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

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解題
  • 學習
  • 考試
  • 教材
  • 心理學應用
  • 思維訓練
  • 問題解決
  • 復習
  • 備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 不以教學或說明為目的,而是以練習與實戰為主,因而本書較適閤已有心理學基礎的讀者,而基礎的部分,讀者們可以挑選教學用的心理學書籍來搭配使用。解題書無法、也不應附上太多參考資料,且查詢與吸收相關的知識是上榜必經的曆程,讀者們需要自行走過這段路纔有可能嘗到豐美的果實。

  2. 著重理解心理學的核心解題架構,令讀者能藉此吸收相關的試題與知識,各章收錄的核心試題均是近年國考中得分效益較高的題目。

  3. 本書的擬答,是先依實戰狀況寫齣架構,再加上資料查閱兩步驟整理齣的結晶,符閤考試時間能撰寫的字數與描述方式,其目的是作為讀者比較自身實力的基礎。

  4. 不光隻是紙上談兵,在每章的最後,筆者撰寫瞭心理學學習法的一小節,說明瞭如何實際應用心理學來麵對國考。其次,筆者也將例題中所舉的例子,貼近「考生」這個共同經驗上,希望能藉由「自我基模」的參照,幫助各位讀者更便於理解與記憶。
 
認知架構的搭建:從理論基石到實踐應用的認知科學導論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認知科學導論,重點聚焦於人類心智的運作機製、信息處理的底層邏輯以及高級認知功能的形成路徑。我們不直接討論心理學中常見的解題技巧或特定領域的問題解決策略,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個堅實的理論框架,用以理解“如何思考”這一核心命題背後的科學原理。 本書的敘事綫索圍繞認知係統的三大核心支柱展開:感知與錶徵、記憶與學習、推理與決策。通過對這些支柱的精細解剖,讀者將能建立起一個清晰的認知架構圖譜,從而為後續任何形式的智力活動提供堅實的認知基礎。 第一部分:感知的編織與世界的錶徵 人類如何從混亂的感官輸入中構建齣一個穩定、可操作的世界模型?本部分將深入探討感官信息如何被編碼、過濾和組織。 第一章:感官輸入的物理與神經基礎 本章首先從神經科學的視角審視感覺器官的工作原理,重點闡釋從光波、聲波到電化學信號轉化的過程。我們不探討如何解決視錯覺的“謎題”,而是分析視覺係統(如V1區到顳葉的通路)如何執行特徵提取,例如邊緣檢測和顔色恒常性。聽覺係統的空間定位機製以及觸覺的體感映射,也將被作為理解信息預處理的關鍵環節進行討論。 第二章:注意力——心智的聚光燈 注意力機製是認知資源分配的瓶頸。本章詳細闡述瞭兩種主要的注意力模型:自上而下(基於目標的控製)和自下而上(基於刺激的捕獲)。我們將深入研究選擇性注意力的神經相關物,包括前額葉皮層在抑製無關信息中的作用。不同於側重於乾擾效應的實操分析,本書更關注注意力資源如何在不同認知負荷下進行動態平衡的理論模型,如資源池理論與多個並行通道理論的對比。 第三章:錶徵的構建與符號操作 心智如何存儲和操作信息?本章聚焦於心智錶徵的本質。我們將剖析經典認知科學的符號主義觀點,即心智如同一個遵循規則的計算機,並對比連接主義(神經網絡)對錶徵的非符號化理解。討論的重點在於概念的形成——原型理論、典範理論與命題網絡如何共同構築我們對世界的語義理解,而非具體如何定義“心理學概念”。 第二部分:記憶的層次結構與知識的鞏固 記憶並非單一的存儲庫,而是一個復雜的、多階段的動態係統。本部分旨在闡明記憶編碼、存儲、提取的復雜機製,以及這些機製如何影響知識的持久性。 第四章:工作記憶模型與心智的臨時工作颱 工作記憶(WM)被視為執行心智操作的“虛擬空間”。本章詳述巴德利和希奇提齣的多組分模型,即語音環路、視覺空間模闆和中央執行器的協同作用。我們將分析中央執行器的認知負荷管理功能,而非關注特定任務中記憶容量的測量數值。討論將集中在任務復雜性如何影響資源分配,以及認知控製在維持信息活躍狀態中的核心作用。 第五章:長時記憶的編碼與提取過程 長時記憶的編碼效率決定瞭知識的深度。本章區分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並深入探討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的結構差異。重點在於“編碼特異性原則”的理論闡釋——環境綫索、情緒狀態與記憶提取之間的交互關係,以及該原則如何指導知識的係統性組織,而非側重於迴憶實驗的設計。 第六章:學習的神經可塑性與鞏固機製 學習的本質在於神經連接的改變。本章從分子神經科學的角度探討長時程增強(LTP)在記憶鞏固中的關鍵作用,闡釋突觸強化的生物學基礎。我們將討論睡眠在記憶係統重組和知識整閤中的重要功能,以及不同類型的學習(如習慣化、敏感化)背後的特定神經迴路模式,而不涉及具體的行為矯正學習範式。 第三部分:高級認知:推理、決策與問題解決的機製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心智的高級功能,探討人類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和信息進行邏輯推演、風險評估和目標導嚮的行為規劃。 第七章:係統性推理的邏輯框架 推理是認知科學的核心難題之一。本章係統性地介紹演繹推理(如三段論)和歸納推理(基於觀察的泛化)的理論模型。我們將分析心智演算的規則基礎,以及人們在進行邏輯判斷時,如何從理想的邏輯規則偏離到受啓發於經驗的“啓發式”判斷。討論的焦點在於邏輯係統的內在結構,而非特定邏輯謬誤的識彆。 第八章:決策製定中的啓發式與偏差 人類決策往往是有限理性下的産物。本章側重於前瞻性理論(Prospect Theory)的核心概念,如價值函數、損失厭惡和參照點依賴性。我們將解析“框架效應”和“錨定效應”等認知偏差的理論根源——它們是如何植根於信息處理的效率需求和認知捷徑中形成的,而非簡單地列舉這些現象。 第九章:問題解決的認知模型與障礙 問題解決被視為一種狀態空間搜索。本章介紹解決問題的一般問題解決策略,如均值-手段分析、啓發式搜索和工作記憶的限製。我們將深入探討認知固定(Fixation)的心理機製,即舊有解決方案對新策略的阻礙作用,並分析“洞察”(Insight)現象背後的信息重組過程,重點在於對“搜索空間”的結構性理解。 結語:整閤的認知圖景 全書最後將整閤前述的各個模塊,描繪一個動態的、信息流動的整體認知模型。本書力求提供一個結構化、係統性的認知科學藍圖,使讀者能從底層原理層麵理解心智的復雜性,從而更好地應對任何需要深度思考和分析的挑戰。本書是理解心智如何構建、存儲、處理和運用信息的理論指南,而非速成技能手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水痕


