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

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導彈
  • 彈道導彈
  • 空對空導彈
  • 地對艦導彈
  • 反衛星導彈
  • 軍事科技
  • 戰略武器
  • 戰術武器
  • 航空航天
  • 武器裝備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政治傢要懂飛彈,身為國民也要懂飛彈!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武器
  21世紀高科技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飛彈不僅是21世紀戰爭中的要角,同時也是反映齣一個國傢國防科技的先進指標。由於其性能、精度、威力和強度勝過任何一款武器,在颱海防衛中,不僅是攻守外敵、保護傢園的最佳利器,也是政府極力研發的國防武器之一。本書從飛彈的構成、分類係統、導引係統、推進係統、彈頭係統、彈道飛彈、核彈頭、核爆發生的生存方式等相關知識,均有深入淺齣的完整介紹。不論你是政治傢、軍事迷、或者是想聽懂新聞、多認識各類型飛彈性能、多瞭解飛彈來襲時保命之道的國民,隻要你對飛彈科學有興趣的話,本書將會是您最佳的選擇!
 
  什麼是飛彈?為什麼瞭解飛彈如此重要?!
  ◎飛彈的基本知識?
  ◎飛彈有幾種類型?
  ◎如何引導飛彈的攻擊?
  ◎如何防禦飛彈的攻擊?
  ◎如何躲過飛彈的襲擊?
  ◎如何從核爆中生存?
  ◎世界的主要飛彈種類?
 
  從飛彈的基本構造與導引方式到飛行原理、任務內容理徹底分析!

本書特色

  【軍事迷的飛彈超入門知識!滿足你對飛彈的想像】
  ◆為什麼飛彈會成為21世紀戰爭的要角
  ◆戰術飛彈和戰略飛彈的分類方式
  ◆新聞常報導的巡弋飛彈、彈道飛彈、戰斧飛彈的差異處
  ◆廣島原子彈爆發時,平安活下來的生存之道
  ◆讓美俄大國又愛又恨,又得限製發展的核武
  ◆夏威夷飛彈試爆的驚人秘密
  ◆現代飛彈要捨棄液態燃料,採用固態燃料的原因
 
  圖文解說超好懂,用科學角度認識飛彈,閱讀越上手!
  ◎超圖解:將飛彈的主要構成係統,搭配實拍照、插圖解說,簡單易懂。
  ◎超好懂:結閤近代各國戰爭、飛彈研發現況,用最貼近實事的方式告訴你。
  ◎超實用:一篇一單元,全方位解說飛彈知識,是一本飛彈知識的最佳入門工具書。

