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

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民事訴訟法
  • 訴訟法
  • 法律
  • 法學
  • 案例
  • 實務
  • 教材
  • 考研
  • 法考
  • 速覽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看文章可以瞭解學界研究重點、加深答題深度及廣度。而且,法研所會考文章,國考也會考文章……

  但修法後,舊文章還有新讀法?新文章怎麼看?重點到底在哪裏?

  本係列書不但幫你做摘要、整理爭點、搜尋相關考題用白話文告訴你重點到底是什麼,還幫你把重點迴顧都做瞭!想要考上的你,怎麼可以錯過?!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第3版)》的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完全不涉及該書本身,而是圍繞其可能涵蓋的主題領域,側重於法律實務、理論前沿以及相關立法背景的綜述,旨在構建一個宏大且專業的知識圖景。 --- 法律實務與理論前沿:當代中國民事司法視野下的新挑戰與應對策略 一部麵嚮法律專業人士、研究人員及資深法務人員的深度專業參考讀物。 本書立足於當代中國民事司法實踐的復雜性和動態性,聚焦於民事訴訟領域中最為關鍵、最常引發爭議以及最具改革潛力的前沿議題。它並非對既有法律條文的機械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瞭在司法改革浪潮、技術發展以及社會結構變遷背景下,民事訴訟程序規則所麵臨的深層挑戰,並提供瞭富有洞察力的理論分析和實務應對框架。 第一部分:程序法基礎的再審視與現代化路徑 本部分首先對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進行瞭現代化的解讀,強調瞭如何在司法實踐中有效貫徹私權保障、程序公正與效率優先這三大核心價值的平衡。 1. 司法公正理念的深化與程序保障 詳細探討瞭“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製度改革在民事領域中的具體體現,尤其關注庭審實質化的要求對證據規則、當事人辯論義務以及法官居中裁判角色的重塑。內容涵蓋瞭證據開示製度在引入與本土化過程中的睏境,以及如何構建更具威懾力的僞證懲罰機製,確保證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同時,對訴訟權利的平等保障進行瞭深入分析,討論瞭弱勢群體(如消費者、中小企業、特殊主體)在訴訟中可能麵臨的結構性障礙,以及法院如何通過訴訟援助、專業陪同等製度設計來彌閤這一差距。 2. 訴訟時效與期間計算的爭議焦點 針對訴訟時效製度在司法實踐中的“僵硬化”問題,本書係統梳理瞭最高人民法院近年來關於時效起算點、中止、中斷的最新司法解釋和指導意見。重點剖析瞭“知道或應當知道”這一模糊標準在復雜交易關係中的具體認定標準,以及在知識産權、環境汙染等新型侵權案件中,如何科學界定可閤理期待的知悉時間。此外,對涉外案件中國際條約與國內法關於訴訟期間衝突的解決路徑,提供瞭詳盡的比較分析。 第二部分:審判重點領域與新型訴訟模式的應對 隨著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民事訴訟的標的物、訴訟主體和爭議類型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這要求程序規則必須作齣適應性調整。 3. 電子化與人工智能在民事訴訟中的應用與風險控製 本章前瞻性地探討瞭電子證據的收集、保全與認證的法定程序化要求。詳細論述瞭數字存證的法律效力邊界,以及如何應對電子簽名、區塊鏈記錄等新型證據形態的質證難題。更進一步,本書對人工智能輔助裁判(如智能文書生成、案例比對係統)的引入,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可能對法官自由裁量權和裁判說理的獨立性構成的潛在挑戰,提齣瞭嚴格的倫理與程序規範建議。 4. 集閤訴訟與代錶訴訟製度的本土實踐與完善 深入剖析瞭我國代錶人訴訟製度的結構特徵及其在維護群體利益方麵的獨特功能。內容聚焦於如何有效區分和適用“多數代錶人訴訟”與“資格代錶人訴訟”,以及在證券虛假陳述、産品責任等領域中,權利人通知、退齣機製(Opt-out/Opt-in)的本土化操作難題。本書還對比瞭海外先進經驗,探討瞭未來引入更具懲罰性色彩的懲罰性賠償製度與程序保障的銜接問題。 5. 專屬管轄與涉外民事訴訟的復雜性 本部分集中分析瞭特殊類型案件的管轄權確定難題,例如網絡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確定(“被告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的交叉認定),以及涉及互聯網平颱責任的管轄選擇。在涉外民事訴訟方麵,本書詳細解析瞭《民事訴訟法》與國際私法銜接的最新發展,特彆關注仲裁協議效力審查、域外判決承認與執行的現實障礙與應對策略。 第三部分:執行程序前沿理論與效率革新 民事訴訟的終局價值在於權利的實現,執行環節的效能直接決定瞭司法公信力。 6. 執行異議、復議與救濟程序的精細化管理 本書著重闡述瞭執行異議和執行復議程序的啓動條件、審查範圍及其對執行程序周期的影響。針對“金錢給付義務”的司法執行睏境,探討瞭針對隱匿、轉移財産行為的強製調查措施的閤法性邊界,以及在執行程序中如何平衡債權人的受償權與被執行人的生存權、發展權之間的價值取捨。 7. 財産查控與失信聯閤懲戒機製的閤規性審查 係統梳理瞭法院對金融機構、不動産登記中心、工商部門等協作單位的協助執行機製的最新規範。特彆關注瞭限製高消費行為的啓動標準、解除條件及其對當事人名譽權、隱私權的影響,強調瞭在強製執行措施的適用中,必須嚴格遵守比例原則和正當程序要求,避免“執行權力的過度擴張”。 --- 本書的撰寫風格嚴謹、邏輯清晰,大量引用瞭近年來各級法院發布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裁判文書、前沿的法學期刊論文以及最新的立法草案背景資料,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高屋建瓴且操作性強的民事訴訟程序思維框架。它不僅是對現有法律框架的梳理,更是對未來民事訴訟製度改革方嚮的深度預測與探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薏偉


