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I 西班牙曆史悠久,對歐洲政治及文明影響深遠,自然文化遺産數量更高居全球前茅,是深受我國人喜愛的旅遊國傢之一;更於2015年獲「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旅遊與觀光競爭力報告》評為「全球最具旅遊競爭力」的國傢。我擔任駐西班牙代錶期間,亦積極推動與西國簽署航權協定,以利開啓颱西直航,進一步拓展颱西文化、觀光及經貿關係。
2015年有緣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齣席歐洲華文作傢協會成立二十四週年暨第十一屆年會時結識楊翠屏女士,得知楊女士旅居法國四十餘年,並擔任該協會理事,長年推廣華語文寫作不遺餘力。楊女士筆耕不輟,中法文著作、譯作豐富,並數度獲奬,寫作領域涵蓋文學、社會學、心理學、曆史、醫學、偉人傳記等,廣為我國各大圖書館及大學所收藏,在華人世界享有盛名。
楊女士旅歐多年,尤其鍾情西班牙的人文與藝術,前著《你一定愛讀的西班牙史:現代西班牙的塑造》一書介紹西班牙近代發展軌跡,而此次新作《情係西班牙》,則進一步呈現西班牙曆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瑰偉絢麗的城市建築與豐富多元的宗教人文。她深入尋訪西班牙曆史遺址,縱覽古今人物遞嬗,曆史興衰,透過文字帶領讀者認識西班牙的前世今生。《情係西班牙》的問世,將有助讀者一窺這個連結歐非兩洲,及橫跨大西洋與地中海的國度,並領略它融閤理性與感性、傳統與現代的特有風情,值得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靜心展讀,細細品味。在此邀請大傢隨著楊女士一起深度神遊西班牙。
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
侯清山
2016年8月12日
推薦序 II
2016年8月12日 久居西班牙的國人,不知不覺地喜歡上這個國傢,適應瞭它夏季乾燥炎熱,高達四十二、三度的氣候,更能享受它豐富多彩的食物,無論海鮮、肉類、蔬果,都種類繁多,烹調精美,西班牙也因此享有美食王國的稱號。而其海灘、風土人情、一年四季接連不斷的節日,更是遊客們追逐的目標。
正因如此,西班牙在颱灣的知名度逐漸上升。人們對西班牙的認識,不僅限於鬥牛,對其他方麵也錶現齣濃厚的興趣。但是大部分介紹西班牙的書籍,仍偏重於它的旅遊觀光、美食餐飲。有關西班牙曆史、文化,較深層次的中文著作,卻是少之又少,可說與西班牙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世界文化層麵的重要與影響,極不相稱,尚待有識之士努力。
旅居法國的颱灣學人楊翠屏博士,潛心研究西班牙的曆史與文化多年,閱讀許多法文與英文有關西班牙的著作,並多次到西班牙訪問,參觀教堂、博物館、修道院和名勝古蹟,並與這些機構的主管晤談,瞭解更多的細節。她實地看到這些遺跡文物時,迴想起書中讀到的故事,就好像親臨現場,一切都變得活生生起來。這種研究與訪問的結果,集結於她三年前寫成的《你一定愛讀的西班牙史:現代西班牙的塑造》一書。主要是敘述中世紀以後,卡斯地爾伊莎貝拉公主與亞拉岡王子斐迪南聯婚,開始瞭西班牙各諸侯國的統一,直到菲利普二世西班牙極盛時期的這一階段,可說是西班牙的黃金時期。不僅驅逐瞭阿拉伯人,發現瞭新航綫,而且聲勢遠播。殖民地遍及歐、美、非、亞諸大洲。該書在颱灣齣版後甚受好評,許多學校圖書館均收藏,成瞭瞭解西班牙曆史的重要參考書。
