體的“藍圖”。 3. 基本特徵的構建與組閤: 掌握最常用和最核心的特徵命令,如拉伸、鏇轉、掃掠、孔特徵的創建與編輯,理解特徵之間的邏輯疊加關係。 4. 特徵的優化與工程化處理: 學習倒角、圓角、拔模、剖麵、陣列等提升模型精度的實用工具,並理解它們在實際工程圖紙中的應用意義。 5. 基礎裝配體概念引入: 初步瞭解如何將獨立零件進行乾涉檢查和運動關係定義,為後續的“進階篇”打下基礎。 實踐導嚮:拒絕“空中樓閣” 我們摒棄瞭大量冗長且不切實際的理論闡述。本《基礎篇》的核心價值在於“特訓”二字——即高強度的實操訓練。 每一個新的技術點介紹之後,緊隨其後的便是“同步練習”或“設計挑戰”。這些練習並非簡單的重復操作,而是模擬瞭真實零件設計中的關鍵步驟,要求讀者在特定約束條件下,獨立完成某個結構部件的建模。通過這種即學即練的方式,知識點能夠迅速轉化為肌肉記憶,確保讀者真正掌握瞭如何“使用”軟件,而非僅僅“瞭解”軟件功能。 適用對象 機械設計、製造工程、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院校的學生。 希望從二維繪圖轉嚮三維參數化設計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 計劃自學Autodesk Inventor 2022並需要係統化入門指導的自學者。 掌握瞭《基礎篇》所教授的核心技能,讀者將有能力獨立完成絕大多數機械零部件的精確三維建模工作,並為後續學習更深入的鈑金設計、工程圖創建、有限元分析(FEA)以及設計自動化打下堅實而可靠的平颱。本書是通往專業級Inventor應用殿堂的堅實第一步。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Inventor基本操作
1-1 開啟視窗介紹 
1-2 檔案新建、開啟、儲存 
1-2-1 新建檔案 
1-2-2 開啟舊檔 
1-2-3 檔案儲存、另存、匯齣 
1-3 鍵盤與滑鼠 
1-3-1 捷徑鍵介紹 
1-3-2 滑鼠的應用 
1-4 導覽工具 
1-4-1 ViewCube導覽工具 
1-4-2 Steering Wheels (操控盤) 
1-4-3 檢視工具 
1-4-4 繪圖環境設定 

第2章 草圖繪製與編輯
2-1 草圖的概念 
2-1-1 3D實體特徵建構過程 
2-2 進入與結束草圖繪製 
2-3 2D草圖工具
2-3-1 草圖工具介紹
2-3-2 草圖繪製時的抬頭顯示設定
2-3-3 草圖繪製工具介紹
2-4 草圖約束條件 
2-4-1 草圖約束條件介紹
2-4-2 草圖約束條件應用實例
2-5 2D草圖編輯工具
2-6 尺度標註
2-6-1 一般標註
2-6-2 自動標註
2-6-3 參數標註
2-7 綜閤應用實例
2-7-1 應用實例一
2-7-2 應用實例二
2-7-3 應用實例三

第3章 基礎特徵建立
3-1 擠齣 
3-2 圓角
3-3 倒角
3-4 迴轉

第4章 工作特徵
4-1 工作平麵
4-2 工作軸線 
4-3 工作點
4-4 使用者座標係統(UCS)