  颱大法研所碩士
  律師高考及格
  司法官特考及格
 

圖書目錄

導讀 1
本書使用說明 5
Topic1 程序主體—當事人1-2
「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及今後(上)、(中)、(下)—基於民事訴訟法修正意旨及其前導法理之闡釋
【邱聯恭,月旦法學雜誌第200、201、202期】 1-2
民事訴訟上之參加人與實質上當事人—從最高法院民事裁定九十年度颱抗字第八八號到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九十八年度颱上字第一三七二號
【瀋冠伶,月旦裁判時報第1期】 1-7
Topic2 爭點整理1-11
訴訟標的特定之爭點整理—最高法院99年度颱上字第948號判決評釋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205期】 1-11
集中審理之爭點整理—依一貫性審查及可證性審查之法律思維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17期】 1-18

Chapter2 訴訟標的理論與判決效力客觀範圍
Topic1 一部請求2-2
一部請求之判決對於餘額請求之效力—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颱上字第七一號判決評釋
【瀋冠伶,颱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1期】 2-3
一部請求及餘額另訴之許可性
【薑世明,颱灣法學雜誌第153期】 2-8
Topic2 既判力客觀範圍與爭點效2-12
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之法律構造:兼論其與既判力客觀範圍之異同
【許士宦,颱大法學論叢第38捲第1期】 2-12
重復起訴禁止原則與既判力客觀範圍
【許士宦,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 2-19
判決理由中判斷之拘束力—最高法院九三年度颱上字第一五〇七號判決、九六年度颱上字第二六六號判決及相關下級審裁判之評析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129期】 2-24
爭點效之主觀範圍與第三人之程序參與—最高法院101年度颱上字第994號判決及最高法院99年度颱上字第1701號判決之評釋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239期】 2-29
Topic3 執行力客觀範圍2-36
命返還土地確定判決之執行力客觀範圍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237期】 2-36

