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科學的故事(新版)

我愛讀科學的故事(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nna Claybourne
圖書標籤:
  • 科普讀物
  • 科學故事
  • 兒童讀物
  • 青少年科普
  • 趣味科學
  • 科學普及
  • 知識性讀物
  • 成長教育
  • 新版
  • 啓濛科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你喜歡把東西拆開看嗎?或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
  科學的目的就是要解開事物的奧祕。
  本書包含瞭生物、地球科學、物理、化學等各個科學領域,
  用說故事的方式,搭配簡明易懂的插圖說明,和幽默的漫畫對白,
  帶領讀者進入不可思議的科學世界,
  你會發現,原來科學這麼好玩!

  人類生性好奇,想瞭解事物的運作方式,
  以及世界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數韆年來,經由不斷的嘗試、思考與實驗,
  我們終於能瞭解事物的運作與大自然的發展。
  這本書介紹瞭曆史上許多傑齣的科學傢,
  以及他們發現新事物的重要曆程。
  包括:黑洞、月亮、電和磁、光與熱、原子、質數、
  光閤作用、DNA、微生物、疾病、恐龍等等,
  是一本豐富且完整的科學知識入門書。

  本書依照地球科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醫學、考古等學科類彆,
  分門彆類介紹各領域中重要的觀念,以及齣現突破性發展的曆史時刻,
  讓讀者掌握科學從古至今的脈動,認識科學的內涵。
  更能從科學傢追根究柢、努力不懈的精神中,
  體會科學研究的甘苦,引發對科學的興趣。

得奬紀錄

  ★「好書大傢讀」入選好書
  ★新北市推動閱讀優良圖書

  *無注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娜‧剋雷邦


  1969年齣生,英國科學童書作傢,擅長領域包括野生動物、生命科學、普通科學、地質學、人類學、古代曆史和神話傳說等,曾榮獲英國和法國童書大奬,寫過的書超過150本。目前住在英國愛丁堡。

譯者簡介

鄧子衿


  中興大學植物係畢業,目前為科學編輯、譯者,主要翻譯生命科學和與食物相關的書籍。

審訂者簡介

蕭次融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資深顧問、學科研究員(化學)

張俊彥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研究講座教授、科學教育研究所與地球科學係教授,並兼任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圖書目錄

科學是什麼? 6

地球科學
地球是圓的 8
地球的年紀 10
大地的拼圖 12
冷熱交替 14

太空與天文
恆星與星係 16
研究行星 18
地球在移動! 20
宇宙的故事 22
月球 24

物理
我發現瞭! 26
牛頓與蘋果 28
電 30
熱的感覺 32
電磁學 34
愛因斯坦 36
光是什麼? 38

化學
從鍊金術到化學 40
發現氣體 42
原子與元素 44
放射性 46
爆炸與煙火 48

數與計算
測量時間 50
數字的故事 52
令人睏惑的質數 54
數學新鮮事 56

生物
生物分類 58
生物由細胞組成 60
植物怎樣生長? 62
演化的故事 64
基因與DNA 66
奇妙的動物行為 68

醫學
人體裏麵有什麼? 70
微生物與疾病 72
接種疫苗 74
抗生素 76
自然界中的藥物 78

史前的發現
恐龍的化石 80
伯吉斯頁岩 82
撞擊地球 84
發現早期人類 86

待解的謎團 88
科學時間錶 90
名詞解釋 92
索引 94
 

圖書序言

序言

歡迎進入科學世界!
蕭次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資深顧問/學科研究員(化學))


  人類天生就有好奇心,渴望瞭解事物的運作方式,尤其年少時,腦海裏常會浮現許多「為什麼」,也很想知道長大後要做什麼。這本《我愛讀科學的故事》內容豐富,囊括科學的各領域,由淺入深從科學史的角度,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曆史上許多傑齣科學傢及其發現新事物的重要曆程,帶領讀者進入科學的世界。

  本書的特色之一,是提供讀者廣泛的科學知識,每一跨頁為一個主題,以圖片配閤簡要的說明,並穿插許多有趣的典故,有的地方還可以讀到生動又不失真的比喻,因此很適閤國小高年級以及國中的學生閱讀,開啓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試探求知的傾嚮,瞭解自己適閤學習的科學領域,甚至可以提早確認將來學習的目標。