第5章 薄殼、補強肋、孔與螺紋
5-1 薄殼
5-2 肋
5-3 孔
5-4 螺紋

第6章 複製特徵
6-1 環形陣列
6-2 矩形陣列
6-3 鏡射特徵

第7章 斷麵混成
7-1 兩剖麵建立斷麵混成
7-2 加入軌跡建立斷麵混成
7-3 對應點建立斷麵混成
7-4 中心線建立斷麵混成
7-5 區域斷麵混成 

第8章 掃掠與螺鏇
8-1 掃掠
8-2 掃掠-3D草圖
8-3 螺鏇
8-4 螺栓

第9章 其他特徵建構
9-1 分割
9-2 麵拔模
9-3 浮雕
9-4 印花
9-5 插入AutoCAD檔案
9-6 摺彎零件
9-7 複閤實體

第10章 工程圖
10-1 開啟新工程圖檔
10-2 建立底圖
10-2-1 設定圖紙大小
10-2-2 建立新的圖框
10-2-3 建立標題欄
10-2-4 標題欄內容變更與樣闆檔儲存
10-2-5 角法設定
10-3 視圖建立與編輯
10-4 對齊視圖
10-5 圖麵註解與相關設定
10-5-1 新建標註型式
10-5-2 新建圖層(線型、顏色、線寬)
10-5-3 中心線繪製
10-5-4 尺度標註
10-5-5 加工註解
10-6 齣圖設定
10-6-1 列印設定
10-6-2 列印預覽
10-6-3 列印

第11章 組閤圖
11-1 新建組閤檔案
11-2 放置元件
11-3 自由移動與自由鏇轉元件
11-4 置入約束
11-5 環形與矩形陣列元件
11-6 鏡射元件
11-7 複製元件
11-8 取代元件
11-9 剖麵視圖
11-10 建立元件
11-11 資源中心之應用
11-12 綜閤範例應用

第12章 簡報與立體分解係統圖
12-1 新建簡報圖檔
12-2 簡報腳本及模型動畫件力與編輯
12-3 建立立體分解係統圖
12-3-1 選取樣版檔建立立體分解係統
12-3-2 自訂樣版檔建立立體分解係統
12-3-3 設計變更
12-3-4 件號與零件錶之建立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82438
  • 叢書係列:大專機械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9 x 26 x 2.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我會買這本《Autodesk Inventor 2022 特訓教材基礎篇》,主要還是衝著「2022」這個版本號。軟體更新迭代快,舊的教材很多指令都找不到瞭,很頭痛。這本書顯然是針對新版介麵和功能做瞭對應的調整,這點值得肯定。我特別想提一下它在「工作環境設定」的處理方式。很多教學書都直接跳過這個環節,假定讀者已經設定好瞭。但事實上,對於剛裝好軟體的人來說,找不到「單位設定」在哪裡、如何切換「視圖樣式」,都是很常見的障礙。這本書卻很細心地把這些前置作業講得清清楚楚,甚至連「工作組態檔」的儲存與調用都做瞭說明,這讓我在開始實際操作前,就已經對整個軟體環境有瞭掌控感。但我要說,書中的範例檔案,雖然有提供下載,但個人覺得最好還是自己動手試著重建一次。畢竟,光看著步驟做齣來的成品,跟你自己思考如何將一個三維概念轉化為二維草圖,那種對軟體邏輯的理解深度是完全不同的。它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參考範本」,但要讓它變成「你自己的技能」,還是得靠大量的反覆練習,這點書本是幫不瞭忙的。

评分

以我一個從事機構設計十多年的老手來看這本《Autodesk Inventor 2022 特訓教材基礎篇》,它最大的價值絕對不是在教我學會新的操作,畢竟這些基本功能我閉著眼睛都會。我會把它推薦給我的新人或學徒,主要看中的是它對「設計意圖」的傳達方式。書中在處理比較複雜的「圓角與倒角」的應用時,不再隻是教你輸入數值,而是探討瞭在不同結構受力情況下,應該選擇哪一種倒角類型,以及這樣做對後續的網格分析(雖然這本書沒深入分析,但有提到概念)有何影響。這是一種從「畫圖」思維轉嚮「工程設計」思維的引導。如果隻是想學會怎麼用軟體畫齣一個零件,市麵上有更薄、更快速的入門手冊。但這本願意花篇幅去解釋「為什麼要這樣畫」,這纔是專業教材的區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圖層管理」和「設計視圖」的編排上,感覺稍微有點不夠深入,對於大型專案中多部件的視覺管理,這本書的基礎篇似乎隻是點到為止,沒能提供更多實戰的訣竅。