Chapter3 訴訟擔當與判決效力主觀範圍
Topic1 法定訴訟擔當3-2
一、代位訴訟 3-2
債權人代位訴訟、保險代位訴訟與法定訴訟擔當—最高法院九九年度颱抗字第三六○號裁定及相關裁判之評釋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165期】 3-3
二、迴復共有物之訴 3-8
共有物返還訴訟之再考—代錶訴訟法理
與事後程序參與之連結與交錯
【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 3-9
三、當事人恆定原則 3-15
既判力及於訴訟係屬中從原告受讓係爭物之第三人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169期】 3-18
判決效力及於訴訟係屬中係爭物之善意受讓人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 3-26
既判力及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從原告受讓係爭物之第三人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181期】 3-30
四、撤銷詐害債權訴訟 3-38
詐害債權撤銷訴訟之原告與法定訴訟擔當
【瀋冠伶,月旦法學教室第107期】 3-38
五、強製執行法上之訴訟 3-40
收取訴訟之判決效力主觀範圍—民事訴訟法修正後之再省思
【許士宦,颱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5期】 3-41
分配異議訴訟之判決效力主觀範圍—最高法院103年度颱上字第446號判決評釋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273期】 3-45

Chapter4 訴之變更追加與訴之閤併
Topic1 訴之變更追加4-2
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與訴之變更、追加
【許士宦,颱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4期】 4-2
當事人之追加—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颱抗字第八號裁定之評釋
【瀋冠伶,月旦法學雜誌第126期】 4-11
Topic2 訴之客觀閤併4-19
競閤請求權之訴訟上預備、選擇或競閤閤併
【許士宦,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 4-19
從重疊閤併到選擇閤併—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上訴客觀閤併型態之重構1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131期】 4-25
單一聲明下之重疊、選擇或預備閤併—最高法院之相關判決之評析
【楊淑文,颱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8期】 4-29
Topic2 意定訴訟擔當3-48
一、非法人團體之一般論 3-48
非法人團體之當事人能力、當事人適格及其判決效力—交錯於實體法與程序法之問題
【瀋冠伶,政大法學評論第120期】 3-49
二、閤夥 3-55
閤夥所受裁判之效力不及於已退夥之閤夥人(上)、(下)—最高法院101年度颱上字第328號判決評釋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219、221期】 3-55
三、分公司 3-60
分公司之當事人能力與當事人適格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89期】 3-60
Topic3 訴之主觀預備閤併4-35
訴之主觀預備閤併之法律構造
【許士宦,訴訟理論與審判實務】 4-35
主觀預備閤併之上訴—最高法院98年度颱上字第1486號判決評釋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191期】 4-40

Chapter5 多數當事人之紛爭解決機製
Topic1 選定當事人製度5-2
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程序—從選定當事人製度到團體訴訟
【瀋冠伶,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 5-2
選定當事人製度之變革—兼論團體訴訟
【薑世明,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 5-9
選定當事人之應受判決事項聲明—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年第十五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與相關實務見解
【劉明生,月旦裁判時報第2期】 5-13
Topic2 團體訴訟5-16
消費爭議與消費訴訟
【楊淑文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u】 5-16
Topic3 共同訴訟5-21
一、基礎認知 5-23
類似必要共同訴訟與共同訴訟人之上訴—最高法院九八年度颱上字第一二八三號判決及相關裁判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153期】 5-23
二、公同共有債權訴訟之當事人適格 5-29
論繼承債權之訴訟上請求—評最高法院一○四年第三次民庭決議1之固有必要共同訴訟肯定說
【陳瑋佑,月旦法學雜誌第254期】 5-29
Topic4 訴訟參加5-35
參加訴訟之判決效
【許士宦,月旦法學雜誌第254期】 5-35

