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山迷霧精靈(二版)

阿裏山迷霧精靈(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阿裏山
  • 颱灣
  • 自然
  • 生態
  • 植物
  • 迷霧
  • 精靈
  • 二版
  • 攝影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擁有特異功能的少年,在神祕人頭像的召喚下,穿越時空,來到日治時期。
  
  原來是鄒族的正義巫師,要少年用神奇的怒火焚力,幫助他驅逐殺害人類的韆年樹靈。
 
  然而美麗的樹靈姊妹,與少年共同譜齣一段奇妙的情愫,但也因此遭到砍伐,變成日本神社的參天巨柱。拯救她們的方法不是沒有,但必須他……
  
  一邊是正義,一邊是感情,少年必須在兩者之間做齣智慧的抉擇。否則不隻樹靈姊妹永難超生,他也將澈底從這世界上消失。
  
掛名推薦
  
  《阿裏山迷霧精靈》以紮實的田野調查、豐富的想像力,和流暢的文筆,歌頌鄒族人的勇敢和發揮生命的能量。
  吳芳銘──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局長
  
  作者用虛擬與魔幻的手法,營造似實又虛、似假又真的敘事情節,帶領讀者遊曆於真實與虛幻,重溫人與自然山林之間曾經發生的故事,體會渺小、偉大的真意。
  浦忠成──考試院考試委員、鄒族
  
  《阿裏山迷霧精靈》雖然是虛構小說,但小說裏的情感卻比爾虞我詐的曆史還要真切。
  汪啓聖──特富野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鄒族
  
  讀者陪同莊凱祥搭上小火車,經過奮起湖,悠悠到瞭阿裏山,在戰祭的歌聲中,理解原住民澎湃的生命力。
  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適讀年齡 10歲以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宗弦
 
  鄭宗弦是得奬高手,曾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奬、九歌現代兒童文學奬首奬、小太陽奬、好書大傢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奬、金鼎奬推薦奬等,數十個文學奬項。
 
  作品涵蓋少年小說、童話和散文,著有《有人在鹿港搞鬼》、《阿裏山迷霧精靈》、《媽祖迴娘傢》、《阿公的紅龜店》、《鬼強盜與大屎神》、《香腸班長妙老師係列》、《豬頭小偵探係列》等,逾五十本書。
 
  他立誌寫齣精采的故事,分享周遭的人、土地、常民文化和民間藝術,期盼大傢在欣賞文學的趣味之餘,能進一步珍惜鄉土,熱愛生活的地方。
 
  個人部落格:鄭宗弦的酷酷夢想屋,blog.yam.com/aaxyz
 
  臉書搜尋:鄭宗弦,歡迎加朋友。
 
繪者簡介
 
王吉兒  Jil Wang
 
  現職工業設計師兼繪師,很跳Tone的畫插畫也畫漫畫,最喜歡創作超現實風景及動物,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撫慰並感動人心。
 
  2012年「金車第三屆咖啡杯創意設計」優選、第一屆「玩具人RODY創作大賽」特優。並參與颱北國際書展「三采插畫市集」、「新驛旅店」西門店駐店插畫聯展、「Fandora Shop」駐站設計師/個人插畫周邊商品等,經營粉絲團「Miss Wonder」。

圖書目錄

推薦序   開往北迴歸綫的魔幻火車   吳芳銘
推薦序   跨文化的生態書寫         浦忠成
推薦序   用感性之眼對待萬事萬物   汪啓聖
推薦序   請容許生命片刻的駐足     許建崑

序麯  巨樹復活
1. 燒光醉漢的詭異火焰
2. 空中飄浮的人頭像
3. 急待救援的正義巫師
4. 前進到日治時期
5. 堅決守寡的美麗婦人
6. 喚醒沉睡的凶死魂
7. 一場完美的大勝仗
8. 歡樂無比的慶功酒宴
9. 遭受憤怒眼神傷害的偷襲客
10.一片死寂的森林刑場
11.讓火車齣軌的草人術
12.個性迥異的多情姊妹花
13.完全失敗的搶救行動
14.雅子也不知道的祕密
15.最終極的復仇戰役
16.復原、重生和新生
後記   會呼吸與茁壯的國寶     鄭宗弦
照片附錄   曾經精靈飛舞的原鄉      鄭宗弦

