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

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園藝
  • 植物
  • 樹木
  • 城市綠化
  • 景觀設計
  • DIY
  • 園藝技巧
  • 種植指南
  • 環保
  • 生活美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颱灣第一本種樹懶人包,第一次就上手。
按賞花、賞葉、賞果、賞樹乾、賞根、賞花香六種觀賞重點,來分類100種最容易照顧的觀賞樹木。

  種樹是改善環境最有效的第一步,有瞭樹,就會有水;有瞭水,生命纔會綿延不絕。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小小的生態係,樹木上的鳥類、昆蟲以及數不清的各式各樣生命,構成瞭無可取代的生物係統。樹木越多,生態的基礎就越穩固,生物多樣性也會更形豐富。

  樹木不僅可以守護環境,樹木之美更可以帶給我們心靈悸動,滋潤我們五官的感受,加上春夏鞦鼕四季更迭變化,透過欣賞樹木的美感經驗,可以豐富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樹木雖然不語,但隻要我們用心傾聽,細微感受,將不難聽見樹木的沉默之聲,隨著季節的更迭,隨著風的吹拂,進入我們的心扉,宛如天籟般美妙。

  本書精選推薦100種容易照顧的觀賞樹木,按照賞花、賞葉、賞果、賞樹乾、賞根以及賞花香等不同觀賞重點分成六大章節,以精彩圖像完整呈現樹木的生活史,並整理齣100個種樹懶人包,讓種樹新手也不難掌握重點,第一次就上手。綠化居傢環境,享受樹木帶給我們的美好。

  種樹可以是一生的許諾與堅持,讓我們一起成為種樹的人,把荒蕪受傷的土地變成奶與蜜的迦南之地!

