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

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古典小說
  • 中國文學
  • 文學
  • 小說
  • 名著
  • 傳統文化
  • 簡體中文
  • 文學經典
  • 中國故事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夏誌清教授除瞭在中國現代文學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而廣為人知外,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麵也展示齣精深的造詣和卓越的眼光。本書介紹瞭從《三國演義》到《紅樓夢》等六本重要的小說作品,每一部都是中國白話文學五百年發展曆程中的標誌性著作,而在夏誌清教授結閤比較文學與新批評學術訓練的分析之下,處處飽含洞見,啓迪深思。問世五十年來,曆久彌新。對英文讀者而言,它已被證明是該研究領域內最優秀、最全麵的入門指南。對中文世界的讀者來說,它也蘊藏著豐富的閱讀樂趣,是所有想要瞭解中國傳統小說傑作以及它們因何而特彆的人士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誌清教授(1921–2013)


  在中國小說研究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獨樹一幟的見解,影響瞭東西方漢學界近50年來中國小說的研究方嚮和發展麵貌。其經典著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發錶的評論及論文集等也甚多。夏教授1969 年起齣任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係中文教授,1991年退休後為該校中文名譽教授,2006年當選為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辭世。

譯者簡介

何欣(1922–1998)


  筆名江森、禾辛,河北省深澤縣人,著名文藝理論傢和翻譯傢。曾任颱灣政治大學西語係教授,參與《半月文藝》、《現代文學》、《文學季刊》、《書評書目》編輯工作,引介西方文學新潮,熱心提攜新進,啓迪當代文學創作。先後譯有《英雄與英雄崇拜》、《君王論》、《福剋納短篇小說選》等三十多種西洋著作,著有《海明威創作論》、《史坦貝剋的小說》、《梭爾.貝樓研究》、《從大學生到草地人》、《中國現代小說主潮》、《當代颱灣作傢論》等專論,及《鬆窗隨筆》等文集。

莊信正

  颱灣大學外文係學士,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比較文學係博士。曾任教於美國堪薩斯大學、南加州大學、印地安那大學, 並在柏剋萊加州大學從事研究,後於聯閤國擔任翻譯工作,現已退休, 旅居美國。所編《張愛玲來信箋註》,為張愛玲研究提供瞭彌足珍貴的史料。

林耀福

  颱灣大學外文係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美國研究與美國文學碩士、博士。曾任颱灣大學外文係教授、係主任、文學院院長,淡江大學英文係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研究議題包括生態詩學、美國文學及當代美國詩等。

劉紹銘

  颱灣大學外文係學士,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比較文學係博士。著名學者、翻譯傢、作傢,嶺南大學榮休教授,著作等身。與閔福德教授閤編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ynasty(中文大學齣版社,2000),深受好評。
 

圖書目錄

經典之作(白先勇) ix
前言 xxxi
第1章 緒論 3
第2章 三國演義 27
第3章 水滸傳 57
第4章 西遊記 87
第5章 金瓶梅 125
第6章 儒林外史 155
第7章 紅樓夢 189
 
附  錄 中國短篇小說裏的社會與自我 229
注  釋 247
中文版校訂餘話(劉紹銘) 28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經典之作—推介夏誌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白先勇
 
夏誌清先生在西方漢學界以及中國文學批評界樹立瞭兩道裏程 碑:《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與《中 國古典小說》(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中國現代小說史》於1961年由耶魯大學齣版,在歐美學界即刻引起巨大迴響。首先這是第一本用英文寫成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從“五四”文學革命曆經三十年代左翼文學運動以至1949年後的共産 主義文學,將現代中國的文藝思潮作瞭一個全麵而係統的介紹及評論。當時由於中共興起,歐美學界對於現代中國研究,開始産生強 烈興趣,中國現代文學,尤其是反映現代中國政治社會的小說,當然也就成為重要研究部門之一。夏先生這本《中國現代小說史》可謂應運而生,成為美國大學中國小說研究的標準參考書。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看到這本《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的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熟悉的場景和人物。中國古典小說,這四個字本身就代錶著一個輝煌燦爛的文學寶庫,而「精」字,則暗示著這本書在內容編選、裝幀設計、以及印刷品質上都力求完美。身為一個長年居住在颱灣的讀者,我一直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著一份特別的使命感,而透過閱讀這些經典,無疑是連結我們與過去、與祖先最直接的方式。 我尤其期待這套書對於《儒林外史》的處理。這部小說對當時士人階層的刻畫,總是讓我感到既諷刺又無奈。那些為瞭功名利祿而扭麯變形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嘴臉,在數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我希望這套書能夠在提供原文的同時,也能輔以一些相關的歷史背景介紹,讓讀者能夠更全麵地理解這些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徵和社會現實。我認為,一本好的古典小說集,應該像一麵鏡子,既能照見過去,也能啟迪現在。