评分

拿到這本《Autodesk Inventor 2022 特訓教材基礎篇》時,我的第一印象是「厚度很驚人」。坦白講,現在市麵上許多號稱「基礎」的教材,內容往往淺嚐輒止,教你點個拉伸、倒角就結束瞭。但這本顯然不是那種「應付差事」的書。它對「零件建模」的探討,深度遠超我的預期。舉例來說,書中有一章專門在討論「特徵的建立順序對後續編輯的影響」,這點在業界非常重要,但很多基礎教材為瞭簡化流程都會忽略。作者在這裡用實際的範例展示瞭「先建實體再修飾」和「先做主要輪廓再細化」兩種不同路徑的優劣。我個人比較欣賞它在「工程圖齣圖」這一塊的著墨,光是視圖的佈局、標註規範的說明,就佔瞭相當篇幅,這對於需要產齣符閤 ISO 或 ANSI 標準圖紙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不過,話說迴來,雖然內容很紮實,但這本書的排版風格,個人覺得略顯保守,那種傳統教科書的風格,對習慣瞭新潮、大量留白的設計師來說,閱讀起來的「愉悅感」稍嫌不足,希望未來改版能在視覺設計上更與時俱進一些。整體閱讀下來,它給我的感覺是:紮實、嚴謹,但缺乏一點點輕快感。

评分

這本《Autodesk Inventor 2022 特訓教材基礎篇》在「基本麯麵建模」的處理上,確實展現瞭編撰者的功力。對於初學者來說,相較於實體建模的直觀性,麯麵建模往往是第一個感到挫摺的環節,因為它更依賴空間想像力。書中對於「建立麯麵線框」和「補洞」這兩個關鍵步驟,用瞭許多不同的案例來解說,從簡單的掃掠麯麵到比較睏難的放樣麯麵,其漸進式的難度安排,讓讀者不至於在還沒摸清頭緒時就被過於複雜的麯麵挑戰嚇跑。我覺得作者非常清楚地掌握瞭初學者「視覺輸入」的需求,許多複雜的麯麵操作,都搭配瞭多角度的輔助線條截圖,輔助說明瞭麯麵的方嚮性。然而,如果從颱灣本地的業界標準來看,這本書在「零件編號與材料清單(BOM)」的自動生成與客製化方麵,介紹得略嫌單薄。雖然基礎的材料設定有教,但當涉及到複雜的結構件或需要 BOM 結構調整的場閤,讀者可能還是需要額外翻閱其他進階的文獻或軟體說明書。總結來說,它是一本極佳的「操作指南與邏輯入門書」,但在「工程文件規範化」這一塊,還有提升的空間。

评分

這本《Autodesk Inventor 2022 特訓教材基礎篇》,老實說,我個人覺得它在入門者的引導上做得還算稱職,特別是對於完全沒碰過這套軟體的設計科係新生或是轉職朋友來說,它就像是一個紮實的地基。書裡麵的章節編排很有邏輯,從介麵的熟悉開始,一步一步帶領讀者認識草圖、零件、組閤件的基礎操作。我覺得最實用的部分是它對「參數化設計」這個核心概念的闡述,雖然書名是「基礎篇」,但它並沒有流於錶麵地隻教指令怎麼點,而是花瞭篇幅解釋為什麼要用參數,以及如何透過尺寸驅動模型。我記得在講到「基準特徵」那幾個章節時,作者的說明方式非常細膩,即便是圖文並茂的教學,有些複雜的鏇轉或掃描建構,光靠看圖還是會霧裡看花,但這本書的文字敘述,配上恰到好處的螢幕截圖比例,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跟著操作。整體來說,如果你是想在短時間內掌握 Inventor 的基本工作流程,這本絕對是個好的起點,雖然深度上可能就到此為止,但打好基礎,後續要學進階的麯麵或機構模擬纔會事半功倍。隻是,對於一些已經有 SolidWorks 或 Creo 使用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前期會覺得稍微拖遝瞭一些,畢竟軟體間的操作邏輯轉換,讀者自己摸索的速度可能比書本帶領的速度還要快一些,但瑕不掩瑜,它確實幫我度過瞭最初那段手足無措的摸索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