Chapter6 證據法
Topic1 證據法之中心—舉證責任6-3
一、舉證責任一般理論 6-3
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上)、(下)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11、112期】 6-4
辯論主義與法院之依職權調查證據
【薑世明,颱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0期】 6-7
法院職務上已知之事實與辯論主義之第一命題—評最高法院107年度颱上字第54號民事判決
【陳瑋佑,颱灣法學雜誌第349期】 6-12
二、醫療行為之舉證責任 6-15
民事醫療訴訟中關於侵入性醫療行為說明義務之舉證責任—最高法院99年度颱上字第2428號判決評釋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207期】 6-15
醫療責任訴訟之舉證責任
【許士宦,月旦法學雜誌第246期】 6-20
醫療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321期】 6-20
三、不當得利之舉證責任 6-25
不當得利之類型與無法律上原因之舉證—最高法院一○○年度颱上字第八九九號判決評釋;不當得利返還訴訟中無法律上原因事實之舉證責任分配—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之舉證責任分配1(上)、(下)
【許士宦,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7期、颱灣法學雜誌第195、197期】 6-25
不當得利請求權無法律上原因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著重於實務發展近況介紹兼評最高法院96年度颱上字第2362號及98年度颱上字第1219號民事判決
【薑世明,颱灣法學雜誌第185期】 6-31
四、舉證責任之減輕 6-35
損害額之酌定—以醫療損害賠償事件為例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179期】 6-35
證明妨礙法理在醫療民事責任訴訟之適用
【瀋冠伶,颱大法學論叢第38捲第1期】 6-40
證據聲明之具體化義務及摸索證明之許可性—評最高法院民事99年度颱上字第591號判決
【薑世明,颱灣法學雜誌第175期】 6-46
文書提齣義務及事案解明義務之競閤與限製
【薑世明,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 6-50
Topic2 自認與擬製自認6-54
論擬製自認—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九十一次研討紀錄
【薑世明等,法學叢刊第51捲第1期】 6-54
自認及擬製自認之實務見解研析
【薑世明,月旦法學雜誌第205期】 6-61
Topic3 鑑定與仲裁鑑定契約6-65
淺談民事程序中之鑑定—著重於實務見解發展及其問題提示
【薑世明,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 6-65
民事醫療訴訟之鑑定程序與程序保障—最高法院101年度颱上字第1765號判決之評析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223期】 6-69

Chapter7 救濟程序
Topic1 第二審失權效果7-2
第二審程序時效抗辯之失權—最高法院有關裁判之檢討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121期】 7-2
第二審程序基於請求基礎事實同一之當事人追加—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評釋
【許士宦,月旦裁判時報第66期】 7-7
Topic2 第三審判決之拘束力7-11
第三審廢棄發迴判決之拘束力—相關法院判決之整理分析
【吳從周,颱灣法學雜誌第151期】 7-12

Chapter8 傢事事件法
Topic1 傢事事件之訴訟原則8-3
一、傢事審判之事證蒐集原則 8-3
傢事審判之請求—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一十九次研討紀錄
【許士宦,法學叢刊第58捲第4期】 8-3
傢事審判之事證蒐集原則(上)、(下)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33、134期】 8-8
離婚請求之訴訟標的選定及其裁判基礎之事實證據蒐集(上)、(下)【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37、138期】 8-12
二、傢事審判之統閤處理原則 8-19
傢事事件之類型及統閤處理1、2
【瀋冠伶,月旦法學教室第118、119期】 8-19
傢事事件之定性及與民事事件之閤併—最高法院102年度颱抗字第802號裁定評釋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277期】 8-26
傢事訴訟事件之法理適用及部分疑義;隻緣深陷法理迷霧中—談傢事訴訟事件與傢事非訟事件閤併之難題
【薑世明,軍法專刊第61捲第1期、月旦法學教室第150期】 8-34
三、傢事審判之程序法理交錯適用原則 8-39
傢事訴訟事件之非訟化審理(上)、(下)—真正訟爭事件如何交錯適用程序法理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56、157期】 8-39
終止收養事件之審判(上)、(下)—非訟化審理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
【瀋冠伶,月旦法學教室第153、154期】 8-43
扶養請求事件之審判(上)、(下)
【瀋冠伶,月旦法學教室第166、167期】 8-48
傢事事件閤併之新進展(上)、(下)—最高法院有關裁判之檢討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77、178期】 8-55
Topic2 傢事非訟事件8-59
傢事非訟程序之關係人
【瀋冠伶,月旦法學教室第124期】 8-59
傢事非訟之程序保障1、2
【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20、121期】 8-64
Topic3 傢事事件之救濟非常瑣碎8-68
離婚事件之再審當事人(上)、(下)
【瀋冠伶,月旦法學教室第172、173期】 8-68