  輔仁大學心理係學士
  高師大輔諮所碩士
  諮商心理師考試及格
  司法特考及格(三等)
 

圖書目錄

本書參考資料 1
本書使用說明 3

Chapter0序章
一、心理學的六大解釋觀點
二、心理學體係圖
三、命題大綱

Chapter1訊息處理與記憶
一、訊息處理論
二、語意記憶網絡
Topic1 記憶係統 1-4
1.1.1 萬年不敗的經典題  記憶係統
【101 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1-4
1.1.2 短期記憶成為長期記憶的關鍵  精緻復誦
【100 地特─人事行政( 四等)(節錄)】 1-6
1.1.3 迴憶總是美好  長期記憶的種類
【105 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1-7
【107 普考—教育行政】 1-8
【105 心理測驗員(三等)】 1-9
【105 普考─教育行政】 1-9
【104 普考─人事行政】 1-9
【104 傢事調查官(三等)】 1-10
心理發展曆程與其生理基礎

Chapter2
一、恆定機製(homeostasis)
二、關鍵期(critical period)與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104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1-10
【101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1-10
【101地特─人事行政(四等)(節錄)】 1-10
【99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1-11
Topic2 遺忘 1-12
1.2 最悲慘的遺忘,是考試時遺忘瞭遺忘  遺忘現象
【103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1-12
【104普考─教育行政(節錄)】 1-14
【104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1-14
【102傢事調查官(三等)】 1-14
【102普考─人事行政(節錄)】 1-14
【101鐵特─人事行政(高員)】 1-15
【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節錄)】 1-15
【99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1-15
【99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1-15
Topic3 記憶扭麯 1-16
記憶七罪
1.3.1 細思極恐:考試時會發生記憶扭麯嗎?
【107傢事調查官(三等)】 1-17
1.3.2 每說一次故事,故事就變得更精彩  記憶的可建構性
【104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1-19
【106觀護人(三等)】 1-20
【104傢事調查官(三等)】 1-20
【102高考─人事行政(三級)(節錄)】 1-20
Topic4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1-21
1.4 心理學的讀書法  SQ3R【100普考─人事行政(節錄)】 1-22
三、基模(schema)
Topic1 依附 2-4
2.1.1 有奶便是娘?  依附關係【104觀護人(三等)】 2-5
【107觀護人(三等)】 2-6
【107普考—人事行政】 2-7
【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2-7
【101地特─人事行政(四等)(節錄)】 2-7
2.1.2 我齣去瞭,我進來瞭,我又齣去瞭
【106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2-8
Topic2 認知發展 2-10
2.2.1 等你長大後,你就會懂瞭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
【100身特─教育行政(四等)】 2-10
【104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2-11
2.2.2 幫孩子架好樓梯,孩子就爬得上去嗎?  Vtgotsky的鷹
架理論【97普考─教育行政】 2-12
Topic3 心理發展 2-13
2.3.1 寫到手酸的心理社會發展論【105普考─人事行政】 2-15
【107傢事調查官(三等)】 2-17
【107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2-18
【106普考─教育行政】 2-18
【104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2-18
【104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2-18
【103傢事調查官(三等)】 2-19
【99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2-19
【99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2-19
2.3.2 什麼!自我認同感還能分類型!  Marcia 的自我認同
【102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2-20
【107觀護人(三等)】 2-22
【107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2-22
2.3.3 嚴父慈母  父母的教養類型
【105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2-23
Topic1 古典製約 3-3
3.1.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古典製約
【99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3
【107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3-4
【106普考─人事行政】 3-4
3.1.2 意涵?它姓陳嗎  古典製約vs.基模
【105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3-5
【101普考─人事行政】 3-6
Topic2 操作製約 3-7
3.2 教就教、罰就罰,不要說:「是要教訓他」  操作製約
的懲罰【102鐵特─人事行政(高員)】 3-7
【107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3-9
【106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9
【106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9
【105普考─人事行政】 3-10
學習

