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

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遺傳學
  • 基因
  • 生物學
  • 科普
  • 入門
  • 3小時
  • 快速閱讀
  • 通俗易懂
  • 生命科學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基因解答人類的存在意義
帶我們走齣
科學、醫學與醫療方法的迷陣
 
  掌握遺傳學
  開創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新方法
  探究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國立颱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  賴亮全  副教授  審訂
 
  從DNA的外形、作用、基因的轉錄與轉譯……到各種遺傳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翻開本書,展開你的醫學院、生物科技先修課!
  解開人體內最迷人詭譎的密碼──遺傳基因!
 
  基因的立體結構在生物學上的意義是什麼?
  人體內的DNA共有兩公尺長?
  基因決定你的酒量?
  曆代研究者如何解開遺傳之謎?
  飲食習慣可控製遺傳疾病?
  帕金森氏癥如何被發現?
  基因診斷可預測發病率!
  基因治療的弊病是什麼?
  乾細胞的研究如何規避道德問題?
 
  何謂中心法則?
  DNA藉由RNA聚閤酶,轉錄齣mRNA → mRNA移動到核醣體 → 核醣體依據mRNA的編碼(鹼基的排列組閤),決定胺基酸的種類與排列(此為轉譯) → 與mRNA相對應的tRNA,再把跟mRNA編碼相對應的胺基酸運到核醣體 → 最後按照編碼順序,連結各胺基酸,形成蛋白質
  ──更多的基因知識,盡在本書!
 
  彩色圖解基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解開你對生命的好奇,
  拓展科學與醫學的視野!
 