  相關資訊

  1. 公民寫手張蕙芬,上下遊News&Market新聞市集
  www.newsmarket.com.tw/blog/author/fenbigtrees

  2. 環境資訊中心:一書一世界 張蕙芬用「大樹」典藏自然
  e-info.org.tw/node/102745

  3. 種樹護地球 -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tree.toaf.org.tw

  4. 種樹護地球之網站
  tree.toaf.org.tw/faq.html

  5. 『賴桑種樹推廣影片完整版(4分11秒)』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BEU4IZXST2k
好的,以下是根據您的要求撰寫的圖書簡介,內容圍繞“都會種樹圖鑒(下):100個種樹懶人包”的對立麵,聚焦於其他園藝或自然主題: --- 城市中的秘密花園:從荒蕪到豐饒的生態營造指南 獻給渴望在水泥森林中開闢綠洲的實踐者。 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抬頭是摩天大樓的剪影,腳下是堅硬的地麵。然而,即便是最缺乏空間的城市角落,也蘊藏著生命爆發的潛能。本書並非一本關於如何快速、簡易地在現有空間中“種”下一棵樹的指南,而是深入探討城市生態係統重塑、土壤生命力培育、以及耐候性植物群落構建的深度實踐手冊。 本書將帶領讀者超越基礎的園藝技巧,進入一個更宏大、更具挑戰性的領域:如何理解並修復城市微生態,使之成為一個自我維持、健康循環的自然係統。 這是一條需要耐心、觀察和係統性知識的漫長旅程,而非速成的“懶人包”。 第一章:超越錶土——深入挖掘城市土壤的真相 許多城市居民誤以為,隻要購買瞭上好的盆栽土或營養基質,種植便會成功。本書開篇即打破這一迷思。城市土壤是曆史的沉積物,充滿瞭建築殘渣、重金屬汙染以及營養失衡。 本章重點: 土壤解剖學: 學習如何使用簡單的工具對你所在區域的土壤進行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分析。我們關注的不是“加什麼肥料”,而是“土壤結構本身存在什麼問題”。 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深入探討真菌網絡(如菌根)在營養傳輸中的關鍵作用。提供詳細步驟,指導讀者如何利用堆肥茶、蚯蚓糞以及特定植物的搭配來“喚醒”沉睡的土壤生命力。這涉及數月甚至數年的微生物培養過程,而非即時見效的配方。 汙染物的管理與隔離: 針對受汙染的城市地塊(如老舊工廠區、路邊綠化帶),介紹有效的物理屏障技術(如種植箱深度、防滲膜應用)以及對特定重金屬(如鉛、鎘)的生物修復潛力植物篩選。 第二章:原生境的迴歸——挑戰“適應性”的界限 現代園藝常常傾嚮於引入外來、觀賞性強但可能破壞本地生態平衡的物種。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本地至上”,旨在重建與當地氣候、土壤和昆蟲群落相匹配的植被結構。 本章重點: 氣候韌性規劃: 介紹氣候模型預測在城市微氣候中的應用。如何根據未來十年的降雨模式和極端溫度預測,選擇那些真正能在本地“紮根不拔”的植物,而非依賴持續的人工乾預。 構建多層次的植物群落: 模仿自然森林結構,設計覆蓋地麵、灌木層、中層喬木乃至林冠層的完整結構。這種復雜的多層次設計,能有效抵抗病蟲害的單一突破,並為野生動物提供庇護所。這需要長期的規劃和對植物生長習性的透徹瞭解。 本地傳粉者的生態鎖定: 詳細列舉特定地域內蜜蜂、蝴蝶和本地鳥類的食物鏈關係。指導讀者根據傳粉者的生命周期,精確安排開花時間,確保從早春到深鞦都有適宜的食物來源,這遠比“種些開花植物”復雜得多。 第三章:水資源與能源的閉環管理 在城市環境中,水資源常常是稀缺或過度集中的。本書緻力於將種植係統設計為一個閉環的、低維護的用水體係,將依賴外部輸入降至最低。 本章重點: 雨水收集與滲透工程: 介紹雨水花園(Rain Gardens)、生物滯留帶(Bioretention Swales)的精確設計和建造標準。這不是簡單的挖個坑,而是涉及水文計算、坡度控製和礫石分層的復雜工程學。 灰水處理與再利用的園藝應用: 探討如何安全地將經過初步處理的生活灰水(非黑水)用於灌溉非食用性景觀植物。涉及管道布局、過濾介質的選擇以及微生物處理的周期性監測。 自然遮蔽與熱島效應緩解: 深入分析不同樹冠結構對建築能耗的影響。教授如何通過精確計算日照角度,利用植物進行夏季遮陽和鼕季引光,從而實現建築節能,這需要專業的測繪和建築學知識的結閤。 第四章:長期維護的係統哲學——從“照料”到“監測” “懶人包”強調即時反饋,而本書則強調長期的、係統性的監測和微調。真正的城市綠化是動態管理而非靜態布置。 本章重點: 病蟲害的預警係統: 介紹基於特定害蟲生命周期和環境條件的概率模型。通過定期的葉片顯微鏡觀察、陷阱記錄和天氣數據交叉分析,提前數周預測爆發風險,而不是等到蟲害已成規模纔進行乾預。 木質化過程的藝術: 對於喬木的健康生長,修剪是至關重要的,但必須是基於植物生理學而非美學偏好的修剪。詳細解析不同年齡段樹木的結構性修剪技術,避免“一剪瞭之”造成的隱患。 社區生態夥伴的建立: 強調大規模生態營造需要社區的參與和理解。提供工具和框架,用於教育鄰裏、協調公共空間的使用,確保所建立的微生態係統能被長期尊重和保護,這涉及社會學的介入。 本書麵嚮的是那些不滿足於盆栽月季或快速綠化的園藝愛好者,而是希望通過嚴謹的生態學原理,在城市環境中建立起一個持久、復雜、富有生命力的人工自然棲息地的專業人士和深度實踐者。這是一個關於耐心、科學、係統設計和生態承諾的故事。 ---

著者信息

攝影者簡介

潘智敏


  1966年生於颱中,1983年投入專業攝影,現任教於颱中市青年高中。2000年完成『颱灣賞蛙記』的寫作與拍攝工作,至今仍持續記錄颱灣蛙類生態;2001~2005 年間持續進行颱灣老樹、菜市場魚圖鑑等長期拍攝工作。2013年重新接下老樹的攝影工作,為二百餘棵老樹留下無可取代的影像紀錄。2013~2015長期記錄100種觀賞樹木的生活史,以精彩圖像完整呈現樹木的秘密生活。著有『颱灣賞蛙記』,攝影作品包括『菜市場魚圖鑑』、『颱灣老樹旅行』以及最新齣版的上下冊『都會種樹圖鑑─100個種樹懶人包』(以上均由遠見天下文化齣版)。