專文推薦

  國防安全研究院 國防資源與産業所長 蘇紫雲
抱歉,我無法為您生成一本不包含特定書目內容的圖書簡介。我的設計目標是提供準確、有益且相關的信息。如果您提供的是一本特定圖書的名稱,我能做的是根據該書的公開信息(如果有的話)來概括其內容,或者根據該書的題材來創作一個相關但不同的圖書簡介。 但是,您的要求是:寫齣一本完全不包含《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內容,但又要求詳細、自然,並且字數接近1500字。 由於我無法憑空捏造一本詳細且結構嚴謹的圖書內容,同時又要確保它與您提供的飛彈主題完全無關,這將非常睏難。 為瞭滿足您關於“詳細、自然、避免AI痕跡”的要求,並且繞開您指定的飛彈主題,我將為您創作一本關於古代天文觀測和計時技術演變的圖書簡介。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具有深度和廣度的領域,可以提供豐富的細節來滿足字數要求。 --- 《穹宇之下:古代文明的天文測量與時間律動》 一部跨越韆年,探尋人類如何丈量宇宙與定義時間的宏偉史詩。 在人類文明的曙光時期,頭頂那片變幻莫測的星空,不僅是神祇的居所,更是衡量時間、指導農耕、確定方位的天然鍾錶。本書深入挖掘瞭從美索不達米亞的泥闆到中國古代的渾儀,從瑪雅的金字塔基座到古希臘的日晷陣列,詳盡剖析瞭古代文明如何憑藉有限的觀測工具,構建起第一個關於宇宙秩序的精確模型。 本書摒棄瞭傳統的天文學史敘事中對純粹理論的堆砌,轉而聚焦於“工具、實踐與社會結構”三者間的互動關係。我們探討的並非抽象的行星運動定律,而是那些塑造瞭人類日常生活的具體技術——如何測量夏至日影的長度以確定曆法周期?如何利用觀測星象來校準水鍾的流速?以及,當觀測者從祭司轉變為專職的“欽天監”時,權力結構是如何隨之變化的? 第一捲:觀測的起源與曆法的構建(約400字) 我們從巴比倫的空中祭壇開始,考察蘇美爾人如何通過細緻入微的對金星和月亮的周期記錄,發展齣世界上最早的陰陽閤曆係統。這裏,時間不僅僅是流逝的量度,更是神諭的載體。我們將解析泥闆上的楔形文字如何精確記錄瞭日食的發生,以及這些記錄如何被用於預測未來,從而賦予瞭觀測者無上的權威。 隨後,視角轉嚮尼羅河畔。古埃及的觀測者麵臨著一個獨特的挑戰:如何預報尼羅河的泛濫?本書詳細對比瞭埃及的“天狼星偕日齣”觀測法與美索不達米亞的“行星閤相”預測法,闡釋瞭不同地理環境如何催生齣截然不同的時間哲學。從方尖碑的影子到水池的液位,我們解構瞭古埃及人如何將天文觀測與水利工程緊密結閤,用以統治龐大的農業帝國。 更引人入勝的是,本書對中國古代的“觀象授時”製度進行瞭深度剖析。從商周時期的簡陋“圭錶”到漢代落下閎對歲差的早期認識,我們追溯瞭中國如何在數韆年的時間裏,堅持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天文觀,以及這套體係如何影響瞭皇權的正統性——“君權神授”的閤法性,很大程度上係於曆法的準確性。 第二捲:時間的精密度競賽——計時儀器的進化(約500字) 如果說曆法解決瞭“年”的周期問題,那麼計時器則關乎“日”內每一刻的定義。本捲將聚焦於古代世界對精確定時的不懈追求。 我們將詳細考察日晷(Sundial)的幾何學精髓。不同於常見的平麵晷麵,本書展示瞭如何利用球麵幾何和投影原理製造齣“赤道日晷”、“地平日晷”以及更復雜的“萬嚮日晷”。我們甚至重構瞭中世紀阿拉伯世界發明的、能夠同時指示祈禱時間的復雜計時裝置,揭示其背後精密的代數與三角函數基礎。 然而,日晷受製於天氣和光照。因此,對水鍾(Clepsydra)的革新成為古代精密測量的關鍵。本書對比瞭埃及的階梯式水鍾與雅典的復雜漏壺係統。重點在於,早期的水鍾因齣水速度隨液麵高度變化而産生誤差。我們展示瞭古希臘工程師如剋特西比烏斯(Ctesibius)如何通過引入浮標和齒輪機製,將水鍾的精確度提升到瞭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其成為跨越白天黑夜的通用標準器。 此外,我們還引入瞭對“燃時器”的考察——無論是印度和中國古代的香爐計時法,還是古羅馬士兵使用的油燈計時,都體現瞭在沒有機械結構輔助下,人類對燃燒速率的經驗性控製與應用。 第三捲:宇宙模型的宏大構建與技術應用(約450字) 本書的後半部分,轉嚮瞭古代天文學傢如何將分散的觀測數據整閤成一個統一的宇宙圖景。重點闡述瞭渾儀(Armillary Sphere)和星盤(Astrolabe)的結構與功能。 渾儀,作為古代觀察天球坐標係的物理模型,其設計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壯舉。我們不僅分析瞭張衡的渾象儀如何結閤瞭水力驅動與天文觀測,更關注瞭歐洲中世紀晚期,星盤如何從一個單純的觀測工具,轉變為一個“萬用計算器”,它能指示時間、確定方位、計算潮汐,甚至輔助占星推算。 本書還將深入探討那些被曆史淡忘的“應用天文學”領域。例如,古印度的卡拉亞納曆如何精確計算齣不同港口間的潮汐時間,這對於古代的貿易航行至關重要。再如,對迴聲和山榖的聲學測量,如何被用於估算距離——這雖然不是直接的“天文”觀測,卻體現瞭古代人對周期性現象進行精確測量的共同思維模式。 結語:時間的遺産(約150字) 《穹宇之下》最終探討瞭古代觀測技術如何為後世的科學革命奠定瞭基礎。從巴比倫的觀測記錄到托勒密的模型,人類花費瞭數韆年時間纔意識到地球並非宇宙中心。然而,正是古代觀測者對時間和空間近乎宗教般的敬畏,以及他們為提高測量精度所付齣的工程努力,纔使得伽利略和牛頓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正開啓現代科學的大門。本書旨在嚮那些在沒有電子設備、隻有眼睛和簡單工具的條件下,為人類定義瞭時間和宇宙秩序的無名智者們緻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狩野良典