  基因解答人類的存在意義,帶我們走齣科學、醫學與醫療方法的迷陣!從DNA的外形、作用、基因的轉錄與轉譯……到多種遺傳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展開你的醫學係、生物科技先修課!基因的立體結構在生物學上的意義是什麼?人體內的DNA共有兩公尺長?曆代研究者如何解開遺傳之謎?飲食習慣可控製遺傳疾病?基因治療的弊病為何?本書教你掌握遺傳學,開創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新方法,探究生命的本質與意義!解開你對基因的好奇,拓展科學與醫學的視野!
掌控人生的藍圖:深入解析生命奧秘與未來科技 圖書簡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對自身存在的本質、對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探索從未停歇。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超越錶麵的知識碎片,以一種係統、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全麵剖析構成生命體的最基本邏輯——遺傳信息及其調控機製。我們將構建一座橋梁,連接基礎的分子生物學原理與尖端的生物技術前沿,深入挖掘遺傳學如何定義我們,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知識塑造未來。 第一部分:生命的基石——遺傳物質的結構與復製 本部分將從最微觀的層麵入手,詳細闡述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精妙結構。我們不僅會描繪著名的雙螺鏇結構,更會探討其如何通過堿基配對原則,實現遺傳信息的精確存儲。關於DNA的復製過程,我們將詳盡解析半保留復製的機製,介紹解鏇酶、DNA聚閤酶等關鍵蛋白質的角色及其協同作用,確保細胞分裂時遺傳信息的完整傳遞。此外,對染色體結構、端粒的意義以及基因組的組織方式也將進行深入探討,揭示真核生物復雜的基因包裝藝術。 第二部分:基因錶達的宏偉交響麯 生命活動的根本在於基因的錶達——將DNA上的指令轉化為功能性産物。本章將聚焦於遺傳信息流動的核心過程:轉錄與翻譯。 轉錄(Transcription)部分,我們將詳細解析RNA聚閤酶如何識彆啓動子,如何以DNA的一條鏈為模闆閤成信使RNA(mRNA)、轉運RNA(tRNA)和核糖體RNA(rRNA)。特彆強調真核生物mRNA前體的復雜加工過程,包括5'端加帽、3'端加聚腺苷酸化以及關鍵的RNA剪接(Splicing)機製,探討內含子與外顯子的精確切除如何實現“一基因多産物”的調控。 翻譯(Translation)部分,我們將步入核糖體這一“分子工廠”。詳細闡述遺傳密碼(Codon)的特性、tRNA如何充當適配器分子,以及在起始、延伸和終止階段,核糖體如何精確地將氨基酸序列連接起來。我們還會探討翻譯後的修飾作用及其對蛋白質功能的影響。 第三部分:基因調控的復雜網絡 生命體的復雜性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對基因錶達的精細控製。本部分將深入解析生物體如何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動態調控基因的開關。 我們將迴顧經典的操縱子模型(如Lac操縱子),理解原核生物是如何實現對底物濃度的快速響應。隨後,視角轉嚮真核生物,探討更為精密的調控層次: 轉錄水平調控: 詳細解析轉錄因子(激活因子和抑製因子)如何結閤到增強子和沉默子區域,以及染色質重塑復閤物如何通過改變DNA的可及性來影響基因錶達。 錶觀遺傳學(Epigenetics): 這是當代遺傳學研究的熱點。我們將係統介紹DNA甲基化(通常導緻基因沉默)和組蛋白的共價修飾(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如何形成“錶觀遺傳密碼”,並影響基因的長期沉默或激活。 RNA介導的調控: 重點解析微小RNA(miRNA)和短乾擾RNA(siRNA)的作用機製,它們如何通過RNA誘導的沉默復閤體(RISC)靶嚮並降解或抑製特定的mRNA,實現基因的“精修”調控。 第四部分:遺傳變異與疾病的關聯 遺傳信息的微小變化是驅動物種進化的動力,但也是許多人類疾病的根源。本章將深入探討遺傳變異的類型及其後果。 內容包括:點突變(替換、插入、缺失)、結構變異(如拷貝數變異CNV)、染色體非整倍性等。我們將詳細分析這些變異如何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並以經典遺傳病(如囊性縴維化、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和復雜疾病(如癌癥、糖尿病)的遺傳背景為例,展示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角色。 第五部分:基因組學與生物技術的未來 本部分聚焦於現代分子生物學工具如何使我們能夠“閱讀”、“編輯”和“編程”生命代碼。 測序技術的革命: 從第一代Sanger測序到高通量下一代測序(NGS)技術,我們將解析二代和三代測序的基本原理,理解全基因組測序(WGS)和外顯子組測序(WES)如何改變瞭我們診斷和研究疾病的方式。 基因組學前沿: 探討功能基因組學(如ChIP-seq, RNA-seq)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基因組的整體功能。 基因編輯的突破: 深入剖析CRISPR-Cas9係統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在基礎研究、農業改良以及基因治療中的巨大潛力與倫理挑戰。我們將細緻討論如何利用該係統進行精確的基因修復或功能缺失研究。 閤成生物學初探: 展望人類如何利用對遺傳機製的深刻理解,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係統或改造現有生物體以實現特定功能。 結語:個體化未來 本書的終極目標是讓讀者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套極其復雜且動態的遺傳程序在特定環境下的産物。掌握這些知識,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健康與疾病,更是理解人類演化方嚮和未來生命科學潛能的關鍵鑰匙。通過對遺傳藍圖的深入洞察,我們纔能真正開始掌控和優化我們自身的生命進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生田哲


  1955年於北海道齣生,藥學博士。曾在以癌癥、糖尿病、基因研究著名的美國City of Hope國傢醫學中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LA)、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等地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之後曾在伊利諾理工學院化學係擔任副教授,研究主題為基因的結構、藥物設計等。迴到日本後,以生物化學、醫學、藥學等生命科學領域為主題寫作齣版。著有《用食物喚醒大腦》《喚醒大腦》《主宰腦與心的物質》《對大腦有益與有害的東西》《不怕不怕啦!癌與DNA的秘密》《病毒與其感染機製》(サイエンス.アイ新書)《健康長壽、遠離癡呆的60個訣竅》《日本人深信卻錯誤百齣的健康常識》(角川oneテーマ21)等書。

  生田哲的腦科學與營養學小教室
  www.brainnutri.com/

審訂者簡介

賴亮全


  現職:
  國立颱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學曆:
  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分子與整閤生理學研究所 博士
  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分子與整閤生理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颱灣大學生理學研究所 碩士

  經曆:
  國立颱灣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基因體係統生物學學位學程 副教授
  颱灣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兼任副研究員
  國立颱灣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基因體係統生物學學位學程 助理教授
  颱灣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兼任助理研究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分子與整閤生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譯者簡介

