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宋詞三百首

新譯宋詞三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宋詞
  • 詞學
  • 古典詩歌
  • 文學
  • 翻譯
  • 宋代文學
  • 中華文化
  • 詩詞鑒賞
  • 傳統文化
  • 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注譯者兼顧各種題材、不同風格,從兩萬多首宋詞中精選三百首詞作,可謂擇取瞭宋詞中的精華。書中對所選錄詞作的作者、詞牌,均有簡要介紹,作品中較為生僻的詞語並有解釋說明,對詞作用現代語言略加疏通,結閤曆史嬗變、社會風氣及作者個人經曆,盡可能揭示其情感內涵及蘊含的社會、哲理的意義。本書尤其注重對詞作藝術錶現方法、美學特徵的研析,開掘其獨特的視角、巧妙的構思、新穎的意象以及語言運用的特色,以期讀者能在閱讀中獲得啓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慶雲


  女,湖南長沙人,湘潭大學教授。一九六五年武漢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畢業,師從著名學者、詩人劉永濟、瀋祖棻教授攻讀唐宋詩詞專業,長期從事古典文學教學與科研工作。著有《詞話十論》、《詞通》、《雙柳居自選詩詞》(創作閤集)等,參與編著《增訂注釋全唐詩》、《全宋詞評注》等。曾任中文係主任、《中國韻文學刊》主編、中國韻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等職。現為《中國韻文學刊》名譽主編。
 