Chapter3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2-24
【103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2-24
【101普考─人事行政】 2-25
Topic4 道德 2-25
2.4.1 道德真的很重要,特彆是在考試時  Kohlberg 的道德階
段論【105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2-25
【106傢事調查官(三等)】 2-27
2.4.2 道德也有性彆差異  Gilligan 的關懷道德論
【102鐵特─人事行政(高員)】 2-27
【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2-29
【100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2-29
【104普考─人事行政】 2-29
Topic5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2-30
【105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3-11
【103鐵特─財經廉政(高員)】 3-11
【102高考─人事行政(三級)(節錄)】 3-12
【102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3-12
【101鐵特─人事行政(高員)】 3-12
【99普考─人事行政】 3-12
Topic3 觀察學習 3-14
3.3.1 考不上vs.準備但不一定考得上vs.努力就會考上vs.等上榜
【106傢事調查官(三等)】 3-14
【106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15
【106普考—教育行政】 3-16
3.3.2 寫輪眼是你?  觀察學習論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3-16
【104觀護人(三等)】 3-17
【104傢事調查官(三等)(節錄)】 3-18
【102傢事調查官(三等)】 3-18
【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3-18
【101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3-19
Topic4 學習理論間的比較 3-19
3.4 發言就給錢,佛心公司  學習理論的應用
【105心理測驗員(三等)】 3-19
【107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21
【107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3-21
【106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3-21
【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3-22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3-22
【103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3-22
【102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22
【101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3-22
【100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3-22
【100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3-22
Topic5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3-23
解題三本柱:認知、情緒與行為
Topic1 認知思考 4-2
4.1 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分辨錯覺或幻覺
【99普考─人事行政】 4-3
【107普考─教育行政】 4-5
【104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4-5
【102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4-6
【99普考─人事行政】 4-6
Topic2 歸因 4-7
4.2 真的想很多  Kelly 的歸因理論
【101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8
【106觀護人(三等)】 4-9
【105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4-10
【105普考─人事行政】 4-10
【104地特─人事行政(三等)(節錄)】 4-10
【104普考─財經行政(節錄)】 4-11
【103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11
【102傢事調查官(三等)】 4-11
【101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12
Topic3 態度 4-13
4.3.1 我覺得你態度不好  刻闆印象、偏見與歧視
【100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4-13
【107傢事調查官(三等)】 4-15
【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4-15
【106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4-15
【104傢事調查官(三等)(節錄)】 4-16
【103普考─人事行政】 4-16
【103傢事調查官(三等)】 4-16
【103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4-16
個體

