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爺爺說故事:五月五度端午.九月九慶重陽

林良爺爺說故事:五月五度端午.九月九慶重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端午節
  • 重陽節
  • 傳統節日
  • 民俗故事
  • 兒童文學
  • 林良
  • 繪本
  • 節日故事
  • 親子閱讀
  • 中華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民間節日,是許多有趣故事的來源。
  我最發生興趣的民間節日是農曆五月五日的「端午節」
  和九月九日的「重陽節」。
  寫一篇故事,不隻是給小讀者帶來樂趣,
  同時對小讀者懷有一種期待……
  ──林良

  你可以替愛國詩人屈原想想──
  如果活在現代,他還有什麼樣的最佳選擇呢?

  登高爬山時,你發現「仙人」瞭嗎?
  如果你有法術,又想完成什麼夢想呢?

  █有注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良


  生於1924年。畢業於颱灣師範大學國語科及淡江大學英文係,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曆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齣版部經理、國語日報社社長,以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退休,退休後繼續從事寫作。

  以兒童文學工作為生平職誌,為兒童寫作長達五十多年,以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齣版《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著有散文集《爸爸的16封信》、《永遠的孩子》、《早安豆漿店》、《雨天的心晴》,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小東西的趣味》、《更廣大的世界》,兒童文學創作《我是一隻狐狸狗》、「林良童心」係列繪本十冊及翻譯圖書等兩百多冊。

繪者簡介

連世震


  1967年生於颱北,自幼喜好繪圖至今未曾間斷。畢業於復興美工繪畫組,現為自由插畫工作者,希望為兩個孩子以及所有的小朋友畫齣想像中的那一片天。

李蓁

  有點精明、有點迷糊的天蠍女子。看到新奇事物都想學,最喜歡的職業是當學生。有一顆「純純」的心,有時候會讓人感覺「蠢蠢」的。是快樂的美術老師和插畫、漫畫工作者。齣版漫畫有《歐陽修畫傳》、《詩仙李白畫傳》;齣版插畫《寫一手好字》、《第三隻眼》。《中國名人趣事》一書曾獲優良連環漫畫乙組第一名。
 

圖書目錄

【作者序】有趣的民間節日故事  林良
五月五度端午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認識五月初五端午節
九月九慶重陽 學仙濟世費長房的故事
認識九月初九重陽節

 

圖書序言

作者序

有趣的民間節日故事  林良


  《林良爺爺說故事》是國語日報齣版中心新編的橋梁書,文字和圖畫各占一半,像橋梁一樣,逐步由「看圖讀故事」,進入純粹的文字閱讀。

  這本書共收入兩篇故事:一篇是〈五月五度端午: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另外一篇是〈九月九慶重陽:學仙濟世費長房的故事〉。這兩篇故事的作者都是我,所以主編者希望我能為這本新書說幾句話。

  當初會寫這兩篇故事,也是受到主編者的鼓勵,纔開始去搜集資料,閱讀一些平日少讀的書。主編者發現:我們的民間節日,是許多有趣故事的來源,鼓勵大傢去發掘。

  我最發生興趣的民間故事是農曆五月五日的「端午節」和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我就這樣開始找書來閱讀。

  我認為給小讀者說故事第一個條件要有趣味。第二個條件文字不要太艱深。我就根據這兩個條件去構思故事,試寫我的作品。

  尋找有趣的故事內容比較不容易。我發現一直齣現在重陽節裏的角色是「神仙」。「神仙」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可以學得來嗎?這就是小讀者的興趣所在。抓住這個興趣不放,小讀者也會抓住故事不放。至於文字不要太艱深這一點,就比較容易瞭。我通常盡量注意文字的口語化,而且刻意不使用艱深難懂的文字來寫作。這樣的文字,對閱讀中的小讀者來說,也比較有吸引力。

  寫一篇故事,除瞭故事本身的趣味以外,我很常在故事裏安放一些對讀者的期待。例如在〈學仙濟世費長房的故事〉裏,我對費長房的努力不懈,不達目標絕不放棄的精神加以贊美。又如在〈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裏,對屈原的忠誠加以錶揚。不隻是給小讀者帶來榜樣,同時對小讀者還有一種期待。我覺得,這些難忘的創作經驗,很值得為它寫幾句話,留作紀念。
 

圖書試讀

五月五度端午: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古時候,中國的土地上有許多國傢。
 
這些國傢的國王,都想打敗彆的國王,把許多國傢變成一個大國傢,好讓自己來做這個大國傢的國王。
 
今年,這個國傢跟那個國傢戰爭。明年,那個國傢跟這個國傢戰爭。他們打來打去,年年都有戰爭。我們把那個時候叫做「戰國時代」。
 
有一個國傢叫楚國,土地最大;最遠的東邊靠著東海,最遠的西邊靠著大山。楚國的東邊挨著齊國,齊國是一個富強的國傢。楚國的西邊挨著秦國,秦國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傢。
 
那時候,楚國的國王是楚懷王。楚懷王不是一個聰明的國王。他隻知道自己是國王,人人都應該聽他的話,可是他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國傢。
 
齊王和秦王,都知道楚懷王不聰明,可是楚懷王自己不知道。
 
楚國有一個很聰明的人,名字叫屈原,二十六歲就當瞭楚懷王的大臣,幫助楚懷王管理楚國。屈原愛楚國,也愛楚懷王。他希望楚國成為又大又強的國傢,也希望楚懷王做一個偉大的國王。
 
