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值得一讀的「畢業論文」 筆者研習鬥數五十餘年,先後提齣父母個彆差異影響、生年太歲宮位作用、太歲入宮法、鬥數變盤取卦之卦理應用……等有彆於古傳命理之創見與實用技法。但仍感鬥數學問浩瀚如海無窮無盡,有待繼續探討之問題尚多,所以年過八旬,仍孜孜不倦探索思考紫微在人生的運用及鬥數之學理。
「名山大川,固雖天造地設,莫不因人而傳而重者也」。筆者之創見,或能嘉惠來者,而其學理亦是因人而傳而重也。著述立言授課也是為傳承紫微學問。《問鼎天下》作者弘雲從學於筆者二十年從未間斷,學習鬥數明辨、慎思,並非人雲亦雲者。他於今年五月拿《問鼎天下》草稿給筆者過目,說是「畢業論文」。其書上捲符閤紫微學習次第,先談星曜南北鬥賦性差異、十二事項宮位,次及格局。下捲論命則輔以個彆差異的輸入,並重官祿主所在宮位化曜影響。全書邏輯清晰,次第分明。除鼓勵其齣版外,並依據論命經驗,就書中一些觀點予以眉批,以惠讀者。
弘雲年未及耳順,仍需鞭策精進,在筆者提齣創見上,更進一步提齣所得,豐富紫微學術。故為之序,以勵後學。
紫雲
推薦序2
按圖索驥 舉一反三 中國從古至今,上至君王,下至販夫走卒,都深植命蔔星占的基因。原因無他:人類麵臨未知總是徬徨無助,或求鬼神之幫助,或尋星占之解答。雖自古以來對星占的態度,總是矛盾二元,一方麵認為荒誕不經;一方麵認為多有徵驗。如司馬遷雖認為「星氣之書,多雜禨祥,不經」;但也不否認「未有不先形見而應隨之者也」。
但傳統看待命理占蔔的價值僅止於徵驗嗎?其實不然,古代占蔔為皇室士大夫貴族之禁臠,而占蔔重點在於趨吉避凶,其關鍵就在於止惡揚善。如《左傳》:「南蒯之將叛也……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黃裳元吉。』以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嘗學此矣,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且夫《易》,不可以占險。』」在這裏,吉卦反而成凶,關鍵在所為非忠信之事,故凶。
但「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這種傳統觀點,在占蔔學從皇室士大夫階層走嚮民間後就逐漸瓦解;明儒王夫之就批評火珠林:「有吉凶,無善惡,小人資之謀利」。點齣市民社會下,江湖術士求餬口,不論黑白,不辨善惡,即便盜匪求問,都可為之鐵口直斷吉凶。命理普羅化的大勢下,鐵口直斷遂成為論斷命理價值之準則。在追求鐵口直斷的過程中,江湖術士由經驗匯集許多口訣,但僅流傳於師徒之間,在經曆時代動盪,許多口訣或缺或湮滅,甚或錯謬。能完整保存的反而是無私付梓的命理書籍。
曆經時代動盪,當今留存的普羅命學中,以八字和紫微堪稱雙璧。鬥數之學據稱為天官帝王之術,託言:「希夷仰觀天上星,作為鬥數推人命。」。但鬥數付梓記錄最早為明代萬曆年《續道藏》,單書則為清代同治九年明經閣《十八飛星策天紫微鬥數全集》。又清初《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一迴也記載飛星的命例。雖此命例和現今周知之紫微鬥數仍有相當大差異,但普遍認可飛星和鬥數兩者間存在著相當的淵源關係。相較於八字,七正四餘等傳統命理,紫微鬥數是一門相當年輕,仍待發掘論命技法的命理術數。
自一九四九年後,港颱市麵上紫微書籍汗牛充棟,其中紫雲先生為翹楚之一,他不僅突破同盤同命的侷限,並發展齣許多古書未有的論命技法,為相對年輕的紫微鬥數注入許多活力,蔚為一傢之言。本書作者即為紫雲先生之高徒。與作者相識近二十年,深知其為學非僅閉門造車,而是有淵源傳承。浸淫鬥數二十餘年,公餘之暇除陪侍紫雲先生為客論命外,並從學於已故王雲峰先生。除傳承淵源外,又能以現代科學角度看待鬥數,重視邏輯思辨與經驗驗證,而非僅止於口訣密傳,故能於傳統中彆開新頁。猶如其師紫雲先生師從於何老師,於所學又能彆開蹊徑;作者師從於紫雲先生,但其見地卻不囿於所學。其論命理路認為十二宮非僅體現人事事項,依照命身宮、太歲宮位、地支特質宮位,而分彆為命主錶裏人格之顯現。重視人格對吉凶的影響,上承傳統士人的命理觀;但又不僅於此,發揚個彆差異理論,依照邏輯詳細解析個彆差異與命造命盤之互動,如觀掌中庵摩羅果,這又符閤大眾理解未知的期望。此書又無傳統術士藏私之弊,作者無私公布諸多論命技巧,雖限於篇幅,無法細述其中淵由,或待他日可補此遺憾!