作者簡介

張蕙芬

   1961年生於颱北,颱灣大學園藝係畢業,現職大樹自然書係總策劃及總編輯。投身齣版編輯工作三十餘年,一直以搭起大自然與人的溝通橋樑為自我期許,熱愛自然書籍的編輯齣版工作。現與兩隻狗和十四隻貓咪一起生活於新店山上的社區。著有『颱灣野花365天鞦鼕篇』、『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 課』、『自然老師沒教的事2─100堂親子自然課』、『菜市場水果圖鑑』、『菜市場蔬菜圖鑑』、『颱灣老樹旅行』以及最新齣版的上下冊『都會種樹圖鑑 ─100個種樹懶人包』(以上均由遠見天下文化齣版),其中『菜市場水果圖鑑』榮獲2013年金鼎奬最佳非文學類圖書奬。

圖書目錄

Chapter 2  賞葉樹木圖鑑                    4
肯氏南洋杉                                              6
龍柏                                                        10
蘇鐵                                                        14
蒲葵                                                        18
颱灣海棗                                                22
旅人蕉                                                    26
Chapter 3  賞果樹木圖鑑                 30
芒果                                                       32
龍眼                                                       36
蓮霧                                                       40
楊桃                                                       44
楊梅                                                       48
茄苳                                                       52
海檬果                                                   56
樸樹                                                       60
掌葉蘋婆                                               64
颱東漆樹                                               68
大葉山欖                                               72
毛柿樹                                                   76
羅望子                                                   80
第倫桃                                                   84
Chapter 4  賞樹乾樹木圖鑑             88
金龜樹                                                   90
九芎                                                       94
樟樹                                                       98
榔榆                                                     102
白韆層                                                 106
光蠟樹                                                 110
檸檬桉                                                 114
大葉桉                                                 118
垂柳                                                     122
剋蘭樹                                                 126
瓊崖海棠                                             130
濕地鬆                                                 134
黑鬆                                                     138
琉球鬆                                                 142
酒瓶椰子                                             146
Chapter 5  賞根樹木圖鑑               150
榕樹                                                     152
海茄苳                                                 156
印度橡膠樹                                         160
吉貝木棉                                             164
銀葉樹                                                 168
火筒樹                                                 172
落羽鬆                                                 176
Chapter 6  賞花香樹木圖鑑          180
柚子                                                     182
緬梔                                                     186
含笑                                                     190
梔子花                                                 194
七裏香                                                 198
白玉蘭                                                 202
桂花樹                                                 206
大花曼陀蘿                                         210
樹蘭                                                     214
茉莉花                                                 218

中名索引                                             220
學名索引                                             222
英名索引                                             223

圖書序言

前言

  大傢一起來種樹


  有瞭樹,就會有水;有瞭水,生命纔會綿延不絕。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小小的生態係,樹木上的鳥類、昆蟲以及數不清的各式各樣生命,構成瞭無可取代的生物係統。樹木越多,生態的基礎就越穩固,生物多樣性也會更形豐富。

  除此之外,樹木之美常會帶給我們心靈悸動,滋潤我們五官的感受,加上春夏鞦鼕四季更迭變化,透過欣賞樹木的美感經驗,更可以豐富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進而學習樹木的謙卑與無私,找到我們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

  生活在人口稠密集中的都會區,樹木尤其重要,樹木可以調整都會的微氣候,樹冠層可以阻截、反射或吸收強烈的陽光,並透過樹木的蒸散作用來吸納熱氣,改善夏日高溫,堪稱是天然的冷氣機。

  樹木所進行的光閤作用,可以固定二氧化碳,釋齣氧氣,是改善地球溫室效應的大功臣,同時也提供都會人清新乾淨的空氣,貢獻不可謂不大。此外,樹木葉片可以沉積空氣中浮遊的微塵粒子,改善空氣汙染,還可散發植物芬多精,殺死空氣中的細菌、病原菌等,並減少塵蟎,足可改善許多人的呼吸過敏問題。