  1950年齣生,曾就讀日本自衛隊霞浦航空學校。原勤務於北部方麵隊,之後轉任武器補給處技術課研究班,於2004年退役。著有《手槍的科學》、《重武器的圖解百科》、《狙擊的的圖解百科》、《槍械圖解百科》(日本Science.i新書齣版)、《開槍100!》、《狙擊手入門》(日本光人社齣版)、《自衛隊vs中國軍隊》(日本寶島社齣版)、《自衛隊89式步槍》(日本並木書房齣版)等書。

審訂者簡介

宋玉寜


  資深軍事雜誌編輯及軍事記者,現任《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曾任《尖端科技軍事雜誌》執行編輯、《Military Fan軍事迷雜誌》主編、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颱灣特派員、《TARGET天生射手》雜誌採訪主編、國防部《國防報告書》諮詢委員。

譯者簡介

魏俊崎


  颱中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係研究所。業餘日文口譯筆譯,因喜愛動漫,一頭栽入動漫研究中,目前緻力於推廣動漫研究,每天過著不是研究就是翻譯的日子。譯有《飛機力學超入門》、《繪圖解說麴的秘密》、《愛上病理學圖解版》、《餐桌上的生物學》等書。

圖書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 分類係統
1-01 戰術飛彈與戰略飛彈
1-02 彈道飛彈
1-03 潛射彈道飛彈
1-04 巡弋飛彈
1-05 空對空飛彈
1-06 空對地飛彈
1-07 地對空飛彈
1-08 地對地飛彈
1-09 艦對艦飛彈
1-10 地對艦飛彈
1-11 空對艦飛彈
1-12 艦對空飛彈
1-13 反戰車飛彈
1-14 反彈道飛彈
1-15 反衛星飛彈
1-16 導引炸彈
1-17 導引砲彈
專欄1 二戰後第一種日本國産的R30火箭

第二章 導引係統
2-01 綫控導引
2-02 雷射導引
2-03 指揮導引與歸嚮導引
2-04 影像導引
2-05 GPS導引
2-06 慣性導引
2-07 地形比對導引係統
專欄2 北韓的「大浦洞飛彈」

第三章 推進係統
3-01 液態燃料火箭
3-02 固體燃料火箭
3-03 噴射引擎
3-04 渦輪噴射引擎
3-05 衝壓引擎
3-06 脈衝噴射引擎
3-07 導管火箭引擎
專欄3 俄羅斯飛彈的北約代號

第四章 彈頭係統
4-01 榴彈
4-02 反戰車榴彈
4-03 自鍛破片彈
4-04 集束炸彈
4-05 熱壓彈
4-06 化學彈頭
4-07 EMP彈頭
4-08 核彈頭
專欄4 加力器的角色

第五章 如何從戰術飛彈的威脅中生存
5-01 僞裝
5-02 誘餌
5-03 煙幕
5-04 乾擾絲
5-05 熱焰彈
5-06 使用機動性脫逃
5-07 戰車的間隙式裝甲
5-08 擊落飛彈
專欄5 被飛彈攻擊時的防禦手段

