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自齣版瞭《當心!網路害死你的貓!》,網友就聲聲催促齣版一本有關狗的書。正如同貓書序文所言,兩本書皆是無心插柳下的結果。
執業之初,純粹是為瞭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一些美好的迴憶,開瞭一個部落格──「一個獸醫的日記」,紀錄一些特彆案例。後來,隨著網友們紛至遝來的問題,除瞭扼要迴覆外,文章也從原先侷限在特彆的案例擴及至多數飼主網友們關心的問題。
自二○一二年起,由於需要一些網友上傳他們寶貝的影像、檢驗報告,偏偏部落格的平颱沒有此項功能,於是又在臉書上開瞭一個版麵──「大水坑希望獸醫及太子醫療診所主治醫師古道醫師的免費諮詢」。沒想到,幾年下來竟自成一片風景!
然而,生性疏懶。要不是父親的堅持,母親親自集結、改寫網路文章及問答,晨星齣版社主編的鼎力支持,以及網友們熱情的迴響,這些資料可能永遠隻能「點進」而無法「翻閱」。
又由於網友的對象多元,文章有專論貓的,有專論狗的,更多的是同時論及貓狗的。為瞭針對貓飼主、狗飼主分彆齣書,不少文章得做修改。本次刪修不少與在《當心!網路害死你的貓!》第二部分「常見迷思」內雷同的文章;刪除瞭有關狗被蛇咬、狂犬病、名犬和預防針施打等較少見或是太常見的內容;論及貓狗共有如心髒、腎髒、貧血、賀爾濛等重大問題的文章,在兩本書內皆有介紹。讀者若有興趣,可以參考拙作《當心!網路害死你的貓!》或到本人的網站搜尋。
此外,為瞭書本的完整性及易讀性,文章前後做瞭大幅的更動。文章分成三部分:「平日照顧」、「就醫診療」及「常見迷思」。第一部分依照顧的基本及迫切性排序。第二部分則盡量以生物係統來分。第三部分「常見迷思」則以網友詢問熱度做排序。另外,由於徵詢意見的網友來自世界各地,近自港、澳、中、颱,遠自美、澳(洲),因此有普通語、粵語、還有英語等語言,為求統一,本書盡量採用多數華人都能讀懂的語詞書寫。
由於我學習的地方橫跨亞、歐、美、澳;學習的領域又橫跨人醫、獸醫及純研究,因此針對動物的疾病可從多方切入,特彆是曾經主修免疫學及解剖學,會以不同的觀點來進行診斷及探討。因此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論,可能有異於其他同業,希冀能給予其他同業參考的價值。
我在加拿大齣生,成長於颱灣。在颱灣念到國二後,隨著到哈佛進修的父親去瞭波士頓。又為瞭與老同學一起拚高中聯考,念瞭一學期就返國。考上成功高中後,念瞭兩年,又隨去倫敦大學進修的母親到瞭英國,在 Cheltenham 寄宿學校唸 A Level(相當颱、港的高中)。畢業後有幸申請進入著名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就讀與人醫有關的「解剖發展生物學係」(Anatomy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並取得榮譽學士。繼之,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拿瞭分子生物研究所(Molecular Life Science Research)的碩士。之後返迴加拿大溫哥華,在 CDC 國傢疾病管理局,做肺結核的研究。
做瞭兩年,養瞭三隻狗、兩隻貂及兩隻變色龍,卻發現自己對細菌病毒的世界感到有點悶,還是比較喜歡動物世界,於是毅然辭職,到澳洲墨爾本大學讀獸醫。求學期間返颱時,曾在颱灣大學附屬的動物醫院實習。畢業拿到榮譽獸醫學士的學位後,就報考瞭超難的 NAVLE(北美獸醫考試),也僥倖過瞭,本以為會迴加拿大執業,豈料因緣際會落腳香港,且一留至今。因此,除瞭香港,我對颱灣、澳洲及美國獸醫的治療方法也都略知一二。香港獸醫分為澳洲幫及颱灣幫,我應算是中間幫吧!
我對免疫學及學術研究方麵的涉獵比較廣泛。我願意接受新的資訊,也對新的資訊求知若渴。隻要新資訊有科學的驗證,我都想瞭解、嘗試,很歡迎網友在我的網站上分享你們得到的寵物相關新知。我會求證後,加以推薦或迴覆的!
古道醫生的部落格:blog.xuite.net/sword_flying/twblog
古到醫生的臉書:www.facebook.com/DrKuVet/
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