Chapter4
【102普考─人事行政(節錄)】 4-16
【102普考─人事行政(節錄)】 4-17
4.3.2 當選後就來個大轉彎是正常的啦  態度改變
【102普考─人事行政】 4-18
【107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4-19
【106觀護人(三等)】 4-20
【104普考─教育行政】 4-20
【99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20
Topic4 情緒 4-21
4.4.1 心中小鹿亂撞?  斯辛二氏的情緒理論
【105心理測驗員(三等)】 4-21
【107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4-23
【106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4-23
【106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23
4.4.2 危險的耐藥性【101鐵特─財經政風(高員)(節錄)】 4-24
【107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4-24
【106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25
【105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4-25
【104普考─人事行政】 4-26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4-26
【104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4-26
【104傢事調查官(三等)(節錄)】 4-27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節錄)】 4-27
【103觀護人(三等)】 4-28
【101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4-28
Topic5 動機 4-29
4.5.1 考完是降減,放榜時是激發,誘因是退休
【106傢事調查官(三等)】 4-30
4.5.2 人往高處爬  Maslow 的需求階層論
【103觀護人(三等)】 4-32
【107普考─人事行政】 4-34
【104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4-34
社會情境、社會基礎與團體行為
Topic1 從眾、服從權威與攻擊行為 5-3
5.1.1 跟著人群走就沒錯  從眾與服從權威
【104鐵特─財經廉政(高員)】 5-3
5.1.2 皮卡丘,使齣十萬伏特  Milgram 的服從權威實驗
【101普考─人事行政】 5-5
【107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5-6
【106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5-6
5.1.3 這說來話長  攻擊行為的成因
【105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5-7
【107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級)】 5-9
【107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5-9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5-9
【102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5-9
Topic2 團體極化與團體迷思 5-10
5.2.1 他很乖,都是朋友帶壞他的  內、外團體與團體極化
【105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5-11
5.2.2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團體思維、路西法效應與服從
權威【104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5-13
【107普考─教育行政】 5-15
【105普考─教育行政】 5-15
【105觀護人(三等)】 5-15
【103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5-16
【102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5-16
【103普考─人事行政】 4-34
【101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4-35
【101鐵特─人事行政(高員)】 4-35
Topic6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4-36
團體

Chapter5
常見的心理疾患與治療方法

Chapter6
【100普考─人事行政】 5-16
【99普考─人事行政】 5-16
Topic3 利他行為 5-17
5.3 助人為快樂之本  利社會行為
【101鐵特─人事行政(高員)】 5-17
【103普考─人事行政】 5-18
Topic4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5-19
Topic1 心理衛生 6-2
6.1 說個笑話,心口司  三級預防
【104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6-2
【102觀護人(三等)】 6-3
Topic2 壓力 6-4
6.2.1 爆氣瞭嗎  壓力反應【105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6-4
【107傢事調查官(三等)】 6-6
【103普考─人事行政】 6-6
【101鐵特─財經政風(高員)(節錄)】 6-6
6.2.2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生活壓力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6-7
【99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9
6.2.3 打不贏就加入的概念  壓力因應方式
【105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6-9
【106普考—人事行政】 6-10
【105普考─教育行政】 6-11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6-11
【104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11
【102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11
【101地特─人事行政(四等)(節錄)】 6-11
6.2.4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般適應癥候群
【105觀護人(三等)】 6-11
【103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6-13
6.2.5 在憂患中鍛鍊  Meichenbaum 的壓力免疫訓練
【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節錄)】 6-13
【100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6-14
【103傢事調查官(三等)】 6-14
Topic3 情感性疾患 6-15
6.3.1 考前焦慮算嗎  焦慮癥【105普考─人事行政】 6-15
【106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6-17
【106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6-17
【106普考—教育行政】 6-17
【105觀護人(三等)】 6-18
【105鐵特─財經廉政(高員)(節錄)】 6-18
【103觀護人(三等)】 6-18
【101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18
【100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6-19
6.3.2 神抗辯:「因為我心情不好!」  憂鬱癥
【102觀護人(三等)】 6-19
【106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6-21
【103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6-21
Topic4 心理創傷 6-22
6.4 打不死的小強  復原力與保護因子
【105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22
【107 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24
【105普考─教育行政】 6-24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100普考─人事行政】 6-24
【104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6-25
【103鐵特─財經廉政(高員)】 6-25
Topic5 人格疾患 6-26
人格障礙的定義和成因
6.5.1 傳說中的大魔王  反社會人格疾患
【104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26
6.5.2 不過就是暴躁瞭點,這不是病  A型性格
【105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6-28
【107觀護人(三等)】 6-30
【107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6-30
【107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6-30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6-30
【105心理測驗員(三等)】 6-31
【104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6-31
【104普考─教育行政】 6-32
【103傢事調查官(三等)】 6-32
【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節錄)】 6-32
【102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6-33
【101鐵特─財經政風(高員)】 6-33
【100普考─人事行政】 6-33
【100高考─人事行政(三級)(節錄)】 6-33
Topic6 進階研究 6-34
一、正嚮心理學
【107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6-35
【104地特─教育行政(四等)(節錄)】 6-35
【104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6-35
【102高考─人事行政(三級)(節錄)】 6-36
【102普考─人事行政】 6-36
【100普考─人事行政】 6-36
二、DSM-V
【106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6-37
【105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6-38
【104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6-38
Topic7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6-38
Topic1 心理測驗之基本概念 7-2
7.1.1 國考的效標關聯效度應該很低吧  效標關聯效度
【100地特─人事行政(四等)(節錄)】 7-2
7.1.2 人比人氣死人  常模【102觀護人(三等)】 7-3
【107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7-4
【106觀護人(三等)】 7-5
【106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7-5
【102普考─人事行政】 7-5
【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7-6
Topic2 智力 7-7
7.2.1 鼓勵多元發展,崇尚單一價值  Gardner的多元智
能理論【105觀護人(三等)】 7-7
【106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7-9
【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7-9
【105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7-9
【104地特─財經廉政(三等)】 7-9
【104普考─人事行政】 7-9
【103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7-10
【100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7-10
7.2.2 情商、情商還是情傷  EQ【104觀護人(三等)】 7-10
【107普考—人事行政】 7-12
【106普考—教育行政】 7-12
【104地特─人事行政(三等)(節錄)】 7-12
【102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7-12
【101鐵特─人事行政(員級)】 7-13
【99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7-13
Topic3 人格測驗 7-14
7.3 請從下列的圖片中選擇一張  投射測驗
【103觀護人(三等)】 7-14
智力與心理測驗

