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威爾杜蘭大師觀點]

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威爾杜蘭大師觀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Will Durant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偉大的思想,曆史的沉澱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史學傢威爾杜蘭盤點人類曆史之最!
  
  孔子、柏拉圖、牛頓、康德……
  荷馬、李白、但丁、濟慈……
  橫跨東西,從古至今,
  從思想到文學,從科學到曆史
  那些曆史轉摺中不容忽視的存在,
  那些積纍韆年文明的知識基石,
  不能遺忘,必當傳承。
  
  這是一本睿智慧黠的「文化地圖」。威爾杜蘭以優美簡潔的筆觸寫齣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精神和書籍。內容從「十位最偉大的思想傢」、「十位最偉大的詩人」到「一百本最佳的教育讀物」、「人類進步的十項巔峰突破」……是世界上最重要知識的簡明匯集。

  這本書包含瞭人類遺産中的絕對精華,足可流傳後世。在這樣的曆史中,英雄的創造過程比任何傳奇都要生動,而我們也不必為英雄崇拜感到羞愧。因為那些肉體逝去而靈魂不朽的人們在曆史上佔據瞭絕對且不容忽視的位置,並在人類文明演進的每一次騰飛中,都做齣巨大的貢獻。這樣的「大敘事」古往今來隨處可見,然而威爾杜蘭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著名的纔思、博學,以及充滿溫情又機敏生動的筆觸,深入淺齣的點齣曆史上每一個改變如今我們觀看世界方式的轉摺點。這是一本人類天纔靈光的集結,也是對人類曆史版圖上所有「必看」站點的旅遊指南。
  
  威爾杜蘭畢生纔學精華之作
  一本扣響人類文明的敲門磚
  帶你瞭解:
  是誰影響瞭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
  是誰形塑瞭世界文明的樣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威爾‧杜蘭(William James "Will" Durant,1885.11.5-1981.11.7)


  曾獲頒普立茲奬(Pulitzer Prize)(1968)與自由勛章(Medal of Freedom)(1977)。他花瞭超過五十年的時間撰寫廣受好評的《世界文明史》十一捲係列叢書﹝最後數捲是與妻子愛麗兒(Ariel)閤著﹞。他的《哲學的故事》(1926)比所有其他的書籍吸引瞭更多的人開始探索哲學這個主題。在杜蘭漫長的一生中,他始終熱情不減地緻力於使哲學脫離學術界的象牙塔、走進常民的生活;而在宣導博愛精神與社會改革之類的人權齣版品開始普及之前,他就已經是這類齣版品的倡導者。杜蘭藉由他寓教於樂的作品,不斷帶給全世界的讀者啓發,激勵上百萬的人追求擁有偉大視野、理解及寬恕的生活。

譯者簡介    

林資香


  颱北人,國立颱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曾任職於廣告公司與航空公司,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編輯、寫作與翻譯,曾譯有《西藏禪修書》、《西藏心瑜伽2:閤而為一雙人篇》、《與靈共存:一位靈魂療癒師讓亡者好走、生者安心的動人故事》、《希望之翼:倖存的奇蹟,以及雨林與我的故事》、《什麼樣的業力輪迴,造就現在的你》、《哲學的故事》、《時尚商業學》等書。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無愧的英雄崇拜
第二章 十位「最偉大」的思想傢
第三章 十位「最偉大」的詩人
第四章 一百本「最佳」的教育讀物
第五章 人類進步的十項「巔峰突破」
第六章 世界史上十二個重大的日子
索引

 

圖書序言

引言
  
  一九六八年,就在贏得普立茲文學奬後不久,威爾‧杜蘭和他的妻子愛麗兒同意在他們洛杉磯的傢中接受一場電視採訪。採訪者頗以知識份子之屬自居,於是嚮杜蘭提齣瞭下列的問題:
  
  倘若我請你說齣一位對我們這個世紀(二十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這個人會是卡爾‧馬剋思(Kar lMarx)嗎?
  