  樹木的好處說不完,但是颱灣都市的綠化程度還遠不及先進國傢都市居民所擁有的平均綠地,依照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統計資料,都市居民每人平均擁有的綠地麵積應在20平方公尺以上,而颱北市隻有2.5平方公尺,新北市1.0平方公尺,颱中市3.0平方公尺,颱南市3.2平方公尺,高雄市7.2平方公尺,都是遠遠低於國際建議的20平方公尺之平均麵積。

  為瞭改善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品質,呼吸乾淨的空氣,不受PM 2.5的威脅,唯一的救贖之道便是大傢一起來種樹,不隻是個人種樹,更要強烈要求政府保護及增加公有的綠地,擁有20平方公尺的平均綠地麵積是進步國傢人民的基本權利。

圖書試讀

Chapter 3  賞果樹木圖鑑

芒果

樹種屬性:園藝品種常綠性闊葉喬木

科彆:漆樹科

學名:Mangifera indica

彆名:檬果

英文名:Mango

賞果期:夏天

【種樹懶人包】

◎栽植適期:以春天萌芽期間最適閤移植,較大的植株宜先斷根及修剪枝條葉片,移植以帶土球為宜,可提高成活率。一般小樹苗的定植則避開低溫的鼕天,其他季節皆可進行,以當天完成取苗定植為宜,成活率在九成以上。

◎繁殖適期:以播種與嫁接繁殖為主,播種以馬上播種為宜,種子具有堅硬的外種皮,播種前宜先剝除,不過實生苗培育至可開花結果需時甚久。嫁接以春天最為適宜,不論哪一種品種的芒果均可嫁接於土芒果上。

◎修剪適期:成年的芒果樹一年需進行兩次修剪,一次是在果實大如鴿蛋時進行修剪,剪去過多的細梢及老枝等,讓果實得到充分養分供給以及日照;第二次修剪則是在果實採收前後至鞦天之間,以促進新梢的生長,培養成良好的結果枝。

◎施肥適期:施肥需搭配修剪作業的進行,適度的施肥可讓枝條立即吸收養分,發育成強壯的結果枝。

◎環境需求:屬生性強健的熱帶果樹,開花及結果期間需要較高的氣溫,生長適溫為攝氏24至30度,10度以下生長停頓,因此以中南部較適閤栽種,北部大概隻適閤土芒果的生長,但開花期常碰上梅雨,又缺少授粉的昆蟲,一般很少結果。栽培土質以富含腐植質的砂質壤土為宜,排水需良好,日照也要充足,否則環境條件不適宜可能會導緻大量落花與落果。

芒果是颱灣人喜愛的傢庭果樹之一,特彆是四百多年前荷蘭人自東南亞引進的土芒果,對於全颱灣的風土適應良好,幾乎從北到南都看得到土芒果的蹤影,隻不過熱帶植物的天性,讓它還是最適閤生長在南颱灣,結實纍纍的豐美景象也隻能在南颱灣纔欣賞得到。

原産於印度的芒果,是印度的愛情之果「阿拉」,也是愛情與幸福的象徵,來到颱灣之後少瞭這些浪漫的色彩,反而被冠上瞭饒富鄉土味的「土芒果」,完全遺忘其外來植物的身份,徹底融入颱灣的庶民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看到《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這個書名,就覺得它充滿瞭親和力,而且「懶人包」這個詞,完全打中瞭我的心。作為一個上班族,每天下班迴傢已經很纍瞭,真的沒什麼 extra energy 去研究複雜的園藝知識。但是,我一直嚮往傢裡能多一點綠意,讓空間更有生命力。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及時雨!書中精選的100種樹,感覺都是經過篩選,適閤在各種有限的都市空間中種植的。我特別喜歡它「圖鑑」的呈現方式,可以透過圖片快速瞭解各種樹的樣貌,而且「懶人包」的設計,意味著它會提供最直接、最易懂的種植指南,不需要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爬文、去摸索。光是想像一下,在傢裡就能種上一棵小樹,看著它隨著季節變化,那種成就感和療癒感,肯定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讓我對「都市種樹」這件事,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重新燃起瞭嘗試的信心。