陳朕疆


  自由譯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係畢業,曾於中研院生醫所作過研究助理,目前在政治大學就讀財務管理係碩士班二年級。

  在日本交換留學時有感於日本齣版業的蓬勃,希望能夠把好書介紹給更多人認識,而有瞭成為譯者的想法,歡迎批評指教。譯有「世界第一簡單實驗設計」等書。

  我的email:czj.kyoto@gmail.com

圖書目錄

第1章 綜觀人類基因 ............................................................ 9
0 不可不知的人類基因知識 ......................................................... 10
1 決定人類遺傳性狀的基因 ......................................................... 14
2 DNA是一條長綫:基因與DNA的關係 ...................................... 18
3 基因體是什麼? ....................................................................... 20
4 組成細菌的原核細胞 ................................................................ 23
5 組成人類的真核細胞 ................................................................ 26
6 製造新細胞的有絲分裂 ............................................................ 28
7 製造精子與卵子的減數分裂 ..................................................... 30
8 為什麼同樣的父母卻會生齣不同個性、體質的子女呢? .......... 32

第2章 基因的本體是DNA ............................................... 37
1 生物與非生物的差異 ................................................................ 38
2 生物會自我復製 ....................................................................... 40
3 子女與父母相似是因為遺傳嗎? .............................................. 42
4 解開遺傳之謎的孟德爾 ............................................................ 47
5 遺傳訊息由化學物質所攜帶 ..................................................... 50
6 基因是DNA還是蛋白質? ........................................................ 53
7 初步證明DNA承載基因的埃弗裏實驗 ...................................... 56
8 確定DNA承載基因的赫雪-蔡司實驗 ......................................... 58
9 DNA的基礎知識 ....................................................................... 60

第3章 DNA的外形與作用 ............................................... 65
1 查加夫對DNA的化學分析 ........................................................ 66
2 華生與剋立剋的DNA模型 ........................................................ 69
3 決定生物分子形狀的弱化學鍵:氫鍵 ....................................... 72
4 DNA的立體結構在生物學上的意義 .......................................... 74
5 DNA的復製是半保留復製 ........................................................ 77
6 短DNA的變性與復原 ................................................................ 79
7 利用紫外綫的吸收確認變性與復原 .......................................... 81
8 長DNA的變性與復原 ................................................................ 83
9 DNA的穩定性由長度與鹼基配對決定 ...................................... 85
10 錯誤配對會使受熱的DNA不穩定 .............................................. 88
11 DNA十二元體的結晶結構 ........................................................ 91
12 一個人類細胞的DNA總長兩公尺! .......................................... 93
13 遺傳訊息的流嚮 ....................................................................... 95
14 從大腸桿菌到人類都適用的遺傳暗號 ....................................... 98
15 轉錄與轉譯的控製 .................................................................. 100
16 RNA聚閤酶在轉錄過程發揮的作用 ........................................ 102
17 控製轉錄的啓動子 .................................................................. 104
18 由特定鹼基序列停止轉錄的機製 ............................................ 107
19 由特定蛋白質停止轉錄的機製 ................................................ 109
20 tRNA與rRNA的閤成 ................................................................111
21 復製與轉錄的酵素 .................................................................. 113

第4章 人類遺傳學的基礎 .............................................. 117
1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轉錄與轉譯 ........................................ 118
2 人類基因的結構 ..................................................................... 120
3 RNA的修飾 ............................................................................ 122
4 轉錄的結束與多腺嘌呤尾 ....................................................... 124
5 剪接作用連接兩個外顯子 ....................................................... 126
6 RNA催化反應 ........................................................................ 128
7 強化子與激素的作用 .............................................................. 130
8 基因決定酒量 ......................................................................... 132
9 轉譯的開始與延伸 .................................................................. 134
10 轉譯的結束 .............................................................................136
11 將DNA長鏈摺疊成染色質 .......................................................138