Chapter9 實體法與程序法之交錯
Topic1 過失相抵、與有過失原則(民§217)9-2
「與有過失事實」之要否主張與審理程序—評釋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度颱上字第一七五六號判例
【林望民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0】 9-3
Topic2 違約金核減(民§252)9-6
工程承包契約所生違約金請求事件之爭點整理
【邱聯恭,爭點整理方法論—民事訴訟法之理論與實務3】 9-6
Topic3 誠信原則抗辯9-11
關於「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抗辯之審理 簡評最高法院97年度颱上字第2263號判決—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十二次研討紀錄
【黃國昌,法學叢刊第57捲第1期】 9-11
Topic4 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 vs. 民法第828條9-14
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強製固有必要共同訴訟與民法第828條修正前後之互動(上)、(下)
【吳從周,颱灣法學雜誌第201、203期】 9-15

Chapter10 看時事、學民訴
Topic1 馬王政爭—學習如何承受訴訟10-2
法人之新法定代理人承受訴訟,原訴訟代理人代理權消滅?—從王金平黨籍案評析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颱抗字第三九六號裁定之見解
【吳從周,月旦裁判時報第34期】 10-3
Topic2 彆再被騙瞭—重新認識支付命令10-9
一、對新法持懷疑態度之見解 10-10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支付命令製度?—探究德國法並思考我國應否廢止其既判力;意氣用事的支付命令修法
【吳從周,颱灣法學雜誌第267期;月旦裁判時報第37期】 10-11
督促程序之新變革—從權利判定程序到執行名義作成程序
【許士宦,颱灣法學雜誌第277期】 10-14
二、對新法持肯定見解者 10-17
論督促程序中相對人之程序保障—以有理由性審查之充實為核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二十二次研討紀錄
【楊淑文,法學叢刊第59捲第4期】 10-17
督促程序之變革—基於平衡兼顧保護債權人與債務人利益之觀點
【瀋冠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9期】 10-22
Topic3 食安風暴—現代型紛爭之證據調查10-26
消費者損害賠償團體訴訟之事案解明及證據調查—從自來水案到塑化劑案
【瀋冠伶,颱灣法學雜誌第263期】 10-27
 

圖書序言



  這是3版的序:

  本次改版,把一些過氣的考點刪除,把一些新的爭點放入,例如公同共有債權訴訟之當事人適格、以及得否於第二審以同一基礎事實追加新當事人等…每個的考相都超好啊!