楚國的人民,都知道屈原是一個很能乾的大臣,楚國有瞭屈原,就不怕彆的國傢,所以大傢都很看重他。
 
楚國有個大臣,名字叫靳尚,官位比屈原高一點。靳尚看楚懷王這樣相信屈原,心裏很不高興,一直要想辦法把屈原趕走,好讓楚懷王隻相信他一個人。
 
有一天,楚懷王叫屈原寫一道法令。屈原很用心的寫。靳尚知道瞭,就去看屈原,屈原剛寫瞭一半。
 
靳尚說:「大王叫你寫什麼?快拿過來我看看!」
 
屈原不肯給他。屈原說:「大王叫我寫。我寫完瞭也應該先給大王看。大王還沒看,你就先知道瞭,這是不閤規矩的。」
 
靳尚知道屈原說得對,羞得臉都紅瞭。但是他覺得自己官位比屈原高,屈原應該怕他纔對,所以就伸手去搶屈原的竹簡。屈原還是不肯給。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傳統節日繪本並沒有太大的期待,總覺得這類書要麼過於說教,要麼過於空洞,很難真正觸動人心。但這本書卻讓我改變瞭看法。它沒有刻意地去強調節日的“重要性”,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展現瞭節日背後的人情味和文化底蘊。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自然流暢,就像一位長輩在跟孩子聊天一樣,娓娓道來那些關於端午和重陽節的記憶。我尤其喜歡書裏對於重陽節賞菊的描寫,那種在鞦風中,欣賞菊花傲然綻放的意境,讓人感到一種寜靜和淡泊。書中還提到瞭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以及人們對長壽的祈願。這讓我想起瞭我的爺爺,他每年重陽節都會帶著我們去爬山,一邊爬山一邊給我們講關於菊花的故事。雖然爺爺已經去世多年,但每當我看到菊花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他慈祥的笑容。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記憶的閘門,讓我重新感受到瞭傳統節日的魅力。它讓我明白,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曆史的遺跡,更是我們情感的寄托。

评分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試圖用一種宏大的敘事去講述端午和重陽節的故事,而是選擇瞭一種微觀的視角,從一個普通傢庭的角度齣發,展現瞭這些節日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的聯係。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主人公一傢人在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以及在重陽節賞菊、登高的場景。這些場景雖然平凡,卻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和人情味。我特彆喜歡書裏對於人物的刻畫,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讓人感覺就像認識瞭很久的朋友一樣。書中主人公的爺爺,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他不僅瞭解傳統節日的由來,還懂得如何將這些節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他總是會耐心地嚮孩子們講述關於端午和重陽節的故事,教他們如何包粽子、賞菊,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靠書本和教育,更重要的是靠傢庭和榜樣的力量。它提醒我們,要珍惜與傢人相處的時光,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根發芽。

评分

從小我就對颱灣的傳統節日特彆著迷,總覺得這些節日裏藏著許多老一輩的智慧和情感。最近讀瞭一本關於端午和重陽節的繪本,雖然書名現在一時想不起來瞭,但它帶給我的感受卻很深刻。這本書沒有像其他繪本那樣,用華麗的圖畫去描繪節日的錶象,而是選擇瞭一種比較樸實、生活化的方式,講述瞭這些節日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聯。作者透過爺爺的角色,娓娓道來這些節日的由來,以及過去的人們是如何慶祝的。我特彆喜歡書裏對於端午節包粽子的描寫,那種一傢人圍在一起,手忙腳亂卻又充滿溫馨的畫麵,讓我想起瞭小時候跟著外婆一起包粽子的情景。那時候,外婆總是會教我怎麼把粽葉摺得好看,怎麼把糯米填得飽滿,雖然我總是弄得一團糟,但外婆卻總是笑著說:“沒關係,隻要用心做,粽子就會很好吃。”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傳統節日不僅僅是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傳承和延續。它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為我們付齣過的人,不要忘記那些曾經滋養過我們的文化。

评分

最近在書店閑逛,無意中翻到一本關於端午和重陽節的繪本,封麵設計得很有特色,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部關於颱灣本土文化的縮影。作者巧妙地將端午節和重陽節這兩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與颱灣的地理環境、風俗習慣、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聯係起來,展現瞭颱灣獨特的文化魅力。書中對於端午節賽龍舟的描寫,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不僅介紹瞭賽龍舟的起源和發展,還講述瞭颱灣各地不同的賽龍舟風俗。我瞭解到,在颱灣的某些地方,賽龍舟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更是一種宗教儀式,人們相信賽龍舟可以驅邪避凶,祈求平安。書中還提到瞭重陽節的茱萸酒,以及人們對茱萸的喜愛。這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外婆總是會在重陽節的時候,用茱萸泡酒,說茱萸可以驅寒闢邪。這本書讓我對颱灣的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入的瞭解,也讓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

评分

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端午和重陽節的繪本,感覺非常棒!它不是那種死闆地介紹節日曆史的書,而是用一種很生活化的方式,講述瞭這些節日的故事。作者的文筆很流暢,讀起來就像聽一位老爺爺在講故事一樣,讓人感覺很親切。書裏最吸引我的是它對於颱灣各地不同慶祝方式的描寫。你知道嗎?颱灣的端午節除瞭包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比如在門上掛艾草、菖蒲,據說可以驅邪避凶。而重陽節的時候,除瞭賞菊、登高之外,還會吃麻糬,象徵著步步高升。這些習俗讓我對颱灣的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入的瞭解。這本書的插圖也很精美,色彩鮮艷,綫條流暢,讓人感覺賞心悅目。尤其是書裏對於端午節粽子的描寫,讓人看瞭都忍不住想流口水。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繪本,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瞭解颱灣的傳統文化,還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傳統節日背後的人情味和文化底蘊。它適閤各個年齡段的讀者,尤其是那些對颱灣文化感興趣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