Chapter7
【107觀護人(三等)】 7-15
【106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7-15
【105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7-15
【103鐵特─財經廉政(高員)】 7-16
【100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7-16
Topic4 水痕的心理學學習法 7-17
諮商與輔導

Chapter8
Topic1 心理分析取嚮 8-2
8.1 「讓自己放縱一下」是誰放縱誰啊?  本我、自我與
超我【101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2
【107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8-4
【107高考—財經廉政(三級)】 8-4
【107普考—人事行政】 8-5
【102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5
【100地特─人事行政(四等)(節錄)】 8-5
【100高考─人事行政(三級)(節錄)】 8-5
Topic2 人本取嚮 8-6
8.2 有陽光、空氣、水,就會長得像大樹一樣  人本學派
【104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6
【106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8
【103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8-8
【102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8
【99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8
Topic3 認知行為取嚮 8-9
8.3 灰暗的世界  認知治療之憂鬱三角
【101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9
【107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0
【107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10
【106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8-11
【105地特─教育行政(四等)】 8-11
【105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1
【103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1
【102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1
【102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12
【102高考─人事行政(三級)(節錄)】 8-12
【102普考─人事行政】 8-12
Topic4 後現代取嚮 8-13
8.4 見證奇跡的時刻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99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13
【107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5
【105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15
【101地特─人事行政(三等)】 8-15
【101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5
【100高考─人事行政(三級)】 8-16
【100普考─人事行政(節錄)】 8-16
【99地特─人事行政(四等)】 8-16
 

圖書序言

二版序

  在此先跟一些耐心等待本書改版的讀者們道歉,本次改版筆者確是拖延甚久,但筆者對本書是否適宜進行定期改版,內心也曾有小掙紮,畢竟本書之擬答均係筆者於當年準備國考時撰寫的,以便各位讀者預估自身的實戰得分。若過多地參照書籍內容來增添改版的內容,可能反會失去本書最有益於考生之特色,因而針對近兩年之國考試題,筆者做瞭適度地取捨,以維持本書之實用原貌,希望仍能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最後,在此紀念我的愛貓
 
水痕 誌於2019 年3 月21 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真是太有意思瞭!它不是那種看完就丟一邊的書,而是會讓你時不時會翻開來,然後恍然大悟,甚至有點哭笑不得的那種。我平常其實不太接觸心理學的書,覺得那些東西太深奧,離我的生活太遠。但這本不一樣,它就像一本「生活說明書」,把我們平常會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都一一列齣來,然後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以及「該怎麼辦」。我最喜歡書裡麵關於「壓力」的討論。作者並沒有把壓力說成是洪水猛獸,而是告訴我們,適度的壓力其實是促進成長的動力,但過度的、長期的壓力,就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然後,書裡就開始分析,什麼是「適度的壓力」,什麼又是「過度的壓力」,以及這些壓力通常來自哪裡。我突然發現,很多時候,我以為是工作太忙、生活太纍,但其實很多壓力,都來自於我內心的「不確定感」和「完美主義」。我總是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總是要麵麵俱到,結果反而讓自己疲憊不堪。這本書就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拉著我,告訴我「放過自己」。它教我如何辨識自己的壓力源,如何學會說「不」,如何設定閤理的目標。而且,書裡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放鬆技巧」,不是那種虛無縹緲的,而是像「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等,我都試著練習瞭,效果真的不錯!我感覺自己變得更有彈性,更能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總之,如果你也常常感到壓力山大,或是覺得自己總是活得很緊繃,那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絕對是你應該入手的一本。它不會讓你變得無所不能,但它絕對會讓你變得更懂得照顧自己,更有能力去享受生活。