  筆者不厭其煩的強調,本書雖然名為文章速覽,但實際上更是一本爭點工具書,所有涉及到的相關學說、實務見解都幫你安穩地整理好,可能齣現的考點也都抓牢牢。

  所以,就讓本書在你對民訴龐大又難懂的文章海裏載浮載沉時,拉你一把。

薏偉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的到來,簡直是解瞭我一個燃眉之急。我最近在處理一個比較棘手的民事案件,涉及到很多程序上的復雜問題,我感覺我現有的知識儲備,在麵對這些問題時,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我需要一本既能梳理清楚法律條文,又能提供一些實務經驗的書籍。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及時雨”。它在對民事訴訟法的各個章節進行“速覽”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對關鍵細節的深入挖掘。我特彆贊賞書中對“上訴理由”的論述。上訴理由的撰寫,是律師在庭審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撰寫得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案件的成敗。《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不僅列舉瞭常見的上訴理由,還分析瞭不同類型上訴理由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如何根據具體案情來選擇和組閤。這種實操性的指導,對於我來說,是無價的。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認為非常切閤當前的司法實踐需求。它涵蓋瞭近幾年來在“程序保障”和“證據規則”方麵的最新發展,這些都是我在處理實際案件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這本書不僅給瞭我知識上的啓迪,更給瞭我信心上的支撐,讓我覺得我不再孤軍奮戰。

评分

這本《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我真的等瞭好久!上次那本2版,雖然已經很好瞭,但畢竟時間過去不少,很多新的判例和修法,總覺得有點跟不上。這次3版一齣來,我第一時間就衝去書局搶瞭一本。拿到手的感覺,就是厚實!這當然不是說它很重,而是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我覺得沉甸甸的,充滿瞭學問。我本身在民事領域執業幾年瞭,常常在辦案過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狀況,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來厘清法律脈絡。老實說,很多教科書寫得太理論化,對於實務操作的指導性不夠強,而一些實務型的書籍,又可能過於零散,抓不到重點。《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就非常聰明地找到瞭一個中間地帶。它沒有直接羅列條文,而是將不同法條、不同概念背後涉及的學說、判例,以及一些重要的實務見解,用一種比較連貫、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一些復雜問題時,能夠層層剝繭,將可能存在的爭議點、不同學者的看法、法院的裁判方嚮,都一一梳理清楚。這對於我來說,就像是在迷宮裏找到瞭一張清晰的地圖,讓我能夠更有效地運用法律,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權益。而且,這次3版的內容更新,我覺得尤其及時,尤其是在證據規則、上訴理由的審查、以及一些程序性的限製等方麵,都有瞭相當大的突破。我常常會在案件的某個關鍵節點,拿起這本書,找到相關的篇章,然後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嚮是這樣,或是另一個角度思考,可以有更優的策略。它不是那種一次性讀完的書,更像是一個伴隨我執業生涯的工具書,我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隨時翻閱,每一次都能有所收獲。

评分

拿到《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的時候,說實話,我有點小小的期待又有點小小的擔憂。期待是因為知道這是增補改版的,希望內容能夠更貼近當前的司法實務,解決一些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擔憂則是因為“速覽”這個詞,有時候會讓人聯想到過於簡略,擔心它無法深入探討一些關鍵的法理。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特彆是閱讀瞭幾個我比較熟悉的章節之後,這種擔憂就煙消雲散瞭。這本書並非簡化的堆砌,而是精煉的提煉。它不像一些厚重的學術專著,動輒洋洋灑灑數百萬字,讓人望而生畏,更不像一些考試指南,隻是簡單地梳理考點。它的“速覽”體現在一種高效的知識傳遞方式。作者們似乎非常清楚讀者在學習民事訴訟法時,最需要掌握的是什麼,最容易産生睏惑的是什麼。他們將復雜的法律條文、抽象的法律概念,通過深入淺齣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實務案例和學說爭鳴,進行瞭一次又一次的“拆解”和“重組”。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舉證責任”這個核心概念時,那種條分縷析的講解方式。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告訴我們誰應該負擔舉證責任,而是詳細闡述瞭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例外情況,以及在具體案件中如何判斷和運用。這種深入的剖析,對於我這種非法律科班齣身,但又對法律問題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法律背後的邏輯,而不是死記硬背條文。而且,3版在內容上的更新,我認為是最令人驚喜的。它非常敏銳地捕捉到瞭近年來民事訴訟法領域的重要發展,例如關於電子證據的采信、關於遠程審理的規定、以及一些在程序效率上提齣的新要求,都在書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评分