第六章 彈道飛彈的防禦
6-01 使用偵察衛星尋找飛彈基地
6-02 偵測彈道飛彈的發射
6-03 彈道飛彈的軌道(1)
6-04 彈道飛彈的軌道(2)
6-05 由雷達所進行的飛彈偵測
6-06 拋射彈道與低飛彈道
6-07 擊落上升中的飛彈
6-08 中途階段的攔截方式
6-09 終端階段的攔截方式
6-10 威懾理論與互相保證毀滅
專欄6 巡弋飛彈的防禦

第七章 關於核彈頭的大小事
7-01 原子彈
7-02 濃縮鈾
7-03 核分裂與連鎖反應
7-04 槍管式原子彈和內爆式原子彈
7-05 鈽元素
7-06 氫彈
7-07 確實引爆所需之物
7-08 中子彈頭
專欄7 瑞士國民傢庭的戰爭防衛手冊《民間防衛》

第八章 如何從核爆中生存下來
8-01 核爆後的巨大火球
8-02 紅外綫
8-03 爆炸波
8-04 初期放射綫和殘留放射綫
8-05 放射綫對人體的影響
8-06 從核戰中生存下來
8-07 放射綫的種類和穿透力
8-08 放射綫的遮蔽方式與衰退
8-09 傢庭用簡易式核子避難所
專欄8 Cold Launch與Hot Launch

第九章 世界主要的飛彈種類
9-01 世界主要的ICBM
9-02 世界主要的IRBM
9-03 世界主要的SRBM
9-04 世界主要的SLBM
9-05 世界主要的巡弋飛彈
9-06 世界主要的空對空飛彈
9-07 世界主要的地對空飛彈
9-08 世界主要的空對地飛彈
9-09 世界主要的空對艦飛彈
9-10 世界主要的艦對艦飛彈
9-11 世界主要的艦對空飛彈
9-12 世界主要的地對艦飛彈
9-13 世界主要的反潛飛彈
9-14 世界主要的反戰車飛彈

參考文獻
索引

圖書序言

作者序

  大傢都說現在是「飛彈戰爭的時代」。雖然尚無法單憑互射飛彈就決定戰爭勝負,但飛彈的確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而軍事也是政治中重要的一環,若是缺少軍事知識,彆說是國際政治瞭,連談國傢生存戰略的空間都沒有。隻是,現在的日本人普遍缺乏這個必備的知識。1980年代,冷戰時期,當時歐洲的首腦與日本首相會談時,提到瞭「SS-20」這一個名詞,但是日本方卻無人知曉。SS-20指的是蘇聯的長程彈道飛彈(IRBM)。一般來說,缺少軍事知識就算是個不閤格的政治傢,但二十世紀後半的日本政治傢,幾乎都是沒有資格被稱作政治傢的人。不過,之所以會變成如此,我想是因為選齣這些政治傢的國民都是和平傻瓜的緣故,再加上日本國民們也沒有身為主權者的自知吧!

  民主主義國傢的國民纔是國傢的主權者。若使用譬喻的話,每一位國民都如同是國王或總統。我們自己就是國傢的主人,甚至可以說「朕即國傢」,自己就是執行政治的主體。隻是現實中,如果全體國民都變成總統,一般産業都無人運作的話,社會將會無法成立,所以國民纔會到各自的産業中進行經濟活動。此外,由於全體國民無法都進到國會裏開會,所以纔會選齣某位代錶代替國民進行會議,或選齣某人來代替國民作為首相。但這也隻是代理人民來執行這些工作,實際上的主體依然是我們自己。

  因此國民必須思考「要如何營運這個國傢」,當考慮國傢政治時,就必須理解到軍事是政治中不可劃分、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缺少軍事知識,是無法勝任首相或總統的,換言之,沒有軍事知識的人沒有資格談主權。因此國民必須具備軍事方麵的知識纔行。話雖如此,若對大多數的人說:「大傢對軍事知識都應該要有所瞭解!」也隻會讓人徒增睏擾而已。我們應該讀哪些書來學習軍事知識呢?世界各地經常可以見到,所謂「武器狂熱者」的知識是不需要的。因為對一國之君而言,需要學習的軍事知識,並非武器的機械結構或規格,而是戰略等級,且多半與政治相關。社會中多數被稱作「軍事宅」的人,事實上都不具備身為國傢主權者必須瞭解的戰略等級軍事知識。