第5章 遺傳性疾病與基因診斷 ....................................141
1 疾病的現在與過去 ...................................................................142
2 遺傳性疾病由基因缺陷造成 ....................................................144
3 基因突變會造成疾病 .............................................................. 147
4 新生兒的腦部病變:苯酮尿癥 ................................................ 148
5 血紅素異常造成的鐮刀型紅血球貧血 ..................................... 151
6 造成免疫缺陷的ADA缺乏癥 ................................................... 154
7 三大類遺傳性疾病 .................................................................. 156
8 基因異常與疾病的關係 .......................................................... 158
9 隱性遺傳是什麼? .................................................................. 161
10 X染色體隱性遺傳較易影響男性 ............................................. 163
11 多基因遺傳與環境異常造成的疾病 ........................................ 165
12 診斷遺傳性疾病的意義 .......................................................... 169
13 利用醫學影像做新生兒檢查 ................................................... 171
14 以生物化學方法診斷遺傳性疾病 ............................................ 173
15 限製酶可切斷DNA ................................................................. 176
16 分離DNA片段的膠體電泳 ...................................................... 178
17 偵測DNA的方法 ..................................................................... 181
18 尋找目標基因的基因獵人 ....................................................... 183
19 基因獵人必備的南方墨點法 ................................................... 184
20 鐮刀型紅血球貧血的基因診斷 ................................................ 186
21 杭丁頓舞蹈癥的基因診斷 ....................................................... 188
22 飲食習慣可挽迴一命 .............................................................. 190
23 帕金森氏癥目前仍無治療方法 ................................................ 192
24 基因治療是什麼? .................................................................. 194
25 基因治療的技術問題 .............................................................. 197
26 乾細胞治療的可能性 .............................................................. 199

索引 ...............................................................................................202

圖書序言



  地球上住著各式各樣的生物。老鼠一齣生就是一隻老鼠;黑猩猩一齣生就是一隻黑猩猩。老鼠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變成貓咪;黑猩猩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變成人類。這是為什麼呢?

  此外,相同物種的不同個體之間,為什麼也有所差異呢?同樣是人類,除瞭同卵雙胞胎,我們找不到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每個人的五官、身高、體重、智商、性格等,多少都有差異,不過肥胖的父母通常會生下肥胖的子女,身高較高的父母通常會生下身高較高的子女,而且父母和子女的個性通常很相近。子女與父母之間,有許多相似點。

  如今,科學傢已能解釋為什麼老鼠不會變成貓咪,也能解釋為什麼子女與父母如此相像。這是因為老鼠的基因決定瞭老鼠這種生物的性質,同樣地,貓咪的基因、A先生的基因、B小姐的基因也決定瞭他們的生物性質。

  一直到十九世紀,藉由達爾文的努力,遺傳學的研究纔有些眉目,然而,遺傳的媒介究竟是什麼,在十九世紀卻仍是個難解的謎題。

  直到一九五三年,華生和剋立剋提齣瞭DNA(全名為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立體結構模型,並確認DNA是遺傳基因的載體,以「分子」等化學語言來解釋生命現象的「分子生物學」纔終於誕生。DNA並非隻與遺傳有關,舉例來說,DNA齣狀況,也可能導緻癌癥,此外,亦有許多疾病是源自於基因不正常。因為基因不正常會導緻某些疾病,所以我們可以閤理推測,將正常基因導入細胞,應能治療這些疾病。這種治療方法,稱為基因治療。

  隨著分子生物學與生命科學研究的進展,醫學與醫療技術也有許多突破,例如基因診斷、人工授精,以及人工髒器、骨髓移植、髒器移植、ES細胞(胚胎乾細胞)、iPS細胞(人工多功能性乾細胞)等移植技術。

  拜這些新技術所賜,以往為某些疾病所苦的患者,現在都能在鬼門關前救迴一命;無法懷孕的夫婦也能擁有自己的孩子;而我們在某些疾病發病前,亦可預測發病機率,藉由調整飲食來預防疾病。然而,這些與遺傳學有關的醫療技術雖然有上述優點,但伴隨而來的問題也在逐漸增加中,使情況更加復雜。醫學技術發達使存活與死亡之間的界綫逐漸模糊,腦死算不算死亡呢?究竟什麼纔是生死的界綫呢?病人進入腦死狀態,該由誰、以何種方式來判斷這真的是腦死呢?末期醫療的患者與植物人,該延長生命到何時?包括基因治療在內的各種醫療方法中,哪些是被容許的?它們被容許執行到什麼程度呢?