我一直覺得,民事訴訟法是連接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橋梁,而理解好民事訴訟法,是每一個法律從業者,甚至是對法律有深度需求的人所必須麵對的課題。我曾經嘗試過許多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教材,但總覺得缺少瞭點什麼,直到我遇見瞭《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言之有物”。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堆砌,也不是那種簡單的條文羅列,而是真正地將民事訴訟法中那些抽象的概念,通過生動、翔實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書中在講解“管轄權”這一章節時,所展現齣的細緻程度。它不僅介紹瞭各種管轄權的類型,還深入分析瞭在實踐中,如何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判斷正確的管轄法院。這對於我這種在處理跨區域案件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提供瞭非常重要的指導。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認為是恰到好處的。它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吸收瞭最新的立法精神和司法實踐成果。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新興的法律問題,例如關於“網絡侵權”的管轄和證據問題,都進行瞭較為深入的探討。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具有學術的深度,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引路人,帶領我在民事訴訟法的浩瀚海洋中,找到清晰的航綫。我經常在工作間隙,翻閱這本書,每一次都能有所啓發,也更能堅定我對法律的理解和運用。

评分

自從我開始接觸法律領域,《民事訴訟法》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硬骨頭”。它涉及的條文眾多,概念復雜,而且經常與不同的實體法相互交織,使得理解和掌握起來頗具挑戰性。我曾經嘗試過閱讀一些經典的教科書,但總覺得它們過於理論化,難以與實際的法律操作聯係起來。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我纔真正找到瞭一種學習民事訴訟法的有效途徑。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條文,而是深入地挖掘瞭每一條法律背後的學理基礎、立法精神,以及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作者們以一種非常清晰的邏輯,將那些原本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書中在講解“上訴”和“再審”這兩個重要程序時,所展現齣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詳細介紹瞭這兩個程序的提起條件、法定期間,還分析瞭在實踐中常見的各種疑難問題,以及法院對此的裁判傾嚮。這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思維方式的啓發。它讓我明白,法律的學習不僅僅是記憶,更是理解和運用。3版的內容更新,更是錦上添花。我注意到書中對近年來一些影響深遠的最高法院判決進行瞭深入的解讀,例如關於“不可抗辯事由”的認定,以及關於“程序違法”的救濟途徑等。這些最新的實務動態,無疑大大提升瞭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我現在已經將這本書作為我學習民事訴訟法的首選參考書,幾乎每次遇到法律上的難題,都會翻閱它,並且總能找到令我滿意的答案。

评分

我是一名剛開始接觸民事訴訟法領域的學生,對這門學科既充滿好奇又感到些許畏懼。因為我知道,民事訴訟法是解決民事糾紛的關鍵,但它又是齣瞭名的復雜和晦澀。《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這本書,可以說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沒有使用過於艱深的學術語言,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和易懂的方式,將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規程進行瞭一次又一次的“翻譯”。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在講解“是什麼”,更是在分析“為什麼”。例如,在講解“訴訟請求”的變更和追加時,書中就詳細分析瞭為什麼法律會對這些行為進行限製,以及這些限製背後的正當性。這種深入的解析,讓我不僅記住瞭規則,更理解瞭規則的根源。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感覺非常及時和必要。它涵蓋瞭近年來一些非常重要的修法和判例,特彆是關於“證據規則”的修訂,以及在“送達”程序上的某些調整,都讓我覺得非常實用。這本書讓我不再覺得民事訴訟法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學術象牙塔,而是變成瞭一個可以親近、可以學習、可以運用的生動學科。我現在每天都會閱讀其中的一部分,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正在不斷地充實和完善。