作者於上捲從現代角度解釋古賦中之宮位、格局意義;下捲則以三位政治人物,實盤解析如何以十二宮格局解釋命主之人生目標價值及行事風格;並深入探討個彆差異對事業、子女、婚姻、大運、用人之影響。
對於紫雲著作愛好者,此書必可增益對紫雲作品的瞭解深度。紫微新手可藉由本書瞭解紫微的關鍵基礎和論命次序及手法,不至僅知依書按圖索驥,臨盤涕泣,不知所雲。對於紫微老手,上捲可釐清諸多觀念誤區;下捲閱之,對其論命技法必有擊掌稱快之感。如能舉一反三,論命時當有海闊天空,鳶飛魚躍之感!無論新手老手,當能各見所見,各取所需。
有心者更能將之當成人生規劃的輔助,誠如本書所言,格局星性組成性格能力,性格能力決定結果。如易經:「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不囿於命身二宮,全盤觀察自身的長處與弱點,揚長避短,在未知的人世中,就能達到易經:「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的結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紫微此門學問發展時間尚短,其未來正需學者在傳統與傳承之上,進行邏輯思辨實證,無私的分享所得經驗。作者雖自謙此書為野人獻曝,但細嘗則知此為源頭活水,讀者閱後當知此言之不謬。愚者為作者之後輩,原無資格為之序,但先生交代,敢不從乎?是為之序!
鄭棨元
自序
野人獻曝 弘揚恩師之紫微鬥數理念 筆者自幼讀書學習的過程,屬於「睏而知之」類型。學習紫微鬥數的因緣亦復如是,於三十而立之年,因感人生睏惑,欲從哲學或命理尋求解答,正巧服務的公司電腦內建有DOS版本的紫微鬥數排盤軟體(當時尚未有Windows之作業視窗介麵,在二十餘年前屬相當詳盡的應用程式),就此便引起興趣,一頭栽進紫微鬥數的領域裏。
起初自學三年,看遍坊間書局的紫微鬥數書籍,發覺大都相互抄襲,且言之無物,不符邏輯,坊間各大媒體知名命理師的說法更是鬍謅瞎扯,毫無論述可言,不值一顧;為滿足學習的渴望,後至國傢圖書館尋找閱覽相關資料和書籍,包含《四庫全書》及《正統道藏》中有關星學之部分,每至國傢圖書館一坐就是六小時,遍讀古今群書,最後鎖定一位作者──紫雲先生,纔知自己所知的不足。
經主動尋找就學於紫雲老師,一路學習,眨眼已過二十餘個年頭,期間並得天獨厚幸運地獲紫雲老師之恩準,得以有機會隨侍老師身邊,觀其為客人論命,除獲得將理論落實到實際命盤之寶貴經驗外,更學習到紫雲老師論命的嚴謹態度;在此之前,筆者於初學期間,每週至少一次晚間至紫雲老師的工作室,參加由王雲峰老師指導的鬥數研討班加強訓練,持續至王老師往生止凡十年;王老師自年輕時即已追隨紫雲老師,是筆者見過唯一能將紫雲老師所思所想之內容理論體係化,並深入淺齣地錶達解說之天纔型學者,每思及王雲峰老師課堂上推演論述之纔華洋溢風采,都有「天忌英纔」之感慨。
筆者追隨紫雲老師學習紫微鬥數之時間,如以我國的學製來比較,小學讀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研究所二年,不過十八年,二十年已足以唸到博士班瞭。因筆者魯鈍,自知在紫微鬥數學術的領域仍在學習,惟為不負紫雲老師教導之恩,勉力完成本書,權充是畢業之論文,也算是給自己這二十多年來學習的一個交代,並藉以弘揚 紫雲與王雲峰老師之紫微鬥數理念。
本書動筆之初在2015年,係受筆者同窗好友吳威憲君之鼓勵與催促,吳君是少數能在股海當「富爸爸」的殷實大戶之人生勝利組,在此特彆嚮好友錶達感謝之意。好友原意是要筆者在二O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前完稿並針對選舉結果提齣預測,因筆者嚮不喜鐵口直斷,且二O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之選情在選前態勢即很明顯,實無預測的必要,加上筆者懶散成性,本書前後整整磨瞭三年始完稿,期間因感下捲之《問鼎天下》內容,各項臨盤技巧對於初學者可能過於繁重艱深,雖然筆者已盡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錶達,但總覺似乎不太適閤初學者閱讀,反而給專業命理師參考會有很大幫助,故嗣後纔起意迴頭寫較為基礎的上捲。
筆者研習紫微鬥數純粹是興趣,沒有摻雜其他目的,因一直有足以糊口的穩定工作,故也不需以此為業。但感於命理界明師難尋,紫雲老師年事已高不再授課,對廣大眾多之紫微鬥數愛好者而言,或抽不齣時間或找不到好老師學習的缺憾,筆者深能體會,因此願不藏私的將學習心得與大傢分享,就當是野人獻曝,希望對紫微鬥數之愛好者能有所幫助。
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