  因此,我們不得不仔細審視科學、醫學,以及各種醫療方法,來判斷它們的價值。然而,該由誰來判斷呢?專傢嗎?你在開玩笑吧。價值觀的判斷絕對不能隻仰賴專傢,因為專傢的視野往往較為狹隘,隻懂專業領域的知識,把價值判斷的工作交給他們,是相當危險的。而且,提供科學與醫學研究資金的贊助者,正是繳納稅金的社會大眾。因此,審視科學、醫學、醫療方法的工作,是我們一般大眾的責任。而我們這種平民百姓,想要理解科學與醫學,則需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這本書就是為瞭這個目的寫成的,二十一世紀正是一個反省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時代。

  最後我想說,SB Creative的益田賢治先生為寫作中的我,提供瞭許多有用的建議,本書纔得以完成。因此,我要在此對他緻上最高謝意。

圖書試讀

決定人類遺傳性狀的基因
 
基因(Gene)決定人類的遺傳,準確地說,基因是決定遺傳性狀的重要物質。基因可控製一個細胞該製造哪一種蛋白質,以及製造多少。而肩負如此重責大任的基因,位於人體的何處呢?
 
首先,我們來找找看基因的所在之處吧。我們把身體看成一個箱子,以幫助理解。請對照右頁圖(圖1-1)與下段說明。
 
人體有許多的組織與器官,例如骨骼、肌肉、皮膚、血液、神經、牙齒、頭發等,這些組織與器官皆由許多稱為細胞的小單位集閤而成。換個方式說,人類猶如一個塞瞭大約六十兆個細胞的箱子。更神奇的是,這些小細胞,也能看成一個個小箱子。
 
(b)打開細胞這個箱子,你會發現裏麵塞瞭各式各樣的小東西。大約在細胞的正中間處有一個核,而核中所有染色體的集閤便稱為基因體。
 
(c)在基因體這個更小的箱子中,有著四十六條(二十三對)染色體。
 
(d)放大這四十六條染色體的其中一條。且在細胞分裂時,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核的內部,你會發現有某些物質被色素染色,因此這些物質就命名為染色體。
 
(e)打開染色體這個箱子,則可看到稱為染色質的極小單位。
 
(f)在染色質的箱子內,有數個核小體。核小體是以絲帶狀物質,將數個組蛋白(球狀蛋白質)綑起來的集閤體。
 
(g)接著,將核小體拆開,我們便會發現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去氧核糖核酸)。DNA像絲帶一樣,把組蛋白捲起來,形成核小體。許多核小體緊密地排在一起,便會形成壓縮染色質。在壓縮染色質的狀態下,DNA所含有的基因無法發揮作用(基因關閉),不會閤成蛋白質。
 
(h)另一方麵,若核小體的排列較為鬆散,即會形成非壓縮染色質。在非壓縮染色質的狀態下,DNA所含的基因即可發揮作用(基因開啓),可以閤成蛋白質。
 
DNA是一條長綫:基因與DNA的關係
 
人體一個細胞具有四十六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平均排列著一億個鹼基對(參考第93頁)。將一條染色體拉直,長度大約是3.3公分。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DNA看成直徑兩奈米(一奈米= 百萬分之一毫米),長度3.3公分的細綫。不過,以奈米為單位,你應該很難想像吧!所以我們把DNA的直徑放大成20公分,而DNA的長度等比例放大,成為3,300公裏。

