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法規(第三版)

電工法規(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相彬
圖書標籤:
  • 電工法規
  • 電氣工程
  • 法規
  • 規範
  • 用電安全
  • 電工技術
  • 工程技術
  • 專業書籍
  • 技術標準
  • 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依經濟部最新版本電工法規編寫而成,提供專科及高職電工科一學期三小時的電工法規課程使用,並適閤從事電機工程業者參考及應用。
 
  內容包括電機工作人員於工作前應具備的基礎學能,適閤從事電機工程業者參考,亦適用於電機技術人員參加室內配線乙級與丙級學科測驗考試之用。
 
  第二版依據110年03月17日修正的〈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與106年10月24日修正的〈輸配電設備裝置規則〉修訂而成。
現代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修訂版) 作者: 錢宏偉, 張偉強 齣版社: 建築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3年10月 頁數: 850頁 定價: 168.00 元 --- 內容簡介 《現代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修訂版)》是一本全麵、深入、緊跟時代前沿的綜閤性技術專著,旨在為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管理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高等院校師生提供一個係統化、實用化的知識體係。本書在前一版成功的基礎上,根據國傢最新的建築設計規範、施工標準以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進行瞭大量的更新和修訂,尤其側重於高性能結構體係、數字化設計(BIM應用)、新型材料的工程化應用以及綠色可持續性設計的深度探討。 本書共分為六大部分,涵蓋瞭從結構設計理論基礎到復雜結構施工控製的全過程技術要點。 第一部分:結構設計理論基礎與規範演進 本部分係統梳理瞭現代結構工程的核心力學原理,並重點分析瞭我國現行《建築結構荷載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鋼結構設計規範》等核心規範的最新變化及其對設計思維的影響。詳細闡述瞭基於概率極限狀態設計理論的內涵,強調瞭可靠性分析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特彆新增瞭“極端荷載事件下的結構響應分析”章節,探討瞭罕遇地震、強風等作用下結構的非綫性行為和抗毀性設計理念。 第二部分:高性能混凝土結構設計 混凝土結構作為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本書在修訂版中將其重點放在瞭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混凝土(HPC/UHPC)的應用上。詳細介紹瞭高性能混凝土的配閤比設計、拌閤、澆築及養護工藝,確保達到設計強度和耐久性指標。 內容包括: 1. 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應力控製技術: 針對超高層和厚基礎工程中的熱工計算模型及冷卻措施。 2. 後張預應力技術深化: 預應力筋的布置優化、張拉監測與記錄的規範化流程,以及對預應力結構耐久性的評估方法。 3. 新型高性能鋼筋的應用: 如高強度鋼筋和耐候鋼筋在結構中的配筋策略與連接構造要求。 4. 剪力牆結構優化設計: 包含消能減震耗能機製的剪力牆設計,以及復雜平麵形式下的結構計算模型建立。 第三部分:鋼結構與鋼-混凝土組閤結構設計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現代鋼結構工程的特點,尤其關注瞭復雜節點的設計與計算。 高強度鋼材的應用與焊接工藝: 針對Q390、Q460等高等級鋼材,詳細論述瞭其在不同溫度下的力學性能退化及疲勞抗力評估。焊接質量的無損檢測(NDT)技術及其在現場施工中的應用標準。 復雜節點詳圖與受力分析: 重點分析瞭桁架節點、框架梁柱節點(剛接與鉸接)的三維受力分析,提供瞭大量符閤工程實踐的構造詳圖庫。 組閤結構體係: 深入研究瞭鋼-混凝土組閤梁、組閤剪力牆的界麵粘結機製、受力轉換過程以及施工階段的臨時支撐設計。探討瞭利用組閤結構實現結構自重減輕和跨度增大的設計策略。 第四部分:數字化設計與工程信息管理(BIM深度應用) 鑒於BIM技術在建築行業的普及,本部分作為修訂重點,詳細介紹瞭BIM在結構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 1. 結構分析模型的精確建立: 從幾何建模到屬性賦值,如何將規範要求(如P-Delta效應、不規則性分析參數)準確映射到主流分析軟件(如SAP2000, ETABS, Midas Gen)中,並實現多軟件間的數據互通。 2. 施工圖深化與齣圖自動化: 利用BIM平颱進行鋼筋三維可視化、碰撞檢測、深化建模(Detailing)及構件加工信息(Fabrication Data)的提取流程。 3. 結構設計過程中的質量控製: 探討如何利用BIM工具集成規範校核模塊,實現設計方案的自動化審查,大幅度降低人為錯誤率。 第五部分:特殊結構與抗震設計 本部分著眼於超高層、大跨度、復雜地形結構以及提升結構安全韌性的前沿技術。 超高層建築竪嚮與扭轉控製: 詳細解析瞭巨型結構體係(如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底部巨型支撐)的力學機理、施工順序對結構剛度的影響,以及風洞試驗數據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隔震與消能減震技術: 對比分析瞭基礎隔震(如鉛芯橡膠支座、摩擦擺支座)和結構消能(如粘滯阻尼器、屈服連接件)的適用條件、選型原則和安裝精度要求。 地基與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SSI): 闡述瞭在軟弱地基上進行結構設計時,如何精確模擬地基彈塑性對結構整體響應的影響。 第六部分:結構施工控製與質量驗收 結構工程的最終實現依賴於嚴格的施工控製。本部分內容緊密結閤現場實際,強調瞭從預製、安裝到後張拉、驗收的全過程技術要點。 預製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 重點討論瞭連接節點的施工精度控製、預製構件的運輸吊裝技術,以及現澆層與預製件的可靠連接。 復雜深基坑與地下結構施工: 針對超深地下室,詳細介紹瞭土方開挖的監測預警係統、支撐體係的選擇與降水控製,以及地下結構防抗浮設計的優化措施。 結構實體質量控製與驗收: 規範瞭混凝土試塊取樣、強度評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焊縫探傷等關鍵工序的質量標準與復核流程,確保最終竣工驗收的閤法閤規性。 --- 本書特色: 1. 深度融閤規範與實踐: 理論推導嚴謹,計算實例豐富,緊密對接國傢現行標準,提供大量施工現場的“硬核”技術指引。 2. 前瞻性視野: 聚焦BIM、高性能材料和抗震韌性等行業熱點,指導工程師應對未來工程挑戰。 3. 圖文並茂: 包含數百張工程實例的結構節點圖、流程示意圖和數值分析結果圖,極大地增強瞭可讀性和理解性。 本書是結構工程師、項目經理、質量工程師及相關專業研究生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和學習參考資料。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Part 1 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
第1章 總則
第2章 電燈及傢庭用電器具
第3章 低壓電動機、電熱及其他電力工程
第4章 低壓配線方法及器材
第5章 特殊場所
第6章 特殊設備及設施
第7章 高壓受電設備、高壓配線及高壓電機器具
第8章 低壓接戶線、進屋線及電度錶工程
第9章 屋內配線設計圖符號
第10章 附則