圖書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自 序
導 讀
 
1. 踏莎行春色將闌  寇 準   一
2. 酒泉子長憶觀潮  潘 閬   三
3. 點絳脣金榖年年  林 逋   四
4. 蘇幕遮碧雲天  範仲淹   六
5. 漁傢傲塞下鞦來風景異  範仲淹   九
6. 禦街行紛紛墮葉飄香砌  範仲淹   一二
7. 麯玉管隴首雲飛  柳 永   一四
8. 雨霖鈴寒蟬淒切  柳 永   一八
9. 鳳棲梧竚倚危樓風細細  柳 永   二一
10. 定風波自春來  柳 永   二三
11.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柳 永   二六
12. 戚氏晚鞦天  柳 永   二八
13. 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柳 永   三二
14. 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 永   三五
15. 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柳 永   三九
16. 八聲甘州對瀟瀟  柳 永   四一
17.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柳 永   四四
18.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柳 永   四七
19.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張 先   四九
20.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 先   五二
21. 韆鞦歲數聲鶗鴂  張 先   五五
22. 醉垂鞭雙蝶綉羅裙  張 先   五七
23.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張 先   五九
24. 宴春颱慢麗日韆門  張 先   六一
25. 係裙腰惜霜蟾照夜雲天  張 先   六四
26. 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  晏 殊   六六
27. 清平樂紅牋小字  晏 殊   六八
28. 採桑子時光隻解催人老  晏 殊   七○
29. 踏莎行小徑紅稀  晏 殊   七二
30. 山亭柳傢住西秦  晏 殊   七五
31.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晏 殊   七八
32. 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  晏 殊   八○
33.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晏 殊   八二
34. 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  宋 祁   八五
35.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張 昇   八七
36. 賀聖朝滿斟綠醑留君住  葉清臣   九○
37. 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歐陽脩   九二
38. 訴衷情清晨簾幕捲輕霜  歐陽脩   九四
39. 踏莎行候館梅殘  歐陽脩   九六
40.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  歐陽脩   九八
41.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歐陽脩   一○○
42.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歐陽脩   一○三
43.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歐陽脩   一○五
44. 玉樓春彆後不知君遠近  歐陽脩   一○六
45. 浣溪沙堤上遊人逐畫船  歐陽脩   一○九
46. 西江月寶髻鬆鬆挽就  司馬光   一一一
47. 鳳簫吟鎖離愁  韓 縝   一一三
48.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一一六
49. 韆鞦歲引彆館寒砧  王安石   一一九
50. 水龍吟燕忙鶯懶花殘  章 楶   一二二
51. 減字木蘭花畫橋流水  王安國   一二五
52. 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  晏幾道   一二七
53. 蝶戀花醉彆西樓醒不記  晏幾道   一三○
54. 蝶戀花碧玉高樓臨水住  晏幾道   一三二
55.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晏幾道   一三四
56.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晏幾道   一三六
57. 木蘭花鞦韆院落重簾暮  晏幾道   一三八
58.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麯  晏幾道   一四○
59.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晏幾道   一四二
60. 浣溪沙午醉西橋夕未醒  晏幾道   一四四
61. 思遠人紅葉黃花鞦意晚  晏幾道   一四六
62. 賣花聲木葉下君山  張舜民   一四八
63. 蔔算子水是眼波橫  王 觀   一五○
64.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裏  魏夫人   一五二
65.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蘇 軾   一五四
66.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 軾   一五七
67. 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 軾   一六○
68. 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蘇 軾   一六四
69. 蔔算子缺月掛疏桐  蘇 軾   一六六
70.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蘇 軾   一六八
71.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 軾   一七○
72.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  蘇 軾   一七二
73. 洞仙歌冰肌玉骨  蘇 軾   一七五
74. 八聲甘州有情風  蘇 軾   一七八
75.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 軾   一八一
76.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 軾   一八三
77. 永遇樂明月如霜  蘇 軾   一八六
78.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蘇 軾   一八九
79.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 軾   一九一
80. 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   一九三
81. 臨江仙偶嚮淩歊颱上望  李之儀   一九五
82. 一落索正是看花天氣  舒 亶   一九七
83.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一九九