评分

這本《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對我而言,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我一直對民事訴訟法的學習感到有些吃力,主要原因在於它的體係龐雜,條文之間的關聯性也很強,常常會顧此失彼。但是,這本書以一種非常清晰的結構,將民事訴訟法的各個環節、各個製度,都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闡釋。它不僅僅是對條文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法律背後的邏輯和價值取嚮。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區分講解印象深刻。這兩個概念在很多案件中都至關重要,但常常容易混淆。《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卻能夠通過具體的案例,將它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各自適用的規則,講解得非常透徹。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認為是這本著作成功的關鍵之一。它沒有停留在過去的框架裏,而是積極吸納瞭近幾年來在民事訴訟法領域齣現的新變化、新發展。例如,關於“電子證據”的采信問題,以及在“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適用選擇上,都有瞭更加細緻和及時的更新。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具有理論上的先進性,更具有極強的實操價值。我現在已經把它放在我的辦公桌上,隨時都會翻閱,它就像一個寶庫,每一次都能為我提供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评分

作為一名常年在一綫從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師,我深知民事訴訟法在保障弱勢群體權益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很多時候,法律條文的晦澀和程序的復雜,都會成為受援人尋求正義的障礙。因此,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將民事訴訟法的知識,以一種更加易於理解和操作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書籍。《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這個需求。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讀者把握民事訴訟法的核心要義。它沒有冗長的理論鋪陳,而是通過對關鍵製度、關鍵環節的精煉闡釋,讓讀者能夠快速建立起對民事訴訟法的整體認知。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舉證”和“質證”的章節。這兩個環節在民事訴訟中至關重要,但很多受援人對它們的理解都存在偏差。《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通過清晰的講解和生動的案例,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認為是這本書的又一大亮點。它吸收瞭近年來在“訴訟效率”和“程序便民”方麵的一些新思路和新舉措,例如關於“電子訴訟”的發展,以及在“調解”程序上的某些完善。這些更新,對於我更好地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務,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评分

我一直認為,民事訴訟法就像是一門“通識課”,對於任何想要理解社會運行規則的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傳統上的民事訴訟法教材,往往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過於理論化、脫離實際,或者過於側重於考試導嚮,而忽略瞭對法律精神的探討。《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這本書,則成功地避免瞭這些弊端。它在內容上,既有對法律條文的精準解讀,又有對法律精神的深入挖掘。我特彆欣賞書中在講解“一事不再理”原則時,所展現齣的深度。它不僅解釋瞭這一原則的含義和法律依據,還深入分析瞭其在維護司法秩序、保障當事人閤法權益方麵的意義。這種對法律內在價值的探討,讓我對民事訴訟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認為是這本著作的又一次升華。它緊密結閤瞭當前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對一些新興的法律問題,例如關於“人格權”的保護,以及在“知識産權”侵權案件中的訴訟程序,都進行瞭及時和深入的分析。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具有學術上的前瞻性,更具有實踐上的指導性。我時常在閱讀這本書時,會産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都變得清晰可見。

评分

說實話,我當初買《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3版)》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民事訴訟法本身就是個龐大而復雜的體係,想要“速覽”到位,實屬不易。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並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導讀,而是真正地抓住瞭民事訴訟法中的核心脈絡,並將其以一種清晰、有條理的方式呈現齣來。作者們顯然花費瞭大量的心思,將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轉化成瞭易於理解的知識點,並且通過精選的案例,讓這些知識點變得生動起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訴訟程序”那一章節的處理方式。傳統上,大傢學習民事訴訟法,往往會先關注實體法,然後再接觸程序法,但程序法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這本書則將程序法置於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詳細地闡述瞭從起訴到判決、執行的每一個環節,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應對策略。它沒有迴避程序法中的復雜性,反而將其細緻地剖析,讓讀者能夠充分理解程序在維護實體公正中的關鍵作用。而且,3版的內容更新,我認為是恰到好處的。它不僅涵蓋瞭最新的修法內容,還吸收瞭近年來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司法判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證據保全”和“證據開示”的章節印象深刻,這些內容在實際辦案中經常會遇到,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和深入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我甚至覺得,對於正在準備國傢司法考試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教材;對於法律實務工作者而言,它更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案頭必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