圖書序言

後記

會呼吸與茁壯的國寶 鄭宗弦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清朝因甲午戰爭失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颱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日本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裏山中蘊藏濃密森林,而後由琴山河閤教授勘查,決定瞭砍伐木材的方式、開發方嚮、鐵道等路綫。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阿裏山鐵路正式通車,數以萬計的上等檜木、扁柏陸續被運下山,再轉運到日本蓋神社,同時供應給關東、關西、九州的造船業,其中包含為數眾多的上韆年紅檜。
  
  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有不少伐木工人罹患怪病而死亡,甚至傳齣白米煮齣「紅飯」的靈異事件,日本人認為是韆年樹靈作祟,因此興建「樹靈塔」以祭祀安撫樹靈。
  
  民國一○三年(西元2014年),四也公司齣版《阿裏山迷霧精靈》。這是人類首次迴顧當年的「樹靈反撲事件」,為樹靈發聲,為受難者平反,爭取消失的公平正義。
  
  這是我在繼「有人在鹿港搞鬼」之後,所創作的另一部神祕浪漫之作。不過這一迴,這個颱灣的在地故事,加進瞭濃烈的奇幻特效和淡雅的愛情元素,完全不同於我以往的許多作品。
  
  主角凱祥要從現在迴到過去,又從颱灣前進日本,跨越北半球,縱貫數十年,古今更迭,時空交錯。幾番思索,我覺得寫實的手法,不容易描繪齣這龐大的架構,也難以敘述如此復雜的情節。
  
  在那幽深的大時代中,廣闊的山林、隱蔽的密境、無辜的樹靈、高強的巫術、族群爭鬥、生死存亡,以及解救流浪異域的悲苦姊妹,和渴望枯木復活的熱切期待。種種因果、糾葛、係鈴與解套,也唯有用極度的奇幻手法,纔能成功。
  
  我將故事的主體插立在「樹靈塔」建造之前不久,「創造」一個不為人知的,精靈與鄒族巫術的戰鬥世界。
  
  我要在這裏強調「創造」,因為我也創造瞭拉娃和白芷,這一對樹靈姊妹。她們被人連根挖起,凹陷的窟窿積水成潭,成為今日之「姊妹潭」。
  
  相信許多讀者(包括我)從小對「姊妹潭」的印象,都來自這一個傳說:相傳一對原住民姊妹因同時愛上一名男子,由於不願傷害親情,又對愛情無法忘懷,於是分彆跳入姐潭與妹潭而香消玉殞。
  
  但有學者考據發現,這個故事竟是一九五○年代,一名攝影師為瞭招攬生意所杜撰齣來的。
  
  我覺得這位攝影師非常聰明,在那麼久以前就已經懂得「故事行銷」。隻不過那樣「淒美」的故事,在強調「性彆平等」與「尊重生命」的現代,實在不適宜再推崇和宣揚瞭。於是,我「創造」齣另一個「淒美」的傳說,既符閤伐木史實,又具有生態環保精神,我相信,讀者會肯定的。
  
  在「樹靈塔」興建之後,日本人便停下砍伐韆年巨木的腳步,但不久,國民政府接替政權,繼續砍伐林木換取經濟利益,韆年紅檜再度遭受刀劫。一直到1970年代,阿裏山禁止伐木,統計約有三十萬株檜木已經消失。
  
  我不禁要感慨,日本人在遇見離奇災難後會反省,會蓋「樹靈塔」撫慰祭祀樹靈,聊錶歉意。而颱灣人為瞭經濟利益掠奪森林資源,多年之後,引發山崩、水患、土石流肆虐,生命財産損失不計其數,那嚴重的程度,比起十幾個伐木工人怪病死亡,不隻韆萬倍。而我們有深切反省嗎?
  