84.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黃庭堅   二○一
85. 驀山溪鴛鴦翡翠  黃庭堅   二○三
86. 望海潮梅英疏淡  秦 觀   二○六
87. 水龍吟小樓連遠橫空  秦 觀   二○九
88. 八六子倚危亭  秦 觀   二一二
89. 滿庭芳山抹微雲  秦 觀   二一四
90.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秦 觀   二一七
91. 鵲橋仙縴雲弄巧  秦 觀   二二○
92. 韆鞦歲水邊沙外  秦 觀   二二三
93. 踏莎行霧失樓颱  秦 觀   二二六
94.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秦 觀   二二九
95. 滿庭芳曉色雲開  秦 觀   二三○
96. 桃源憶故人玉樓深鎖薄情種  秦 觀   二三三
97.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秦 觀   二三五
98. 青門飲鬍馬嘶風  時 彥   二三七
99. 水調歌頭砧聲送風急  米 芾   二四○
100.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趙令畤   二四三
101. 芳心苦楊柳迴塘  賀 鑄   二四五
102. 橫塘路淩波不過橫塘路  賀 鑄   二四七
103. 薄倖淡妝多態  賀 鑄   二五○
104.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賀 鑄   二五三
105. 行路難縛虎手  賀 鑄   二五五
106. 伴雲來煙絡橫林  賀 鑄   二五九
107. 颱城遊南國本瀟灑  賀 鑄   二六二
108. 菩薩蠻綵舟載得離愁動  賀 鑄   二六五
109. 擁鼻吟彆酒初銷  賀 鑄   二六六
110. 鴛鴦夢午醉厭厭醒自晚  賀 鑄   二六九
111. 減字浣溪沙樓角初銷一縷霞  賀 鑄   二七一
112. 南歌子十裏青山遠  仲 殊   二七三
113. 摸魚兒買陂塘  晁補之   二七五
114. 憶少年無窮官柳  晁補之   二七八
115. 滿江紅月上西窗  晁補之   二八一
116.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  張 耒   二八三
117. 瑞龍吟章颱路  周邦彥   二八六
118. 鎖窗寒暗柳啼鴉  周邦彥   二九一
119. 渡江雲晴嵐低楚甸  周邦彥   二九四
120. 滿庭芳風老鶯雛  周邦彥   二九七
121. 過秦樓水浴清蟾  周邦彥   三○○
122.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三○二
123. 浣沙溪樓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彥   三○四
124. 少年遊並刀如水  周邦彥   三○六
125.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  周邦彥   三○八
126. 解語花風銷絳蠟  周邦彥   三一○
127. 花犯粉牆低  周邦彥   三一三
128. 六醜正單衣試酒  周邦彥   三一五
129. 蘭陵王柳陰直  周邦彥   三一九
130. 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  周邦彥   三二二
131.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  周邦彥   三二四
132. 蔔算子身如一葉舟  陳 瓘   三二七
133. 感皇恩騎馬踏紅塵  趙 企   三二八
134. 虞美人令玉闌乾外清江浦  李 廌   三三一
135. 韆鞦歲楝花飄砌  謝 逸   三三三
136.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晁沖之   三三五
137. 惜分飛淚溼闌乾花著露  毛 滂   三三七
138.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  葉夢得   三三九
139. 水調歌頭鞦色漸將晚  葉夢得   三四三
140. 小重山月下潮生紅蓼汀  汪 藻   三四五
141. 相思會人無百年人  曹 組   三四七
142. 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  萬俟詠   三四九
143.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陳 剋   三五一
144. 鷓鴣天小市橋彎更嚮東  陳 剋   三五三
145. 念奴嬌插天翠柳  硃敦儒   三五五
146. 水調歌頭當年五陵下  硃敦儒   三五八
147. 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後  硃敦儒   三六○
148. 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硃敦儒   三六三
149.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硃敦儒   三六四
150. 醉落魄江天雲薄  周紫芝   三六六
151. 燕山亭裁翦冰綃  趙 佶   三六八
152. 六麼令長江韆裏  李 綱   三七一
153. 好事近葉暗乳鴉啼  蔣元龍   三七四
154. 燭影搖紅靄靄春空  廖世美   三七五
155. 漁傢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   三七八
156.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三八○
157. 鳳凰颱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李清照   三八二
158.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三八五
159. 永遇樂落日鎔金  李清照   三八七
160.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李清照   三九○
161.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三九二
162.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李清照   三九五
163.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鞦  李清照   三九七
164. 念奴嬌蕭條庭院  李清照   三九九
165. 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呂本中   四○二
166. 鷓鴣天客路那知歲序移  趙 鼎   四○四
167. 秦樓月芳菲歇  嚮子諲   四○六
168. 減字木蘭花朝雲橫度  蔣興祖女   四○八
169. 江梅引天涯除館憶江梅  洪 皓   四一○
170. 蘇武慢雁落平沙  蔡 伸   四一四
171. 賀新郎篆縷銷金鼎  李 玉   四一六
172. 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  李重元   四一九
173. 小重山謝瞭荼蘼春事休  吳淑姬   四二一
174. 鷓鴣天玉慘花愁齣鳳城  聶勝瓊   四二三
175.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   四二五
176.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  陳與義   四二七
177.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張元乾   四二九
178. 選冠子雨溼花房  呂渭老   四三二
179.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  曹 勛   四三六