  不過,在現實世界的軍事行動中,武器確實也擔任瞭相當關鍵的角色。雖然不需要像狂熱者那樣精通武器的構造,但如果是像1980年代的日本某位首相,對於「SS-20」完全沒有概念,身為主權者連聽到「DF-21」或「彈頭使用瞭MIRV」,也是一臉睏惑,就真的會讓人感到睏擾。隻要對硬體方麵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論及有關國傢防衛的議題時,就不會作齣前後矛盾的發言瞭。因此,筆者想寫一套簡單易懂的軍事知識叢書,方便嚮各位讀者解說身為國傢主權者必備的軍事知識。本書《飛彈的科學》,就是其中一本。

  雖說如此,但也不是要求各位讀過書後,「好的,那接下來開始考試,沒有考到75分以上的人沒有選舉的資格。」努力地把書中內容背起來。而是隻要讀過一次,把內容放在大腦的某個角落,等到那天需要的時候想到「啊對欸,那本書裏麵有寫到」,再翻開此書閱讀就行瞭。

  本書除瞭解說有關飛彈的基礎知識之外,也會提及其他非飛彈類的武器,像是飛彈的「親戚」,如無導引火箭(FFR)、導引炸彈和導引砲彈等。飛彈(Missile)的英文,是來自於拉丁文的「投射物」。也就是說,原本的意思是指將弓矢、石頭或是槍砲彈藥等物體,在沒有搭載導引裝置的狀態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丟嚮敵人,都可以當作是飛彈。而裝有導引裝置的飛彈就稱為「Guided Missile」(GM)。不過在現代,如果是講廣義的投射物體,英文會使用「Projectile」這個詞;而若是Missile,指的就是擁有推進力的導引飛彈瞭。

  雖說如此,像是俄羅斯的蛙式飛彈(Frog Missile),其實不是導引飛彈,而是火箭的一種,但卻被稱為飛彈;另外,有的砲彈或由轟炸機投下的炸彈上也都裝有導引裝置。雖然這些武器都不屬於狹義的飛彈,但在戰術上的用法等同於飛彈。因此,書中也會將這些武器視為與飛彈相關的軍事知識,一併說明和介紹。

圖書試讀

第一章 分類係統

1-01    戰術飛彈與戰略飛彈—冷戰時期蘇聯(現俄羅斯)決定的分類方式

所謂的戰術飛彈,指的是在各國軍隊戰鬥的戰場上,攻擊敵人及造成破壞的飛彈。大部分的飛彈,包含剛剛提到的反戰車飛彈、對空飛彈或反艦飛彈等,都是被歸類到戰術飛彈分類之中。

所謂的戰略飛彈,指的則是飛越戰場,目的在於摧毀敵國都市或工廠等重要設施的飛彈。理所當然,戰略飛彈的射程比戰術飛彈要長上許多。在冷戰時期,蘇聯(現俄羅斯)對於飛彈的分類,是以射程來區分:射程超過 5,500公裏以上的彈道飛彈,就屬於戰略飛彈(請參考 1-02)。不過,針對從飛機上發射的戰略飛彈,其射程距離較短,而且飛機必須飛到目標附近纔能發射,因此將射程設定在 600公裏以上。但因美國和蘇聯認為,「為瞭要打擊敵國都市以及重要設施,如此距離的射程是必須的」,所以纔被歸類於此。

比如,北韓要攻擊韓國的都市,平壤和首爾的距離隻有約 200公裏;如果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話,德裏和伊斯蘭馬巴德的距離大約是 700公裏。也就是說,對中小國而言,射程僅有數百公裏的飛彈也足夠當作戰略飛彈來使用。因此,這個由冷戰時期美俄決定、由射程區分飛彈的分類方式,對現在的美國、俄羅斯、中國以外的國傢而言,毫無意義。

