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

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金融風險管理
  • 風險管理
  • 金融工程
  • 金融學
  • 投資
  • 金融市場
  • 計量金融
  • 風險度量
  • 金融建模
  • 公司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自2010年1月《金融風險管理》(第三版) 齣版以來,全球金融業發生瞭一些大的變革,特彆是《巴塞爾協議Ⅲ》的實施。此外,中國金融業也在不斷改革。為此, 我們決定根據這些新的變化對第三版做齣如下修改:

  (1) 對第一章和第十章做瞭全麵的修改, 以反應中國金融業的最新發展和《巴塞爾協議Ⅲ》的實施情況。

  (2) 在第四章中, 加入瞭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這個新內容。

  (3) 在第十一章中, 增加瞭《巴塞爾協議Ⅲ》和《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中有關市場風險管理的新內容。

  (4) 在第六章中, 更新瞭部分有關信用風險和管理的內容和圖錶。在第四版的修訂過程中, 高櫻芳、鄧傑栗、張文彬和吳雨舟參加瞭部分章節的修訂工作。

  (5) 刪除瞭第三版中部分過時的內容。
 
金融機構穩健運營的基石:係統性風險、監管與前瞻性策略 本書導言: 在全球金融市場日益復雜化和相互關聯的今天,單一機構的風險管理已遠不能滿足應對係統性衝擊的需求。本書深入剖析瞭金融體係的內在脆弱性,探討瞭宏觀審慎視角下的監管框架演進,並提供瞭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風險管理工具和戰略。本書旨在為高級金融從業者、監管機構決策者以及金融工程和風險管理領域的學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實操指導意義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金融體係的結構性脆弱性與係統性風險的傳導機製 本部分聚焦於理解金融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而非僅僅是危機後的技術修補。我們首先構建瞭現代金融體係中關鍵節點(如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影子銀行體係、中央清算機構)的互聯網絡拓撲模型。 第一章:金融互聯性的量化分析與傳染效應建模 本章詳細闡述瞭衡量金融機構間關聯強度的指標,包括雙邊和多邊暴露(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Exposures)。我們運用網絡科學理論,引入瞭“中心性”指標(如介數中心性、特徵嚮量中心性)來識彆係統中的“關鍵節點”(Too Big to Fail / 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重點分析瞭在壓力情景下,流動性風險和償付能力風險如何通過抵押品鏈條、衍生品閤約交叉違約(Cross-Default)以及市場情緒的羊群效應快速傳染。我們采用基於主體模型的模擬方法(Agent-Based Modeling),重現瞭2008年危機中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破産引發的流動性冰凍現象,並評估瞭不同乾預措施(如緊急流動性注入)的時滯效應對能力。 第二章:宏觀審慎工具箱的理論基礎與局限性 係統性風險的應對需要超越單個機構資本充足率的視角。本章係統梳理瞭宏觀審慎監管的理論基石,包括“周期性緩衝”(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 CCyB)和“係統重要性附加資本”(Systemic Risk Surcharge, SIFI Surcharge)。我們深入探討瞭宏觀審慎工具的有效性邊界,特彆是它們在應對資産泡沫(Asset Bubbles)和信貸擴張失控(Credit Boom)時的滯後性和可操作性難題。內容涵蓋瞭宏觀審慎政策的“時間維度”管理(控製信貸周期)和“橫嚮維度”管理(控製跨行業風險集中度)。此外,我們還探討瞭如何將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納入宏觀審慎框架進行壓力測試。 第二章補充:影子銀行體係的隱性關聯與監管套利 針對在傳統銀行體係之外運行的信用中介活動(如貨幣市場基金、資産證券化産品),本章分析瞭其風險纍積模式。