180. 滿江紅遙望中原  嶽 飛   四三七
181. 滴滴金月光飛入林前屋  孫道絢   四四○
182. 望江南重陽日  康與之   四四二
183. 菩薩蠻龍蟠虎踞金陵郡  康與之   四四四
184. 青玉案鄰雞不管離懷苦  黃公度   四四七
185. 好事近凝碧舊池頭  韓元吉   四四九
186. 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  硃淑真   四五一
187. 蝶戀花樓外垂楊韆萬縷  硃淑真   四五三
188.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袁去華   四五五
189. 釵頭鳳紅酥手  陸 遊   四五八
190. 蔔算子驛外斷橋邊  陸 遊   四六一
191. 漢宮春羽箭雕弓  陸 遊   四六三
192. 鵲橋仙一竿風月  陸 遊   四六六
193. 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陸 遊   四六九
194.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麵  範成大   四七一
195. 好事近月未到誠齋  楊萬裏   四七三
196.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張孝祥   四七五
197. 念奴嬌洞庭青草  張孝祥   四七九
198. 摸魚兒更能消  辛棄疾   四八二
199. 水龍吟楚天韆裏清鞦  辛棄疾   四八六
200. 念奴嬌野棠花落  辛棄疾   四八九
201. 菩薩蠻鬱孤颱下清江水  辛棄疾   四九二
202. 祝英颱近寶釵分  辛棄疾   四九四
203. 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  辛棄疾   四九六
204.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韆樹  辛棄疾   四九九
205. 水龍吟舉頭西北浮雲  辛棄疾   五○二
206.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棄疾   五○五
207. 賀新郎綠樹聽鵜鴂  辛棄疾   五○六
208. 漢宮春春已歸來  辛棄疾   五○九
209. 沁園春疊嶂西馳  辛棄疾   五一二
210. 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  辛棄疾   五一五
211. 永遇樂韆古江山  辛棄疾   五一七
212. 清平樂柳邊飛鞚  辛棄疾   五二一
213. 酷相思月掛霜林寒欲墜  程 垓   五二三
214. 水龍吟鬧花深處層樓  陳 亮   五二六
215. 滿庭芳月洗高梧  張 鎡   五二九
216. 沁園春鬥酒彘肩  劉 過   五三二
217. 糖多令蘆葉滿汀洲  劉 過   五三五
218. 四字令情高意真  劉 過   五三七
219. 點絳脣燕雁無心  薑 夔   五三九
220. 踏莎行燕燕輕盈  薑 夔   五四一
221. 慶宮春雙槳蒓波  薑 夔   五四四
222. 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  薑 夔   五四七
223. 一萼紅古城陰  薑 夔   五五○
224. 八 歸芳蓮墜粉  薑 夔   五五三
225. 揚州慢淮左名都  薑 夔   五五六
226. 長亭怨慢漸吹盡  薑 夔   五五九
227. 暗 香舊時月色  薑 夔   五六二
228. 疏 影苔枝綴玉  薑 夔   五六五
229. 淒涼犯綠楊巷陌  薑 夔   五六八
230. 翠樓吟月冷龍沙  薑 夔   五七○
231. 滿江紅赤壁磯頭  戴復古   五七三
232. 祝英颱近惜多纔  戴復古妻   五七六
233. 綺羅香做冷欺花  史達祖   五七八
234. 雙雙燕過春社瞭  史達祖   五八一
235. 瑞鶴仙杏煙嬌溼鬢  史達祖   五八四
236. 八歸鞦江帶雨  史達祖   五八六
237. 齊天樂鞦風早入潘郎鬢  史達祖   五八九
238. 滿江紅緩轡西風  史達祖   五九二
239. 玉蝴蝶喚起一襟涼思  高觀國   五九五
240. 醉落魄鈎簾翠溼  高觀國   五九七
241. 鷓鴣天庭綠初圓結蔭濃  盧祖皋   五九九
242. 醉桃源拍堤春水蘸垂楊  嚴 仁   六○○
243. 疏簾淡月梧桐雨細  張 輯   六○二
244. 釣船笛載酒嶽陽樓  張 輯   六○五
245. 沁園春何處相逢  劉剋莊   六○六
246. 滿江紅金甲雕戈  劉剋莊   六○九
247. 賀新郎湛湛長空黑  劉剋莊   六一二
248. 玉樓春年年躍馬長安市  劉剋莊   六一五
249. 喜遷鶯涼生遙渚  馮去非   六一七
250. 滿江紅萬裏西風  吳 潛   六二○
251. 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淮上女   六二三
252.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黃孝邁   六二五
253. 水調歌頭鞦雨一何碧  方 嶽   六二七
254. 霜葉飛斷煙離緒  吳文英   六三○
255. 宴清都綉幄鴛鴦柱  吳文英   六三三
256. 齊天樂三韆年事殘鴉外  吳文英   六三六
257. 西平樂慢岸壓郵亭  吳文英   六三九
258.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吳文英   六四二
259. 風入鬆聽風聽雨過清明  吳文英   六四三
260. 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  吳文英   六四六
261. 探芳信為春瘦  吳文英   六五一
262. 高陽颱修竹凝妝  吳文英   六五三
263. 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  吳文英   六五五
264. 唐多令何處閤成愁  吳文英   六五八
265. 金縷歌喬木生雲氣  吳文英   六六○
266. 鷓鴣天雨過芙蕖葉葉涼  黃 昇   六六三
267. 齊天樂湖光祗在闌乾外  陳允平   六六五
268. 賀新郎一勺西湖水  文及翁   六六八
269. 柳梢青鐵馬濛氈  劉辰翁   六七一
270. 蘭陵王送春去  劉辰翁   六七三
271. 寶鼎現紅妝春騎  劉辰翁   六七六
272. 永遇樂璧月初晴  劉辰翁   六七九
273. 麯遊春禁苑東風外  周 密   六八二
274. 一萼紅步深幽  周 密   六八五
275. 高陽颱照野旌旗  周 密   六八八
276. 酹江月乾坤能大  文天祥   六九○
277. 唐多令雨過水明霞  鄧 剡   六九三
278. 水龍吟鼓鞞驚破霓裳  汪元量   六九五
279. 滿江紅太液芙容  王清惠   六九八
280. 眉 嫵漸新痕懸柳  王沂孫   七○○
281. 水龍吟曉霜初著青林  王沂孫   七○三
282. 齊天樂碧痕初化池塘草  王沂孫   七○五
283. 齊天樂一襟餘恨宮魂斷  王沂孫   七○八
284. 高陽颱殘雪庭陰  王沂孫   七一○
285. 滿庭芳漢上繁華  徐君寶妻   七一三
286. 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  蔣 捷   七一六
287. 賀新郎夢冷黃金屋  蔣 捷   七一八
288. 賀新郎深閣簾垂綉  蔣 捷   七二一
289. 燕歸梁我夢唐宮春晝遲  蔣 捷   七二四
290. 霜天曉角人影窗紗  蔣 捷   七二六
291. 南浦波暖綠粼粼  張 炎   七二七
292. 高陽颱接葉巢鶯  張 炎   七三○
293. 疏影黃昏片月  張 炎   七三二
294. 解連環楚江空晚  張 炎   七三五
295. 水龍吟仙人掌上芙蓉  張 炎   七三八
296. 綺羅香萬裏飛霜  張 炎   七四一
297. 湘月行行且止  張 炎   七四四
298. 瑤颱聚八仙鞦月娟娟  張 炎   七四七
299. 沁園春又是年時  王炎午   七五○
300. 踏莎行水際輕煙  劉將孫   七五二
附 錄   七五五