最近楊翠屏女士告知筆者,她完成另外一本關於西班牙的書,聞之十分高興,也欽佩她堅持不倦的努力。因此,樂於嚮讀者推介。這本《情係西班牙》是對西班牙文化各個領域的一個選樣,包括城市、宗教、曆史、人物各篇。每篇又分節,敘述不同的故事與人物。除瞭城市篇外,其他多篇也都以介紹各領域的人物為主。像創立天主教道明會的聖多明尼剋、創立耶穌會的羅耀拉、西班牙功勛蓋世的君王菲利普二世、波旁王朝的菲利普五世等。此外,對西班牙大戲劇傢羅培‧德‧維加著墨甚多。更有西班牙畫壇巨匠維拉斯凱茲、寫實派大傢哥雅,西班牙音樂的代錶人物法雅。值得一提的是,她介紹瞭因研究大腦的「神經元學說」有成,曾獲諾貝爾醫學奬的西班牙醫學傢荷濛‧伊‧卡哈爾。她說荷濛‧伊‧卡哈爾與英國的達爾文、法國細菌學傢巴斯德所處時代相近,但前者的知名度遠遜,亦可見她治學的細心之處。讀她的人物故事,娓娓道來,十分引人入勝。
筆者曾問楊翠屏,為何她如此鍾情西班牙。她說她在法國四十多年,獲得巴黎大學文科博士學位,對法國有相當瞭解。法國文化博大精深,她在法國有如身在寶山,不知如何取捨。西班牙與法國比鄰,她讀曆史,發現兩國曆史有許多關連,再加上造訪西班牙親身體驗,逐漸迷上瞭這個相對比較陌生的國傢,因而引起瞭她執筆介紹西班牙的願望。
楊翠屏齣生於颱灣南部,1970年代初畢業於政治大學外交係。她沒有投身外交工作,而遠赴法國留學,就這樣在法國定居,成傢,從事寫作、翻譯、閱讀、旅行,過著相當自由自在,而又頗為充實的生活。筆者2002年擔任「歐洲華文作傢協會」會長時,楊翠屏尚非該會會員(她是後來加入的),因此無緣相識。五年前歐洲華僑團體聯閤會在西班牙田那麗芙島舉行年會,歐華作協有十幾位會員參加,楊翠屏亦同她的法國先生與會。大傢每日相聚,十分高興。楊翠屏頗高,說話帶法國腔。她文筆簡約流暢,相信她的西班牙情緣必將繼續,會對西班牙曆史文化作更深入,更全麵的介紹。
筆者在西班牙生活逾五十年,有三十多年擔任駐外記者的工作。每日撰寫新聞報導,分析評論專欄,都脫不開時事性。雖然有時寫點雜文,描述西班牙風土人情,但並未作係統性的介紹,說來令人汗顔。自1950年代以來,由颱灣、港澳等地來西班牙留學的學生,雖無正式統計數字,但估計應在韆人左右。大多數攻讀西班牙語文或藝術(西班牙是世界藝術重鎮),極少幾位研讀曆史。他們有些獲得博士學位,大都返颱後在各大學任教,是目前國內西語界的一支中堅力量。希望假以時日,他們中間會産生以宣揚西班牙文化,寫齣有質量的闡述西班牙的著作的學者,成為我們的Hispanista。
前國建會西班牙分會會長
西班牙和平民主聯盟理事長
莫索爾
2016年8月於西班牙南部小鎮
推薦序 III 接到翠屏的邀約要我為本書寫序,對我真是極大的挑戰。我與翠屏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兩人都離開瞭原來的所學—外交,翠屏走上瞭文學之路,並在法國定居從事寫作,已經有好幾本書陸續齣版,是活躍的海外華文作傢。我則改讀經濟學,後來從事學術工作,過去隻寫過學術論文。但因著老同學的情分,我很樂意接受這個挑戰,第一次給文學書寫序。
本書共分為四篇,城市、宗教、曆史與人物。翠屏從多次在西班牙的深度旅遊中找尋書寫的感動與資料。我雖然也是喜愛旅遊的人,但是過去因緣際會一直還未去過西班牙。現在退休時間多瞭,但年紀大瞭,對於遠距離的旅行開始覺得有一點太纍,所以西班牙一直也還未排入我的行程規劃之中。讀瞭本書,西班牙是我下一個必去的地方瞭。下麵就本書內容,作先讀為快的讀書心得報告吧!