  民國八十七年,位在神木站旁,已經三韆歲的阿裏山神木被放倒瞭。同年,阿裏山國傢風景區開發齣一條「巨木群棧道」,沿棧道兩側可以看見數十棵八百年以上的巨木,其中有兩韆年的韆歲檜,和兩韆三百年,被選為第二代神木的阿裏山香林神木。
  
  人類百歲,謂之「人瑞」,生命有靈,何況是韆歲老樹,晉升神格。姑且不論數韆年的巨木是否真有「樹靈」,這些浩劫餘生的巨木,比起博物館中讓人們視為珍寶的古董,他們更是會呼吸、會茁壯的國寶,我們應該更加愛惜和保護他們。
  
  站在「巨木群棧道」上,我感受到人類的渺小,不隻因為形體的大小,也在人類短暫的生命消逝之後,這些長者依舊在山林間,與鳥獸同樂。
  
  而在放倒的阿裏山神木前,我想到瞭拉娃和白芷,她們何其有幸,能在幻想的國度裏,因為愛的力量,復活重生。
 
推薦文一
  
 跨文化的生態書寫 考試院考試委員、鄒族浦忠成
  
  國人過去印象中的阿裏山,群山聳立,處處森林,雲海隨時聚集,而登山鐵道蜿蜒而上,沿途由亞熱帶到溫帶、寒帶的景觀,令人贊嘆。
  
  但是自從九二一震災以及接連而來的風災,讓大阿裏山地區遭受重大的災情,到處可見土石流、崩塌,而道路、橋樑中斷更是時時可聞。登山鐵道由於好幾處路段地層嚴重塌陷,已有數年難以通行;阿裏山公路在莫拉剋風災也因多處山壁坍落獲路基流失而封閉數月。阿裏山觀光區下方的鄒族來吉部落原本寜靜、安適的環境,因為由山區沖入清水溪纍積的土石不能及時清除,導緻土石流入部落,造成危險,麵臨必須遷村的命運。
  
  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災情其實是其來有自。日本人在颱殖民統治時期,就相中瞭阿裏山地區豐富的森林資源,於是興建瞭阿裏山森林鐵路,以輸運所砍伐的扁柏、檜木等珍貴的木材。
  
  數十年大量砍伐的結果,大小樹一一被鋸倒,原本深入地下緊緊抓住土地的根係枯腐,造成土石鬆動、流失,即使在伐木之後補種杉、柏,卻已經無法在短期期內挽救對於地質、地形産生韆百年來未曾有的毀壞。之後,林務局繼續採伐山區林木,開發阿裏山遊樂區,公路部門並興建阿裏山公路、新中橫公路,在脆弱的山區紆迴鏇繞,其影響更達陳有蘭溪、濁水溪流域。
  
  居住在阿裏山山區已有數韆年的鄒族人,作為山林的守護者,眼看著祖先傳下來的土地、溪流、森林、草原竟已敗壞如此,心情的沉痛與遺憾難以文字形容。《阿裏山迷霧精靈》就是以時空交錯的佈局,讓日治時期的日本警察、伐木工人、鄒族人與現在的具備鄒族、漢族血統的凱祥相遇,用虛擬與魔幻的手法,營造似實又虛、似假又真的敘事情節,以批判殖民統治者掠奪山區資源的行徑。
  
  所謂「虛假」是指小說中鄒族巫術的施行形態、巫咒的詞語、樹靈的化身、鄒人食蛇、攀樹咒、生命豆琉璃、姊妹潭、殭屍等奇幻的描述,純係作者自由的想像;而所謂「真實」,則是阿裏山巨木群、日人伐木、樹靈塔、東京神社鳥居、塔山世界、鄒族人珍愛山林等描述則有文化與事實的根據。
  
  不過,作者這種以超現實的手法呈現的情境,不是要嘗試追溯過往曆史的真實,也不是要如實再現阿裏山鄒族的文化,而是要藉由虛幻故事讓當時無從錶達自己心聲的鄒族人、樹木(靈)暢述委屈、憤怒,並且解釋當年齣現的怪異事件的緣由。作者自稱:「這個颱灣的在地故事,加進瞭濃烈的奇幻效果和淡雅的愛情元素。」這是他的刻意與不得已的告白。
  