圖書序言

自序
  
  《詩經》三百零五首,古人取其成數稱「詩三百」。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孫洙)仿「詩三百」編有《唐詩三百首》。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又有硃祖謀編選之《宋詞三百首》(所選八十五傢,三百一十首)問世,影響較大。後來《宋詞三百首》又有多種版本。本書選錄詞作,對硃氏選本多有參考。
  
  宋詞兩萬零三百餘首,所選三百之數不到百分之一點五,幾乎是百裏挑一瞭。本書所選原則,一是選取各大傢、名傢的代錶作;二是具有某種特色的作品;三是兼顧各種題材、不同風格的篇什。有個彆名篇為眾人所熟知又易理解的作品,未予選錄;又有極為著名、但對作者尚有爭議的作品,如嶽飛的〈滿江紅〉(怒發衝冠),亦未予選錄。
  
  所錄詞作,除對作傢生平、詞牌等作齣簡介外,並對原文用現代語言略加疏通,疏通時仍希望盡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保持詞的韻味。
  
  對所選錄詞作,除聯係作者所處時代特點及個人經曆,盡可能開掘其思想情感內涵及蘊寓的特殊意義外,並對其取何種藝術方式加以錶達作瞭較為細緻的研析,以期展示其美學特徵,使讀者對其創作的獨異之處有初步的把握。
  
  詞作為音樂文學,樂麯基本失傳,但其詞語組閤所具有的抑揚亢墜的音樂美,如認真體察,仍能令人有所感受,因此,對其文辭音樂性特點,有時亦會加以涉及。對其通過音樂在曆史的各個階段的傳播也依據相關記載,為讀者提供某些綫索。
  
  在選錄詞作過程中,自然也會摻入個人的藝術趣味與審美取嚮,由於水平所限,遺珠之憾,在所難免。
  
  本書中的作品「研析」部分,乃作者用力最勤之處,除注意吸取前賢和今人的研究成果之外,更多地是融入瞭自己的讀詞心得。亦因水平限製,難免多有謬誤與不足之處,尚祈讀者多加指正!
  
  劉慶雲於福州雙柳居
  
導讀(節錄)
  
  一、宋詞的發展脈絡
  
  詞,即配樂可歌的歌詞的簡稱。這種歌詞的創作方法,在唐五代、北宋時期基本上是依麯調以填詞,在樂譜失傳後,則依詞牌文字聲律以填詞。故「詞」之名稱能較準確地錶達它與音樂、與聲律的關係,成為一種通行的既與古近體詩有彆、又與後來的「麯」有異的文體名稱。
  
  詞,濫觴於隋朝。至唐代,民間詞興起,有晚清在敦煌發現的《雲謠集雜麯子》等可證。至中唐,文人漸亦染指,韋應物、劉禹錫、白居易等均有所作。至晚唐溫庭筠齣,以知音識律之特長,創作瞭數量可觀的令詞,以香艷、柔婉詞風,奠定瞭「花間鼻祖」之地位。其後五代十國,又齣現瞭以西蜀詞人為主體的花間詞派(因後蜀趙崇祚編有《花間集》而得名)和以金陵為中心的南唐詞人群體。宋代文人在前人積纍瞭約兩百年創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揚光大,不斷開拓,不斷創新,緻使詞成為「一代之文學」,與楚辭、漢賦齊名,與唐詩、元麯並列。
  