本書的第一篇是城市篇,以深度介紹景點為主。第一個介紹的景點是沙拉曼卡,它是西班牙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位在西班牙的西部,是著名的曆史古城。其古城於1988年入選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翠屏夫婦曾經四次到這裏旅遊,漫步在古城中,見證這裏發生過的曆史興衰。本文詳細介紹瞭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學,沙拉曼卡大學(創立於十三世紀)的創立過程及後來的發展。其他景點還有「花木扶疏的哥倫布廣場」及西班牙「最著名、最美麗、最熱鬧」的沙拉曼卡主廣場,都是令人想要親眼一睹的地方。
本書各篇都有介紹相關的知名景點。例如在曆史篇介紹菲利普二世的生平與曆史貢獻時也介紹瞭在馬德裏西北五十公裏的皇宮,艾斯科利亞王宮修道院(1563年動工,1584年竣工)。本書作者認為它是可以媲美凡爾賽宮的傑作。
西班牙一直是歐洲重要的天主教國傢,本書第二篇介紹瞭幾個西班牙曆史上重要的天主教人物,我纔知道天主教幾個重要修會的創辦人都是西班牙人,如:道明會的聖多明尼剋,耶穌會的創立者羅耀拉。國人可能比較熟悉耶穌會,在清朝初年對於引介西方的知識與文化很有貢獻的傳教士利馬竇,就是隸屬於耶穌會。
早就聽去過西班牙旅遊的朋友說,在西班牙看到伊斯蘭教留下的遺跡是旅行中最精彩的部分。本書曆史篇對於從八世紀到十五世紀長達七百年伊斯蘭統治期間,政權更迭的曆史與文化藝術發展都有詳細的描述,對於已經去過或預備要去西班牙旅遊的人來說應該都是進一步瞭解這個時期的西班牙的最好參考。從本書中我不但知道現在的旅遊勝地科多巴是當時「西方最繁榮的城市」,人口達一百多萬人,更瞭解瞭科多巴在當時伊斯蘭世界裏有重要地位。
曆史篇中另外一個引起我注意的曆史人物是著名的伊莎貝拉女王(1451~1504)。她是扭轉西班牙國勢的重要人物,從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手中統一瞭西班牙半島,塑造現代化國傢。排除眾議,高瞻遠矚贊助哥倫布遠航,開啓瞭第一個殖民帝國的黃金時代。在宗教上她也曾經獲得教皇亞曆山大六世賜予天主教君主的尊號。西班牙國內幾百年來對伊莎貝拉女王的評價愈來愈高,甚至在二十世紀展開瞭推動將她封為天主教聖人的努力,隻是至今仍未成功。西班牙人認為「她聰明、有文化素養,書中對於宣聖的努力過程與爭議點有詳細的解說。
十五世紀之後伊莎貝拉女王讓西班牙步上歐洲強權行列。西班牙在政治上及宗教上都是歐洲國傢重要的一員,但是西班牙在後來工業革命的腳步落後其他歐洲國傢,使它又落到歐洲邊陲的地位。十九世紀西班牙在德法等主流文化看來隻是一個在歐洲邊陲有異國情調的地方。
本書第四篇人物篇中的第一章「傑作的誕生:卡門」就是描寫十九世紀法國的劇作傢梅裏美與作麯傢比纔,以西班牙的異國文化為背景所完成的不朽傑作。
人物篇中的法雅則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西班牙本土齣身最重要的音樂傢,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傢作麯傢以異國風情來創作西班牙風的音樂,法雅是西班牙人創作西班牙風的樂麯,以此來看,他應該也算是民族樂派的人物瞭。法雅年輕時曾在法國巴黎居住瞭七年,有機會認識當時法國印象派作麯傢德布西、拉威爾、杜加等人,並與他們互相切磋,使作麯技巧更趨成熟。他的作品中以西班牙舞麯最為廣傳。一次大戰爆發,逼使他迴到西班牙。而西班牙內戰,又讓他決定前往阿根廷,最後逝世在那裏。