  幼時曾在阿裏山香林國中(已廢校)求學,我熟悉森林遊樂區碩果僅存的巨大檜木群,一抬頭,塔山就在眼前,而樹靈塔周圍也是昔日夥伴們遊戲、作怪的空間;仍記得當時的疑惑:阿裏山「神木」明明早就被雷擊而枯死,為何大人們還要處心積慮的在乾枯的樹頂上植上企圖讓「神木」狀似生機盎然的年輕檜樹?大人們的心思,隨著它終於倒下,迴歸它生長的土地,我們也無須追問。三韆歲月,它看過多少人間興衰?讓我們靠著小說敘事,遊曆於真實與虛幻,重溫人與自然山林之間曾經發生的故事,體會渺小、偉大的真意。
  
  鄒族人pasuyapoiconü(浦忠成)
  
推薦文二

請容許生命片刻的駐足 東海大學中文係副教授許建崑
  
  生命,有感有知,是怎麼生發呢?一棵枯木又如何逢春迴生呢?說巧不巧,鄭宗弦正帶你去東京某神宮,迎麵有兩根高聳參天的檜木柱子,日本人稱作鳥居,宛如我們寺廟的山門,竟然是來自於阿裏山山上的神木。當故事主角莊凱祥隨著旅行團參訪東京時,那兩根柱子,不,是兩棵樹,剎那間伸展枝芽,長齣瞭茂密的樹葉。是甚麼神奇的力量造成?
  
  就讀國二的莊凱祥跟隨外婆住在嘉義,他的爸媽呢?送外婆住院的晚上,醫院裏來瞭一名酗酒鬧事的男子,為什麼會引火焚身呢?當巫師巴蘇亞穿越時空來找凱祥,希望他能幫忙打敗樹靈、血藤和毒蜘蛛,以維護伐木工人的生命安全;凱祥有什麼特殊的能力,可以完成使命呢?
  
  巴蘇亞是正義的巫師嗎?為什麼他要幫助日本人開發林場,砍伐樹木?他的愛人颯幽榖為什麼不嫁給他,而嫁給瞭日本人鬆島角榮?颯幽榖的女兒鬆島雅子,為什麼巴蘇亞叫她塔妮芙,而她自己卻不喜歡這個名字?鄒族的年輕人柏祐為瞭保護森林,與巴蘇亞對抗,卻愛上瞭雅子。
  
  當凱祥、柏祐陷入危險時,樹精靈反過來保護他們。樹精靈古優古是四韆歲的智慧老人;電棒是執法的中年禿頭男;白芷、拉娃則是一對姊妹,姊姊柔情內斂,妹妹活潑善妒,也都有兩韆年道行,加入戰局,還真壯觀呢。凱祥則使用巴蘇亞教他的咒語、法術,來迎戰巴蘇亞,戰況激烈!在最終極復仇戰爭中,本田巡查長要對付雅子,巴蘇亞奮不顧身犧牲瞭自己。是什麼力量,讓巴蘇亞突然見義勇為呢?他是正義、勇敢、救人的化身,還是自私、邪惡、背叛族人的代錶?真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這是鄭宗弦為阿裏山所寫的異想世界。他落實親近鄉土的可能,讓讀者陪同莊凱祥從嘉義北門站搭上小火車,經過奮起湖,悠悠到瞭阿裏山。也讓我們認識達邦部落的鄒族文化,在戰祭的歌聲中,理解原住民澎湃的生命力。透過巴蘇亞的法力,我們很容易的走過時光隧道,迴到日治時期,見證日本人對阿裏山的管理和林木砍伐。日本是多神信仰的民族,在砍伐之餘,也敬畏樹靈,因此建造樹靈塔來祭祀亡魂。過度的山林開發,人類雖然獲取更大的生活空間,卻造成自然生態浩劫,除瞭神木砍伐殆盡,山羌、梅花鹿、雲豹、硃雀、蝴蝶、飛蛾,也都銷聲匿跡。以現今自然保育的觀念來看,人類的粗魯與愚昧,造成瞭無法彌補的錯誤。
  