用户评价

评分

《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瞭那些能夠將復雜知識變得簡單易懂的優秀科普作傢。我一直對生物學,尤其是生命起源和遺傳的奧秘充滿好奇,但往往在學習過程中,因為概念的抽象和專業術語的繁多而感到沮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以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來理解遺傳基因。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的“讀通”性,它是否能通過生動的比喻,比如將DNA比作生命體的“源代碼”,基因比作特定的“程序指令”,來幫助我理解基因的編碼、錶達和遺傳過程。我希望它能從宏觀的角度,介紹染色體的組成和數目,以及它們在細胞分裂中的作用,同時也能深入到微觀層麵,講解DNA雙螺鏇的結構,以及堿基配對原則是如何保證遺傳信息的準確傳遞的。我更期待這本書能夠解答一些我長久以來的疑惑,比如為什麼近親結婚的後代更容易齣現遺傳疾病,或者同卵雙胞胎在很多方麵都驚人地相似,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遺傳學原理。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生命體內部精妙的運行機製産生敬畏之情。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瞬間就吸引瞭我。作為一名對生命科學充滿好奇但又苦於專業知識門檻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那些聽起來高深莫測的遺傳基因概念掰開揉碎瞭講清楚。我尤其關注這本書是否能夠跳脫齣枯燥的專業術語,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引人入勝的案例,將那些關於DNA、染色體、基因突變、遺傳病等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體係。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我們每個人身上攜帶的基因到底意味著什麼,它們是如何決定我們的外貌、性格,甚至是我們患上某種疾病的風險的。而且,“3小時”這個時間設定也極具誘惑力,這是否意味著書中內容經過瞭高度精煉,剔除瞭不必要的細節,直擊核心要點,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對遺傳基因的整體認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次輕鬆愉快的學習體驗,仿佛一次短途旅行,就能領略到生命奧秘的壯麗風光。它是否能讓我不再對生物課本上的那些晦澀名詞感到頭疼,而是能夠帶著好奇心去探索,甚至引發更深入的學習興趣?我希望它能成為我理解生命密碼的敲門磚,為我打開一扇全新的科學之門。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懷疑,畢竟“遺傳基因”這個概念聽起來就不是一天兩天能搞懂的。但轉念一想,如果真的能做到,那簡直是為我這樣的“碎片化學習者”量身定做的。我經常在通勤路上或者午休時間想看點有深度的東西,但傳統科普書籍往往太厚重,內容也過於學院派。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在“3小時”這個限度內,用一種非常精煉、高效的方式,把遺傳基因的核心概念講明白。我需要它像一份詳細的“基因地圖”,能夠清晰地標齣DNA、RNA、染色體、基因等關鍵節點,並且告訴我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連接、相互作用的。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為什麼我們會遺傳父母的某些特徵,為什麼會有血緣關係,以及在微觀層麵,基因是如何編碼蛋白質,進而影響我們身體機能的。我甚至希望它能簡單介紹一下基因突變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無論是對個體健康,還是對物種演化。這本書能否讓我擺脫對遺傳基因的模糊印象,而是能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清晰的認知體係?這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评分

“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像一次精心設計的“知識快餐”,讓我這個平時忙於工作,但又渴望提升自我認知的人眼前一亮。我通常選擇閱讀的書籍,要麼是能夠提供快速但深入的知識,要麼是能夠激發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準確地抓住遺傳基因的核心概念,比如DNA是如何儲存遺傳信息的,基因在蛋白質閤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染色體是如何將這些遺傳信息代代相傳的。我尤其關注的是,它是否能將那些聽起來很“科學”的術語,轉化為普通人能夠理解的語言,並且用一些有趣的例子來佐證。我希望能讀懂為什麼有些人會遺傳到父母的某些天賦,比如音樂或運動纔能,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攜帶某些疾病的隱患。這本書能否讓我明白,遺傳基因在我們個體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性格甚至行為?如果它能做到在短短三個小時內,為我搭建起一個關於遺傳基因的紮實知識框架,並且讓我能夠帶著自信去討論相關話題,那麼它絕對是值得推薦的。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3小時讀通遺傳基因》讓我産生瞭非常強烈的購買衝動。我從事的行業與科技前沿息息相關,雖然不是直接的生物領域,但近年來基因編輯、基因測序等技術的發展,無疑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我需要一個能夠快速掌握遺傳基因基本原理的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行業動態,並與相關領域的專傢進行有效溝通。我關注的是這本書的“通”字,它是否真的能夠幫助我“讀通”,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化的介紹。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基因是如何運作的,DNA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孟德爾遺傳定律等基礎概念,同時也能觸及一些前沿的研究進展,比如CRISPR技術是如何實現基因編輯的,以及這些技術可能帶來的倫理和社會挑戰。我更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實際應用的案例,比如在醫學診斷、藥物研發,甚至在農業和工業生産中的應用,這樣我纔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遺傳基因的價值和影響力。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在短時間內構建起關於遺傳基因的知識框架,讓我能更自信地參與到相關話題的討論中,那麼它將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投資。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以及基因技術對未來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