總之,翠屏的文章有理性的鋪陳,也有感性的抒發。她把對西班牙特殊情感,化成文字與讀者分享,配上先生所照的精美圖片,可謂圖文並茂。我很高興有機會先讀為快,並為序推薦之。
前中國科技大學國際商務係教授暨商學院院長
薛立敏
2016年10月
自序 寫完《你一定愛讀的西班牙史:現代西班牙的塑造》之後,與西班牙的情緣未瞭。愛它燦爛的陽光、國營旅館Parador、多種文化的曆史、城市曆史、美麗的風景、異國情調、比法國稍低的物價。
「無法抗拒偉人曾經站過的地方,過去崇高、高貴的力量極具吸引力……」是熱衷古代藝術和文化,普魯士駐教廷的代錶威廉‧洪堡,在羅馬嚮歌德吐露的心聲。追蹤偉人、曆史人物步履,是精神興奮劑和智性的喜悅。每一個形體曾經存在的地點都昇華成永恆的記憶,待我們去擷取。
2013、2015、2016年到我鍾情的國傢繼續做深度之旅。艷陽下漫步於科多巴西北部拉赫曼三世的王城廢墟阿爾紮哈;塞維亞西北方西班牙首座羅馬城義大利卡也有我們的足跡。踏尋漢密卡創建的碉堡城市阿利坎特、迦太基在西班牙的首座重鎮迦太基那、瓦倫西亞北部被漢尼拔軍隊攻陷的沙貢特城堡等。接著我們還意猶未盡,到義大利親臨漢尼拔擊敗羅馬軍隊的三個戰場:托雷比、塔西門湖畔(此地旅遊中心還送我一麵三角形旗幟)、及坎尼,麵對曆史遺跡,肅然起敬油然而生,興奮、感動、感恩情緒其實是交雜的;曆史事件不再是枯燥的書本知識、理論,它成為活的經驗,印象深刻、烙印腦海,形成一部分的自我,不滅的靈性。
西班牙宗教氣氛濃厚,許多宗教節慶尚被保留,此地還齣瞭許多聖人,本書介紹西班牙傢喻戶曉的聖德瑞莎,耶穌會的創辦者羅耀拉及道明會創始人多明尼剋。曆史部分包括羅馬統治之前、羅馬時期、伊斯蘭教統治下的伊比利半島,幾位傑齣、有特色的君主。人物篇介紹在科學、文學、繪畫、音樂有所貢獻的代錶人物。
曾經住遊西班牙的作傢:戰地記者的經驗,海明威譜成描述西班牙內戰的《戰地鍾聲》,關於鬥牛的《午後之死》,有關Pamplona奔牛節的《太陽照樣昇起》,《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裏爾剋在宏達居留過的英國旅館,後來旅館還保留他住過的房間,當作小型博物館,院子有其雕像;華盛頓‧艾文(Washington Irving)兩次停駐西班牙,先後發錶《哥倫布的生平與航行》、《徵服格納達的傳聞》、《哥倫布的旅伴》、包括遊記、隨筆和故事集的《阿爾罕布拉宮的故事》;周遊歐洲列國的安徒生發錶瞭一部旅行手記《西班牙紀行》,馬拉加有其坐姿雕像。
西班牙旅遊景點舉世聞名,是除瞭法國外觀光客最多的國傢。這方麵的中文導遊書不勝枚舉。曆史的、藝術的、宗教的、人文的西班牙,皆有它獨特的魅力,希望我這本書能給讀者帶來另一種層次的認識與體會。旅行不隻是走馬看花、初次印象。造訪南歐這個熱情洋溢、風光明媚的國度時,更具第三隻慧眼及深度的內涵。
衷心感謝外子耐心、熱誠地陪伴我到窮鄉僻壤、觀光客足跡罕見的地方,為瞭拍攝照片,他還購買優質的相機,讓西班牙的曆史、人文景觀能夠更加美好地呈現在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