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颱語小說在公元2000年之後,齣現佳作的密度比過去任何時期都高齣許多,個人以為這是颱語敘事文學曆經四百年或颱語白話小說曆經八十年後,開始進入成熟期的跡象之一。我曾在拙書《颱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林央敏著,颱北印刻齣版社,2012.12)裏談到這個現象時列舉幾位老、少新秀,其中特彆指齣「鬍長鬆,佳作之多不遜往年任何時期的總和。」這句話當然隻針對颱語小說而言。乍看和隻看這句話的人,也許以為在下說得太膨風,但如果他瞭解到整個颱語敘事文學的發展背景及2000年之前寥若晨星的小說佳作,應該會同意在下這樣據實以告。就因為鬍長鬆的颱語小說佳作多,筆者在這本「小說史評」纔需要以篇幅最長的一個專節加以評述,但也同一原因,無法對他的某些小說詳細評介。現在,筆者這本颱語小說史纔齣版半年,鬍長鬆又要齣版新的颱語短篇小說集瞭,好像要讓這本自以為沒有遺珠之憾的小說史馬上齣現「不完整」的缺憾,所幸這本名為《金色島嶼之歌》小說集中的佔6成5篇幅的9分之4篇都屬非常好的作品並且皆已「名垂」小說史,所以這裏隻需略抒一些粗淺的感想,當做補白筆者那本快要齣現「缺角」的小說史。
鬍長鬆是目前颱灣小說界裏特彆少數的幾位跨語言的小說傢之一,2000年之前,他的中文小說已嶄露崢嶸受到好評,之後毅然投入颱語寫作,甚至決然耕耘颱語文學,無論創作或評論,皆具美學價值及賞析深度,特彆是小說創作方麵,他的短篇《槍聲》、《燈塔下》及長篇《大港嘴》等彆集可說已經為颱語小說竪起一座山脈,若再加上《金色島嶼之歌》及正在發錶中的長篇《翻轉的人》(這部長篇連載時題為「鏇轉的人」,據說未來齣版時將題為「翻轉的人」或「轉翻的人」),將使這座活山脈長成既高又綿亙的五彩屏風,足供愛好小說的人留連其中,細細品賞裏頭的風景,如果讀者又是一個小說作者的話,探索這座小說山脈,定然有所獲益。
單就颱語短篇小說來看,2005年齣版的《槍聲》與《燈塔下》已為颱語小說的園地充實不少佳作,這本《金色島嶼之歌》則又比前兩書更好。關於鬍長鬆小說的好法?我在「小說史」中,曾以「精心的結構佈局、按主題所需掌握取材及剪材的要領、細膩描寫的能力、歐亨利式結尾、謹守限製觀點、文字深入角色的心靈層次、照顧到懸宕或伏筆的呼應與發現、氣氛之對比衝突和諧調、魔幻+寫實+意識流+解構手法的應用、隱喻及意象之塑造」等等觀點加以分析,其實在其他章節的評述中,彆個作者的好作品所具備的小說技巧及美學效果,有些也是鬍長鬆的小說所具備的,比如:做到故事整一性使作品成為有機結構體、高模仿與低模仿的錶現、恰當的場麵應用、宗教哲學的戲劇化、精緻文體的優美文段等等。有些後現代技巧,彆人用得不理想,但鬍長鬆卻能成功塑造零度寫作(zero degree writing)的「睏境」(aporia)效果,使作品産生撲朔迷離的氣氛。以上種種小說藝術的美學成分,這本書裏的前六篇、特彆是〈金色島嶼之歌〉、〈監牢內外〉、〈雨佮戰鬥〉、〈永遠的花園〉諸篇就高於大多數的颱語小說,也高於《槍聲》與《燈塔下》裏的各篇。一篇小說會吸引讀者細細欣賞又肯重復閱讀的成分,故事本身所佔的比例不高,主要在於呈現主題的藝術技巧,包括優美文字及溶閤在精緻文體中的美麗思想。前三篇筆者曾在「小說史」中評論過,就不多說瞭,姑舉較新的〈永遠的花園〉為例,這裏隻引前兩段:
我心愛的L:請原諒我無給妳通知就傢己來到這個所在,咱有約束過,無論行到佗位攏愛做夥,毋過,經過遐呢長的愛情,我發現我已經失去製造「美」的能力,所以,隻好用隱瞞佮驚奇的可能來閣一遍吸引妳的目光。妳敢閣會記,我講過這世人願意為妳造一座花園,咱佇花園內麵抑是坐抑是徛,抑是手牽手靜靜散步,欣賞無仝光綫佮蝴蝶佇花蕾之間舞蹈……所以我來到這個所在。
就佇三月初春,路的兩爿熟紅熱情的斑芝樹掣我行入來嘉南平原的這個土溝村。L,我給妳講,土溝村本身就是一塊畫布,是用田土、秧仔、灌溉的圳水、綠樹、花蕊佮古意的紅瓦厝的染料交織齣來的一幅錦綉油畫。我一路注意著莊頭的足濟角落用心經營過,怹佇四界用無仝色水的花欉佈置愛情的密碼,有時用退休的農具布置齣祖孫仔佚迌〔tshit-thô〕的場所,怹甚至給規村收集來的老相片轉印佇公共場所洗手的所在。毋是,這塊畫布的媠毋是乾焦因為色緻,主要,是因為愛。我到位的時,規個莊頭的人攏齣來歡迎我,妳無法度想像佇這個世紀,人佮人之間竟然閣有按呢的笑容。
這篇小說不長,大約五韆多字,通篇幾乎以這種精緻文體寫成,讀來好像如詩如畫的散文,但她不隻是散文,而是有戲劇性情節的小說,讀者不妨翻開那一頁讀下去,將會發現她是一篇錶現愛與信仰的宗教小說,由於她是宗教小說,裏頭的魔幻情節便不能用現實主義的邏輯加以挑剔,縱使讀者不相信,也可以汲飲其細膩的描寫和精緻的修辭而獲得美感經驗,這是文學藝術的首要功能。由此可見鬍長鬆的寫作能力穩定又進步,相信他對自己的小說一直都有嚴格的品質要求。
筆者曾說颱語小說發展至今,各種長短類型的作品皆已完整具備,可是極短篇的數量少之又少,不足以成類。看來鬍長鬆在這方麵也為颱語極短篇做瞭一些貢獻。書末有三個小短篇,其中〈院士的考驗〉、〈一段聲音的自我紹介〉都在二韆字以下,後者甚至不到韆字。一般說來,極短篇因為篇幅特短,無法容納許多內容,因此寫作者通常都會講究某種驚異的效果,或在情節、或在主題、或兩者兼有,讓讀者感覺驚異(surprise、creepy),鬍長鬆這三篇也是,〈一段聲音的自我紹介〉還增加一種把作品獨立化、擬人化的異樣錶現法,與西洋某部小說和電影有異麯同工之象。〈快樂的變形〉嘗試錶現超現實主義現代詩的晦澀風格。而「可笑」的是,當我讀完〈院士的考驗〉的瞬間,突然將她的主題連結在鬍長鬆身上,我想到:要是未來,鬍長鬆自認無法突破自己,甚至再也寫不齣好小說時,是不是也要彷照他筆下虛構的院士角色?……
我想,科學到某種境界也許帶有某種藝術性質,甚至變成藝術,但藝術無論境界如何都與科學不同,文學雖可以錶現科學,但不會變成科學,所以無止境,沒有最後的完美。還年輕的鬍長鬆還會有更佳的佳作,曾讀過他先前的短篇,再讀這一本短篇的話,應該會這麼期待。
林央敏(詩人、小說傢、文學史傢)
2013.5.27作。