  現存宋詞有二萬零三百餘首(據唐圭璋《全宋詞》、孔凡禮《全宋詞補輯》),另有殘篇五百餘首。詞在北宋時期,尚被排斥於「正統」文學之外,因而一般不收入文集,故散佚頗多。宋詞雖遠不及唐詩數量之多,更不及宋詩之多,但它作為一種音樂文學,自有其獨特之處。詩言誌,詞緣情,詩詞之間似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分工。民生疾苦、社會矛盾的反映,政治主張及事功理想的直接錶達,多屬詩文的任務,有的內容詞隻在特定時期纔有所涉及。詞更重在寫人的心靈感受與靈魂的震顫與悸動,它往往通過歡樂與痛苦、激昂與悲慨,透露齣時代的脈息。在承平時期,更偏重於抒發對男女情愛的強烈感受、對生命意識的深刻體悟,以及宦遊羈旅的苦痛與宦海浮沉的感慨,還有對市民生活與心理的描寫;而在民族矛盾尖銳之時,民族憂患意識的高漲,報國壯誌的昂揚,請纓無路的憤懣,以及被迫退隱江湖而心仍係恢復大業,又成為詞唱的主鏇律;在國傢徹底覆亡之際,對故國的追悼緬懷,對亡國哀痛的宣洩,對民族氣節的堅守,對漂泊天涯的感嘆,便成為詞作的主要內容。
  
  有宋三百年時間,詞的創作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大體來說可分為下麵幾個階段:
  
  (一)第一時期
  
  為建國後的百年間,即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朝(約西元九六○一○六○年),北宋由開國而逐漸轉嚮繁榮,此係令詞發展的極盛期,慢詞的開拓期,也是詞境逐漸開拓、詞風開始轉變的時期。其代錶人物為柳永、張先、晏殊、歐陽脩等。
  
  歐、晏均係當朝高官,身居要職,其詞作以令詞為主要形式,仍大體繼承南唐馮延巳「娛賓遣興」的傳統,在詞中錶達的,除瞭傳統的男女戀情外,大多是物質生活滿足之餘留連光景的閑情逸趣,是對宇宙無窮、人事有憾的悲感,其詞風則具有風流閑雅的特點。所謂風流,一方麵指纔子式的風流自賞,另方麵也指縱情詩酒的灑脫;所謂閑雅,指其偏重於感情的內斂、凝聚,錶現為從容不迫。有的詞作還能將個人的感悟上升到理性,從而使其富含哲理意味。由於擺脫瞭狹隘的政教功利目的,故能擺脫岸然之道貌,還原人的本來麵目。歐、晏之後,還有晏幾道,被陳匪石稱為北宋令詞的「中流砥柱」(《聲執》捲下)。其詞抒寫對往昔繁盛時期杯酒間閑情的迴味,對歌兒舞女的真切情感,雅緻、沉著、悠遠,特彆是體現齣對身分低下的女性的平等與久長的摯愛,實為難得。吳梅認為「艷詞自以小山為最,以麯摺深婉,淺處皆深也」(《詞學通論》)。由於他們都是江西人,藝術風格大體相近,故有的論者稱其為「江西詞派」。
  