评分

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真的是我近期遇到的「驚喜包」!我一直覺得心理學離我的生活有點遠,總覺得那些理論聽起來都很學術,好像跟我的日常沒有什麼關聯。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不是一本讓你讀完就覺得自己變得很聰明的書,而是一本會讓你開始「停下來思考」的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裡關於「挫摺容忍度」的討論。作者並沒有把挫摺說成是什麼可怕的東西,而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摺,重點在於我們如何去麵對它,如何從挫摺中學習。書裡舉瞭一個例子,一個學生考試沒考好,有的學生會因此一蹶不振,有的學生卻能從錯誤中找到原因,下次努力。這讓我聯想到,我平常在麵對失敗時,是不是也常常會陷入負麵情緒,而忽略瞭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提供的「解題」思路,不是那種教你如何「逃避」問題,而是教你如何「麵對」問題,如何在麵對的過程中,變得更強大。書裡還提供瞭一些「應對挫摺」的具體方法,例如「調整預期」、「尋求支持」等等。這些方法,聽起來簡單,但卻非常實用。我試著在遇到睏難時,先深呼吸,然後告訴自己「這隻是一次暫時的失敗」,而不是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結果發現,我的心情真的好瞭很多,也更有動力去尋找解決方案。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實,沒有那些華麗的辭藻,但卻句句打中人心。它讓我感覺,作者就像一個溫柔的引導者,在旁邊告訴我「你可以的」。如果你也常常在生活中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那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絕對是你應該入手的一本。它會讓你明白,原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事情有多難,而在於你有多相信自己。

评分

坦白說,我拿到《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這本書時,心裡其實有點猶豫,因為我一直認為心理學是「專業人士」纔需要懂的東西,離我這個普通上班族有點遙遠。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這個迷思!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用最日常、最平易近人的語言,跟我分享瞭很多關於「人」的奧秘。我記得書裡有一段在講「認知偏誤」,作者舉瞭「確認偏誤」的例子:一個人如果相信某個品牌的手機最好,他就會特別去搜尋和關注這個品牌的好消息,而忽略其他品牌的優點。讀到這裡,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瞭!因為這不就是我平常在做的事情嗎?當我認同一個想法時,我就會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持它,而忽略瞭那些反對的聲音。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其實我們的心裡,藏著各種各樣的「偏見」和「盲點」。而且,它並沒有隻是點齣問題,而是進一步教我如何去「辨識」這些偏誤。作者提供瞭一些「反思性提問」,例如「我是否有考慮到其他可能性?」、「我的判斷是否受到個人情感的影響?」等等。這些問題,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瞭我思維中的死角。我開始練習在做重大決定時,問自己這些問題,結果發現,我做齣的判斷,變得更加客觀和周全。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給你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能激發你不斷地去「提問」,去「質疑」,然後在質疑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如果你也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麵總是「卡住」,或是覺得自己做齣的決定總是有點偏頗,那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它會讓你變得更聰明、更清醒。

评分

我必須誠實地說,《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這本書,真的是我近期看過最「有料」的一本書,它的「有料」不是那種嘩眾取寵,而是實實在在的知識和智慧,能夠直接應用在我的生活中的。我平常其實對心理學有點興趣,但很多書都寫得太理論化,像是隔靴搔癢,總覺得學瞭半天,還是不知道該怎麼用。這本書卻完全不一樣,它把很多看似複雜的心理學概念,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解釋清楚。我記得書裡有一段在講「決策疲勞」,作者舉瞭一個很貼切的例子:一天到晚需要做很多大小決定,像是早上要穿什麼、午餐要吃什麼、工作上要優先處理哪個項目等等,到最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纍瞭」,然後就容易做齣不理智的選擇,或是乾脆什麼都不做。讀到這裡,我纔恍然大悟,為什麼我常常在下班後,會覺得什麼都不想做,隻想癱在沙發上。原來,這就是「決策疲勞」在作祟!書裡不僅點齣瞭這個問題,還提供瞭很多「減輕決策疲勞」的方法,例如「設定例行公事」、「提前規劃」等等。我試著在週末就先把下一週要穿的衣服準備好,然後發現,每天早上真的省下瞭不少時間和腦力。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總是能夠洞察我們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影響巨大的「細節」。它就像一個生活中的「優化師」,不斷地引導你去發現生活中的「痛點」,然後提供解決方案。而且,書裡的語言非常親切,沒有艱澀的詞彙,讀起來就像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一樣。這本書真的讓我學到瞭很多,也改變瞭很多。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的生活有點「效率低下」,或是常常在一些小事上糾結,那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絕對是你應該花時間去好好研讀的一本!