通過對特定證券化工具(如CDOs和CLOs)的結構解構,我們揭示瞭風險層層打包後如何模糊瞭真實風險暴露。重點分析瞭監管套利行為如何驅動風險從受監管的銀行部門嚮非銀行部門轉移,以及如何設計穿透式的監管報告體係以捕捉這些隱性風險。 第二部分:壓力測試的進化:情景設計、模型驗證與資本規劃 壓力測試已從閤規要求轉變為核心的風險管理工具。本書對現代壓力測試方法論進行瞭深度挖掘,強調其前瞻性和情景的閤理性。 第三章:構建高質量的壓力測試情景:從曆史迴溯到前瞻性敘事 本章的核心在於情景構建的科學性。我們區分瞭“曆史情景”(如2008年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和“假設情景”(Hypothetical Scenarios)。詳細介紹瞭如何基於宏觀經濟模型(如DSGE模型的衍生應用)和金融市場聯動模型,構造一套包含宏觀衝擊(GDP、失業率)、市場衝擊(利率、匯率、股權價格的同步大幅波動)和機構特定衝擊(如主要交易對手違約)的完整敘事。特彆強調瞭“逆嚮壓力測試”(Reverse Stress Testing)的重要性,即從機構破産的結果齣發,反推可能導緻該結果發生的最小或最有可能的衝擊組閤。 第四章:內生風險的量化:信用風險與操作風險的先進建模 在信用風險方麵,本書超越瞭傳統的KMV/Merton模型,引入瞭基於預期損失(EL)和非預期損失(UL)的整閤框架,並重點討論瞭如何將主權風險與銀行貸款組閤風險進行耦閤。在操作風險部分,我們詳細介紹瞭“風險和控製自我評估”(RCSA)的深化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技術處理非結構化的損失事件數據,以量化和預測新的風險領域,如網絡安全事件和人工智能應用中的模型風險(Model Risk)。 第五章:流動性風險的動態管理:LCR、NSFR與內部指標的集成 巴塞爾協議III對流動性風險的監管框架進行瞭徹底改革。本章不僅解釋瞭流動性覆蓋率(LCR)和淨穩定融資比率(NSFR)的計算細節,更著重於在內部管理中如何超越這些監管底綫。內容包括:建立多情景下的日度現金流預測模型、評估抵押品池的“可扣押性”(Pledgability)和變現能力,以及如何利用資金轉移定價(FTP)係統有效地將流動性成本內化到業務綫中。 第三部分:新興風險的應對與風險治理的未來 金融風險管理的邊界正在被技術進步、地緣政治和環境因素重塑。本部分探討瞭機構需要提前布局的關鍵領域。 第六章:金融科技、模型風險與數據治理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信貸審批、交易執行和風險預測中的廣泛應用,模型風險已成為係統性風險的新來源。本章闡述瞭如何建立健全的模型風險管理(MRM)框架,包括模型驗證的獨立性、模型的穩定性監控和對抗性攻擊的防禦。同時,我們探討瞭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對清算結算效率和交易對手風險的潛在顛覆性影響,以及如何在新興數據(如社交媒體情緒數據)的整閤中,平衡信息優勢與隱私保護(Data Ethics)。 第七章:氣候變化風險的整閤與ESG投資的實操挑戰 氣候風險被視為一種重大的金融風險。本書將氣候風險細分為“物理風險”(如極端天氣對抵押品價值的直接影響)和“轉型風險”(如碳稅、技術顛覆導緻資産價值驟降)。我們詳細介紹瞭歐洲央行和英格蘭銀行等機構推齣的氣候壓力測試框架,並提供瞭將長期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轉化為可量化的、影響資本配置和資産負債錶的指標的方法論。 第八章:風險治理的重塑:董事會參與與“三道防綫”的有效性 有效的風險管理離不開強有力的治理結構。本章分析瞭現代風險治理模型中“三道防綫”的最新實踐,強調瞭風險管理職能(第二道防綫)必須具備足夠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以挑戰前颱業務部門的過度風險承擔。重點探討瞭如何建立清晰的風險偏好聲明(Risk Appetite Statement, RAS),並確保其能夠有效傳導至日常運營決策和高管薪酬結構中,從而實現風險與迴報的真正對齊。本書最後強調,未來的金融穩健性依賴於機構對不確定性的主動管理和持續學習的能力。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金融業概論(1)
第一節  中國金融業的發展過程(2)
第二節  中國的金融體係和結構(5)
第三節  加入 WTO 後中國金融業的改革與開放(18)
第四節  當前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27)
復習思考題(31)
參考文獻(32)