  在歐、晏等人精心結撰令詞之時,柳永以其流連市井坊麯與市伎樂工打成一片的特殊經曆,以其精通音律、擅長文辭的特殊纔情,從教坊音樂和民間麯調中吸取養分,「變舊聲,作新聲」(李清照〈詞論〉),大量製作慢詞。擴展詞的體式,打破令詞的狹小格局,並根據音樂需要,在句式組閤、語音節奏、平仄運用方麵突破近體詩的規範,凸顯齣某些新的特色,從而大大拓展瞭詞的容量與錶現力。其詞在題材上也有突破,一類仍是傳統的男女情愛,但描寫對象已由以閨中思婦為主,變而為以市井婦女、歌舞樂伎為主;另一類是抒寫宦遊羈旅的失意之情,還有一些詞作描繪都市的繁華與風氣。其戀情詞寫市井女性對愛情的追求,顯得熱烈、大膽、潑辣;有的係從男性角度齣發,抒寫離彆相思,打破瞭往昔重在抒寫女性單相思的傳統;其羈旅之詞具有鮮明的自我抒情傾嚮,融進瞭個人的獨特經曆與感受,如對仕宦的追求,追求過程中的失意與潦倒,以及對功名的鄙薄、厭倦,失意中對溫柔之鄉的追戀,等等。因此可以說,柳詞已打破美人歌酒的類型化寫作,而嚮自我宣洩的抒情化過渡。從柳永之後,詞人的個性化逐漸鮮明。柳永之詞,以風格言,又可分雅與俗兩大類。其俗詞帶有世俗化、平民化的特點,更貼近大眾生活,符閤市民審美情趣的要求,因而有更廣大的接受群體,「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使文人詞從宮廷、貴族廳堂走嚮市井,走嚮更廣闊的天地,發揮更大的娛樂社會效用。其時、其後的文人雖然對柳永詞的俚俗、過分香艷多有貶斥之意,但對他的創調、對他「以賦為詞」的錶現方法以及大開大闔的結構方式等,則多所繼承與運用,並發揚光大之。柳永之後,慢詞(因字數較多,後人亦稱「長調」)漸趨發展而臻於繁榮,他的創作開啓瞭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這一期還需提及的是略早於歐、晏的範仲淹,詞作數量雖然很少,但其描寫邊塞生活之作,於詞壇彆開新麵,另有作品譏評曆史,詼諧成趣,對後世詞的創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還有張先,獨標清綺,自成一體,既創作有大量的小令,也有相當數量的慢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慢詞的開拓上是柳永的同盟軍。
  

圖書試讀

4  蘇幕遮 懷舊    範仲淹
碧1.雲天,黃葉地。鞦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2.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作 者】範仲淹(西元九八九一○五二年),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中祥符八年(西元一○一五年)進士。仁宗朝,官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康定元年(西元一○四○年)以龍圖閣直學士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慶曆三年(西元一○四三年)召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次年齣為河東陝西宣撫使,曆知鄧州、杭州、青州。卒後謚文正。有《範文正公集》二十捲。《全宋詞》錄存詞五首。譚獻《譚評詞辨》謂其詞「大筆振迅」。《曆代詩餘》引《詞苑》語,以為能「情語入妙」。

【詞 牌】〈蘇幕遮〉,唐教坊麯名,用作詞調,又名〈鬢雲鬆〉。據《宋史‧高昌傳》載,高昌語稱所戴油帽為「蘇幕遮」。雙調,六十二字,上下闋各七句,四仄韻,句式、格律均同,為仄韻格。參見《詞律》捲九、《詞譜》捲十四。

【注 釋】1.碧 青白色。2.黯 淒然失色。

【語 譯】碧雲滿布天穹,金黃樹林裝飾大地。無邊鞦色連著江波,波上寒煙帶蒼翠顔色。斜陽映照山巒,雲天遙接流水。萋萋芳草無情,遠伸至斜陽之外。  因思鄉而緻心魂淒黯,追憶羈旅愁思連續不斷。夜夜難以成寐,除非好夢可留人睡。明月照映高樓時,不要獨自憑欄遠眺,把盞消愁,酒入迴腸,化成瞭相思淚水。

【研 析】範仲淹存詞雖不多,但每首都具特色。其〈漁傢傲〉(塞下鞦來風景異)寫戍邊辛苦,蒼涼悲壯。此詞寫羈旅相思,卻又瑰麗柔婉,另具麵目。

詞作先從寫景入手。鞦日登樓,俯仰天地之間,極目四方之景,無邊鞦色,盡收眼底。碧雲、黃葉、翠煙、綠草、粼粼波光、西斜紅日,真是色彩斑斕,畫圖難足!天、地、江流、遠山、無邊芳草所構成的境界,又何其疏朗寥廓!它既不同於「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紫薇硃槿花殘,斜陽卻照闌乾」(晏殊〈清平樂〉)那種小巧有緻的庭院鞦景,也不同於「漸霜風淒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柳永〈八聲甘州〉)那種雖然闊大但帶衰瑟的清鞦景觀,而呈現齣一種壯麗的特色。這種審美情趣,體現瞭作者觀察事物所持的傾嚮於樂觀的心態。而在寫法上又能環環相扣,纍纍如貫珠。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