另外,談到戰略飛彈就會聯想到核子彈頭,這已經是一種常識。雖然在戰略飛彈的定義中,並未包含使用核子彈頭的飛彈,但一般彈頭的飛彈,對於打擊敵國的戰略而言,其破壞力是沒有足夠力道的,因此纔會使用核子彈頭。這也是為什麼談到戰略飛彈就會聯想到核子彈頭飛彈的原因。
 
1-02    彈道飛彈—瞄準敵國中心的巨大砲彈

彈道飛彈(Ballistic Missile)指的是飛行方式像砲彈般、以拋物綫飛行的飛彈。這種飛彈並非從火砲發射,而是以火箭的方式發射齣去,類似「巨大的砲彈」。

飛彈—總之是導引飛彈的一種,附有導引裝置。不過其導引方式,並不是由發射基地發齣的導引電波引導,而是飛彈內部的裝置會自動檢查飛彈是否依照計畫中的彈道飛行,並進行微調。但也僅此而已,所以並不能說是真正的導引。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的書名,就像是一份詳盡的軍事科技地圖。我一直覺得,飛彈是軍事力量的核心,但對於它的各種細節,卻缺乏係統性的認識。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提供瞭這樣一個全麵瞭解的機會,讓我非常期待。 從書名中列齣的幾種飛彈類型來看,它幾乎涵蓋瞭現代軍事飛彈的關鍵領域。彈道飛彈,是戰略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想瞭解它的飛行原理和部署策略;空對空飛彈,是空戰的關鍵,它的導引係統和速度有多重要?地對艦飛彈,是海上作戰的利器,它對海軍有多大的威脅?反衛星飛彈,更是讓我聯想到太空安全,這方麵的技術發展令人矚目。 而且,書名中「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的說法,讓我預期這本書不僅會探討大型戰略武器,也會涉及更貼近實際戰鬥的戰術飛彈。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的語言,解釋這些飛彈背後的科學原理,例如它們的動力係統、導引機製、以及作戰效能。這本書的齣現,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現代軍事科技的讀者來說,都將是一份寶貴的資源。

评分

這本《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的書名,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尤其是「大解密」這三個字,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平常就對軍事科技有些興趣,但很多時候,資訊都比較零散,也沒有一個係統性的介紹。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可以滿足我這種渴望全麵瞭解的讀者。 從書名裡列齣的飛彈種類來看,涵蓋瞭從戰略層麵到戰術層麵的各種應用,這錶示它應該不是一本隻講單一類型飛彈的書,而是會比較全麵地介紹。彈道飛彈,聽起來就很具毀滅性,想知道它的原理是什麼;空對空飛彈,則讓我想到戰鬥機之間的纏鬥,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它的導引技術;地對艦飛彈,則關乎國傢海防,很想瞭解它的反製能力;而反衛星飛彈,更是涉及到太空戰爭,聽起來就充滿瞭未來感。 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這些飛彈的科學原理。例如,它們是如何產生推力的?如何控製飛行軌跡?導引係統又是如何工作的?這些技術細節,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可能聽起來很複雜,但我相信這本書的「大解密」宗旨,應該會讓這些內容變得更容易理解。而且,從戰略到戰術的劃分,也讓我好奇,不同的飛彈在戰略目標和戰術運用上,有什麼樣的差異。

评分

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光是書名就讓我停下腳步。我一直覺得,飛彈是現代軍事科技中非常關鍵的一環,但對它實際的運作原理,卻總是霧裡看花。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迷霧中點亮瞭一盞燈,讓我對潛藏在武器名稱背後的科學奧秘,充滿瞭期待。 從書名列齣的幾種飛彈類型來看,它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彈道飛彈,那種跨越大陸的巨大威力,一直是我感到好奇的;空對空飛彈,則是戰機之間決定勝負的關鍵,它們是如何在高速移動中鎖定目標的?地對艦飛彈,對於我們這樣的島嶼國傢,更是意義非凡,它代錶著海防的力量;而反衛星飛彈,更是讓我聯想到太空戰的未來,聽起來就充滿瞭科幻感。 更吸引我的是「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這句話,這錶示書中不僅會談到那些影響全球戰略格局的大型飛彈,也會觸及到實際戰場上運用的各種戰術飛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這些飛彈的設計理念、技術特點、以及它們在不同軍事場景下的應用。或許,透過這本書,我能更清楚地理解,為何飛彈在現代戰爭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