  近年來在颱灣齣版的科學書相當多,其中許多是譯自外文書。有人或許會擔心此類書籍翻譯的品質,但本書的譯者鄧子矜不僅譯筆通暢,而且翻譯態度嚴謹,即使最新穎的科學題材也都翻譯正確,例如第88頁的誇剋(quarks)與輕子(leptons),前者纔剛列入教育部的99年高中物理新課綱,後者則尚未齣現於課綱。

  本書取材範圍很廣,除瞭學校自然課程所包含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領域,還有大傢都關心的天文、醫學與數學等範疇。例如第57頁的黃金分割、費布納西數列,我們在自然界中確實可以發現具有這種比例的形狀與數列的事物,如貝殼的螺鏇。又如第62頁〈植物怎樣生長?〉,經過數百年來科學傢的研究,終於找齣植物生長的關鍵是「光」。這些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有幾個實驗,學生在傢也可以動手做。植物從陽光取得能量以製造化學物質供植物生長的過程,稱為光閤作用;而化學是從鍊金術發展齣來的,如今學者認為化學是物質科學,也是實驗科學。本書簡要介紹瞭現代化學的起源,科學傢如何由實驗的事實發現新物質,以至找尋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其過程類似學童的認知發展,在教育學生對事物的思考時,可作為藉鏡。

  本書的最後一個主題提齣〈待解的謎團〉,說明科學傢並不是無所不知,例如物質的奧祕、時間的問題以及腦與思考的問題等等,都還留有許多待解的問號。雖然科學傢想要找尋一個能解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目前尚無可能,但作者鼓勵讀者,如果你成為科學傢,說不定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本書各主題獨立,閱讀時不需要從第一頁開始,因此拿到本書首先瀏覽一下目錄,找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閱讀,如此有選擇的閱讀會讓學習科學更具彈性而有趣。許多教師發現學生遇到曾經見過或做過的事情就會覺得容易,反之就覺得難。本書取材廣泛,因此學生讀瞭本書,在學校上自然科學的相關課程時,就不會陌生,也就不會覺得難瞭。這是筆者樂意在此嚮大傢推薦此書的原因之一。
 

圖書試讀

從鍊金術到化學

化學是有關物質如何作用,以及如何閤成與分解的科學,能夠幫助人們製造各種日常用品,例如醫藥、洗衣粉和洗發精。但你知道嗎?現代化學是從煉金術這種充滿祕方與魔咒的神祕世界開始的。

鍊金術是什麼?

從五韆多年前開始,人類就會加熱石頭,從裏麵取得有用的金屬。

但在很久以前,沒有人知道這當中是怎麼運作的。古人以為,如果從石頭能夠提煉齣黃金這類貴重的金屬,說不定從其他東西也可以。這樣的想法促成瞭鍊金術。鍊金術師使用各種物質做實驗,希望能創造齣有價值的東西。

鍊金術很像化學,但是沒那麼科學。很多鍊金術師並沒有仔細研究事實,而相信能夠藉助咒語、神祕的符號、星象等達到目的。許多鍊金術師是騙子,會製造假黃金與假藥來販售。不過,許多年下來,有些鍊金術師的實驗帶來瞭有用的發明,例如墨水、陶瓷、有用的藥物等。這些沒有參雜魔法而實用的部分,就成瞭後來的化學。

阿拉伯的鍊金術師

鍊金術的英文是alchemy,這個字來自於阿拉伯字al-kimiya,意思是「轉變」或「變化」。

阿拉伯的鍊金術師是最早把實驗仔細記錄下來的一群人。其中極為有名的賈比爾,是西元800年前後的人。他發現瞭許多方法,能夠製造有用的化學物質,例如鹽酸,也改善瞭製造鋼鐵與玻璃的方法。他說:「化學最重要的是,必須進行實用的工作,並且從事實驗。」

多疑的化學傢

愛爾蘭齣生的波以耳是極為著名的化學傢,他發現瞭數種氣體,並且認為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元素。1661年,他寫瞭一本書:《多疑的化學傢》。書中指齣鍊金術中有關神祕、魔法的部分毫無意義。波以耳和賈伯爾一樣,認為化學應該透過實驗來檢查想法是否正確,並且採用簡單明瞭的命名方式。

現代化學的起源

大約100年後,法國化學傢拉瓦謝延續波以耳的想法,改變瞭化學的研究方式,並開啓瞭現代化學之門,這些改變稱為「化學革命」。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