第二章  金融機構的財務報錶(33)
第一節  金融機構的財務報錶概論(34)
第二節  銀行的資産負債錶(36)
第三節  銀行的損益錶(46)
第四節  其他主要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財務報錶: 與銀行報錶的比較(51)
第五節  不同會計計價原則的比較(52)
復習思考題(65)
參考文獻(66)

第三章  金融機構的業績評價(67)
第一節  盈利比率(68)
第二節  股權收益率模型(69)
第三節  金融機構業績的比較(75)
第四節 綜閤案例的分析──利用銀行業經營業績統一報錶
分析銀行經營業績(77)
第五節  金融機構的綜閤評價———CAMEL 評級體係(90)
第六節  CAMEL 評級體係的應用(96)
復習思考題(101)
參考文獻(102)

第四章  利率風險和管理 (上)(103)
第一節  利率風險概述(104)
第二節  利率風險的識彆與測定(106)
第三節  中國銀行業的利率風險管理(119)
復習思考題(121)
參考文獻(124)

第五章  利率風險和管理 (下)(127)
第一節  久期概述(128)
第二節  運用久期模型進行免疫(139)
復習思考題(148)
參考文獻(149)

第六章  信用風險和管理 (上)(151)
第一節  信用風險概述(152)
第二節  貸款種類及特點(153)
第三節  貸款收益率的計算(158)
第四節  信用風險的衡量———信用分析法(163)
第五節  中國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分析(176)
復習思考題(183)
參考文獻(186)

第七章  信用風險和管理 (下)(187)
第一節  貸款集中風險的簡單模型(188)
第二節  現代資産組閤理論與貸款組閤多樣化(190)
第三節  信用度量方法與貸款組閤風險度量(196)
復習思考題(204)
參考文獻(206)

第八章  錶外業務風險和管理(207)
第一節  錶外業務與金融機構的清償力(208)
第二節  主要錶外業務的收益與風險(210)
復習思考題(219)
參考文獻(220)

第九章  外匯風險和管理(221)
第一節  金融機構國際業務簡介(222)
第二節  金融機構外匯風險的含義和種類(225)
第三節  金融機構外匯風險分析(229)
第四節  金融機構外匯風險的管理(240)
復習思考題(241)
參考文獻(242)

第十章  資本充足率(243)
第一節  資本概(244)
第二節  資本的充足性與巴塞爾協議(249)
第三節  中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的規定(263)
復習思考題(269)
參考文獻(272)

第十一章  市場風險和管理(273)
第一節  市場風險的概念以及測度的一般方法(274)
第二節  風險度量模型(278)
第三節  監管機構與市場風險(286)
第四節  《巴塞爾協議Ⅲ》 和中國銀行業對市場風險計量的要求(293)
復習思考題(297)
參考文獻(298)
附錄1(299)
附錄2(300)

第十二章  操作風險和管理(301)
第一節  操作風險概述(302)
第二節  《巴塞爾協議Ⅱ》 對操作風險管理的建議(307)
第三節  操作風險管理的度量方法(310)
第四節  中國對操作風險的計量監管要求(317)
復習思考題(322)
參考文獻(322)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真的是我最近讀過最有價值的書之一。我一直對金融市場抱持著高度的好奇心,但又覺得風險這個部分太難以捉摸。這本書就像是為我開啟瞭一扇全新的大門。書中對於「市場風險」的分析,從匯率、利率、股價的波動,到如何運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進行避險,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我過去對於選擇權、期貨這些商品總是有點望而卻步,但讀完這本書,我對它們的理解更加深入,甚至開始思考它們在個人資產配置中的應用。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過度強調複雜的數學模型,而是著重於風險的識別、衡量、監控和控製等實務操作。它探討瞭許多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問題,例如數據的獲取、模型的選擇、風險指標的解讀等等,這些都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指導。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壓力測試」和「情境分析」的介紹,這對於理解金融市場的極端情況非常重要。總體而言,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非常滿意,也讓我在麵對金融市場時,多瞭一份從容和自信。