  杜蘭停下來思索瞭片刻,然後迴答:
  
  這個嘛,如果從影響這個字詞的廣義來說,我們得把其中最大的一部份歸功於科技的發明傢,像是愛迪生這類的人,因為電力的發展對這世界的改變,無疑比任何馬剋思主義的宣傳要來得更為巨大。那麼,如果就思想方麵來考量的話,我認為達爾文的影響還是比馬剋思來得大,不過是在不同的領域之中。共産主義(Communism)並非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現象,而是宗教信仰的沒落,對道德甚至政治─因為宗教始終是政治的一項工具─産生各式各樣的影響。雖然在今日的歐洲,宗教不再是一項工具,它對政治決策的影響力可說微乎其微;然而在五百年之前,教宗對任何世俗的統治者之影響力,可說優越強大且無遠弗屆。
  
  稍後,在同一場採訪之中,那位採訪者又轉嚮他的受訪對象,問道:
  
  杜蘭博士,在《世界文明史》一書所有的人物角色當中,你最想認識誰?
  
  杜蘭極為嚴肅地思考瞭這個問題,然後一本正經地迴答:「龐巴度侯爵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採訪者一臉錯愕。
  
  「為什麼是她?」他問道。
  
  杜蘭迴答時,眼中閃過一絲促狹的光芒,「唔,她漂亮、迷人又性感─你應該彆無所求瞭吧?」
  
  我引述這兩段軼事,不僅是為瞭揭露杜蘭對於發明傢與生物學傢如何影響人類曆史的觀點,或是他習慣於以機智風趣讓那些看待自己或其職業太過嚴肅的新聞記者解除武裝(他曾經說過,幽默與哲學本是同根生,兩者都是來自對生命的廣大視野之觀點),而是為瞭展現他從人類曆史來評估個體與事件的重要意義之看法,這纔是被不斷尋求、值得重視的事物─有時候,甚至會在同一場採訪之中齣現兩次。
  
  杜蘭會發現自己被要求迴答這類的問題,其實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對於任何一個人花瞭超過半世紀的時間在研究、撰寫一套十一捲的世界文明史完整钜作,人們自然會想知道在他的心目中,哪些時代、人物與成就,是他個人認為最偉大或是最重要的。舉例來說,在杜蘭自己所列齣的人類思想之榮譽榜上,誰被他評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傢?誰被他奉為真正偉大的詩人,在我們的心弦上撥動音符、在逝去數百年甚至數韆年之後仍持續讓我們産生共鳴?而為瞭得到有意義且有用的教育,哪些書籍是一個人絕對必讀的好書?在杜蘭身為曆史學傢的生涯當中,他不斷迴應這類對於閤格、優質評估與日俱增的公眾需求,撰寫齣一係列的隨筆小品,包括他個人對於「十位最偉大的思想傢」、「十位最偉大的詩人」、「一百本最佳的教育讀物」、「人類進步的十項巔峰突破」、以及「世界史上十二個重大的日子」所評定之排名。上述文章有些發錶於期刊上,有些則僅限在座無虛席的講座上對齣席者講授;然而,除非你剛好買到那些雜誌,或者剛好有幸能參加那些講座,否則將無從得知杜蘭對那些問題的結論為何。幸運的是,如今所有的這些文章,皆被集結至《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一書之中瞭。
  
  要規劃、製定齣一套評等排名的係統,並將它運用於如此浩瀚無邊、多如牛毛的人類成就上,委實是一項艱钜的任務;但是杜蘭(一如往常)成果亮眼,不僅為他的選擇提齣令人信服的證據,更激勵讀者形成自己的看法與意見、超越當前的環境與現有的文化,從而進入一片永恆的領土─也就是杜蘭稱之為「心靈的國度」,某種理性智力的退隱之處,也是人類的英雄在他們各自所屬的時代中奉獻生命、善盡其職之後的棲身之所;在那裏,身為人類是值得誇耀的一件事。的確,本書第一章的標題「無愧的英雄崇拜」即錶達齣杜蘭這個獨特的論點。
  
  這項哲學不斷齣現並相互呼應於杜蘭所有著作的書頁之中,特彆是在《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心靈與思想》一書,更是毫無猶豫地一麵倒嚮「袒護人類」(prohuman)的立場,強調我們的智識與藝術文化遺産輝煌顯赫的成果。事實上,杜蘭同時被稱為「溫和的哲學傢」與「激進的聖人」,因為他始終孜孜不倦於在人類的曆史與事件之中,追尋積極而正麵的成果。換句話說,杜蘭選擇以他的筆來闡明、照亮我們人類曆史中偉大的巔峰。
  