评分

老實說,隨著年紀增長,閱讀的習慣也隨之改變,我越來越追求那種能觸動心靈、引發深思的文字。這本《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所涵蓋的範圍,想必能滿足我對文學深度的渴望。我特別期待裡頭關於《水滸傳》的敘述,那些梁山好漢的俠肝義膽、愛恨分明,總是能引起我對於社會正義和人性善惡的無限思考。不同於過往的閱讀經驗,我現在更希望能夠深入瞭解這些角色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選擇,以及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他們是如何詮釋「義」與「情」的。 這套書的「精」字,不單單是體現在裝幀上,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提供更詳盡的註解與賞析。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古典小說的精髓,除瞭原文之外,深入的導讀和細膩的注釋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對於一些詞彙、典故,或是當時的社會風情,如果能有專業的解說,將能大大提升閱讀的樂趣和理解的深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讓我這個已經讀過多次的讀者,也能從中發現新的視角和更豐富的內涵。

评分

這本《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的齣現,讓我不禁想起大學時期,那些為瞭撰寫報告而埋首圖書館的時光。那時候,要找到一本內容豐富、編排得體的古典小說集並不容易,常常需要東拼西湊。如今,看到這套書能夠將如此多的經典濃縮於一冊,而且還是如此精緻的版本,真的覺得非常幸運。我尤其對《聊齋誌異》的部分充滿瞭好奇。蒲鬆齡筆下的鬼狐仙怪,既能展現當時社會的種種病態,又常常寓含著令人動容的情感,那種亦真亦幻的描寫,總能讓我在驚奇之餘,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哀愁。 我認為,閱讀中國古典小說,不隻是單純的故事欣賞,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對歷史的連結。透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窺見古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這套書,如果真的如其名所示,能做到「精」,那麼它將會是每一個熱愛中華文化讀者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藏。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感受那種穿越時空的對話,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次深刻的交流。

评分

哇,這本《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光是書名就氣勢磅礡,讓人一看就知道內容絕對不凡!身為一個對傳統文學一直有著濃濃情懷的颱灣讀者,我對這類的書籍總是抱持著極高的期待。從書封的設計、內頁的排版,甚至是紙質的選擇,都能感受到齣版社在「精」這個字上的用心。過去接觸過不少簡體書,有些時候印刷品質或是注釋的編排總有些不如預期,但這次拿到手後,那種紮實的質感,以及清晰細膩的文字,都讓我心頭一驚,原來簡體書也能有如此精緻的呈現。 翻開目錄,裡頭收錄的經典名著,簡直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瑰寶!我從小就聽著長輩們講述《三國演義》裡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麵,看著《西遊記》孫悟空降妖伏魔的英勇事蹟,以及《紅樓夢》賈寶玉、林黛玉之間那份淒美動人的愛情。這些故事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成為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次能有一套如此齊全、又經過精雕細琢的精裝版本,真的讓人非常興奮!我迫不及待地想再次沉浸在那些充滿智慧、情感與想像力的世界裡,重新體驗那份曾經讓我廢寢忘食的感動。

评分

剛拿到這本《中國古典小說(簡體書)(精)》,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麵設計給吸引住瞭。那種典雅又不失大氣的風格,讓人在還沒翻開書本之前,就已經對內容充滿瞭想像。我一直覺得,好的書籍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對內容的尊重和昇華。特別是對中國古典小說這樣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作品,更需要這樣一絲不苟的呈現。我非常期待這本書在內頁的編排和字體選擇上,也能同樣的講究,讓閱讀的過程成為一種身心靈的享受。 我對《三國演義》這個部分尤其感興趣,雖然這部小說我從小到大讀過很多遍,但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體悟。我希望這套書能在人物描寫上更加細膩,能夠深入挖掘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上的情節推進。例如,曹操的雄纔大略與奸詐,劉備的仁德與權謀,諸葛亮的智慧與隱忍,這些複雜多麵的特質,如果能被更深刻地呈現齣來,將會讓閱讀體驗更上一層樓。我希望這套書能成為我重溫經典、尋找新知的最佳伴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