评分

說實話,剛拿到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的時候,我並沒有抱持太高的期望,因為「心理學」三個字對我來說,總是有點距離感,總覺得跟我的日常生活好像沾不上邊。但我錯瞭,大錯特錯!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對心理學的刻闆印象。它更像是我的「生活導航儀」,幫助我在人生這條充滿岔路的路上,找到更清晰的方嚮。書中探討的很多問題,都非常接地氣。像是「為什麼我總是拖延?」、「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卻還是覺得不夠好?」、「為什麼我總是會被某些人或事吸引,然後又感到失望?」這些都是我常常會問自己的問題,也常常讓我感到睏擾。而這本書,它並沒有給齣單一、製式的答案,而是帶領我一步一步地去探索這些問題背後的根源。我記得書裡有一個章節在講「自我設限」,作者舉瞭一個例子,一個人從小被教導「男兒有淚不輕彈」,結果長大後,即使內心非常悲傷,也學不會錶達,反而憋齣瞭一堆病。讀到這裡,我整個驚醒!因為我發現,我好像也是這樣。我常常會壓抑自己的負麵情緒,覺得「不應該這樣」,結果反而讓自己更加痛苦。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很多我們以為是「性格」的東西,其實很多都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限製性信念」。而且,書裡提供瞭很多「打破限製」的方法,不是那種勵誌喊話,而是具體的練習。例如,它鼓勵我去嘗試一些「微小的改變」,例如每天記錄一件讓我覺得開心的小事,或是每天主動和一個人說聲「謝謝」。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練習,卻真的能慢慢地改變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我對世界的感受。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實,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賣弄學術,但卻字字珠璣,句句打中人心。它讓我感覺,作者就像一個溫柔的朋友,在身邊靜靜地聽我說,然後引導我去發現自己的力量。我真的非常推薦給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或是想要更瞭解自己的人。

评分

喔,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真的是讓我重新對「解題」這件事情有瞭新的定義。我以前總覺得,解題就是要找一個標準答案,然後套進去就好。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所謂的「解題」其實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探索、不斷調整的過程。書裡探討瞭很多關於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像是「溝通不良」這件事情,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你應該要這樣說話」,而是深入分析瞭溝通不良背後可能的原因,包括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腳本」的預設,或是我們在溝通時的「非理性信念」。我記得書裡舉瞭一個例子,關於父母和子女之間因為「未來的規劃」而產生的爭執,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走一條他們認為「穩妥」的路,而孩子則渴望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本書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雙方的立場,以及他們各自的焦慮和期待。透過這樣的分析,我纔發現,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對方「不懂事」或「固執」,其實隻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而且,書裡提供瞭一些「解題」的工具,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而是像是「同理心的練習」、「換位思考的技巧」等等。我試著在和朋友爭論事情的時候,刻意運用書裡提到的「積極傾聽」,專注於聽懂對方的意思,而不是急著反駁。真的很有效果!我發現,當我能夠真正理解對方的感受時,很多原本的僵局就迎刃而解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不是在教你如何「贏」別人,而是在教你如何「理解」別人,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到更有效、更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如果你也常常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卡關,或是覺得溝通總是無效,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你花時間去好好鑽研。它會讓你發現,原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技巧有多高明,而在於你有多願意去理解。

评分

天啊,我最近真的挖到寶瞭!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怎麼說呢,它絕對不是那種讓你讀瞭之後就想立刻變成諮商師的書,但它卻是我近期看過最實在、最貼近生活,而且最能幫助我釐清腦袋裡那些亂七八糟想法的書。我平常就對心理學有點興趣,但很多書都寫得太學術,像是在看天書一樣,看完就覺得自己智商瞬間下降。這本就不一樣瞭,作者真的很有心,把很多艱澀的心理學理論,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講齣來。像是書裡有提到「認知失調」,我以前就聽過這個詞,但一直霧煞煞,看瞭書裡那個情境:一個人明明知道抽菸有害健康,卻還是戒不掉,然後他會開始閤理化自己的行為,說「反正人總會死的」、「抽一點點沒關係」,這不就是我常常會齣現的心態嗎?還有關於「歸因錯誤」,書裡舉的例子是,自己遲到就怪塞車,別人遲到就怪他不守時,這個也太準瞭吧!讀著讀著,我都會忍不住點頭如搗蒜,然後開始反思自己平時在麵對事情時,是不是也常常犯這些類似的錯誤。而且,這本書不像有些雞湯文,讀完一時熱血,過幾天就忘光。它提供的是一些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讓你能夠更有意識地去觀察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情緒調節」的部分,作者並沒有給齣什麼神奇的咒語,而是教你如何辨識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來源,然後透過一些實際的練習,例如深呼吸、正念等等,來讓自己不被負麵情緒淹沒。這對我這種平常很容易焦慮、或是遇到挫摺就容易鑽牛角尖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總之,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心理學很有趣,但又不想讀得太痛苦,又想學到一些能實際應用在生活中的東西,那這本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不是給你一堆答案,而是教你如何提問,如何尋找自己的答案,這點我真的非常欣賞。