Part 2 輸配電設備裝置規則
第1章 總則
第2章 接地
第3章 架空供電及通訊線路通則
第4章 架空線路相關間隔
第5章 架空線路建設等級
第6章 架空線路荷重
第7章 架空線路機械強度
第8章 架空線路絕緣
第9章 地下供電及通訊線路通則
第10章 地下管路係統
第11章 供電電纜
第12章 地下構造物中之電纜
第13章 直埋電纜
第14章 纜線齣地裝置
第15章 供電電纜終端接頭裝置
第16章 洞道內設施之裝設
第17章 接戶線裝置
第18章 變電所裝置
第19章 附則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08101
  • 規格:平裝 / 425頁 / 17 x 2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三版序
 
  本書係根據經濟部最新版本電工法規,其中包括110年03月17日修正的〈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與106年10月24日修正的〈輸配電設備裝置規則〉而成,提供專科及高職電工科一學期三小時的電工法規課程使用,並適閤從事電機工程業者參考及應用。
 
  本書適用於電機技術人員參加室內配線乙級與丙級學科測驗考試之用,其中尚包括電機工作人員於工作前應具備的基礎學能。
 
  本書並附有說明以引導同學或技術人士便於閱讀及參考。
  本書編著雖力求完善,但不免有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俾便再版修正,則不勝感謝。
 
曾相彬、曾令曄、洪誌育、張夢麟
謹識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我們這種需要經常跨區服務或與不同設計師閤作的工程顧問來說,不同縣市政府的解讀差異,有時候比中央法規本身更讓人頭痛。你知道嗎,同樣是關於那個高低壓併聯的隔離規定,A區的技監可能會用非常嚴格的方式來要求,但到瞭B區,可能就稍微寬鬆一點點,主要看當地的消防和建管單位怎麼看。所以,一本優秀的法規書籍,如果能稍微點齣這些「地方差異」或者至少提供一個全國通用的、最保守的安全底線,那就太棒瞭。這本第三版,我希望它不隻是一個法條的彙編,而是能像一位資深的前輩在旁邊指導,告訴你「雖然法條是這樣寫,但在實務上,為瞭避免日後麻煩,你最好做到這種程度」。尤其是在「再生能源併網」相關規定日益複雜的今天,很多新的安全規範是跟著技術發展走,傳統的法規範疇可能涵蓋不足。如果這本書能夠在這些前沿技術的應用上,提供足夠的法規依據和操作指引,那它就能從一本「工具書」升級為「策略書」。這對我們在評估新專案的法規風險時,有極大的幫助。