  鄭宗弦在故事中,也點齣現代人生活麵的貧乏,傢庭關係益形薄弱。爸爸去瞭哪裏?媽媽在颱北工作忙碌,留在鄉下的老人和小孩,有誰能關懷照顧呢?祖孫兩代相互依存,宛如《佐賀的超級阿嬤》裏頭的情景,距離二戰已經七十多年,在我們的社會裏,還有這樣的遺憾,令人噓唏。在隔代或單親傢庭生長的孩子,結交異性朋友的機會也少。盡管故事中的凱祥能與兩韆歲的樹靈白芷譜齣一段純真的感情,以至於前往東京取迴兩葉藍寶石般的葉子,重新在阿裏山種下。但也可間接證明,凱祥的情感世界是何等貧乏!鄭宗弦說他這本作品中,包含瞭「神秘、浪漫、奇幻、特效」,也加入淡雅的「愛情」元素,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最值得贊許的,他已經百分之百掌握瞭「後設小說」的寫法。少年小說不可能是「兒童故事」的擴大版。以前的作傢蒐集一些材料,捏造一組人物,進行一場「宛如真實」的情節活動就可以自信滿滿的發錶作品。他們讓讀者透過「景觀窗」或「覘孔」,來觀察一個「真實」的故事。而現代的作傢呢?他們知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所有的故事其實是被人反覆寫過瞭。而他們也讀過許多經典作品,這些作品的若乾情節也會從腦海中忽然「跑」齣來,乾預他們的書寫。所以,他們得誠實的告訴讀者故事素材來源,也提醒讀者「這隻是故事不必當真」。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就必須「自信」而又「謙虛」的嚮讀者錶白:「你看,我這個故事說得還不錯吧!」我認為鄭宗弦是做到瞭。

圖書試讀

第一章 燒光醉漢的詭異火焰
 
巨樹復活的幾個月前,嘉義市的一棟大型醫院裏,凱祥和媽媽麵對病床上昏睡的外婆發愁。
 
「唉!你去吃晚餐,這裏我先看著。」媽媽說。「晚一點我得趕迴颱北,公司有一批貨要緊急處理。明天就會有看護來接班,你安心去上學。」
 
凱祥不放心,站在原地。
 
媽媽又說:「光是擔心也沒用,醫生說過瞭,或許有奇蹟……」
 
「妳想吃什麼?我一起買迴來。」凱祥說。
 
「不用買我的,我高鐵上吃就好。」
 
凱祥點點頭,疲倦地走到便利商店買關東煮。
 
從小父母離婚,媽媽獲得凱祥的監護權。為瞭專心在颱北工作,媽媽不得已將他留在嘉義外婆傢,請外婆撫養。然而,就在凱祥十五歲生日後不久,相依為命的外婆不小心被汽車撞上,導緻骨摺和大腦壞死。醫生說,外婆想要恢復意識,得靠奇蹟。
 
慌張無助的凱祥聯絡媽媽,媽媽緊急請兩天假迴來處理,她讓外婆住進單人房,安頓好之後,又迴公司上班。凱祥白天上課,晚上照顧外婆,一直到一個禮拜過去,媽媽又迴來,請瞭看護要長期照顧。
 
雖然媽媽來去匆匆,但至少分擔瞭不少恐慌和擔憂,給予他一絲喘息的時間。
 
凱祥買瞭五種關東煮,坐在便利商店外麵的椅子上。纔要吃,又不放心外婆,便再次進入商店,多買幾份。
 
迴到病房,媽媽驚訝地說:「這麼快就迴來。」
 
「我幫妳買瞭吃的。」
 
「不瞭,你吃。」媽媽看手機上的時間,站起來,拿背包。「我先走,太晚怕來不及。」
 
「喔!」
 
「你再忍耐一晚,明天早上六點,看護就會來瞭。」
 
凱祥點點頭。
 
媽媽紅著眼睛看著外婆,哽咽地說:「阿母,加油,妳要趕快醒過來啊!」
 
凱祥跟著一陣鼻酸。
 
媽媽走後,凱祥又看看外婆,纔坐到一旁吃晚餐。
 
「嗬——」
 
冒煙的柴魚高湯滑過食道時,激燙齣燒刺的爽勁,他不禁低頭,看著胸前的項鍊。
 
還記得生日那天,外婆從衣櫃的深處掏齣一個木盒,送給他當禮物。
 
「這是?」他問。
 
「你打開看看。」外婆慈藹地說。
 
開瞭木盒,裏頭裝的是一條玻璃項鍊,他好奇地拿起來,就著日光燈端詳。那是一塊橢圓形的小玻璃,透齣新葉般的嫩綠色,論造型和色彩,都不算新奇創意;拿來搭配衣服,似乎也不時尚。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