  《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一書,囊括瞭人類文化遺産中絕對最佳的精華,值得傳遞下去以教化、薰陶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書中充滿瞭杜蘭齣瞭名的廣博學識、機智風趣,以及他能夠以簡明有趣的用語解說最深奧的事件與思想之獨特能力。本書不但可作為對威爾‧杜蘭所有著作的精彩入門與介紹,更是總結性的概述、對天纔的量化、對人類曆史版圖上所有「必看」站點的旅遊指南。
  
  從各方麵來看,本書也是杜蘭《曆史上的英雄》之另一部精采美妙、閤乎邏輯的姊妹作品。在《曆史上的英雄》中,多數的篇章都是對於一百多個世紀以來人類成就的概述,而《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則提供瞭杜蘭個人對其之評價;更甚者,《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包括瞭三位人物(達爾文、濟慈(Keats)、惠特曼(Whitman))的簡介,他們原本已擬納入《曆史上的英雄》一書,但由於一連串的個人災難接踵而至,並在一九八一年以杜蘭的辭世告終,遂從該書的正文中被略去瞭(《曆史上的英雄》是杜蘭最後的作品,而其原本預計的最後兩章,的確始終未被完成)。
  
  藉由偶爾可提升至詩歌高度的散文,《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是杜蘭長久以來邀請我們進入「精華中的精華」世界的一項延伸,也是我們得以認識天纔並與其成為知交的一種方式。這樣的誌業會讓我們獲益良多,正如杜蘭曾說:
  
  除非我們自己也變得更好一些,否則我們將無法在所有天纔所棲身的天界中待下來。雖然我們不會在那裏找到青春期的強烈狂熱,但我們會認識到一種恆久而溫柔的幸福,一種深刻的喜悅;那是時間在拿走一切之前,無法從我們身上奪走的快樂。
  
  ───約翰‧立特(英文版主編)

圖書試讀

第一章 無愧的英雄崇拜

我們年輕時賦予生命意義與光輝的眾多理想,雖已在中年令人沮喪的價值觀中不復存在,但在我心中,至少仍保有一項如昔日般生氣勃勃、令人感到滿足的典範─無愧的英雄崇拜。在這個試圖使一切平等劃一卻又對一切無所敬畏的時代,我與維多利亞時代的卡萊爾(Carlyle)採取同一立場,就像米蘭多拉(Mirandola)拜倒在柏拉圖的塑像之前,我也在偉人的聖壇前燃起我的蠟燭。

我說無愧(shameless)是因為我知道,如今要承認生活中或曆史上有任何天纔比我們自己來得更為崇高,是一件多麼不閤時宜的事。我們的民主教條不僅打算讓所有選民齊頭平等,更意欲對所有的領導者一視同仁;我們歡欣鼓舞地讓所有人知道,還活著的天纔不過是二流的庸纔,死去的天纔則是虛構的神話。如果我們相信曆史學傢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 G. Wells)的說法,那麼凱撒就是個笨蛋,拿破崙則是個傻瓜。由於自吹自擂的行為違反我們良好的禮儀,我們便狡猾地藉著世間的偉人是多麼低劣的指稱,以達成相同的效果。或許對我們之中有些人來說,這是一種高貴而無情的禁慾主義(asceticism),會將我們心中所殘留的若乾崇拜與傾慕都根除殆盡,免得古老的神明再度返迴來驚嚇我們。

對我來說,我忠於這最後的宗教,並在其中發現一種比之年輕時虔誠的狂喜更為持久的滿足與刺激。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同胞長久以來賦予他的稱號「古魯德瓦」(Gurudeva)(意指「尊敬的大師」(Revered Master))嚮這位偉大的印度詩人緻敬,似乎是那麼自然的一件事;為什麼我們可以敬畏瀑布、山巔、或從靜謐的海上升起的一輪夏月,卻不能崇敬所有奇蹟之最─一個既偉大又良善的人?在生命的腳本當中,我們多半隻是有纔能的人、聰明的孩童,當天纔齣現在我們麵前時,我們隻能匍匐在他們麵前,宛如他們是一種天意,是上帝所創造的持續性産物。這樣的人,纔是賦予曆史生命的血肉,相較之下,政治與工業都隻是骨架而已。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