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好品格就像寶石般閃亮 我小時候,電視節目隻有三颱,每天最快樂的時光,是放學迴傢後趕緊寫完功課,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卡通。
當年我最喜歡的卡通是「小英的故事」,小英跟著生病的媽媽,帶著愛犬小黃跟驢子哈哥,拉著篷車一路旅行,要去法國投靠從沒見過麵的爺爺。
這部卡通改編自兒童文學名著《孤女尋親記》,成年後,我問過許多人,無論男生、女生都喜歡這部卡通。
在電視節目有限的年代,社會價值觀較單純,沒有手機、電腦跟無窮無盡的網路資訊,占據人整天的思緒。盡管父母、師長一樣愛說教,孩子們一樣不愛聽;學校教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與智仁勇,我們都會背誦,卻未必說得齣善良是什麼?孝順是什麼?
不過,從每天愛看的卡通裏,主角不必闆著臉說教,就讓我們潛移默化的學會瞭各種好品格。比如,看到小英細心、體貼的照顧生病的媽媽,我們懂得瞭什麼叫孝順;小英善待小黃跟哈哥如同傢人,讓我們學會瞭要愛護動物;小英的媽媽過世瞭,她變成孤單一個人,因為貧窮,不得不賣掉心愛的哈哥跟篷車,冒著風雪徒步前進,後來飢寒交迫、昏倒路旁……隨著劇情發展,我們為小英著急、難過、不忍,甚至流下眼淚,也許我們不知道這叫同理心、同情心與仁慈,但我們已經慢慢學會瞭這些。
這是好看卡通的魔力,而我認為,閱讀一篇好故事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我覺得,世上沒有真正的壞孩子。孩子常常因為某種行為的偏差,就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父母或師長急著要改正他們,變迴好孩子。
其實,孩子的問題跟大人的問題一樣,偶爾會在人生的某些階段發生失序的狀況,也許是說謊、偷竊、懶惰、沒有自信、沒有耐心或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
平衡是最難的技術,因為生活中大半的問題,都是失去平衡造成的。孩子行為上的偏差,隻要能達成平衡,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就好瞭。
因此,我們需要好的故事,讓孩子從閱讀中感同身受,瞭解何謂真善美,也知道自己能像故事中的角色那樣被接納、被理解,孩子就能慢慢化解掉憤怒、恐懼、嫉妒與焦慮的情緒,獲得心靈的療癒,達到身心平衡。
用好故事幫助孩子,療癒孩子的心靈──這是我創作這套書、這些故事的想法與目的。
我相信,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我曾經是個小孩,也深深記得成長的過程多麼不容易,多麼需要大人的鼓勵。
所以,我想跟閱讀這些故事的孩子說,如果你感到孤單、不被理解、喪失自信、生氣、害怕,或隻是想一個人獨處、看看書,希望這些故事能為你的心靈充電,帶給你勇氣和力量。
我盼望孩子讀完書後,會覺得身心煥然一新,變得樂觀、充滿希望,抬頭看見陽光與藍天,自然露齣微笑。孩子將知道,書中的小蘋果、孔雀先生、蛞蝓、紫鬆鼠跟小精靈們,會永遠陪伴著他,為他加油、打氣。
我誠心的將這套書獻給孩子。希望孩子現在喜歡,長大後也能記得這些美好的故事。
最後,我要感謝遠見天下文化的大傢長高希均教授。當初在一場茶會裏,他積極的提齣品格教育與閱讀的重要性。高教授長年來熱心齣版事業,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提升人的正能量,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他的熱情與使命感,以及對後輩創作者的提攜,這顆溫暖的心,讓我深深感動,當下也體會到自己身為創作者,能為這個世界貢獻的小小心力。
美好的品格,真、善、美的人性,無論跨入任何世紀,永遠像寶石般閃閃發光,它也是當今這個混亂、睏惑的年代,人心的定錨跟療癒的能量。
我何其幸運,齣版瞭這套書,也實現瞭一個能貢獻自我的夢想!
──作者賴曉珍
推薦序
聽見鼓翼之聲 關懷兒童成長的創作者,多會懷著一份真切的熱情,期盼將自身豐富的閱曆與對人生的思考探索,透過生動的故事,引領兒童讀者在閱讀中,進行自我的開展與提升。然而,這股殷切俯身嚮前的熱情,很容易成為一種君臨其上的說教與規範,而使兒童本能的抗拒閱讀和接受,如此作者便失去瞭透過作品,與兒童交流、分享人生風景的真情厚意。所以,為兒童寫作需洞察兒童的心靈世界與成長需求,纔能將教育性、文學性與趣味性融閤在一起,成為蘊含成長啓示,又富奇思妙想與溫暖關懷的文學作品。
因此,賴曉珍創作這套具有教育使命感的「好品格童話」係列是很大的挑戰。但作者巧妙的以童話的象徵性隱喻,以及昆蟲、動物、精靈、星辰等擬人化的主角所遇到的睏境,來暗示兒童麵臨的生活問題與可能的解決方法,吸引小讀者參與每個故事主題的探索旅程。
印度哲學詩人泰戈爾有句短詩:
思想掠過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鴨飛過天空。
我聽見它們鼓翼之聲瞭。
我相信,當小讀者在閱讀這係列具有原創想像力的童話時,不僅可以感受到幻想的趣味,也會在其中發現與自身相關的成長課題,聽見自己內在精靈飛翔的鼓翼之聲。
(本文作者為颱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雅淳)
推薦序2
品格教育的絕妙配方 品格很重要,因為在這個物質主義當道、世界持續扁平、傢庭教育式微的時代,道德不彰所帶來的危害愈來愈嚴重,也愈來愈巨大。小自共餐時將自己喜歡的菜夾光、為求高分不惜作弊;大至食安霾害、黑心詐騙……一個人品格不佳,身旁的人甚至整個社會,可能都得付齣相當的代價。
品格必須從小教起,因為道德觀念、高尚作為並非與生俱來,需要透過後天教育悉心培養;而且,唯有經過衝突、反思,纔能真正內化為個人的價值座標,成為往後的行為準則。
然而,品格很抽象、很嚴肅,而孩子的心性總是朝著具象、有趣的事物前行;因此,以童話的淺顯通俗、鮮活趣味,搭配品格的深厚內涵,讓孩子在愉快的閱讀中,跟著故事裏會說話的動物、可愛的小精靈、智慧的長者……自然而然的認識道德觀念、接觸行為典範,進而在情感上産生認同和喜歡,就成瞭一帖絕妙配方。
曉珍創作的品格童話既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又有深具巧思的段落,淡淡的文字散發著濃濃的溫暖和熠熠發光的思想,而且書中每一頁都搭配有精彩的插畫,更教人有感。其中〈什麼都有的大富翁〉的主角叫做「什麼都沒有的窮光蛋」,他把帳篷稱為方便又自由的傢;他在果園散步,跟自己的「子民」們生活在一起;讀著讀著,眼角餘光掃過主角和小動物、孩子們共享花草樹木的畫麵,迴歸自然的心似乎也跟著柔軟瞭……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篇,其他更多美麗的故事等待你帶著孩子一起悠遊其中喔!
(本文作者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傢 楊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