评分

坦白說,要找到一本既專業又易讀的金融風險管理書籍並不容易,但《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非常艱深的學術著作,但實際閱讀後,發現它更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指南。書中對「信用風險」的探討,我覺得是最具價值的。作者細緻地分析瞭個人信用評估、企業信用風險、以及係統性信用風險等不同層麵的問題,並結閤瞭實際的違約案例,讓人對信用風險的形成和影響有瞭清晰的認識。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風險資本配置」和「資本適足率」的討論。在颱灣,銀行業的資本適足率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這本書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和重要性。此外,作者也探討瞭新興的風險議題,例如氣候變遷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這些都讓我覺得書本內容非常與時俱進。整本書讀起來,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金融專傢對話,讓我對金融風險管理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也對我在職場上的應用有很大的幫助。

评分

這次真的讓我對金融風險管理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前覺得這大概就是銀行、保險公司那些大機構纔需要關心的事,但讀完《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我纔發現,即使是我們小散戶,日常生活中也無時無刻不在麵對各種風險,隻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書裡分析瞭像是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信用風險這些,我原本以為離我遙遠,但書裡舉的例子,像是買房貸款、外幣定存,都跟這些息息相關。 作者用很生活化的語言,把這些原本枯燥的理論講得很有趣。他還分享瞭很多實用的風險控管技巧,不是那種空泛的建議,而是具體的方法。例如,書裡提到如何運用「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還有如何判斷一個投資標的的「風險承受度」。我以前總覺得投資就是要衝高報酬,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穩健的風險管理纔是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書末的「總結與展望」也讓我對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有瞭更深的思考。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收到這本《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我其實有點擔心內容會不會太過學術,畢竟我不是金融本科齣身的。但翻開後,那種懸著的心就放下瞭。作者的筆觸非常溫和,而且結構安排得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一步步深入探討。我特別喜歡它在探討「操作風險」和「策略風險」的部分,過去我對這兩塊的理解很模糊,但書裡透過很多生動的案例,例如一些公司因為內部管理失誤導緻的巨大損失,還有企業因為錯誤的市場判斷而走嚮衰敗,讓我對這兩類風險的嚴重性有瞭深刻的體會。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對於「閤規性風險」的討論。在颱灣,金融監管越來越嚴格,瞭解相關法規和閤規要求至關重要。這本書詳細解釋瞭巴塞爾協定、SOX 法案等國際重要金融監管框架,並結閤瞭颱灣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這對我來說非常實用,幫助我理解瞭許多金融機構在運作上的限製和挑戰。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帶領下,一步步探索金融風險的奧秘,受益匪淺。

评分

喔,說到這本《金融風險管理(第四版)》,我真的是從頭看到尾,一頁不漏!一開始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入手,畢竟金融這個領域的東西,有時候真的是又深又廣,聽說這本「第四版」更新瞭很多最新的案例和法規,我怕自己看不懂。但實際翻開書,整個驚豔!作者的寫法非常「接地氣」,不像有些教科書硬梆梆的,讓人讀瞭就想睡。他用瞭好多實際的例子,像是最近幾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還有一些颱灣本地金融機構遇到的狀況,都寫得非常清楚,讓你立刻就能理解理論是如何應用在現實世界中的。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風險模型」的解釋,過去我總是覺得那些數學公式很讓人頭痛,但這本《金融風險管理》把這些複雜的模型拆解得很細緻,而且搭配圖錶,讓你一步一步跟著走,彷彿親自在操作一樣。像是 VaR(風險價值)、ES(期望缺口)這些概念,過去我都是死記硬背,但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真的理解瞭它們背後的邏輯,也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哪種模型。而且,書裡還探討瞭不同模型的優缺點,讓我在麵對實際問題時,能更有判斷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