评分

老實說,以前對種樹這件事,總覺得是一件很遙遠、很專業的事情,需要很大的空間、很多的知識,還有難以想像的時間和精力。但《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徹底顛覆瞭我這個刻闆印象。書中提到的「懶人包」概念,真的太對我這種忙碌的上班族胃口瞭!它把種樹這件事,拆解成一個個簡單易懂的步驟,就像玩樂高一樣,隻需要按照說明,就能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綠意空間。我對那些針對不同種植環境(例如採光較弱的陽颱、風大的露颱)所設計的建議特別感興趣,這代錶瞭書中考慮到瞭許多實際的都會種植限製。光是想到可以從書裡挑選幾種容易照料、又能為生活帶來視覺和情感上的愉悅的樹種,就覺得心情都開闊起來瞭。我最期待的是,透過這本書,能夠真正將綠意帶入我的居住空間,不隻是觀賞,更能透過親手照顧,感受生命的成長,那種成就感肯定無可取代。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圖鑑,更像是一本引導我去實踐綠色生活的美好指南。

评分

拿到《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這本書,簡直是像挖到寶一樣!住在大樓裡,窗外看到的盡是鋼筋水泥,偶爾看到路邊有幾棵樹,總會覺得,啊,這城市真的需要更多綠意。這本書的齣現,完全點燃瞭我內心深處那個小小的「都市農夫」魂。雖然還沒真正動手種,但光是翻閱,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那些「懶人包」的設計,真的太貼心瞭!感覺即使是完全零基礎,也能照著步驟一步步來,找到適閤自己陽颱、窗颱、甚至小庭院的綠色夥伴。書中介紹的樹種,看起來都很有趣,而且許多都是我以前從未想過可以在都會環境中種植的。光是想像一下,在自傢陽颱種下一棵小小的果樹,或是開滿紫色小花的植物,就覺得生活多瞭好多療癒的色彩。而且,這本書不隻是教你怎麼種,更像是在跟你分享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然連結的可能,即使身處繁華的都會,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小綠洲。我特別喜歡書裡那種親切的語氣,讀起來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跟你聊天,分享他的種樹心得,讓人感到很安心,也很受鼓舞。

评分

老實說,我一直對「種樹」這件事有種美好的憧憬,覺得那是一種能夠讓生活更貼近自然的體驗。但是,身為一個在鋼筋叢林裡打滾的都市人,要找到閤適的空間、閤適的樹種,並且知道如何照顧它們,一直是個大難題。當我翻開《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時,我的眼睛立刻亮瞭起來!「懶人包」這個詞,簡直是為我這種「想種但怕麻煩」的人準備的。書中介紹的100種樹,聽起來就充滿瞭探索的樂趣,而且重點是,它們都是針對都會環境設計的。我對那些能夠淨化空氣、美化空間,甚至還能帶來一些額外收穫(例如小果實或芳香)的樹種特別感興趣。書裡詳細的圖解和步驟,讓我覺得種樹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行動。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根據書中的建議,為我的陽颱挑選幾位新的綠色鄰居,相信這本書能幫助我,將我的傢變成一個充滿生機的小小綠洲。

评分

這本《都會種樹圖鑑(下):100個種樹懶人包》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都市植物殺手」量身打造的救星!我一直很嚮往在傢裡種點東西,但過去的經驗總是用「失敗」兩個字來總結。不是澆水太多爛根,就是澆水太少乾死,不然就是選錯植物,根本無法適應我的傢。但這本書的「懶人包」設計,徹底打消瞭我對種樹的恐懼。它把各種樹種的特性、適閤的環境、以及日常的照料重點,都濃縮成最精簡、最實用的資訊。我讀到很多關於如何選擇適閤不同日照條件、通風情況的植物,還有針對常見病蟲害的預防和處理方法,這些都是我過去最頭痛的問題。書裡圖文並茂的說明,也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瞭解,即使我對園藝一竅不通,也能循序漸進地學會。想像一下,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角落,種上幾棵綠意盎然的植物,看著它們慢慢長大,那種療癒感絕對是無價的。這本書讓我對「種樹」這件事,從望而卻步,變成瞭躍躍欲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