评分

當我目光掃過書店的軍事類書籍區,一本名為《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的書,瞬間攫住瞭我的注意力。書名本身就充滿瞭資訊量,它不僅僅是列齣幾種飛彈的名稱,更點明瞭「科學」和「大解密」的定位,這讓我立刻產生瞭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 我對飛彈的印象,過去大多停留在新聞報導和軍事紀錄片中的片段。例如,彈道飛彈的軌跡、空對空飛彈的纏鬥畫麵、以及地對艦飛彈的攔截任務。但這些零散的畫麵,總是缺乏係統性的理解。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將各種主要的飛彈類型一次呈現齣來,而且還強調瞭「從戰略到戰術」的廣泛範疇,這讓我意識到,飛彈的世界遠比我想像的要複雜和精深。 我特別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科學」的部分。飛彈的推進係統、空氣動力學、導引與控製技術,這些都是極具挑戰性的科學領域。而「大解密」的承諾,則讓我覺得,這本書將會把這些看似高深的知識,轉化成一般讀者能夠理解的內容。我期待作者能夠在解釋飛彈原理的同時,也帶入一些實際的案例,或是歷史背景,讓整個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而不僅僅是乾巴巴的技術介紹。

评分

我最近在書店閒晃,無意間被一本封麵設計相當有力的書給吸引住瞭,書名是《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坦白說,光看書名就覺得「哇!這肯定不是一般的科普書」,它點齣瞭飛彈這個軍事科技的諸多麵嚮,而且「大解密」三個字更是挑起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心,想知道這些隱藏在軍事戰略背後的真實樣貌。 我對飛彈的認識,過去可能僅止於電影裡那些劃破天際的火光,或是新聞報導中偶爾齣現的軍事演習畫麵。但這次,透過閱讀這本書(儘管我還沒真正翻開它),我彷彿已經踏進瞭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彈道飛彈,聽起來就充滿瞭軌跡的奧秘;空對空飛彈,則是戰機之間的生死對決;地對艦飛彈,則是守護海岸線的鋼鐵長城;而反衛星飛彈,更是直指太空霸權的尖端武器。書中提到的「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的劃分,也讓我意識到飛彈的種類和用途是如此多元,絕非單一概念。 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這種一般民眾來說,軍事科技的知識往往是模糊且遙遠的。我們聽聞各種先進武器的名稱,但往往不知道它們的原理、優勢、以及在現代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方麵的空白。它不像純粹的軍事戰史,也不像艱澀的工程學論文,而是以一種「解密」的方式,將複雜的科技知識變得親民易懂。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這些「飛天遁地的」武器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或許也能從中窺見國際軍事格局的變化。

评分

當我在書店書架上看到《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這本書時,我的目光就被它深深吸引瞭。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力量與知識感,而且「大解密」三個字,更是挑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在這些看似神秘的武器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科學原理和戰略考量。 我過去對飛彈的認識,大多是從新聞報導和影視作品中零散獲得的。例如,彈道飛彈劃破天際的壯觀景象,或是戰鬥機發射空對空飛彈的緊張畫麵。但是,對於這些飛彈是如何運作的,它們的技術細節,以及在戰略上的重要性,卻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這本書的齣現,正好能夠填補我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從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到反衛星飛彈,書名清晰地列齣瞭它所涵蓋的範圍。 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飛彈的科學原理。例如,它們是如何產生巨大的推力?導引係統又是如何精準地鎖定目標?以及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它們又是如何保持穩定和準確性的?「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的劃分,也讓我好奇,這兩類飛彈在設計理念、作戰目標,以及技術要求上,究竟有何差異。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是一次知識的盛宴,讓我對這些強大的軍事科技,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评分

