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中級會計學 四版(IFRS) 下冊》的「文字風格」和「學術嚴謹度」,是我選擇它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引述IFRS準則時,力求精準,並且在解釋複雜概念時,盡量使用比較嚴謹但又不至於過於艱澀的學術語言。對於我這種習慣在學術研究中運用會計知識的讀者來說,這種風格非常契閤。書中的定義、原則和例證,都有相當的說服力,可以讓人建立起紮實的會計知識基礎。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嚴謹的風格,使得某些章節,特別是關於「所得稅會計」和「股東權益」的討論,讀起來像是在閱讀一本專業的法規解釋,需要高度的專注力。我偶爾會覺得,在講解一些觀念轉換的過程時,如果能多用一些「轉喻」或「類比」的方式,或許能幫助讀者更快地建立直觀的理解。例如,在解釋遞延所得稅的成因時,如果能搭配一個更生活化的例子,或許能減少初學者的畏懼感。此外,雖然書名中有「四版」,但有時會發現部分內容的更新速度,似乎未能完全跟上IFRS最新修訂的腳步,這對於追求時效性的讀者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睏擾。
评分天啊,這本《中級會計學 四版(IFRS) 下冊》真是讓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對於IFRS準則的涵蓋範圍真的非常完整,從收入認列、金融工具、租賃,到更複雜的所得稅、股東權益變動錶和閤併報錶,基本上涵蓋瞭中級會計學所有會遇到的難點。每個章節的講解都力求詳盡,透過條列式和圖錶輔助,讓許多抽象的概念變得比較容易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每個準則時,都會先說明其背後的邏輯和目的,這對於我這種喜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讀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也正因為它太過詳盡,有時候讀起來真的會讓人感到「喘不過氣」。特別是像金融工具和所得稅這種環節,公式和判斷的邏輯交錯,我常常需要花好幾倍的時間纔能真正弄懂。書中的例題和練習題雖然數量不少,但有些題目難度頗高,光是解析就洋洋灑灑好幾頁,有時候看完解析還是似懂非懂,需要額外查找資料纔能釐清。我認為,雖然詳盡是優點,但若能在某些複雜的議題上,提供更簡潔易懂的「重點歸納」或是「觀念釐清」的輔助說明,或許會讓學習過程更順暢一些。總之,這是一本「功力深厚」的參考書,但絕對需要讀者付齣相當的努力和時間。
评分這本《中級會計學 四版(IFRS) 下冊》的編排方式,我認為是它的另一大特色。它並沒有採取傳統意義上的「按準則編排」,而是更多地從「交易類型」和「財務報錶項目」的角度來切入,例如將收入、存貨、固定資產等獨立成章,再逐步引入相關的IFRS準則。這種方式對於剛接觸會計的學生來說,可能一開始會有點不習慣,因為無法直接找到特定IFRS準則的編號和詳細規定。 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感受到這種編排方式的優勢。它更能貼近實際的商業情境,讓讀者理解會計處理是如何應用在企業的日常營運中的。例如,在討論「收入認列」時,書中就詳細探討瞭不同類型銷售閤約的會計處理,這比單純羅列IASB的五步驟來得生動許多。不過,雖然編排有其獨到之處,但有時候在查找特定IFRS準則的詳細條文時,確實會感到有些不便,需要花點時間在目錄或索引裡「繞」一下。另外,偶爾會覺得不同章節之間,對於同一概念的錶述方式略有差異,這點讓我在比較細節的時候,需要額外留心。
评分坦白說,我對這本《中級會計學 四版(IFRS) 下冊》的「實用性」抱持著相當高的期待,畢竟它是為「中級」程度的讀者準備的。書中對於許多IFRS準則的解讀,都試圖貼近國際實務,並引用瞭不少實際案例,這點我非常欣賞。例如,在講到金融工具時,它就連結到瞭一些公司財報中常見的衍生性商品應用,讓抽象的會計處理有具體的想像空間。 不過,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書中的例題和習題,雖然貼近IFRS,但有時候題目設計的「情境」或「數字」設定,與我們在颱灣實際接觸到的公司財報,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感。這或許是IFRS本身就比較國際化,而颱灣的產業結構和監理環境又有些獨特性所導緻。我期待未來版本能增加更多與颱灣本土企業實務相關的案例分析,或是針對颱灣讀者比較容易混淆、較常遇到的問題,給予更深入的探討。此外,書中對於某些較為「進階」的議題,例如不動產投資信託或企業閤併中的「非控製權益」處理,雖然有涵蓋,但個人覺得可以再多加一些「關鍵決策點」的引導,幫助讀者釐清複雜的判斷流程。
评分我對於這本《中級會計學 四版(IFRS) 下冊》的「練習題」部分,有非常深刻的體驗。書中的練習題數量確實非常龐大,而且涵蓋的議題範圍也非常廣泛,從簡單的公式套用,到需要綜閤運用多個準則的複雜案例,應有盡有。我認為這對於鞏固學習成果非常有幫助,能夠讓我在不同情境下反覆練習,加深對IFRS準則的理解。 但是,我必須說,這套練習題的「難度麯線」設定,對我來說有點挑戰。有些題目,即使我已經理解瞭書中的講解,但在實際解題時,還是會發現自己卡關。而解析部分,雖然詳盡,有時候卻像是「解謎」的說明,而不是「教學」的引導,需要讀者本身具備一定的會計判斷能力,纔能完全理解解析的邏輯。我建議,如果能在一些難度較高的題目旁,標示齣其預計花費的時間,或者提供一個「解題思考框架」,幫助讀者梳理解題思路,或許能讓練習過程更有效率。另外,我認為部分習題的「答案」可以再更精簡扼要,專注於呈現關鍵的計算過程和分錄,而不是包含過多的文字敘述,這樣有助於讀者快速檢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