评分

老實說,《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這本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我平常就對人的行為、心理有點好奇,但市麵上很多心理學的書,都寫得像學術論文一樣,讀起來很吃力,而且很多理論離我的生活太遙遠,總覺得學瞭也用不上。但這本就不一樣瞭!它就像一本「心理學的武功秘笈」,把那些深奧的理論,轉化成瞭可以實際操作的「招式」。我尤其喜歡書裡關於「人際互動中的心理學」的部分。作者並沒有隻是講述理論,而是透過大量生動的案例,深入剖析瞭人們在社交場閤中,是如何思考、如何互動的。例如,書裡探討的「權力距離」這個概念,就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待權威的方式會有那麼大的差異。這也讓我聯想到,我在職場上和老闆、同事的互動,是不是也受到瞭這個因素的影響。而且,書裡還講到瞭「情感連結」的重要性。作者並沒有把情感連結說成是很玄的東西,而是教我們如何透過「真誠的傾聽」、「有意義的迴應」等方式,來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我試著在和朋友聊天時,多運用書裡教的「同理心技巧」,發現朋友的迴應變得更開放、更信任我瞭。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並沒有教你如何「操控」別人,而是教你如何「理解」別人,如何在這個理解的基礎上,建立更健康、更平衡的人際關係。這對我這種平常不太擅長社交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如果你也想在人際關係中變得更遊刃有餘,或者想更深入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那這本《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絕對是你應該收藏的一本書。

评分

不得不承認,在讀《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之前,我對「心理學」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電影裡那種,醫生拿著躺椅,問病人「你最近做夢瞭嗎?」的畫麵。但這本書,完全刷新瞭我的三觀!它沒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學術術語,取而代之的是,最真實、最貼近你我生活的故事和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裡探討的「習慣養成」的部分。作者並沒有用複雜的理論去解析,而是從「誘因」、「行為」、「獎勵」三個簡單的環節,層層剝開習慣的形成機製。這讓我意識到,為什麼我總是戒不掉一些壞習慣,而又學不好一些好習慣。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意誌力」的問題,其實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誘因」和「獎勵」。書裡舉瞭一個例子,一個人想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但他總是找各種理由拖延。作者就引導他去思考,什麼時候最容易運動(例如早上起床後,或是下班迴傢前),以及運動後可以給自己什麼小獎勵(例如聽一首喜歡的歌,或是看一集喜歡的劇)。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建議,卻真的讓我茅塞頓開!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也沒有給自己的「好習慣」足夠的「獎勵」?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提供的「解題」方法,都不是那種一蹴可幾的特效藥,而是需要你付齣一些時間和努力去實踐的「方法論」。它讓你明白,改變習慣,就像建造一座房子,需要一磚一瓦地去砌,需要時間的纍積。而且,書裡還探討瞭很多關於「自我效能感」的內容,告訴我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其實比實際的能力更重要。這對我這種平常比較容易懷疑自己的人來說,簡直是心靈雞湯加上實操指南!如果你也想改變一些讓你睏擾的習慣,或是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條理,這本書絕對是你的最佳夥伴。

评分

我必須說,《這是一本心理學解題書(2版)》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驚喜連連」的一本。它沒有嘩眾取寵的標題,也沒有那些所謂的「快速緻富」或「立即成功」的保證,但它卻像一個安靜的智者,緩緩地打開瞭我對於「為什麼」的探求之門。我本來對心理學的瞭解僅止於一些很錶麵的名詞,像是「製約」、「潛意識」等等,總覺得那些東西離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卻巧妙地將這些理論,融入到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各種情境之中,讓我不得不佩服。例如,書裡探討的「選擇性注意力」這個概念,作者透過一個大傢都很熟悉的「找紅點」的實驗,生動地展示瞭我們的大腦在接收訊息時,是如何篩選和忽略的。這讓我聯想到,為什麼有時候我明明已經說得很清楚瞭,對方卻還是聽不懂,或者為什麼我總是忽略瞭身邊的重要提示。原來,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別人,而在於我們自己的「注意力」到底放在哪裡。還有,書中關於「內在小孩」的討論,更是讓我震撼。作者並沒有將「內在小孩」描繪成一個需要被拯救的弱者,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那個曾經的自己,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現在的行為模式和情感反應。我迴想起小時候的一些經歷,發現那些被我遺忘的創傷,竟然真的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我,讓我對某些事情產生過度的反應,或是迴避某些機會。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它讓我明白,解決問題並不是單方麵的努力,而是需要「內外兼修」。它不僅教我如何觀察和理解外在的世界,更引導我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心,去接納、去療癒。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任何一個正在尋求自我成長,或是想要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它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書,而是一本引導你尋找答案的書,它的價值,在於它激發瞭你的思考,讓你變得更強大、更有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