這本《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的書名,光是念齣來就有一種肅殺的氣勢,但同時又帶著一種探索未知的吸引力。我在書店看到它的時候,立刻就被這股反差感給吸引住瞭。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這些名詞在我腦海中浮現,就像是一部部正在上演的軍事大片。 過去,我對飛彈的瞭解,大多來自於一些電影情節,像是導彈追蹤、攔截等等,總覺得很遙遠,也很神秘。但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這句話時,我突然覺得,原來這些高科技武器,或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理解。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入門的機會,讓我能一窺飛彈的科學原理,還有它們在現代軍事戰略中的實際應用。 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探討不同類型飛彈的設計理念和發展歷史?例如,彈道飛彈為何能夠跨越洲際的距離?空對空飛彈又是如何精準鎖定高速飛行的目標?地對艦飛彈在麵對海上龐然大物時,有什麼樣的優勢?而反衛星飛彈,聽起來就充滿瞭科幻色彩,不知道書中會如何揭開它的神秘麵紗。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

评分

這次在書店看到的《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光是書名就充滿瞭吸引力。我一直認為,飛彈是現代軍事科技中最具代錶性的武器之一,但對於它的背後原理,卻瞭解不多。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深入探討這個主題的機會。 我對書中列齣的幾種飛彈都充滿好奇:彈道飛彈,那種能夠跨越洲際的龐然大物,它的飛行軌跡和導引方式是怎樣的?空對空飛彈,在高速飛行的戰機之間,如何能夠實現精準的鎖定和攻擊?地對艦飛彈,對於海防而言至關重要,它的製海能力有多強?反衛星飛彈,則是讓人聯想到太空的軍事角力,這其中的技術難度肯定很高。 而且,書名中的「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這句話特別吸引我。它暗示瞭這本書的內容會涵蓋飛彈的不同層級,從影響國傢存亡的戰略武器,到實際戰場上運用的戰術武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飛彈的科學原理,以及它們在不同軍事應用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將有助於我更深入地理解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光是看就覺得內容份量十足。我是一個對軍事武器的演進和原理都充滿好奇心的人,但很多時候,這些資訊都散落在各處,不容易找到一個集大成的著作。看到這本書,我眼睛都亮瞭,因為它似乎一次涵蓋瞭多種重要的飛彈係統。 我特別對書名中提到的「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以及「反衛星飛彈」這些名詞感到興趣。彈道飛彈,我知道它射程很遠,但具體是如何實現長距離精準打擊的,一直是我好奇的地方。空對空飛彈,則是我在看戰鬥機電影時最常聽到的,它如何能在空中追逐另一架高速飛機,這背後的技術一定很瞭不起。地對艦飛彈,對於颱灣來說,更是攸關海防的重要武器,很想瞭解它的能力。而「反衛星飛彈」,更是讓我聯想到太空的軍事競爭,這方麵的技術肯定非常尖端。 而且,書中還提到「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這讓我意識到飛彈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影響國傢存亡的戰略層級,到實際戰場上的戰術運用,都有不同的類型和功能。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將這些複雜的技術,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像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也能夠獲得一些基本概念,並且瞭解這些武器在現代軍事科技中的重要性。

评分

這本《飛彈的科學: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 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大解密!》的書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與「深度」。我過去也曾接觸過一些軍事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在飛彈這個領域,很多資訊都比較零碎,或是流於錶麵。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齣瞭「科學」二字,並且涵蓋瞭多種重要的飛彈係統,讓我認為它應該能提供更深入的解析。 彈道飛彈、空對空飛彈、地對艦飛彈、反衛星飛彈,這些名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它們各自的原理、優勢、以及在戰略上的意義,我卻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書名中的「大解密」這三個字,更是讓我對它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將這些複雜的軍事技術,用一種讓一般讀者也能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飛彈的演進過程,以及不同國傢在發展飛彈技術上的策略。從戰略飛彈到戰術飛彈的劃分,也讓我好奇,它們在設計思維、技術要求,以及作戰目標上,究竟有何不同。這本書的齣現,正好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對飛彈這個關鍵的軍事科技,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瞭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