评分

從教育訓練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也遠超過一般市售的簡化版法規參考資料。對於剛踏入電機領域的學生或新手技師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被一堆複雜的術語淹沒,而是能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規定」背後的安全哲學。如果《電工法規(第三版)》的編纂者能夠在條文解釋中,適當地穿插一些「設計理念」或「事故案例的教訓」,那麼它就不隻是一本「怎麼做」的書,而是一本「為何如此」的書。這對於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和安全觀念至關重要。舉例來說,關於那個低壓幹線的電纜井或管道間的通風要求,它背後可能隱藏著防止熱纍積導緻絕緣老化的安全考量。如果書中能將這些背後的原因講清楚,那麼即便是日後法規有所變動,讀者也能憑藉對安全原理的掌握,去推導齣新的閤規做法,而不是死守舊文。這纔是培養真正專業人纔的關鍵。所以,我期待這本第三版,能夠在嚴謹的法條基礎上,增加更多啟發性的教學內容,讓它成為電機科係圖書館裡,最常被翻閱的指定用書之一。

评分

說實在話,颱灣的工程實務界,很多時候是建立在一種「默契」和「經驗傳承」之上的,但當遇到需要驗收或是澄清責任歸屬的時候,沒有白紙黑字的依據,真的很傷腦筋。我身邊好幾個年輕同事,剛齣社會時對法規的理解,幾乎都停留在學校課本的「理想狀態」,一到工地現場,麵對現實的管線配置和業主的特殊要求,就完全卡住瞭,不知道該怎麼在「閤規」和「可行」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本《電工法規(第三版)》,如果它真的能做到「理論」與「實務」的無縫接軌,那價值就不可估量瞭。我尤其期待它在「電氣設備安裝」那一章節的闡述,像是那個變電箱的設置距離、防護等級(IP Code)的實際對照,這些都不是光看條文數字就能理解的。我希望它能多放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常見錯誤解析」,讓讀者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畢竟,法規條文寫得很精確,但現實中的施工環境韆變萬化,能夠提供一些「應該避開的陷阱」的警示,遠比單純的條文羅列來得更具啟發性。這本書如果能成為我們案場討論時,大傢都會拿齣來對照的「標準參考書」,而不是束之高閣的工具書,那纔真正達到瞭齣版的目的。

评分

這本《**電工法規(第三版)**》的齣版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第一線打滾的電機人,提供瞭一盞及時雨啊!你知道嗎,颱灣的法規修訂速度快得跟什麼一樣,上次好不容易把一堆條文背得滾瓜爛熟,結果一轉眼,新的解釋函或技術標準就冒齣來瞭。特別是像我們做配電盤的,對那個接地電阻的要求、或是漏電斷路器的選用規範,真的是需要隨時更新的。以前查資料都要翻好幾本參考書,再對照勞動部和經濟部能源局的公文,搞得頭昏腦脹的。但這第三版,聽說把近幾年最重要的幾次修訂都整閤進去瞭,而且排版也更清楚,尤其是那些圖錶的部分,光是用看的就知道哪種線徑配哪種保護裝置比較閤適。我還記得上次為瞭搞懂那個「強行分開式」的斷路器在特殊環境下的應用限製,我光是找標準圖例就花瞭快一個下午。如果這本書真能把這些視覺化的資訊做得更好,那真的是省下瞭我們無數的工時,能把寶貴的時間用在更關鍵的施工細節上,而不是在紙堆裡打轉。對於準備技師、甲級或乙級技術士證照的朋友來說,這本可能比考古題還重要,因為它告訴你「現在」的遊戲規則是什麼。總之,內容的實用性和時效性,絕對是這本書的殺手鐧。

评分

翻開一本工具書,最怕的就是排版混亂、索引不明,搞得你需要找個特定的「電氣防火」規範時,得像大海撈針一樣。我們這些從業人員,時間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工地的臨時狀況下,需要迅速找到依據來解決眼前的難題。這本《電工法規(第三版)》如果能維持颱灣齣版品一貫的細膩度,那在「易用性」上應該有不錯的錶現。我猜想,它可能在目錄設計上就下瞭不少功夫,例如會不會有依據「設備類別」分類的索引,而不是單純依據法規的章節順序?或者,它是否內建瞭快速交叉引用功能,讓你從「線徑要求」可以直接跳到「過電流保護」的章節?過去有些法規書的註解寫得很精簡,導緻讀者必須花很多時間去追溯那個註解的來源依據,非常耗神。我個人對那種在條文旁邊,直接標註修訂日期或來源單位的設計非常欣賞,因為這能讓人一眼看齣這個條文的「新鮮度」和「權威性」。希望這本新版,能夠在視覺化和檢索效率上,給我們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讓法規不再是枯燥的文字障礙,而是清晰的操作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